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春婷 《大家健康》2016,(10):11-12
目的:研究和解决缩短儿童门诊患儿及家属排队等候输液时间较长的方法。方法:为输液2天以上的患儿提供预约服务,制定预约输液服务方案、张贴温馨提示、制定流程、制定预约输液卡并实施,对实施预约服务前后患者等待时间、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预约输液治疗组的患者等待时间要短于未预约输液组(R未预约组=1876.15,R预约组=2356.03,Z=-13.622,P=0.000)。结论:预约输液的实施可以让患儿等待输液的时间得到有效的缩短,显著的分流的拥堵的病人,减轻了高峰期护士的压力,改善了输液秩序,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儿科门诊实行预约输液服务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能解决儿科门诊输液高峰期排队等候的有效方法。方法实行预约输液服务,为需连续2天以上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方便并观察其效果。结果实行预约输液服务后患者及家属在等候时间、满意度方面比较优于实行前(P<0.01)。结论实行预约输液服务,不仅让预约患者得到了优先、优质的护理服务,而且缩短了患者家属排队等候的时间,改善了输液秩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有效地解决门诊输液病人排队等候的问题.方法 为输液2日以上的患者提供预约输液,并观察成效.结果 通过实行预约输液,有效的缩短了病人等侯时间,缓解输液高峰,改善护患关系,同时降低了护理风险,患者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结论 门诊预约输液是切实可行的,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门诊输液是门诊患者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门诊输液工作量大、患者密度大、流动性强,患者在输液高峰期等候时间长。我院门诊输液室平均日输液量约为1 200人次,患者在嘈杂、拥挤的环境下长时间的等候,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甚至愤怒情绪,对身心不利;在输液室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大量患者、家属聚集,造成空气中细菌增加,污染的空气易造成交叉感染;另外部分患者因等待焦虑,反复催促、询问,甚至责骂护士,护士在高度紧张、嘈杂的环境中无法专心地工作,发生护理差错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缩短门诊输液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改善输液环境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和降低输液风险是至关重要的。故预约就医的实施能优化就医流程,提高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开展门诊预约输液服务是否能缩短输液等候时间,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以2015年4~5月来本院门诊输液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5月份的20586例患者实行门诊输液预约服务,设为预约组;4月份的19850例为随机来院注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门诊输液等候时间及满意度,统计患者抱怨或投诉次数.结果 预约组患者输液等候时间为[(20.8±8.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5.7±20.4)min,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预约组患者等候输液时间的满意度为96.0%(864/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771/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约组收到的因输液等待时间长而抱怨或投诉共2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6例,实施预约服务后患者抱怨或投诉的次数也明显下降.结论 实行门诊预约输液服务有助于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患者抱怨或投诉次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减少输液患者等候时间,对输液2天以上的患者免费预约,以减少排队输液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应用对照组随机抽样对华东医院输液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行预约输液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也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的问题且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探讨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提高门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我院门诊部自2017年1月开始正式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在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后的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随机选择400例门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200例是通过预约就诊的患者为观察组,另200例是现场挂号就诊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就诊等候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就诊等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候诊环境、预检分诊、就诊流程、服务态度等护理工作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部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可有效缩短门诊患者的候诊时间,有效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在优化门诊肌注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鱼骨图、价值流图、目视化等精益管理工具,查找原有肌注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患者等候时间长、满意度低的原因,运用5S理论,制定整改措施,优化门诊肌注流程。观察流程优化前后患者满意度及等候时间变化。结果肌注流程优化后,患者等候时间明显缩短,满意度明显提升,与活动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精益管理应用到优化门诊肌注流程当中,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缩短肌注患者等候时长,提升满意度,能降低运行成本,消除潜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在优化门诊肌注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鱼骨图、价值流图、目视化等精益管理工具,查找原有肌注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患者等候时间长、满意度低的原因,运用5S理论,制定整改措施,优化门诊肌注流程。观察流程优化前后患者满意度及等候时间变化。结果肌注流程优化后,患者等候时间明显缩短,满意度明显提升,与活动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精益管理应用到优化门诊肌注流程当中,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缩短肌注患者等候时长,提升满意度,能降低运行成本,消除潜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分诊管理对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1104例门诊预约患者。对照组:传统挂号方式,观察组: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等待时间、就诊患者满意度以及医师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实施比较,差异大(P0.05)。