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通过了解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帮助计划。方法对184名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员工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测试。结果①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员工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都显著低于中国常模水平(t=-5.380~-14.086,P<0.01);②睡眠总分平均值:(3.91±2.93);③16PF中因素C(稳定性)、F(兴奋性)、H(敢为性)、Q3(自律性)得分高于中国常模(t=2.027~5.369,P<0.05或<0.01);因素I(敏感性)、Q1(实验性)、Q2(独立性)、Q4(紧张性)得分低于中国常模(t=-2.297~-4.363,P<0.05或<0.01);④员工16PF中L(怀疑性)、O(忧虑性)、Q4、X1(适应与焦虑型)因素与睡眠总分、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正相关(r=0.204~0.649,P<0.01);C、E(恃强性)、F、H、Q3、X3(安详机警型)、Y1(心理健康因素)、Y2(专业而有成就者)因素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负相关(r=-0.163~-0.608,P<0.05或<0.01)。结论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睡眠质量良好,共同人格特征为情绪稳定,对人对事热情而富有感情,有自信,易与人相处、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保守、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特征以及二者关系。方法对139名精神科护理人员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测试。结果①精神科护理人员SCL-90中除躯体化因子外,总分和其余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水平(t=-8.297~-3.560,P0.01);②男护士16PF中F(兴奋性)、因素Q3(自律性)的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因素L(怀疑性)、因素Q4(紧张性)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t=-2.288,-2.295;P0.05);③女护士因素A(乐群性)、因素C(稳定性)、因素F(兴奋性)、因素G(有恒性)、因素M(幻想性)、因素N(世故性)、因素Q3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t=2.197~5.917,P0.05),在因素L、因素O(忧虑性)、因素Q1(实验性)、因素Q2(独立性)、因素Q4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t=-9.277~-2.596,P0.05);④护理人员16PF中L、O、Q4、X1(适应与焦虑型)因素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正相关(r=0.358~0.517,P0.01);C、E(恃强性)、F、H、Q3、X3(安详机警型)、Y1(心理健康因素)、Y2(专业而有成就者)因素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负相关(r=-0.521~-0.248,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良好,共同人格特征为情绪稳定,对人对事热情而富有感情,有自信,易与人相处、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保守、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等。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舰艇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为舰艇部队人员选拨、训练与心理服务保障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579名舰艇官兵进行心理评估,并分析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结果①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t=-32.377,-31.509,-32.626,-35.432,-38.177,-26.640,-44.847,-43.346,-35.545;P0.001);②16种人格因素中乐群性A、聪慧性B、稳定性C、恃强性E、兴奋性F、有恒性G、敢为性H、世故性N、独立性Q2和自律性Q3得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t=4.406,8.393,5.278,5.984,6.176,4.355,6.326,6.874,5.082,6.215;P0.001);敏感性I、怀疑性L、忧虑性O、实验性Q1和紧张性Q4得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t=-4.706,-8.688,-15.486,-5.353,-9.681;P0.001)。4个次级因素中内向与外向型(X2)和感情用事与安详型(X3)显著高于军人常模(t=12.119,8.235;P0.001);适应与焦虑型(X1)和懦弱与果断型(X4)显著低于军人常模(t=-12.909,-7.128;P0.001)。4项应用预测个性因素中心理健康Y1与专业成就Y2显著高于军人常模(t=13.242,5.745;P0.001);创造能力Y3与成长能力Y4显著低于军人常模(t=-34.747,-22.717;P0.001)。结论舰艇官兵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为从事海勤职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为开展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进行心理测验,应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A乐群性、I敏感性、M幻想性的得分均是高中时的文科生高于理科生(t=3.016,3.667,2.081,P<0.05或P<0.01)。单亲大学生的H敢为性得分高于非单亲大学生(t=2.727,P<0.05)。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H敢为性均是大学生干部得分高于非干部(t=2.612,2.730,2.323,3.781,P<0.05或P<0.01)。