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皮肌炎皮损、肌细胞及浸润淋巴细胞凋亡的表达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影响。方法 对 2 2个标本用 TU NEL 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角质形成细胞、肌细胞及淋巴细胞凋亡。 10例用皮质激素者为 A组 ,12例未用者为 B组。结果  A组角质形成细胞、肌细胞及淋巴细胞有较多的凋亡 ,凋亡指数 (AI)明显大于 B组(P<0 .0 5 )。皮质类固醇激素使用时间在 2周以内者 ,凋亡细胞较少。在观察中未发现凋亡与皮肤、肌肉病理损害程度有关。结论 皮质类固醇激素可能具有诱导角质形成细胞、肌细胞及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 ,这可能是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治疗机理之一。激素使用时间的长短似与细胞凋亡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活动期皮肌炎经治疗后病情好转主要通过临床症状改善,肌力测定和血清肌酶水平下降三方面做为疗效的评定。血清肌酶为较客观而方便的指标。本文就皮质类固醇激素(下称激素)加氨甲喋呤联合治疗活动期皮肌炎,使血清肌酶下降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与单用激素组的治疗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皮肌炎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肌炎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主要病变为皮肤和横纹肌(主要为骨骼肌)的炎症,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肌群、咽喉肌群以及食道肌肉的肌无力,皮疹特点则以眼睑紫红色浮肿性红斑、手指关节背侧角化性丘疹、皮肤异色和甲周红斑为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合并消化道受累的发生率、临床表现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1986年3月~ 2010年6月住院的192例PM/DM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实验室参数的特点,比较伴消化道受累与不伴消化道受累的PM/DM患者的差异.结果:192例患者中82例(42.7%)合并消化道受累:其中吞咽功能障碍71例,食道裂孔功能障碍8例,食管炎4例,食道蠕动减弱10例,胃蠕动减弱6例,胃张力减低2例,伪膜性肠炎1例,肠气囊肿1例.在PM和DM中,上述消化道受累类型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消化道受累组与不合并消化道受累组在诊断、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前者平均发病年龄小于后者,抬头困难的发生率较后者高,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率低于后者(均P<0.05).其他常见临床表现,如四肢无力、Gottron征及向阳性皮疹的发生率、实验室检查中的肌酸激酶、血沉、C反应蛋白的升高程度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发病年龄较轻及有抬头困难的PM/DM患者更易合并消化道受累,而合并肺间质疾病的PM/DM患者消化道受累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发现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我科采用原位特异性DNA片断标记法 (TUNEL) ,观察了乳房外Paget病及Bowen病皮损中的细胞凋亡情况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方法与结果组织标本 收集我科门诊 1996~ 1997年组织蜡块 10例 ,其中乳房外Paget病 5例 (阴囊 3例 ,肛周 2例 ) ,Bowen病 5例 (阴囊 2例 ,女阴 3例 ) ,同时取 5例正常人右前臂内侧皮肤组织进行对照。组织蜡块作 4~ 5 μm连续切片 ,经HE染色 ,组织病理确诊。方法 切片常规脱蜡、PBS洗 ,0 .2mol/LHCl消化 10分钟 ,PBS洗 ,1…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探讨银屑病的发病与皮损中角质形成细胞(角朊细胞)凋亡及T细胞亚群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银屑病病人皮损中角朊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ABC)检测皮损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25+)的原位表达情况.③结果银屑病病人皮损中角朊细胞发生凋亡的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但病程的不同阶段角朊细胞凋亡指数(AI)不同,以进行期为最高(F=270.06,q=3.12、2.85,P<0.01).银屑病病人皮损组织部位表皮及真皮CD4+、CD8、CD25+T细胞的原位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进行期皮损组织表皮及真皮的CD4+、CD25+T细胞的原位表达均显著高于静止期,而CD8+T细胞表皮的原位表达明显低于静止期,差异均有显著性(F=104.20~1097.00,q=3.06~6.21,P<0.01).④结论角朊细胞凋亡可能是银屑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事件,T细胞亚群的改变在银屑病的皮损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细胞因子对角朊细胞凋亡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皮肌炎患者皮肤、肌肉损害症状,肌电图和肌肉活检的改变,探讨其在皮肌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3例皮肌炎患者的皮肤与横纹肌损害所致的临床特点。结果 57.4%的皮肌炎患者因皮肤损害而就诊,因肌肉和关节症状而就诊者只占28.4%。皮肤损害以面、颈部和四肢较常见,皮损的常见类型是紫红斑。但肌肉和关节损害的发生率最高(87.4%),其中33.3%的病人合并吞咽困难。肌电图和肌活检的异常率分别为85.7%和85.9%。结论 皮肌炎患者多因典型的皮肤损害就诊;肌肉损害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肌电图和肌肉活检对皮肌炎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α -干扰素对尖锐湿疣患者皮损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法 ) ,检测 40例患者皮损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状态 ,并对细胞凋亡和PCNA阳性细胞进行计数。