10552例门诊分时段预约患者,30min就诊符合率为94.78%。结论门诊分时段预约可有效提升护理分诊管理水平,提升患者就诊质量与效率,增加医师应用率,获得患者与医师的满意度,从而减少护患纠纷情况,大力推广门诊分时段预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从2008年3月开始,我院从改善门诊输液室环境,使用先进的电子输液管理系统,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改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提供优质服务,优化输液流程,缩短病人等候时间等举措着手,使门诊输液患者平均等候时间由30min减少到≤15min,病人满意度从87.3%上升到95.8%。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约服务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为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提供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医院门诊输液室输液患者共31454人次,设为对照组,另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医院门诊输液室输液患者共32098人次,设为观察组,记录两组输液差错发生情况。另每组均于每月随机抽取5名患者调查,两组均共抽取60例患者接受调查,调查这120例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输液等候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输液等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液差错发生率为0.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约服务可以有效降低门诊输液室输液差错发生率,节省患者等候输液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化门诊静脉输液流程对提高输液室工作效率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门诊静脉输液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活动前),抽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静脉输液的80例患者为实验组(活动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液流程,实验组采用优化后的输液流程,统计两组流程应用期间患者静脉输液等候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静脉输液等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优化门诊静脉输液流程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黄玉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8):498-499
目的为门诊输液患者提供主动服务,提高患者对输液工作的满意度。方法输液前对患者做好护理评估,输液中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实施人性化主动服务,输液后及时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为患者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咨询服务。结果门诊输液患者对护士门诊输液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主动服务,输液过程中规范护士操作和服务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细化输液护理服务流程。方法在输液流程中引入输液导诊护士,在接待引导输液患者、识别输液高危风险、输液巡视、预约输液服务进行流程改进。结果保障了输液安全,提高输液患者服务满意度。结论输液导诊使输液护理服务更具个性化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在门诊诊疗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方便病人就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在门诊诊疗服务中开展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选取实施前(2013年以前)、实施2年后(2015年)门诊就诊病人各115例为研究对象,比较病人挂号方式、意愿就诊率、挂号时间、候诊时间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后,病人预约挂号率、意愿就诊率明显高于实施前,现场挂号或加号率、挂号缺失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平均挂号时间、平均候诊时间、预约挂号候诊时间、现场挂号候诊时间均明显短于实施前(P<0.01),病人对就诊时间安排、就诊流程、预约挂号方式等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可缩短挂号、候诊时间,提高门诊诊疗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门诊输液室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及制订防范措施。方法:对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环境、药物、病人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防范措施,改善服务流程,护患共同参与实施。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Z 增强护士的法制意识,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提高她们应对风险的能力,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结论:护理风险意识本身是存在的,通过对其管理及对措施的有效落实,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同时加强此项工作,能提高护理内在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使患者的满意度上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输液流程优化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门诊输液室收治的输液患者作为样本,以29例为一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优化门诊输液流程。结果观察组仅1例发生了药液外渗风险,输液风险发生率3.45%,患者护理满意度96.55%,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优化门诊输液流程,优化护理环境,降低输液风险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工作流程优化在门急诊输液中心的应用,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流程优化前后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工作流程优化前的10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急诊输液流程,优化后的100例患者则采用优化后的急诊输液流程管理,比较实施工作流程优化前后等到输液时间、护士的工作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输液流程优化后的患者平均输液排队的等待时间明显优于优化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优化后护士的工作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优化前,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门急诊输液流程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平均等候排队时间,有利于提高门诊输液护士的工作效率,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兴菊 《当代医学》2011,17(12):33-34
目的 改善门诊就诊病人排队次数多、秩序混乱状况.方法 在病人就诊流程中应用门诊叫号系统.结果 病人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病人排队等候时间缩短;病人投诉及护理工作缺陷发生率下降.结论 门诊叫号系统的应用明显减少了病人就诊流程中排队时间长、秩序混乱等问题,可以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