恋爱的大学生在A乐群性、F兴奋性、M幻想性、Q 4紧张性的得分高于未恋爱的大学生(t=2.528,2.263,2.630,2.393,P<0.05或P<0.01),而在C稳定性、Q 2独立性、Q 3自律性的得分未恋爱的大学生高于恋爱的大学生(t=-2.348,-2.771,-2.371,P<0.05或P<0.01)。健康方面大学生主观认为好的在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H敢为性、Q 2独立性得分均较高(F=7.917,4.449,11.198,10.752,6.837,P<0.05或P<0.01),而O忧虑性和Q 4紧张性主观认为差的大学生得分较高(F=10.876,7.847,P<0.01)。结论文科生更外向、热情、乐群,敏感,感情用事,幻想;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更善于冒险,敢作敢为,做事少有顾忌;干部学生情绪更稳定,好胜心强,轻松兴奋,敢作敢为,恋爱的大学生更热情,易兴奋,易幻想任性,易紧张;主观认为健康好的大学生情绪更稳定,好强自信,轻松兴奋,敢于冒险,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5.
优秀临床医师的人格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优秀医师的人格特点。方法通过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160名临床医师进行测查,使用SPSS软件分析优秀医师和对照组的人格特点差异。结果优秀男医师的A(t=2.912,P0.05)、C(t=2.103,P0.05)、F(t=7.031,P0.01)、Q2(t=-2.221,P0.05)、Q3(t=2.501,P0.05)5个因子与男临床医师存在显著性差异;优秀女医师的A(t=6.308,P0.01)、C(t=3.077,P0.01)、F(t=7.258,P0.01)、G(t=2.315,P0.05)、H(t=4.269,P0.01)、O(t=-2.596,P0.05)、Q3(t=2.227,P0.05)7个因子与女临床医师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男女优秀临床医师在16PF的A(乐群性)、C(稳定性)、F(兴奋性)、Q3(自律性)4个因子上与对照组相比均表现出高分特征,这些特质可能与临床医师的工作绩效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县城医护人员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状况以及相关关系。方法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问卷对河南省沈丘县的4所医院共390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有效问卷365份。结果①不同性别和不同职位的医护人员在L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2.336,P<0.05;t=-2.995,P<0.01);②不同性别的医护人员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2.044,-2.519;P<0.05;t=-2.816,P<0.01;t=2.484,P<0.05);不同年龄层的医护人员在解决问题、合理化因子上存在差异(t=2.205,2.043;P<0.05);不同职位的医护人员在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2.902,-2.671,-2.872,-3.288;P<0.01);不同婚姻状况的医护人员在合理化因子上存在差异(t=2.280,P<0.05);③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各因子与P因子显著相关(r=-0.285,0.212,-0.149,0.234,0.146;P<0.01);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各因子与E因子存在显著相关(r=0.270,-0.151,0.314;P<0.01);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各因子与N因子存在显著相关(r=-0.199,0.409,0.502,0.354,0.245;P<0.01);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与L因子存在显著相关(r=-0.171,-0.223,-0.144,-0.240;P<0.01)。结论该县的医护人员中≥30岁的男性医生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而女性、<30岁护士更多地采用自责幻想退避的消极应对方式;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分析武警女干部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状况,为武警女干部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和卡特尔人格测试(16PF)对340名武警女干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武警女干部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军人常模,也高于全国常模,并且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几个维度上与军人常模差异显著(t=-3.12,3.21,4.02,3.31,4.23,4.12;P<0.01);应对方式6个因素与全国军人常模相比,差异显著(t=16.81,14.57,7.21,8.41,9.49,9.31;P<0.01);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自律性高于全国常模(t=9.92,8.31,20.14,22.53,21.60,11.78;P<0.01),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则明显低于全国常模(t=-10.67,-34.15,-33.42,-8.53,-13.83,-12.01;P<0.05或0.01);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与SCL-90总分相关显著(r=-0.640,0.381,-0.482,0.069,0.341,-0.09;P<0.01);16PF各因子分与SCL-90总分相关显著(P<0.01),16PF次级人格因素和预测心理因素与SCL-90各因子分相关显著(P<0.01),回归分析表明,适应与焦虑型(X1)、内向与外向型(X2)、怯懦与果断型(X4)、心理健康因素(Y1)、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Y4)是应对方式的有效预测因子。结论武警女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个性外向、乐群,良好的人格特征和成熟的应对方式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干部的人格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干部的人格特质。