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这已是为大多数人所认识和接受的。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仍应大力宣传,本丈就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最主要的是锻炼习惯的形成。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仅从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1对象和方法本文对山东省三年高校一至四年级学生,随机抽取850名(男生445人,女生405人),就其体育锻炼习惯、体育兴趣、体育动机、体育态度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运用SPSS/PC十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进行逻辑归纳分析。2结果与分析2.1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我们把每周参加锻炼3次以上或参加1~2次锻炼,认为已具有了初步… 相似文献
3.
4.
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体育锻炼态度量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对2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得分与心理健康得分在专业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与心理健康总均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能受到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抑郁之间的关系,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体育锻炼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抽取某高校255名女大学生,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利用层级回归与偏差矫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对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与检验。结果:(1)体育活动量与抑郁显著负相关(r=-0.160,P0.05);(2)在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所有因子中,只有主观支持、问题解决两因子与体育活动量(r=0.163,P0.05;r=-0.174,P0.01)和抑郁(r=-0.316,P0.01;r=0.283,P0.01)都相关显著;(3)多重中介模型分析和Bootstrap检验显示,主观支持与问题解决在体育锻炼与抑郁之间的并行多重中介作用的效应显著,其效应量占总效应量的51%,而体育锻炼对抑郁的直接作用不显著;在多重中介作用中,主观支持、问题解决的个别中介作用效应都显著,它们的中介效应量分别占总效应的27%、24%。结论:体育锻炼对于缓解女大学生抑郁具有积极作用;体育锻炼可通过主观支持与问题解决两条路径间接影响女大学生的抑郁水平,主观支持与问题解决在体育锻炼与女大学生抑郁间起并行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肢残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自我概念增强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10-13
目的研究体育锻炼是否能增进肢残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方法在校肢残大学生18名,经过为期10周、每周3次、每次时长6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活动前后分别用SCL-90、EFI及TSCS施测。结果1SCL-90除恐怖因子、躯体化因子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多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EFI积极参与感、精神振作感和安静感3个因子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TSCS中生理自我PH、家庭自我FA、自我满意SA3个因子得分差异极其显著(P〈0.01),道德自我ME、心理自我PER、社会自我SO、自我概念ID4个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自我概念总分与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恐怖、抑郁、强迫症状呈高度负相关。结论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可以增进肢残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有积极自我概念的人,心理健康程度越高,越会较少出现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
9.
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是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与汉族大学生的比较研究。采用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47个民族的956名大学生。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与汉族大学生相近,常见心理障碍类型包括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等。同时也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某些症状程度方面与汉族大学生有差别,差异的原因与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反映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相比有共性又有特性。 相似文献
10.
李沂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4):485-488
目的研究体育锻炼对医学院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情绪改善的作用。方法运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研究工具,同时使用实验对照法(颜色表研究),对97名医学院非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育锻炼情况进行测量分析。结果1除了自尊因子(t=1.852,P=0.067)外,运动大学生人群和非运动大学生人群在POMS中紧张、愤怒、疲劳、抑郁、精力、慌乱因子上差异显著;2运动大学生人群和非运动大学生人群在SAS上差异不显著(t=-1.671,P=0.098);3非运动大学生人群在实验前后的整体主观情绪体验有明显提高(t=-3.028,P0.01)。结论体育锻炼是改善医学院非医专业大学生情绪,提高其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这种积极效应在焦虑情绪和自尊维度上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粤西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粤西地区大学生健康状况的研究,为营养学、医学、人类学、体育训练、体育选材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采用邵象清编写的《人体测量手册》的方法,对其身高、体重、胸围三项体质发育指标进行测量分析,计算身高体重指数、身高胸围指数、皮弗指数(Verv指数)、罗氏指数(Rohr指数)、达氏指数及皮氏指数等六项体质指数。结果根据测量资料,分别统计三项体质发育指标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六项体质指数的平均值及标准差,进行体型分类。结论粤西地区大学生三项体质发育指标显示发育状况良好,男女体型分类Verv指数属中间型,Rohr指数属中间型,达氏指数属中间型,胸围指数属中胸型,皮氏指数属中间型。该结果可为高校加强体育管理及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收入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喜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3):333-335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收入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针对这一问题寻求改善现状的途径。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云南、新疆等边疆地区57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结果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水平较低,问题掌生的总检出率为21.88%。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市学生(P〈0.05),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学生SCL-90的9个因子得分普遍高于家庭收入水平高的学生。结论家庭收入水平是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主观幸福感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贵州省5所大学的1285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有中等程度的主观幸福感和正性情感、较低的生活满意度及较高的负性情感;女生生活满意度高于男生,负性情感低于男生,城市学生生活满意度高于农村学生,低收入家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低于普通家庭学生;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外向性、社会支持、生活事件、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可不同程度的解释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负性情感方差变异的19.7%,19.9%,22.4%,36.8%.结论 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中等程度的主观幸福感、正性情感、较低的生活满意度以及较高的负性情感;生活满意度、负性情感存在性别差异,生活满意度存在城乡差异,家庭经济收入不同的学生存在不同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神经质、外向性、社会支持、生活事件、性别、家庭经济状况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探究桂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0名桂西某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PQ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间相关系数显著(内外倾向性与躯体化、精神质与强迫症状之间除外);内外倾向性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精神质、神经质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人格特征对于心理健康解释率比较大的是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3个分量表,但差别不大。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具有相关性;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贵州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分析。结果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除人际关系,其它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女生较男生各因子得分高(强迫P〈0.05、其它P〈0.01),而农村学生和经济情况较差的学生各因子得分分别较城市学生和经济情况较好的学生高,均有显著性差异。理科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得分高于其它专业(P〈0.05),其它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不同民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7.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385-387
目的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以便为他们心理健康的维护及进行有效的干预提供依据与新思路。方法以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症状自评量表随机抽取932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差异显著,贫困生生活压力比非贫困生大,主要的应激事件是经济困难、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适应、就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事件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因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因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解亚宁,张育昆,赵靖平湖南医科大学已有研究表明约1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有研究说明,心理问题的发生与多种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如国外Garrity等人对大学生的研究表明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因素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唐颖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274-275
目的研究影响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社会支持因素。方法采甩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并制定出“社会支持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调查问卷,对480名高校1~4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高校女生所获得的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高于男生。②除了SSRS中列出的问题,信息获取和自尊实现也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③影响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社会支持因素也不相同。结论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和受社会支持因素的影响均不相同,男生更多受到自尊实现、对前途信心的影响,女生更多受到家庭成员的支持、在学校有无归属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与其婚前性行为态度的特点和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贵州某高校大二、大四少数民族大学生319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态度、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在性别、年级上有极显著差异;婚前性行为态度与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婚前使用安全套相关不显著.婚前性行为态度对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有着显著的预测力.结论 婚前性行为态度是影响婚前性行为意图的重要变量,须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心理与性态度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