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Carto三维标测系统标测、消融典型心房扑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14例典型心房扑动患者,采用Carto指导下右心房电解剖重建和激动顺序标测,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三尖瓣峡部终止心房扑动,并通过起搏刺激验证消融线双向阻滞。观察消融即刻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通过随访,评价导管消融后远期疗效。结果 Carto指导下右房激动顺序标测证实10例为I型房扑、4例为Ⅱ型房扑。所有患者均在消融中终止心房扑动,平均手术时间(2.5±0.5)h,X线曝光时间(15±5.5)min。所有患者术中即刻均实现消融线两侧双向传导阻滞,S-A间期平均(120±15)ms。平均随访6个月,无心房扑动复发。结论 Carto指导下标测、消融典型心房扑动疗效肯定,同时可显著减少X线暴露及消融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药实践》2015,(10):743-744
目的:评价CARTO3电解剖标测系统对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指导作用。方法:将42例阵发性室上速患者分为CARTO组(28例)和对照组(常规X线下射频消融14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等情况。结果:42例均完成射频治疗,1例常规射频失败患者转为CARTO3指导下成功完成治疗。两组成功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X线曝光时间、放电时间明显缩短,放电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CARTO3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AVNRT,可明显缩短X线曝光时间,减少放电时间和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Carto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Carto系统指导下建造左心房电解剖图,行双侧环肺静脉线性消融,环状标测电极验证肺静脉达到电隔离效果。结果 15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98例只需完成双侧环肺静脉线性消融,52例需要继续行左房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或三尖瓣峡部线的消融。随访3~24个月,10例复发房颤,6例复发房性心动过速,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89%。结论 Carto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房颤效果确切,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
王劲风  汪祥海  蔚有权  刘文洁  杨浩 《安徽医药》2015,36(10):1194-1196
目的 探讨Carto 3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指导消融频发性室性早搏(PVC)的临床疗效,以及射频消融术(RFCA)前后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 BNP)、心脏结构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1年至2013年47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为病例组,根据标测系统的不同,分为传统组(n=17)和三维组(n=30)。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次数及手术即刻成功率、远期成功率。同时监测所有病例行导管消融前及消融3个月后的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另选取5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三维组在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消融放电次数上明显优于传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即刻成功率(82.35% vs 93.33%)、远期成功率(76.47% vs 86.67%)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例组术前、病例组术后3个月NT-pro BNP浓度、LVEDd以及LVEF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二维影像,在Carto 3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下行射频消融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具有较高的即刻及远期成功率,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Carto 3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住院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Carto 3组和Carto XP组,各25例.前者采用Carto 3电解剖标测系统,后者采用Carto XP电解剖标测系统,以单一专用导管行心室电解剖重建,激动顺序、起搏与拖带标测,实施射频消融.观察2组消融的即刻成功率、成功靶点的分布、并发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①Carto 3组即刻成功24例,失败1例.成功消融部位: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14例,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5例,肺动脉瓣上1例,左冠状窦2例,主动脉和二尖瓣环连接处1例,二尖瓣环1例;失败者为心脏扩大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考虑其为心外膜起源室性早搏;手术时间(55±25) min,X线投照时间(6±3)min.②Carto XP组即刻成功24例,失败1例.成功消融靶点: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18例,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3例,右冠状窦2例,左冠状窦1例;失败者为左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考虑其位于左右心室流出道之间,消融能量不能达到;手术时间(67±15) min,X线投照时间为(9 ±5) min.2组均无并发症,即刻成功率均为96.0% (24/25).Carto 3组手术及X线投照时间均明显短于Carto X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应用Carto 3电解剖标测系统可快速重建心脏电解剖结构,提高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维标测系统(Esite Navx)标测指导下无或低X线化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消融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组8例PSVT患者,在Esite Navx 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右侧心腔初步建模,在三维模型指导下送入标测电极进行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后在三维模型指导下行射频消融.对照组8例PSVT患者在常规X线照射下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结果 两组病人消融全部成功,短期随访均无并发症产生.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消融前准备时间明显延长(P<0.05),但消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病人接受X光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三维标测指导下的PSVT射频消融切实可行,可大量减少甚至完全避免X线照射,从而保护了医生和患者.  相似文献   

7.