方法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某大学2个学院的40个班级全体学生进行团体测试,将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的人格特质对照进行SPSS统计分析。结果男学生干部16PF的A(t=-4.351,P0.01)、C(t=-2.690,P0.01)、E(t=-4.164,P0.01)、F(t=-5.508,P0.01)、G(t=-2.044,P0.05)、H(t=-7.423,P0.01)因子显著高于男性非干部大学生,Q2(t=4.478,P0.01)显著低于男性非干部大学生;女学生干部16PF的A(t=-2.749,P0.01)、E(t=-5.734,P0.01)、F(t=-8.184,P0.01)、H(t=-8.692,P0.01)因子显著高于女性非干部大学生,O(t=2.964,P0.01)、Q2(t=4.033,P0.01)因子显著低于女性非干部大学生。结论男女学生干部相对于同性的大学生在16PF的A、E、F、H因子上表现出高分特质,在Q2因子上表现出低分特质,这5个因子可以作为将来任命学生干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高职新生心理适应性的主要因素,为高职新生心理适应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大学新生适应量表(FARS)、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4个心理量表对云南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06名新生进行心理测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FARS、SCL-90、16PF的各因子对心理适应性的回归方程为:Y=174.18-4.37X1-8.23X2-9.79X3-0.68X 4(t1=-2.42,P<0.05;t2=-3.63,P<0.01;t3=-3.48,P<0.01;t4=-2.05,P<0.05)。其中,Y为心理适应性,X1为精神病性,X2为职业目标困扰,X3为学习方法困扰,X4为幻想性。结论影响高职新生心理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是:精神病性、职业目标困扰、学习方法困扰、幻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某军校2010级与2006年级入学新生的人格特点的差异,为提高军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2个年级新生16PF测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0级入学新生在B(t=11.50)、C(t=11.42)、E(t=3.71)、F(t=4.88)、G(t=11.34)、H(t=6.69)、Q2(t=9.87)、内向与外向性(t=6.79)、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t=7.54)、心理健康因素(t=10.97)、专业成就个性因素(t=11.91)、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t=11.77)的得分均值显著高于2006级入学新生(P<0.01),在I(t=-5.13)、L(t=-9.25)、M(t=-3.48,P=0.001)、O(t=-8.91)、Q1(t=-7.06)、Q3(t=-10.10)、适应与焦虑性(t=-12.20,P=0.00)、怯懦与果敢性因素(t=-5.65)的得分均值显著低于2006级入学新生(P<0.01)。2010级地方入学新生在Q(t=4.94)、Q1(t=4.08)、Q2(t=2.65,P=0.008)、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t=6.15,P=0)、怯懦与果敢性(t=7.34)、心理健康因素(t=2.68,P=0.008)、专业成就个性因素(t=3.54)、创造能力个性因素(t=4.76)的得分均值显著高于2010级部队生长生(P<0.01),在A(t=-9.41)、I(t=-2.96,P=0.003)、O(t=-2.81,P=0.005)、Q3(t=-3.75)、适应与焦虑性(t=-2.67,P=0.008)的得分均值低于2010级部队生长生(P<0.01)。结论 2010级入学新生具有"90后"的典型特征,军队院校在对其教育管理上要注意改变一些策略,注重方式方法,才能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为军队培养出优秀的军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空军飞行员的人格特征状况,为维护飞行员的心理健康,保障飞行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与空军飞行人员年度健康大体检同时进行心理测评。结果飞行员16PF的基本人格因素乐群性(A),聪慧性(B),稳定性(C),兴奋性(F),敢为性(H),自律性(Q3)和次级因素内向与外向型(χ2)、心理健康(Y1)及专业成就因素(Y2)得分显著高于军人男常模(t=4.18,6.55,3.37,7.11,2.98,2.77,5.32,6.78,2.97;P0.001和P0.01);而基本人格因素怀疑性(L),忧虑性(O),独立性(Q2),紧张性(Q4)和次级因素适应与焦虑型(X1),创造能力因素(Y3),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Y4)得分显著低于军人男常模(t=6.20,5.77,5.81,4.26,5.56,24.88,17.26;P0.001或P0.01);两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飞行员应用预测个性因素与次级个性因素的相关显示飞行员应用预测个性因素与次级个性因素大部分存在显著相关(P0.01或0.001)。其中心理健康与内外向型成最大正相关,而心理健康与适应焦虑型成最大负相关。结论空军飞行员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对维护心理健康,保障飞行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人格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校学生干部的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为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和应对方式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测试。结果①高校学生干部16PF的A(t=-1.91,P0.05)、E(t=-2.05,P0.05)、F(t=-3.65,P0.01)、H(t=-3.68,P0.01)这4个因子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而Q2(t=2.69,P0.05)因子显著低于非学生干部;②高校学生干部在应对方式问卷中自责(t=5.41,P0.01)、退避(t=2.81,P0.05)2个分量表的得分显著低于非学生干部。