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3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即观察组(A组)0.0006mg/kg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人工流产麻醉;对照组(B组)单纯应用丙泊酚进行人工流产麻醉;对照组(C组)0.002mg/kg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人工流产术麻醉,观察SBP、DBP、HR和SpO2记录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和术后宫缩痛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的SBP、DBP、HR术前与术后无明显差异,A组丙泊酚平均用量(2.51±0.48)mg/kg,苏醒时间7.0~8.5min,A组患者无明显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0.0006mg/kg)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处麻醉效果确切,丙泊酚用量减少,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且不延长苏醒时间,是比较理想的配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布托啡诺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可行性及其与现常用方法相比的优缺点。方法160例ASAⅠ级早期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例。A组(丙泊酚+芬太尼组)静脉推注芬太尼0.001 mg/kg后推注丙泊酚;B组(丙泊酚组)直接静脉推注丙泊酚;C组、D组(丙泊酚+布托啡诺组)分别推注布托啡诺0.01 mg/kg和0.02 mg/kg后推注丙泊酚。丙泊酚首剂量为B组2.5 mg/kg,其余各组2 mg/kg,术中出现肢体扭动者酌情追加丙泊酚30~50 mg。观察比较麻醉前后呼吸循环变化、麻醉镇痛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四组患者都成功完成手术。各组用药后均有一定的循环抑制,以B组为著(P〈0.05)。A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B组术中镇痛不全和术后腹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D组苏醒及离院时间显著长于A、B、C组(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小剂量布托啡诺(0.01mg/kg)完全能满足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需要,并较好地解决单用丙泊酚所致镇痛不全和减少了加用芬太尼引起的呼吸抑制,值得推广应用于各类门诊小手术和无痛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高乌甲素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的效果。方法: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健康早孕妇女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2~0.3mg/kg;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及高乌甲素0.15mg/kg。分别记录术中SBP、HR、RR、SpO2,并观察各组镇痛效果,用药量、术毕苏醒时间、定向力和下腹痛(宫缩痛)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SBP、HR、RR、SpO2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丙泊酚用量最大,呼吸抑制发生率48%,B组为10%;两组苏醒时间A组长于B组(P<0.05)。镇痛效果:两组均能为人工流产术提供有效的镇痛,但以B组为优。结论:丙泊酚复合高乌甲素和单用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均能为人工流产术提供一个满意的镇痛效果和操作条件,但丙泊酚复合高乌甲素用量少,孕妇术后苏醒快,下腹痛发生率较低,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有一定的优越性,是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术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52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6例.F组:丙泊酚2 mg/kg联合芬太尼1 μg/kg,R组:丙泊酚2 mg/kg联合瑞芬太尼1 μg/kg.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苏醒时间、术中知晓、呼吸抑制、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术后宫缩痛VAS评分等指标.结果 两组术中MAP、HR、RR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SpO2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瑞芬太尼组苏醒时间比芬太尼组明显缩短(P<0.05),且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但术后宫缩痛VAS评分比芬太尼组明显增高(P<0.05).两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丙泊酚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均能有效应用于无痛人流术.但是瑞芬太尼术中呼吸抑制少,术后苏醒快,而芬太尼术后止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阿片类药物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ASA Ⅰ~Ⅱ级,无麻醉及手术禁忌证的女性患者8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4组:A组(SP组,舒芬太尼0.1 μg/kg复合丙泊酚1.5 mg/kg) 26例,B组(RP组,瑞芬太尼1μg/kg复合丙泊酚1.5 mg/kg)19例;C组(KSP组,微小剂量氯胺酮2 mg与舒芬太尼0.1 μg/kg复合丙泊酚1.5 mg/kg)17例;D组(KRP组,微小剂量氯胺酮2 mg与瑞芬太尼1μg/kg复合丙泊酚1.5 mg/kg)18例.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前患者心率(HR)、血压(S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中患者HR、SBP、SpO2、体动及呼吸抑制的发生次数,手术后患者HR、SBP、SpO2及清醒时间和用药总量.结果 各组术前与术中HR、术前与术中SBP、术前与术后H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SB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组与RP组术中SBP、术后SpO2、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组与KSP组清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P组与KRP组清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SP组与KRP组术中SBP、体动的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使用小剂量氯胺酮能使患者术后更快地清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喷他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可行性及其优点。方法 160例ASAⅠ级早期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例。A组:丙泊酚2.5 mg/kg;B组:芬太尼0.001mg/kg、丙泊酚2 mg/kg;C组:喷他佐辛0.3 mg/kg、丙泊酚2 mg/kg;D组:喷他佐辛0.6 mg/kg、丙泊酚2mg/kg。术中出现肢体扭动者酌情追加丙泊酚30~40 mg。观察比较麻醉前后呼吸循环变化、麻醉镇痛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四组患者都成功完成手术。各组用药后均有明显循环抑制(P<0.05),以A组最为显著(P<0.01)。呼吸抑制发生率B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术中镇痛不全和术后腹痛发生率A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苏醒及离院时间D组显著长于A、B、C组(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小剂量喷他佐辛(0.3 mg/kg)能较好地满足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需要,并能减少单用丙泊酚时镇痛不全、严重循环抑制和加用芬太尼时明显的呼吸抑制,值得推广应用于各类无痛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7.