结果 α 干扰素治疗后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而凋亡细胞数增加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INF α能促进细胞凋亡及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对88例成人皮肌炎皮损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男女发病高峰均在青壮年期。皮损先发在性别间无差异(P>0.05)。但典型的上睑部紫红色水肿斑女性高于男性(P<0.05)。在对其中49例活动期患者进行了血肌酶升高的比较,结果CPK升高程度上女性高于男性(P<0.05)。LDH升高程度无此差异。CPK与LDH升高例数上均无差异(P>0.05)。提示:皮肌炎中女性典型皮损较多见,血肌酶升高变化男女性别间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肌营养不良症受累肌肉的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营养不良症(DMD)受累肌肉中细胞凋亡的表达及其与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5例无皮肤肌肉病变的外科手术患者(对照组)和30例DMD患者(DMD组),局部取骨骼肌标本行活组织检查,应用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DMD组TUNEL及Caspase-3阳性率分别为76.67%和86.67%,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坏死或萎缩肌纤维中,对照组呈阴性表达。阳性率与病程长短有关(r=0.437,P〈0.05),与年龄无关(r=-0.273,P〉0.05)。凋亡指数与Caspase-3表达呈正相关(r=0.536,P〈0.05)。结论人类肌营养不良症骨骼肌细胞凋亡与肌纤维萎缩、坏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研究炎症体在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PM)受累肌肉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新发病并未经治疗的成年DM/PM患者肌肉标本10例(DM4例,PM6例)及5例健康对照肌肉组织NALP1、NALP3、衔接蛋白ASC及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的表达情况。结果:4例DM患者肌肉组织中CD3叮细胞及CD20+B细胞均表达ASC及caspase-1,其中2例表达NALP3。6例PM患者中仅1例肌肉组织中CD3+T细胞及CD20+B细胞表达NALP3、ASC及caspase-1。10例患者均不表达NALP1。5例正常对照肌肉组织均不表达NALP1、NALP3、ASC及caspase-1。DM组ASC及caspase-1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PM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P〈0.05),NALP3的表达阳性率亦高于PM组及正常对照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固有免疫反应与调节在DM和PM中起不同的作用。炎症体可能参与DM的发病过程,部分由NALP3激活。而炎症体激活可能并不参与大部分PM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与色素痣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恶性黑素瘤nNOS、iNOS和eNOS的表达。结果①nNOS在黑素瘤细胞中表达率67.44%,在色素痣细胞中表达率20%,其中在原发无转移的黑素瘤中,阳性表达17例,阴性表达9例;转移的黑素瘤中,阳性表达12例,阴性表达5例。②iNOS在黑素瘤细胞中表达率76.74%,在色素痣细胞中表达率90%,其中在原发无转移的黑素瘤中,阳性表达16例,阴性表达10例;有转移的黑素瘤中,阳性表达17例,无阴性表达。③eNOS在黑素瘤细胞中表达率72.09%,在色素痣细胞中表达率80%。其中原发无转移的黑素瘤中,阳性表达15例,阴性表达11例;有转移的黑素瘤中,阳性表达16例,阴性表达1例。结论①nNOS在黑素瘤细胞与色素痣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具有显著差异,可作为鉴别良恶性黑素细胞肿瘤的指标之一。②iNOS和eNOS在恶性黑素瘤转移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皮肌炎(DM) 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含量及其mRNA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方法:ELISA法测定10例皮肌炎患者外周血中BLyS含量,同时采用RT-PCR技术检测BLyS mRNA在PBMCs中的表达情况,并取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皮肌炎患者外周血BLyS 为(10.25±1.19) μ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19±0.65) μg/L;t=5.186,P<0.01];BLyS mRNA在皮肌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高表达(0.39±0.0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17±0.01)%; t=5.611,P<0.01].结论:皮肌炎患者外周血中BLyS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同时伴有PBMCs BLyS mRNA的高表达,提示BLyS分子水平的改变与皮肌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活动期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1,TGF-β1)以及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含量。初步探讨CD4^+T细胞TGF-β1在皮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例活动期皮肌炎患者和12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获得CD4^+T细胞,通过RT-PCR方法检测出各组TGF-β1表达水平。观察CD4^+T细胞中TGF-β1表达与CK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皮肌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GF-β1相对表达量为0.751±0.10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0.438±0.170(P〈0.05)。CD4^+T细胞TGF-β1表达量与CK含量呈中度正相关(r=0.67,P〈0.05)。