结论高校学生干部在人格特质上多表现为乐群、恃强、易兴奋和敢做敢为,在应对方式上较少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这两方面可以作为选拔和任用学生干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师范院校女大学生人格与应对方式的特点,以及人格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某师范院校女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①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人格与一般群体女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神经质(t=-10.59,P<0.001)、外倾性(t=-30.36,P<0.001)、开放性(t=-16.29,P<0.001)、责任感(t=-19.13,P<0.001)和宜人性(t=18.08,P<0.001);②在应对方式的各个维度上,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在幻想(F=3.27,P<0.05),退避(F=4.83,P<0.01)与合理化(F=9.86,P<0.001)3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③师范院校女大学生人格对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人格因素能预测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吸烟高中生与非吸烟高中生三维人格特征的差异,为开展中学生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三维人格问卷(TPQ)对176名高中生吸烟行为进行三维人格特征的评定。结果①所调查的高中生吸烟率为28.4%(50人),男生对吸烟行为的报告率高于女生(χ2=91.92,P=0.00);②吸烟组TPQ问卷的NS和HA维度得分分别为[(18.20±4.05)分、(15.57±6.17)分],高于对照组[(15.55±5.80)分、(13.47±3.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0,P=0.01;t=2.09,P=0.04)。经常吸烟者的NS、HA及总分均高于不经常吸烟者(t=3.51,3.70,4.16),而RD得分低于不经常吸烟者(t=-2.83);③进一步对高中生吸烟行为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猎奇性中的NS3、NS4因子,躲避伤害性中的HA4因子为高中生吸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猎奇性中的放荡不羁\言行保守(NS3)、不守规矩\循规蹈矩(NS4)及躲避伤害性中的疲劳\虚弱无力(HA4)等因子得分较高是高中生吸烟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针对高中生吸烟行为的人格特征开展相应的预防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某市区与农村高三学生在应对方式、人格特质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市区和农村高中各100名高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城市与农村高三学生①在应对方式上有显著差异,在积极应对(t=2.833,P<0.01)和消极应对(t=-2.552,P<0.05)上均存在显著差异;②在人格特质的精神质(t=-3.113,P<0.01)维度上的有显著差异,在内-外向(t=1.539,P>0.05)、神经质(t=0.603,P>0.05)和掩饰性(t=-1.011,P>0.05)的维度上无显著差异。结论①城市高三学生应对能力高于农村的;②在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方面农村高三学生比城市高三学生得分高,更多的表现为孤独、适应性差等,在内、外向、情绪稳定性和问卷效度上没有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6.
新兵值得信任观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新兵值得信任观的影响模式,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人性哲学修订量表中的值得信任分量表、生活事件量表(L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562名新兵进行心理测评。统计处理采用秩变换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 an相关分析及Am os路径分析。结果新兵值得信任与SCL-90因子及总分负相关(r=-0.114~-0.205,P<0.01);与16PF稳定性、自律性、有恒性等9因素正相关(r=0.085~0.257,P<0.05或<0.01),与16PF紧张性、忧虑性、怀疑性等7因素负相关(r=-0.084~-0.218,P<0.05或<0.01);与LES负性事件分及总分负相关(r=-0.090~-0.182,P<0.05或P<0.01);Am os路径分析显示,稳定性与紧张性对新兵人格的贡献最大(β=0.75,-0.70;P<0.001);抑郁与强迫症状对新兵心理健康贡献最大(β=0.91,0.87;P<0.001);生活事件、人格对新兵值得信任的直接效应(β=-0.08,0.20,P<0.001)及人格在心理健康与值得信任之间的间接效应显著(β=-0.098,P<0.001)。结论新兵值得信任观受负性生活事件、人格、心理健康因素的影响,且人格在心理健康对值得信任观的影响模式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任职教育学员的人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更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某军医大学任职教育学员,并进行不同群体间的比较。结果男学员的E分、N分、L分、女学员的E分、N分和全国常模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3.396、-3.260、-2.580、3.152、-4.355,P0.05);不同军种、专业学员的N、P、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2.688、3.262、3.896、6.624、5.494、5.277,P0.05)。结论任职教育学员具有情绪稳定、性格外向、掩饰性较低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专业和军种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