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强 《广西医学》2014,(7):980-982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8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联合组40例接受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初始抗病毒治疗,单药组40例接受国产恩替卡韦单药抗病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HBV血清学标志物、HBV-DNA水平、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分级(CTP)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时,联合组HBV-DNA转阴率低于单药组(P〈0.05),但在治疗4周、12周、24周、48周时两组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各时间点的HBeAg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转氨酶(ALT)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及肝功能CT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内各个时间点ALB、TBil、ALT、PT水平及CTP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ALB水平呈上升趋势,而TBil、ALT水平呈下降趋势,PT明显缩短,CTP评分明显改善。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或国产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均能明显抑制HBV复制、改善肝功能。国产恩替卡韦的早期病毒学应答率高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耐药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疗效。方法阿德福韦酯耐药乙肝肝硬化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纽32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每天1次顿服同时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顿服,疗程2年;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0.5mg,每天1次顿服,疗程2年。结果治疗组用药1年和2年后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Child—Pugh评分分别与对照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程结束后Child—Push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疗程结束后Child-Pugh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ALT复常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治疗组ALT复常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或单用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乙肝肝硬化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单药与拉米夫定配伍阿德福韦酯对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0乙肝肝硬化患者行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实验组应用拉米夫定配伍阿德福韦酯;对比两组HBV-DNA的阴转率及肝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8周、12周HBV-DNA的阴转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PTA、ALT及TBIL值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采用拉米夫定配伍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具有起效快,耐药率低的特点,其整体疗效与恩替卡韦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两种药物在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在医院中选取9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HBV-DNA均有所降低(P0.05),TBIL、ALB以及ALT、PTA在组内对比中均有明显差异。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单药在乙肝肝硬化效果当中,二者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纯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间黄河中心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97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单纯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治疗周期为24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HBV-DNA转阴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V-DNA转阴率83.67%与对照组8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纯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均能获得良好疗效,但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1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每组43例。恩替卡韦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阿德福韦酯。治疗均持续48周,治疗开始后随访3年。采集治疗前后晨起空腹外周血,比较两组患者病毒学指标(HBV-DNA载量、HBV-DNA转阴率)、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期内不良结局(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全因死亡)发生率。结果 治疗48周后,恩替卡韦组外周血中HBV-DNA的水平低于阿德福韦酯组,HBV-DNA转阴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血清中PCⅢ、Ⅳ-C、LN、HA的水平低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恩替卡韦组患者的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全因死亡发生率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阿德福韦酯相比,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用于在病毒学应答及纤维化进程抑制方面更具优势,且可积极降低远期不良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应用核苷类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13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三组,拉米夫定组45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阿德福韦酯组45例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恩替卡韦组45例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之前三组患者的HBV DNA载量、ALT、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HBV DNA载量、ALT、Child-Pugh评分均得到有效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拉米夫定组、阿德福韦酯组相比,恩替卡韦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应用核苷类药物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但相比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的HBeAg阴转率更高,临床价值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用两种治疗策略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检索2010年7月以前在PUBMED,EMBASE,CNKI等全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拉米夫定(剂量100 mg/d)联合阿德福韦酯(剂量10 mg/d)与恩替卡韦单用(剂量1 mg/d)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程≥48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χ2检验分析研究间的异质性,以相对危险度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疗效判定指标包括血清HBV DNA检测不到(阴转)、血清ALT复常、血清HBeAg抗体转换。结果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方式与恩替卡韦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株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48周血清HBV DNA阴转率、血清ALT复常率和血清HBeAg抗体转换率比较的P值分别为0.25,0.61和0.33。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8例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另选择同期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7例子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24个月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随机对其中42例恩替卡韦治疗者、36例阿德福韦酯治疗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个月行肝组织穿刺术作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评分比较.结果 恩替卡韦组患者治疗12、24个月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8.4%、80.4%,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患者的31.1%、41.9%(P均<0.05);2组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Ⅲ、LN、HA、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且恩替卡韦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P均<0.05).恩替卡韦组治疗后24个月组织学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评分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与抗病毒疗效密切相关,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较阿德福韦酯更能抑制HBV复制,可改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对比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及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观察组另给予拉米夫定以及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两组疗程为48周,对比两组各时期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换率,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氨酸氨转换酶(ALT)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指标水平,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4~48周后的HBV-DNA转阴率及HBeAg转换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的TBIL及AL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T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6.67% (8/48),与对照组的18.75%(9/4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单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276名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门诊患者分为两组: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组和单用恩替卡韦组,分别用药治疗24个月,治疗前、治疗后6,12,和24月采集静脉血,分别检测HBV—DNA、AIJ、AST和T—Bil,随访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后同时间段两组间的ALT复常率,x2=3.63,x^20.05(2)=5.99,x2〈x^20.05(2),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间段两组间HBV—DNA转阴率,x^2=0,x^20.05(2)=5.99,x^2〈x0.05(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恩替卡韦组转阴率比联合用药组高些。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单用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效.但恩替卡韦单用治疗比联合用药HBV—DNA转阴效果好些。  相似文献   

12.