EnSite-NavX指导下导管消融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EnSite-NavX三维接触式标测系统指导下消融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AA)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经电生理检查确诊房性心动过速(AT)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AF)6例,术中首先建立靶心腔的三维几何构型;AT者行激动顺序标测,分析心动过速的起源点或关键峡部,制定相应的消融策略,在系统导航下行消融治疗;阵发性AF行环肺静脉口外左房内线性消融,至双侧肺静脉电位消失.结果 4例AT中2例为局灶性AT,分别佗于右下肺静脉前庭和上腔静脉几部,行局灶性消融成功;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围绕右房游离壁切品瘢痕和三尖瓣环的"8"字折返性AT,于瘢痕至下腔静脉间、三尖瓣峡部线件消融终止AT;另1例三尖瓣峡部依赖的逆钟向房扑,在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至双向阻滞.6例阵发性AF,5例达消融终点,消融总成功率90%;1例因术中心包填塞而终止消融.随访9~14个月.1例AT复发并再次消融成功.结论 EnSite-NavX三维标测系统对AA电生理机制的阐明和指导消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拟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患者,在术中密切注意各种操作细节,可降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发生率,提高RFCA成功率.方法:选择自2000年6月至2006年1月共55例AVNRT拟行RFCA的患者,常规放置CS电极、HRA电极、HIS电极、RV电极,行心内电生理检查(EPS),确诊为AVNRT.消融导管经股静脉送至右房,采用影像与心内电图相结合确定靶点,在希氏束和冠状静脉窦口之间进行仔细标测,寻找小A大V,确定靶点图的标准为A/V为小于0.5,无H波,于窦性心律下行射频消融,功率为20 W-30 W,在放电过程中,严密监测,如有AV间期延长、快速交界心律(>150 bpm)、消融电极向上移位等立即停止放电,重新标测;成功标志为:放电15秒内出现交界性心律,在该部位继续放电,直至交界性心律消失.消融的终点为: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不能诱发原有的心动过速,无AH跳跃,无心房回波,消融成功.结果:55例AVNRTK患者均为慢径消融,成功率100%,无1例复发,其中2例在术中出现一过性I度AVB,立即停止放电,观察1-3 min均恢复正常房室传导,而另1例在术中出现Ⅲ度AVB,立即停止放电,但始终未恢复正常房室传导,成为永久性ⅢAVB.结论:在AVNRT的RFCA中,应严密监测,可降低Ⅲ度AVB发生率,提高RFCA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复杂快速性心律失常电生理及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房速、房扑、房颤)、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特发性室速、频发室早)及特殊类型房室折返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AVNRT)的电生理特点、射频消融方法学及其近远期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142例,男64例,女78例,年龄12~65岁。其中房性快速心律失常50例,室性快速心律失常31例,特殊类型AVRT/AVNRT61例,9例合并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均行正规心内电生理研究,根据不同的快速心律失常的机制采用相应的心内靶点标测及射频消融方法,房颤采用大静脉电隔离术。结果相对于普通型AVRT或AVNRT而言,本研究的快速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较复杂,标测及消融难度较大,但总的成功率95.8%,并发症9.9%,随访复发率8.8%,再次消融成功率90%,但房颤消融成功率仅60%;9例TCM随访观察心脏大小及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房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及特殊类型AVRT或AVNRT形成多种复杂的电生理现象,深入了解这些现象是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前提;射频消融治疗这些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绝大多数病例可达到治愈目的;但房颤的电生理机制及射频消融治疗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陈盛开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193-194
目的探讨在EnSite指导下对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所收治的68例房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右房房速47例,左房房速21例,其中右上肺静脉口房速7例,右下肺静脉口下方房速5例,左上肺静脉口房速5例,左下肺静脉口下方房速4例。所有患者均在EnSite 3000指导下电生理标测后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右房房速成功41例,成功率为87.23%,左房房速成功19例,成功率为90.47%,总成功率为88.85%,术后随访4~14个月无复发。结论 EnSite 3000进行电生理标测后可以构建心脏的三维模型,直观显示引起房速的异常起源点,大大增加了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心房颤动微创肺静脉隔离术后患者心律失常复发的电生理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入选8例接受微创肺静脉隔离术后复发心律失常的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3例,持续性心房颤动5例。患者均在Carto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导管消融,观察微创术后心律失常复发患者的电生理特性。结果8例复发心律失常患者中,心房颤动4例,房性心动过速1例,心房扑动3例。Carto三维标测提示3例心房颤动患者的“裂隙”存在于肺静脉隔离线的顶端或底端,第4例复发心房颤动的患者“裂隙”在肺静脉隔离线上。1例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源于残余左心耳基底部的微折返。3例心房扑动患者中,2例围绕二尖瓣瓣环,1例在左心房顶部。导管消融术后随访3~11个月,8例患者均为窦性心率,且无需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结论肺静脉隔离线的两端是心房颤动微创肺静脉隔离术后复发常见的位置,心房扑动是微创肺静脉隔离术后常见的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标测方法的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6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随机分组(起搏标测组和起搏+最早激动点联合标测组)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起搏标测组和联合标测组各33例,两组分别成功消融32例,总成功率为96.8%,无严重并发症出现。但起搏标测组和联合标测组的手术及X线曝光时间不一致,分别为(72.87±23.34)vs.(58.56±20.56)min(P<0.05)和(7.59±2.67)vs.(6.13±1.71)min(P<0.05)。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起搏和最早激动点联合标测可缩短手术及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Carto3系统引导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随机双盲法将2018年3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房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行传统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行Carto3系统引导下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标测时间、X射线曝光时间、放电次数、手术总时间;统计两组手...  相似文献   

14.
