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检测6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浆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水平,用高分辨血管外彩色多普勒测定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血脂正常组治疗前后比较血脂无显著性变化(P>0.05),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改善(P<0.05),治疗前后ET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NO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血脂异常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改善的程度与患者血TC和LDL降低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32和0.503,均P<0.001);与血ET降低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8,P<0.01),与患者血NO升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9,P<0.01),结论:辛伐他汀通过降脂和平衡NO/ET的比值等途径保护内皮功能,对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高血脂或血脂正常)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的的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功能障碍是多因素性病理过程,其中对细胞因子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糖尿病患合并冠心病患者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望成为防范的新靶点[1]。目前研究较多的监测指标有血糖、血脂、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素B2(TXB2)、肿瘤坏死因子(TNF-)、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APN)、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抵抗素(Resistin)及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及内皮祖细胞(endot 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等。血管内皮功能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缬沙坦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阿司匹林与倍他乐克 )和缬沙坦组 (常规治疗加缬沙坦 ) ,利用超声诊断仪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舒张性变化率 (FMD) ,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 (NO)、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低密度脂蛋白 (LDL C)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 ,缬沙坦治疗后患者FMD明显增加 (P <0 .0 5 ) ;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5 ) ,NO与SOD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LDL C浓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通过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浆中NO水平并增加SOD产物而清除MDA ,从而提高NO的生物利用度。此效应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口服叶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叶酸加常规治疗组(叶酸5mg口服,2次/d,n=26)和常规治疗组(n=14),服药3月后复查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血管扩张作用,观察比较服药前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口服叶酸3月后的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血管扩张(FMD)为(12.12±3.12)%,较治疗前的(8.89±4.57)%有显著改善(P<0.001);对照组FMD治疗前后分别为(8.87±2.05)%和(9.06±1.90)%,二者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治疗3月后,叶酸组的FMD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叶酸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口服叶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叶酸加常规治疗组(叶酸5 mg口服,2次/d,n=26)和常规治疗组(n=14),服药3月后复查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血管扩张作用,观察比较服药前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口服叶酸3月后的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血管扩张(FMD)为(12.12±3.12)%,较治疗前的(8.89±4.57)%有显著改善(P<0.001);对照组FMD治疗前后分别为(8.87±2.05)%和(9.06±1.90)%,二者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治疗3月后,叶酸组的FMD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叶酸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6.
7.
血尿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血尿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寻找血尿酸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理论基础.方法 以2009年8月-2010年8月因"胸闷、胸痛"于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141例和对照组123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同时利用高分辨率超声观测肱动脉扩张力判断血管内皮功能.比较两组患者血尿酸和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探讨血尿酸对血管内皮功能有无影响.结果 (1)两组间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396.64±64.97)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34.67±56.4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7.14±0.67)与对照组(13.56±1.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N%)在两组间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冠心病组FMD%与血尿酸水平呈直线负相关(r=-0.219,P=0.009);以FMD%为应变量(Y),以血尿酸为自变量(X)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直线回归方程为Y=8.036-0.002X.结论 冠心病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尿酸水平升高,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尿酸可能通过损伤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和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组,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并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结果: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组ET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NO水平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组FMD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尿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1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研究对象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尿酸水平。结果①观察组血尿酸为(395.19±63.29)μmol/L,高于对照组的(331.18±55.36)μmol/L,2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观察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为(7.13±0.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9±1.21)%,2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N%)在2组间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体检者相比,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较弱,血尿酸水平较高,表明血尿酸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有较大关联,通过定期对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进行检测,有利于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43例冠心病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长期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应用无创伤性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利用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与基础治疗组对比.结果 长期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患者,肱动脉直径和血流量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增加.结论 复方丹参滴九可改善损伤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1.
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光辉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0):837-83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共入选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不服用辛伐他汀),辛伐他汀组,正常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8周。采用超声法检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lux modulated dilation,FMD),同时观察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显著降低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照组治疗8周后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FMD百分比(P<0.05)。但3组之间FMD的改善与血TC、LDL-C水平的降低不相关。对照组FMD虽有轻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辛伐他汀治疗后肱动脉内径、肱动脉对硝酸甘油的反应均无显著改变。结论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但该作用与血脂调节变化无明显的量效关系,可能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3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5例和对照组19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调节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采用肱动脉超声检查动脉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肱动脉管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和扩张性增加,血流阻力和肱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反应性充血状态下,观察组肱动脉管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增加,血流阻力降低;而对照组血流速度、血流量、血流阻力、肱动脉管径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助于冠心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与冠心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心肌缺血除可因冠状动脉的器质性狭窄所致外,也可由冠状动脉张力增加造成的动力性狭窄所引起。血管内皮具有广泛的活性作用。内皮功能失调不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而且对AS的进展及并发症(血管痉挛,血栓形成等)有重要影响。本文旨在回顾血管内皮功能的基础上,重点阐述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在冠心病发病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实验证实通心络可改善大鼠缺血心脏的血管内皮功能,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对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有良好疗效。本研究拟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内皮素、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一氧化氮、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变化率等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疏脉益脑胶囊对冠心病(CH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58例CHD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疏脉益脑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并利用超声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变化率(FMD)。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WF、E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NO水平和FMD均升高(p<0.05或p<0.01);疏脉益脑组血清sVCAM-1和sICAM-1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常规组无明显变化(p>0.01)。治疗后疏脉益脑组血清vWF、ET、sVCAM-1和sICAM-1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NO水平和FMD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疏脉益脑胶囊可能通过抗凝、降低血清ET和部分细胞黏附分子水平、提高舒张血管因子水平等途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降脂治疗对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48例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在降脂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8周后分别测定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浆脱落内皮细胞计数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降脂治疗前,观察组的内皮功能较对照组明显低下,经4周,8周降脂治疗后,观察组的内皮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结论:降脂治疗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这可能是其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的机制所在。  相似文献   

19.
调脂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伴高脂血症患者在调脂治疗的同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A组)服用血脂康调脂治疗前、后及20例老年健康人对照组(B组)测定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基础动脉内径(D0)、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D).[结果]A组治疗前的TC、TG、LDL、ET明显高于B组(P<0.01),HDL、NO、FMD低于B组(P<0.01),D0、NID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调脂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TC、TG、LDL、ET降低(P<0.05),HDL、NO、FMD升高(P<0.05),D0、NID无显著性改变.TC、TH、LDL与ET呈正相关(P<0.01),与NO、FMD呈负相关(P<0.01);HDL与FMD呈正相关(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脂康在调脂治疗的同时,可显著降低ET,提高NO、FMD,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变化及对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选取近期经冠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为T2DM1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选取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等一般临床资料匹配的经冠脉造影术排除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20例为T2DM2组,所有对象接受FMD检测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比较T2DM1组血糖波动的变化,并分析其与FMD的相关性。结果 (1)与T2DM2组相比,T2DM1组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低血糖曲线下面积(IAUC7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T2DM1组FMD进行分析显示,FMD与MAGE、MODD、PPGE、IAUC70等血糖波动系数明显相关(P〈0.05),其中与MAGE相关性最强;以FMD为因变量,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其他影响因素后,MAGE仍与FMD呈负相关,且MAGE、IAUC70、收缩压均是影响FMD的独立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较不合并冠心病患者明显增加,FMD明显受损,血糖波动与FMD受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