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免疫学标记的预后价值,以及利妥昔单抗对免疫组化标记预后意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12年10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168例初治DLBCL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国际预后指标(IPI)评分,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化疗组73例及免疫化疗组95例,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将两组患者分别分成GCB亚型和non-GCB亚型,比较免疫学亚型、bcl-2、ki-67、IPI评分等指标评估两组患者的预后意义。结果 (1)化疗组及免疫化疗组5年OS率分别为50.7%、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免疫化疗组中non-GCB亚型5年OS率显著优于化疗组non-GCB亚型(P=0.01),但两组GCB亚型5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4)。(3)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ki-67、IPI评分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4)生存分析显示,化疗组non-GCB亚型中bcl-2阳性组较bcl-2阴性组预后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而其他各亚型bcl-2阳性组与bcl-2阴性组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各种免疫标记的结合能够协助评价DLBCL预后,并指导治疗。利妥昔单抗可以显著提高non-GCB亚型伴bcl-2阳性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1%~34%。DLBCL发病率在亚洲国家一般大于40%~〔1〕。根据基因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型(GCB)和非生发中心型(non-GCB)两类,non-GCB型较多见且预后差,本文将对non-GCB型的分子发病机制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MYC/BCL-2共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首诊DLBCL患者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MYC和BCL-2表达情况,并分析不同临床特征DLBCL患者MYC/BCL-2共表达情况。结果 MYC阳性表达率为70.0%,BCL-2阳性表达率为53.3%,MYC/BCL-2共阳性表达率为30.0%。不同性别、临床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DLBCL患者间MYC/BCL-2共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外受侵、非生发中心型(non-GCB)、未完全缓解DLBCL患者MYC/BCL-2共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非结外受侵、生发中心型(GCB)、完全缓解患者(P0.05)。结论 DLBCL患者MYC/BCL-2共阳性表达率较高,且常见于non-GCB、结外受侵、预后不良的DLBCL患者。  相似文献   

4.
正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类诊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虽是一类独立疾病,但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形态特点、免疫表型、分子亚群和临床预后。根据基因表达谱可将DLBCL分为至少3种亚型,分别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亚型、活化B细胞样(ABC)亚型及原发性纵隔B细胞淋巴瘤(PMBL),后两者统称为非GCB亚型。GCB-DLBCL预后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沙利度胺联合R-CHOP化疗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醋酸泼尼松)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10—2019-10我院收治的CD20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66例,按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两种亚型分成2组,生发中心来源(GCB)组和非生发中心来源(non-GCB)组各33例,non-GCB组行单纯R-CHOP化疗方案,GCB组行沙利度胺联合R-CHOP化疗方案。比较2组临床效果、血清TNF-α及PDGF-BB水平变化、生活质量、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GCB组、non-GC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5%、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2组TNF-α、PDGF-BB均明显下降,且GCB组明显低于non-GCB组(P0.05)。GCB组生活质量总分为(73.11±10.41)分,明显高于non-GCB组的(57.61±11.33)分。GCB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经济困难明显低于non-GCB组,而便秘则高于non-G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B组生存时间、生存率分别为(10.34±3.00)个月、39.39%,non-GCB组分别为(9.79±2.11)个月、27.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CB组、non-GC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9%、24.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R-CHOP化疗方案治疗CD20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满意,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血清TNF-α、PDGF-BB水平,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亚型,在欧美国家,DLBCL的发病率约占NHL的31%[1],我国DLBCL占B-NHL的45.8%[2]。根据基因表达谱可将DLBCL分为至少3种亚型,分别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germinal center B-like,GCB)亚型、活化B细胞样(activated B-cell like,ABC)亚型及原发性纵膈B细胞淋巴瘤(primary mediastinal B-cell lymphoma,PMBL),后两者统称  相似文献   

7.