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探讨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是否一种理想的人工流产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组:单用异丙酚2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3~0.5mg/kg;B组:异丙酚1.5mg/kg复合布托啡诺0.01mg/kg。观察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呼吸抑制、血压变化、异丙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宫缩痛发生率。结果B组的镇痛效果好,术后宫缩痛发生率低,异丙酚用量少,苏醒快(P〈0.01)。A、B两组在呼吸抑制、低血压发生率和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的效果优于单用异丙酚,是一种较理想的无痛人工流产方法。  相似文献   

8.
曾凤美  李晓芬 《海峡药学》2010,22(9):133-134
目的评价应用芬太尼联合使用丙泊酚和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60名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B组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宫颈口松弛情况;丙泊酚的用药总量;术后清醒时间;术前、术中、术后的MAP、HR、SpO2;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呛咳肌僵、屏气或无呼吸等不良反应。结果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程开强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361-1362
目的 观察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女青年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做无痛人流的本地青年女性128例,年龄15~22岁,分为两组:丙泊酚组(A组,n=63);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B组,n=65).术前A组静推丙泊酚1~2 mg/kg,B组静推丙泊酚1~2 mg/kg联合苏芬太尼0.1 μg/kg,术中视患者意识情况追加丙泊酚剂量待患者意识消失后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脉博血氧饱和度(SpO2)、丙泊酚用量、术中疼痛反应、呼吸抑制情况、术后苏醒时间以及出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MAP、HR、R、SpO2均和术前有差异(P〈0.05),A、B组丙泊酚总用量分别为(1.86±0.11)mg/kg和(1.22±0.15)mg/kg(P〈0.05).A、B组患者术中疼痛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6,P〈0.05).术中A组呼吸抑制明显,B组轻度呼吸抑制.A、B两组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7.25±1.05)和(6.18±1.60)min,出院时间分别为(25.3±2.5)min和(15.5±3.5)min(P〈0.05).结论 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可以提高女青年无痛人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 将300例ASA Ⅰ~Ⅱ级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孕妇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芬太尼组(F组)及丙泊酚组(B组),各100例.比较3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并观察注药前、注药后3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术中镇痛效果、术后宫缩镇痛效果,观察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及麻醉后并发症.结果 L组和F组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3min,3组患者血压、HR及SpO2水平均下降(P<0.05),B组患者SBP、DB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L组和F组术中镇痛效果及术后宫缩痛效果均优于B组(P<0.05),F组术中舌后坠、呼吸暂停、术后头晕、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B组(P<0.05),L组、F组苏醒期兴奋躁动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对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及其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对照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两组丙泊酚静注速率均为100 mg/min。记录两组用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术毕时的SBP、HR、RR、SpO2,以及术毕清醒后1、5、15、30 min视觉模拟评分(VAS)值。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药量、不良反应、术中麻醉效果。结果受术者睫毛反射消失时观察组SBP高于对照组(P<0.05);睫毛反射消失时及术中观察组RR、SpO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麻醉效果评定为优、良、差的例数及术毕清醒后1、5、15、30 min时下腹部疼痛VA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具有良好的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对呼吸及循环抑制较轻,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异丙酚合用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芹  郑静 《中国药业》2003,12(8):66-66
目的:观察异丙酚合用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及麻醉效果、并发症情况。方法:ASAⅠ-Ⅱ级无痛人流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异丙酚组(A组)、异丙酚合用芬太尼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注药后2min及术毕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麻醉效果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注药后2min及术毕的SpO2,RR,SBP,DBP,HR变化较B组明显(P<0.05),B组比A组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静脉注射异丙酚及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的麻醉效果较单用异丙酚好、并发症少、呼吸循环抑制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将300例ASAⅠ~Ⅱ级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孕妇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芬太尼组(F组)及丙泊酚组(B组),各100例。比较3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并观察注药前、注药后3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术中镇痛效果、术后宫缩镇痛效果,观察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及麻醉后并发症。