二维超声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2-DE)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有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36例,分为A组(n=18)和B组(n=18)分别应用二维超声引导起搏器植入和X线透视(X-ray fluoroscopy,X-ray)常规方法植入起搏器.两种方法引导起搏电极到位后测试起搏参数满意后结扎固定导管,将起搏器与导管牢固连接.记录电极导管植入到位时间、X线曝光时间、随访观察起搏效果、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A组全部由2-DE引导成功16例(16/18).2-DE和X-my联合引导成功1例(1/18),1例肺气肿病人超声透声条件极差整个手术过程均改为X-my引导完成(1/18).总成功率94.4%,(P>0.05).总暴光时间A组和B组分别为0.8±0.1min和3.0±0.7min(P<0.01).电极导管植入时间A组、B组分别为9.0±0.7和8.3±0.5min(P>0.05).结论 二维超声可有效引导实施心脏起搏,联合X线透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可明显降低X线曝光时间,减少对医患辐射的危害,可作为心脏起搏器新的植入途径,具有较好的临床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对射频消融室上速的指导作用。方法118例室上速患者分为CARTO组(69例)和常规组(49例),比较两纽标测与消融过程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及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8例均完成射频治疗,2例常规射频失败患者转为CARTO指导下成功完成治疗,两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CARTO组较常规组在手术时间中无显著性差异(118±36minVS119±52min,P〉0.05),但在X线曝光时间明显缩短(9±3minVS17±6rain,P〈0.05)、放电次数显著减少(4±2次VS9±3次,P〈0.05)、放电时间显著缩短(196±73sVS402±84s,P〈0.05)。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室上速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放电次数和时间,缩短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在阵发性室上速的应用。方法对本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8月之间室上速射频消融治疗,按照三维或传统术式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三维组和传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量,对患者随访比较成功率。结论通过应用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治疗阵发性室上速,具有高成功率,良好的安全性。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减少手术时间以及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冷盐水灌注导管与常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侧旁路伴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右侧旁路伴室上性心动过速住院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组52例和常规导管消融组56例,比较2组患者的消融成功率、消融参数、并发症情况.结果 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组成功率为100.0%(52/52),常规导管消融组法组成功率为91.1%(51/56),2组的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组X线曝光时间短于常规导管消融组,放电次数少于常规导管消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冷盐水灌注导管较常规导管消融右侧旁路伴室上性心动过速能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放电次数及X线曝光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Swartz长鞘与普通鞘管辅助下消融右侧房室旁路的疗效差异,评价Swartz长鞘在右侧旁路标测和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2例右侧房室旁路分别采用Swartz长鞘(A组,n=21)和普通血管鞘(B组,n=21)进行标测、消融。观察消融即刻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随访,评价导管消融后的远期预后。结果消融术中证实42例右侧房室旁路中,35例为右侧游离壁房室旁路、6例为右后间隔旁路,1例为右前间隔旁路。Swartz组右侧房室旁路全部消融成功,常规组中2例消融后房室传导恢复,换用Swartz长鞘后消融成功。Swartz组放电次数、放电时间、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2.1±0.2)vs(4.1±1.3),P〈0.05;(150±53)s vs(320±82)s,P〈0.05;(1.5±1.1)h vs,(2.6±1.3)h,P〈0.05;(20±2.8)min vs(38±10.5)min,P〈0.05。随访9个月,常规组1例复发室上速,Swartz组均未复发。结论采用Swartz鞘进行右侧旁路标测与消融较常规方法更有助于提高消融成功率,减少射线暴露和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X线解剖和电生理导管标测相结合的量化指标以指导慢径消融的靶点定位方法。方法:对27例房室结双径路并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行慢径消融术时用希氏束和冠状窦导管分别标记Koch三角底部和顶端,X线投照用左前斜45度和右前斜30度分别测量Koch三角的高度并以20mm为界分为大小Koch三角两组,观察成功和不成功靶点的位置,采用测量冠状窦口A波至希氏束H波(Acso-H)传导时间和冠状窦口A波至靶点A波的传导时间(Acso-AT),以及Acso-H/Acso-at为电生理指标,观察成功和不成功靶点的差异。结果:成功靶点在Koch三角组多在冠状窦口上缘5mm以内,大Koch三角级可达中下1/3处,其电生理指标以Acso-T和Acso-H/Acso-AT与不成功靶点有显性差异。结论:X线影像和电生理学的量化指标结合可反映不同Koch三角大小时,靶点与冠状窦口的关系,可作为靶点定位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常规方法和环形消融方法消融慢径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临床价值,探讨AVNRT射频消融治疗的新方法。方法AVNRT 16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环形消融组。常规组按常规方法采用中位或下位法行房室结改良,环形消融组采用沿冠状窦口周围进行环形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结果环形消融组并发症术中1例出现一过性Ⅲ度AVB,术后恢复;常规组2例出现一过性Ⅱ度AVB,术后恢复,3例出现Ⅰ度AVB;两组间放电次数、X线曝光时间、射频消融能量比较P<0.05;两组间复发例数,常规组4例,环形消融组0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在冠状窦口进行环形消融治疗AVNRT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较高成功率。环形消融是AVNRT射频消融治疗中一项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