正2016版的世界卫生组织淋巴肿瘤分类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根据细胞起源(COO)分成两类: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和活化B细胞型(ABC)~([1])。借助下一代测序技术,DLBCL亚型中的高频体细胞突变基因被鉴定,其中的一些突变基因具有临床预后价值~([2])。近15年以来,以蒽环类为基础的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及治疗方案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4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91例PGI-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免疫分型以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3~16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91例PGI-DLBCL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2∶1,中位年龄57(17~79)岁。Ann Arbor分期Ⅰ~Ⅱ期49例(53.8%),Ⅲ~Ⅳ期42例(46.2%);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正常者75例(82.4%),升高者16例(17.6%);国际预后指数(IPI)低/低中危患者73例(80.2%),中/中高危患者18例(19.8%);生发中心B细胞(GCB)患者22例(34.9%),非GCB(non GCB)患者41例(65.1%);采用CHOP(环磷酰胺、长春地辛、表柔比星、甲泼尼龙)方案治疗的55例(60.4%),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化学治疗(化疗)36例(39.6%),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75.5%、9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PI、Ann Arbor临床分期、LDH水平、免疫分型以及是否联合利妥昔单抗化疗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均P  相似文献   

9.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ng Y  Gao ZF  Liu K  Zhang WJ  Ke XY  Li M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9):681-683
目的探讨国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学特点,细胞起源及增殖活性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60例DLBCL患者,使用链霉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进行CD45RO、CD3、CD20、CD79a、CD45RA,Ki-67、p53和bcl-6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全部病例均有国际预后指数(IPI)及随访结果。结果60例中男女比例为1·73∶1。平均年龄53·1岁。累及淋巴结32例(53·3%),结外以胃肠和扁桃体最为多见。全部病例随访时间最长达108个月。死亡23例(38·3%),其中16例在诊断后1年内死亡(69·6%)。IPI分组与预后明显相关,IPI低者预后明显好于IPI高者(P=0·0102)。Ki-67、p53、bcl-6蛋白在DLBCL中有一定表达,分别为90·6%(48/53),56·5%(26/46),51·2%(21/41),且p53与预后无明显统计学关系(P=0·5948);bcl-6与预后有高度相关性(P=0·0049);结合IPI分组,bcl-6与预后的关系不甚明确。结论国人DLBCL临床病理学特点与西方相近。属高度侵袭性肿瘤,1年内为死亡高发时段。IPI可以用于DLBCL预后判断。p53与预后无关,bcl-6与预后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淋巴瘤亚型,发病率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0%~40%。Ruppert等[1]前瞻性比较了国际预后指数(IPI)、改良的IPI(R-IPI)和NCCN-IPI在DLBCL预后分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NCCN-IPI可以更好地对DLBCL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但即使NCCN-IPI也不能精确地预测5年总生存率(OS)低于50%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IRF4/MUM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与转录因子BCL6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95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RF4/MUM1和BCL6的表达,Kaplan-Meier方法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61.1%(58/95)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表达IRF4/MUM1,46.3%(44/95)表达BCL6,58例IRF4/MUM1阳性患者中51.7%(30/58)同时表达BCL6;IRF4/MUM1表达以及与BCL6同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Ann Arbor分期、结外病变累及数目、LDH水平以及国际预后指数危险度均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RF4/MUM1阳性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总体生存率两者无显著差别;IRF4 /BCL6 组的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均显著低于IRF4-/BCL6 组。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IRF4/MUM1蛋白表达比例较高,且可同时表达BCL6;IRF4/MUM1蛋白表达提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不良预后,这在同时表达BCL6的患者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4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6例初发DLBCL患者淋巴结和结外组织中CD43抗原的表达情况,分析CD43表达与患者重要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43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ECOG评分、乳酸脱氢酶值、结外受累数目、B症状、巨大包块、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以及疗效等临床特征均无关(均P0.05),仅与细胞起源有关(P=0.002)。生存分析发现CD43阳性表达患者3年总生存期显著短于CD43阴性患者(48%∶78%,P=0.01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non-GCB亚型患者中CD43阳性表达者3年总生存时间亦显著短于CD43阴性者(32%∶64%,P=0.008),这种差异在低中危组患者中也存在(54%∶81%,P=0.03),而中高危组患者中未见明显差异(36%∶42%,P=0.215)。结论:CD43表达是DLBCL免疫学亚型相关的预后标志物,而且CD43联合IPI评分更能准确地评估低中危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在非特指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49例非特指型初治的DLBCL患者,结合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及生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49例DLBCL患者中,男142例,女107例,中位年龄60(18~85)岁。GNRI96.6和GNRI≥96.6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OS)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46.6%vs 67.7%(P=0.000),44.6%vs 61.9%(P=0.001)。接受R-CHOP或R-CHOP样方案治疗且GNRI≥96.6的患者拥有更长的3年OS(53.6%vs 76.3%,P=0.002)和3年PFS(50.2%vs 73.2%,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低GNRI者拥有更差的OS,但多因素分析显示GNRI并不是DLBCL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GNRI对改良国际预后指数危险分层患者的OS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GNRI者拥有更差的预后;GNRI并不是DLBCL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初诊DLBCL组织(DLBCL组)和45例淋巴结良性增生病变组织(对照组)中PD-1、PD-L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D-1及PD-L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DLBCL组中PD-1、PD-L1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00%∶24.44%,64.00%∶28.89%,均P0.05)。DLBCL组中PD-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相关性;而PD-L1表达与B症状、EBV感染、肿瘤分期及病理分型均有明显相关性(均P0.05)。PD-1阳性组中PD-L1表达率更高(82.76%∶38.10%,P0.05)。结论:PD-L1在DLBCL组织中高表达,并与分期、病理分型、B症状及EBV感染相关。推测PD-L1的表达可能是DLBCL的一个不良预后因子,以PD-1/PD-L1信号通路为靶点的治疗有望成为难治性DLBCL的潜在方案。  相似文献   

15.