结果 L组和F组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3min,3组患者血压、HR及SpO2水平均下降(P<0.05),B组患者SBP、DB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L组和F组术中镇痛效果及术后宫缩痛效果均优于B组(P<0.05),F组术中舌后坠、呼吸暂停、术后头晕、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B组(P<0.05),L组、F组苏醒期兴奋躁动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药物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随机将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60例患者分为丙泊酚麻醉组(A组)和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组(B组).A组给予2 mg/kg丙泊酚静脉推注.B组患者给予芬太尼静脉注射,以1 μg/kg为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术前与术中HR、AMP和SpO2变化;药效初始发挥时间与药效作用时间;药物有效率评价;宫颈松度;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变化程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药效初始发挥时间、药效作用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总有效率(30.00%)低于B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法的临床效果是满意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氯诺昔康(可寒风)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痛人工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Ⅰ组静注芬太尼1μg/kg,Ⅱ组静注氯诺昔康0.15mg/kg。然后2组患者静注丙泊酚2mg/kg,注药时间30s,待患者入睡后开始手术。术中视患者的反应每次追加丙泊酚30-50mg至手术结束。观察SBP、DBP、HR和SpO2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情况,术后宫缩情况,记录丙泊酚的总量,清醒时间,清醒后离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术中安静,镇痛效果好,术后宫缩痛轻,用药后SBP、DBP、HR和SpO2均呈一过性下降(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术毕清醒较快,两组清醒速度和清醒后离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氯诺昔康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可减少丙泊酚用量,麻醉效果好,患者苏醒早,术后宫缩痛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的效果。方法: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健康早孕妇女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静注丙泊酚2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2~0.3mg/kg;B组:静注丙泊酚1.5mg/kg及瑞芬太尼1~2μg/kg,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2~0.3mg/kg;C组:静注丙泊酚1mg/kg及瑞芬太尼1μg/kg,必要时追加瑞芬太尼1~2μg/次;分别记录术中SBP、HR、RR、SPO2、BIS值及镇静评分,并观察各组镇痛效果(按优、良、差三级进行效果评定),用药量、术毕苏醒时间、定向力。结果:三组比较术中SBP、HR、RR、SPO2、BIS值及镇静评分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用丙泊酚量最大,呼吸抑制发生率45%,B组为10%,C组无一例出现呼吸抑制,三组苏醒时间A组长于B、C组(P<0.05),镇痛效果:三组均能为人工流产术提供有效的镇痛,但以C组为优。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和单用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都能为人工流产提供一个满意的镇痛效果和操作条件,尤以丙泊酚1mg/kg复合瑞芬太尼1μg/kg用药量最少、术后苏醒最快;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有一定得优越性,是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人工流产的妇女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麻醉采用静注布托啡诺0.02mg/kg+丙泊酚2mg/kg;B组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记录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效果、丙泊酚总量、苏醒时间、并发症相似。A组患者苏醒后20min、40min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B组(P<0.05)。结论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能显著减轻术后子宫收缩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ASAI或Ⅱ肠镜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50例)和对照组(B组50例)。观察组先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1ug/kg,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对照组单独静脉2.5mg/kg。两组丙泊酚静脉注射速率为200mg/min,必要时追加异丙酚,记录麻醉前,注药后2min,苏醒时HR、SpO2,SBP;麻醉起效时间;低SpO2(SpO2〈90%)持续时间;唤醒时间;麻醉效果分级;麻醉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A组唤醒时间长于B组(P〈0.05),注药后2min两组SpO2,BP均低于麻醉前,HR均慢于麻醉前(P〈0.01)。且A组SpO2,Bp低于B组(P〈0.05)。A组麻醉效果优的频率高于B组(P〈0.05)。B组低SpO2(SpO2〈90%)持续时间关系于A组(P〈0.05)。术中呼吸暂停和唤醒后10min头晕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苏醒时躁动发生率明显B组高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麻醉效果满意,安全但有呼吸抑制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9.
杨淑芬 《海峡药学》2011,23(11):127-128
目的对比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要求无痛人流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单纯丙泊酚组(A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B组)和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组(C组)用于门诊人工流产的静脉麻醉中,观察各组患者入室时及注药2min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镇痛不全,术毕腹部疼痛及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 A组离院时间最短,但注药2min时MAP下降最明显,且术中镇痛不全例数和术毕下腹痛的发生率高于B、C两组(P〈0.01);B组和C组术中镇痛完全,但B组呼吸抑制高于A、C两组,组间比较P〈0.01。结论布托啡诺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术中术后镇痛完全,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发生呼吸抑制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显著降低,值得推广应用于各类门诊无痛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异丙酚单独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比较.方法 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术孕妇60例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静脉滴注异丙酚2mg/kg+芬太尼1.0μg/kg,B组静脉滴注异丙酚2mg/kg.观察2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呼吸抑制发生率及镇痛效果.结果 对麻醉的满意度A组为(100.0±0.0)分高于B组的(89.2±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诱导时间短于B组,异丙酚用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苏醒时间、呼吸抑制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可显著提高镇痛效果,缩短诱导时间,且麻醉药物用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