王往 《右江医学》2014,(1):54-56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3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保肝、对症处理及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加服拉米夫定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肝脏Child-pugh评分变化情况,检查HBV-DNA定量,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ALT、AST、ALB、TBiL等肝功能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HBV-DNA阴转率为82.4%(40/48),对照组的阴转率为62.2%(28/45),两组阴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HBV-DNA水平、Child-Pugh分级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不可耐受的并发症.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能增加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杨鸿 《河北医学》2013,(6):819-822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联合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52例诊断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相关病史,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措施,B组患者给单独拉米夫定治疗措施。随访观察1年,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月,治疗后6月及治疗后1年监测患者肝功能、肾功能指标、HBV—DNA水平,并进行Child—Pugh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间肝功能指标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A¨、ALB、TBil差异比较不明显(P〉O.05);治疗后3月、6月、1年,两组患者AIJ,r、TBil明显降低,ALB明显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单独组)患者相比,A组(联合组)患者A岍、TBil下降更明显,AI.B升高更明显,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HBV—DNA水平及Child—Pugh评分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HBV-I)NA水平及Child—Pugh评分差异比较不明显(P〉0.05);治疗后3月、6月、1年,两组患者HBV—I)NA水平及Child—Pugh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单独组)患者相比,A组(联合组)患者HBV—DNA水平及Child—Pugh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cr变化不明显,亦未出现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更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降低HBV—DNA水平及Child—Pugh评分,且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用阿德福韦酯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4例拉米夫定耐药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52),对照组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D、HBV—DNA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ALT、AST、HBV—DNA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HBV—DNA及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在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可起到协同治疗作用,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但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肾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150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及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第4、12周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较高的HBV—DNA阴转率(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12周及24周与治疗前比较,ALT、PT、TBiL显著降低,ALB显著升高(P〈0.05);以上观察指标治疗12周在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HA、PⅢNP、Ⅳ型胶原及L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降低的幅度更大(P〈0.05)。结论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能够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和对照组(拉米夫定)各4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分别治疗12个月、24个月、36个月,HBV DN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时,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HBV DNA水平明显,是一种理想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洪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7):2031-2032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65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血清HBV-DNA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33例给予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照组32例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2、24、48周肝功能和HBV-DNA定量。结果:48周时观察组的ALT恢复率为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观察组的血清HBV-DNA复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中未发现与服用阿德福韦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明显控制病情进展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比较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2例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德福韦酯组28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拉米夫定组24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疗程均为48周。均给予常规护肝及支持、对症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肝功能、HBeAg、HBV DNA、肝纤维化标志物(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肾功能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复常率、血清HBV DNA转阴率、HBeAg/抗HBe转换率均随着疗程的延长而增高,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至48周时拉米夫定组有2例发生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变异,变异率2/24(8.3%),阿德福韦酯组无病毒变异发生。2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治疗至24周时明显下降,且随着疗程的延长进一步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在抗病毒治疗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相似,但病毒耐药突变率较拉米夫定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