t(14;18)在滤泡型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它通过插入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增强子而下调抗凋亡基因bc1-2的表达,约有1/3的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可发现t(14;18)(q32;q21)及bc1-2基因重排。但是,是否t(l4;18)代表了一种新的DLBCL亚型,以及它在DLBC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最近发现2种DLBCL的亚型,一种具有正常B细胞生发中心即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L)表型,另一种具有活化的外周血B细胞表型即活化B细胞样(BCL)表型。作者检查了内布拉斯加州大学等医疗中心DLBCL患者的基因表达,以确定t(14;18)在其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CD10、Bcl6和MUM1全阳性和全阴性表达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和CARMA1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筛选出27例CD10、Bcl6和MUM1全阳性或全阴性表达的DLBCL病例,检测肿瘤细胞Ki67表达水平,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RT-PCR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CARMA1 mRNA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CD10、Bcl6和MUM1全阴性组比较,全阳性组病例Ki67表达率升高,临床分期较晚,中位生存时间缩短,CARMA1 mRNA表达水平有升高的趋势。结论 CD10、Bcl6和MUM1全阳性表达的DLBCL病例的临床过程和预后较全阴性表达组差,CARMA1可能在全阳性DLBCL中存在过表达并参与病变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绝对值之比(PLR)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初诊的177例DLBCL患者,同时收集122例健康体检者信息,根据ROC曲线,得出RDW、PLR最佳截取值分别为13.75%、143.37,分为高RDW组(≥13.75%)和低RDW组(13.75%)、高PLR组(≥143.37)和低PLR组(143.37),符合条件的150例DLBCL患者进一步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RDW值与贫血程度、LDH升高、IPI分组、体能状态及ESR有明显相关关系,低RDW组患者3年总生存(OS)率高于高RDW组患者(64.7%∶29.2%,P=0.001),低RDW组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高于高RDW组患者(71.4%∶36.2%,P=0.001);高PLR值更易伴随ESR增快,低PLR组患者3年OS率高于高PLR组患者(62.0%∶39.5%,P=0.002),低PLR组患者3年PFS率高于高PLR组患者(64.8%∶51.3%,P=0.02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期、体能状态、IPI分组、RDW值、PLR值及贫血为影响DLBCL患者OS、PFS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RDW及PLR是影响DLBCL患者OS和PF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RDW、PLR与DLBCL患者体内炎症指标(ESR)、贫血、基础体能状态等水平相关,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或许有望成为评估DLBCL患者预后的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心脏淋巴瘤(PCL)极为罕见, 仅占心脏肿瘤的1%~2%, 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DLBCL多发于右心房, 其次为右心室。临床表现包括心力衰竭、心包积液、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心律失常, 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该文报道1例经静脉右心房肿瘤活检确诊原发性心脏DLBCL患者, 根据病理分型, 指导靶向化疗后病情完全缓解, 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正>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淋巴瘤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异质性很大,临床疗效也有很大差异。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型(GC)和非生发中心型(non-GC),通常认为GC型预后好于non-GC型,但GC型DLBCL存在MYC基因重排时,5年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下降一半以上〔1〕,若还伴有BCL-2或BCL-6基因重排,预后则更差。通常将MYC重排伴BCL-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滤泡性淋巴瘤(FL)的免疫表型和遗传学改变。方法:连续性收集54例FL患者及27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合并FL(DLBCL+FL),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细胞淋巴瘤(Bcl)2基因、CD10、Bcl-6、多发性骨髓瘤原癌基因1(MUM1)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t(14;18)、Bcl-6和Myc基因重排情况。结果:FL1~2级23例,FL3级31例。FL的t(14;18)阳性率为53.7%,其中FL1~2级组阳性率为100%,而FL3级组阳性率为19.4%,明显低于FL1~2级(P=0.000 1)。FL的Bcl-6基因重排阳性率为14.8%,全部分布于FL3级,FL1~2级未见有Bcl-6基因重排。DLBCL+FL组的Bcl-6基因重排阳性率为37.5%,未见有t(14;18)。FL1~2级组的Bcl-2、CD10和Bcl-6均为阳性,MUM1多为阴性,44.5%的病例Ki67低表达。而FL3级组及DLBCL+FL组中CD10阳性率明显降低,Ki67均为高表达,大部分MUM1表达阳性。结论:FL1~2级组的t(14;18)阳性率高,免疫表型经典。FL3级组的t(14;18)阳性率则显著降低,而Bcl-6基因重排阳性率明显增高,CD10表达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