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及指导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宝安社区90例脑卒中遗留后遗症者入组,按不同社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在家庭自行护理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康复指导,而对照组患者不加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运动、认知、语言功能障碍的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社区护理干预及指导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情况明显优于无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康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语言功能障碍恢复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及指导能明显促进脑卒中后遗症运动、认知及语言等功能障碍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可行性,应进一步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常规护理和社区干预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康复和预防成效,探讨该护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抽取我社区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的103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社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总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总满意度为43.2%,观察组总满意度为86.6%,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社区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该法值得临床效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康复护理对预后的影响。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改善患者运动、语言、认知和其他受损的神经系统功能,使其能适应精神、心理和社会的活动,以便恢复自主功能,尽可能恢复日常的生活能力。方法;将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及治疗,干预组同时接受早期(脑梗死后3~4 d,脑出血后6~7 d)心理护理、肢体功能位的护理等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经过3周的康复护理,干预组康复有效率达96.2%,高于对照组(85.0%)。结论:重视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护理,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及肢体功能位的放置,可提高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康复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由治疗师对患者进行集体的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积极给予一对一肌肉力量锻炼,干预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90.0%vs 76.7%)采用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FM-B评分与对照组比较(18.63±4.98 vs 15.37±5.71),经t检验,P<0.05。结论肌肉力量锻炼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促进患者平衡功能的改善,从而提高其预后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组合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62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康复护理组合方式进行护理,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在早期在我院接诊的61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9%,本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52,P<0.05)。结论康复护理组合可促进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因脑卒中发病所引起后遗症的患者降低后遗症发生率的系统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整理2010年4月~2011年12月因脑卒中发病所引起后遗症患者的护理资料,2010年入院的49例患者均采用传统康复护理方法,纳入对照组,2011年入院的73例患者均采用系统康复护理方法,实施康复宣教、心理护理、理疗康复、功能训练等措施,纳入观察组,对比各组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20.5%可正常工作,79.5%可完全自理,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因脑卒中发病所引起后遗症的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可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提高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2年12月脑卒中致吞咽障碍出院回社区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安排社区医护人员上门进行基础吞咽功能锻炼、饮食训练、心理调节等指导。观察两组患者6周后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χ2=12.153,P〈0.01)。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后立即进行社区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朱秀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61-362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社区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验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前后检测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社区康复护理后,观察组60例脑卒中患者平均ADL得分和FMA运动功能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有明显的优越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应激水平及康复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增加循证护理干预内容,比较两组患者急性期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治疗后神经缺损情况、运动功能、康复治疗和后遗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期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低于对照组,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较对照组轻,在康复期,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运动能力积分高于对照组,康复质量优于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可以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减轻脑出血后继发脑组织损伤程度,保护脑组织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并降低患者发生相关后遗症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用于ICU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对本病急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某院ICU18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预见性护理+脑卒中ICU常规护理,92例)和对照组(脑卒中ICU常规护理,91例)。比较观察两组ICU入住时间,统计并发症。结果试验组ICU平均入住时间为(5.7±2.3)d,短于对照组(8.8±3.1)d;试验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7.61%,低于对照组的2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脑卒中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急性期并发症,缩短ICU入住时间,对促进早期康复、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128-130
目的探讨在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开展上门指导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社区112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上门指导组和常规指导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上门指导组患者增加上门指导护理项目,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功能恢复情况和对医护服务的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上门指导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NIHSS计分皆显著高于常规指导组(P0.05)。功能康复情况优于常规指导组,对医护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指导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门指导护理可以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并提高其对于社区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和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效果。方法收集自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200例,将他们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100例,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介入中医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介入中医护理的观察组的肌肉张力评分明显高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预防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后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诊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普通治疗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还逐渐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期脑卒中患者118例,按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康复护理组62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症状不再进展后48h进行康复训练,并分别于入选前24h和治疗4w后,采用Fugl—Meyer评分评定神经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临床对比分析两组肢体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经4w治疗后,两组在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早期康复护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萍  王洋  杜瑞风 《中国处方药》2014,(10):127-127
目的探究与分析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20例,总有效率66.67%,试验组总有效28例,总有效率93.33%,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56,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并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陈燊 《中国医药指南》2014,(23):367-368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0例(不给予任何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不管是MBI评分还是运动功能情况都得到改善,不过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佳,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康复知识知晓率上升,并发症发生率下降。结论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应在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7.
孟秀红 《上海医药》2013,(16):28-29
目的:观察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综合护理疗效。方法:对干预组86例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出院时的疗效。结果:干预组基本恢复占总数的5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采取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临床护理于一体的综合干预,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以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析认知心理护理对其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于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68例,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后,对照组3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认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提高,HAMD、HAMA评分明显降低,且其提高(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给予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情况,于缓解负面情绪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社区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180例脑卒中患者跟踪分析,依据是否连续护理均分至连续康复护理的观察组(60例)与未接受社区连续康复护理对照组(12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9个社区中仅有3个社区于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开展了连续康复护理;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功能评分、并发症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受医疗资源分布、患者职业、医疗付费方式以及医疗资源利用率等因素的影响,社区连续康复护理的应用尚未有效展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优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病房收治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康复护理模式干预,试验组30例,应用优质康复理模式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及Barthle指数。结果康复治疗后:①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7.83±3.86),试验组(11.33±3.41);②对照组躯体功能评分(63.72±9.33),试验组(83.92±11.36);③对照组Barthle指数(42.64±7.66),试验组(55.59±8.4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优质康复护理后脑卒中后遗症病情有所改善。结论优质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恢复神经功能损伤,促进肢体功能,改善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