结论:活动性皮肌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GF-β1 mRNA表达显著升高,可能与皮肌炎疾病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8年12月确诊为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肾脏损害的发生率、损害程度和临床预后。结果在确诊的146例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中,107例(73.29%)首诊于皮肤科,仅4例(2.74%)首诊于肾脏科;共3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发生率为20.5%。肾脏损害表现为单纯血尿者10例(33.33%),单纯蛋白尿6例(20.00%),蛋白尿合并血尿13例(43.33%),高血压7例(23.33%),水肿3例。10例单纯血尿患者中,镜下血尿>+++者7例;11例接受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患者中,尿蛋白<1 g/d者7例;4例首诊于肾脏科的患者均接受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发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肾小球轻微病变和狼疮性肾炎各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痊愈1例,病情好转或无恶化23例,治疗有效率为80.00%;5例患者死亡(4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合并肺癌),病死率16.67%。结论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发生肾脏损害并非罕见,临床表现为较明显的镜下血尿、少量蛋白尿和轻、中度高血压以及轻度肾功能异常;患者对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8年12月确诊为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肾脏损害的发生率、损害程度和临床预后.结果 在确诊的146例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中,107例(73.29%)首诊于皮肤科,仅4例(2.74%)首诊于肾脏科;共3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发生率为20.5%.肾脏损害表现为单纯血尿者10例(33.33%),单纯蛋白尿6例(20.00%),蛋白尿合并血尿13例(43.33%),高血压7例(23.33%),水肿3例.10例单纯血尿患者中,镜下血尿>+++者7例;11例接受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患者中,尿蛋白<1 g/d者7例;4例首诊于肾脏科的患者均接受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发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肾小球轻微病变和狼疮性肾炎各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免疫抑制刺治疗.痊愈1例,病情好转或无恶化23例,治疗有效率为80.00%;5例患者死亡(4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合并肺癌),病死率16.67%.结论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发生肾脏损害并非罕见,临床表现为较明显的镜下血尿、少量蛋白尿和轻、中度高血压以及轻度肾功能异常;患者对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7.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及皮肤组织中内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和其中25例患者的皮损与非皮损组织内皮素的含量,结果显示:(1)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进行期患者显著高于静止期患者(P〈0.01),皮损大于30%患者高于皮损小于30%患者(P〈0.01)。(2)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内皮素含量较非皮损组织显著增高(P〈0.01),提示内皮素和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有一定  相似文献   

18.
P53蛋白在喉上皮癌前病变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喉上皮癌变过程中P5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11例喉上皮单纯性增生(SHF)、32例非黄型性增生(AHE)及42例喉鳞状细胞癌(LSCC)P53蛋白的表达,结果: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SHE、AHE及LSCC中分别为0.00%、31.25%及52。38%;轻、中、重度AHE阳性率分别为0.00%、33.33%及75%;高、中、低分化LSCC阳性率分别为62.50%、76.92%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45RA和CD45RO的表达情况,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检测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45RA和CD45RO的表达,取10例正常人的躯干皮肤做正常对照。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45RO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45RA的表达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真皮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以记忆性T淋巴细胞为主,推测细胞免疫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儿童皮肌炎(Juvenile dermatomyositis,JDM)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90年4月一2010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35例JDM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35例JDM患者有较多并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化脓性感染.肺结核、钙质沉着、肌肉挛缩、心脏受累等,激素等治疗后完全缓解3l例,部分缓解2例,未愈1例,死亡2例。结论JDM是慢性活跃性疾病,结局好坏与治疗是否合适有关,严重的并发症仍然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