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总结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14例。结果14例均治愈,并获随访,平均随访28.5月,供者无并发症,受者人/肾存活至今。结论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术是安全可行的,但需谨慎选择供者;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可作为亲属供肾术前血管无创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007~2008年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实施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总结.方法:8例患者均为一代内血缘亲属供肾.术前均行(Human leacocfre antigen,HLA)配型、(jPanel veactive antibady,PRA)及淋巴毒试验检查.通过ECT、CTA等检查进行供肾的筛选.经开放手术取肾,取左肾3例,右肾5例;受者均为第一次接受肾移植手术.术后以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或西罗莫司)及泼尼松三联抗排斥反应治疗.结果:供者术后10d左右出院,随访至今,肾功能均正常.受者术后28d内出院,出院时肾功能正常,随访2~14月,未见肾功能异常病例.结论:术前对供者的安全进行充分的评价及筛选,成熟的手术技术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术后坚持随访和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是受者长期存活的关键.亲属活体肾移植组织配型好,手术成功率和长期存活率高,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RA在亲属肾移植供体术前综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科共实施亲属活体供肾切取50例,其中男17例,女33例.通过我科术前供体评估体系,传统开放手术取肾.回顾性分析连续50例供体术前磁共振肾血管显像资料,并与取肾术中的肾血管解剖作对比,后者作为诊断的金标准.结果 50例供体术中证实单支肾动脉44例,6例存在副肾动脉,其中2例术前MRA诊断单支肾动脉.MRA供肾血管有效阳性预测值96%,假阴性率33%,多支血管敏感性66%.无1例供体在MRA检查中发生副反应而放弃检查.结论 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前应常规进行MRA钆对比剂增强,血管三维成像检查.MRA供肾血管阳性预测值96%.能够充分了解术前供肾体积、引流系统及实质有无畸形,帮助供体选择,确定供肾切取,确保取肾术绝对安全,提高取肾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廖责益  于德新  方卫华  施浩强  江山  唐亮  赵磊 《安徽医学》2009,30(10):1174-1176
目的分析1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中,其中同胞供肾5例,父母供肾6例,妻子供肾3例,婶→侄供肾1例。ABO血型配合符合输血原则。HLA6位点配型:全配1例;单倍体相同8例;4位点相同1例;3位点相同1例;1位点相同3例;全不配1例。供受者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实验均为阴性。群体反应性抗体均〈10%。经开放手术取肾13例,经腹腔镜取肾2例。供者选择右肾1例,选择左肾14例。受者术后均接受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和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所有供者均无并发症发生,10日内出院,随访至今肾功能无异常。受者:1例发生不典型急性排斥反应,给予抗T淋巴细胞猪免疫球蛋白加甲强龙治疗后逆转;2例发生尿瘘,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肾功能延迟恢复,术后半年并发心脏疾病死亡;1例术后半年发生乙型病毒性肝炎死亡;其他13例随访至今肝肾功能正常,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是解决供肾来源短缺的重要方法,经过全面的医学评估合格的供者,捐献一个肾脏对他们来说安全的。亲属供肾移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是有效的家庭内自救方案。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 2 0 0 0年 4~ 5月分别对 2例尿毒症患者施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 ,两名受者术后 3d内肾功能恢复正常 ,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 ,随访 6个月 ,肾功能未见减退。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例 1,男性 ,43岁。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供者为其同母异父的兄长 ,5 1岁。二人血型均为“O”型。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为 0 .0 1,PRA为 0 .0 5 ,HL A- A2位点相同 ;HL A-A33(19)位点供者缺少 ,HL A - B5 1(5 )位点相同 ;HL A- B5 8(17)位点错配 ;HL A- Bw4位点相同 ;HL A- Bw6受者缺少 ;HL A- DR、HL 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供、受者均健康存活,供肾切取手术均成功,受者肾功能于术后3~7 d恢复正常;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发生淋巴漏1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均治愈。结论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器官来源的缺乏正制约着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为扩大供肾来源,我院自1983年起开始进行活体亲属供肾移植,至今共完成12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提高活体亲属肾移植供者安全性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与22例供者安全性相关的年龄、既往史、术前检查、麻醉方式、取肾侧别、手术方法、术后随访等项目.结果 1例供者出现气胸,胸穿排气后气胸消失.22例供者术后血肌酐(135±18)μmol/l,较术前明显增高,6~10天降至正常.供者平均住院日(7±3)天.6例供者术后出现微量蛋白尿,3个月后复查均消失.供者平均随访时间3年,最长随访时间为5.5年,肾功能正常,未出现高血压和蛋白尿.术后6个月、2年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分别有91%(20/22),86%(19/22)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通过严格的供体筛查,详尽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手术操作及正规的术后随访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供者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2002年2月至今共完成活体亲属供肾移植12例,其中夫妻间活体供肾移植1例,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供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科于2000年12月~2001年6月间共实施活体亲属供肾移植11例,通过对11名供者的治疗和护理,供者均顺利康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活体供肾移植11例。供者11名,男5名,女6名,年龄47~58岁。其中父亲供给儿子5例,母亲供给女儿1例,母亲供给儿子4例,姐姐供给弟弟1例。全部供者均为自愿捐献。供者均健康,各项化验检查指标均正常,无手术禁忌证。手术前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定供肾血管解剖。取肾手术均采用腰部第11肋间切口。肾脏的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317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分成三组,即慢性乙型肝炎组111例、肝硬化组108例、肝癌组98例,将排除慢性肝肾病史的健康体检者11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均作CHE、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胆固醇(Chol)水平测定.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CHE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肝硬化和肝癌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Child-Pugh C级的肝硬化患者CHE水平最低,与Chid-Pugh A级和B级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碱酯酶反映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损害程度较敏感,动态观察胆碱酯酶的变化对判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特征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探讨HBV基因型与自身抗体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96例CHB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和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对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分析HBV基因型、HBV-DNA载量、生化指标、年龄、性别与自身抗体的关系。结果 196例CHB患者中67例(34.2%)自身抗体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196例CHB患者中基因B型41例,C型134例,B+C型21例,其自身抗体阳性者分别为12例(29.3%)、46例(34.3%)、9例(42.9%),自身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身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高滴度组和低滴度组患者比较,其性别比例、年龄分布、HBV-DNA、生化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慢性感染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低滴度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且不同HBV基因型诱发自身免疫反应的能力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周耀霞  杨秀兰  赵聪 《四川医学》2001,22(12):1111-1112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成拉米夫定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每日口服拉米夫定100mg,疗程1年,对照组采用一般保肝、退黄、降酶治疗.结果治疗组累计75%患者血清HBV-DNA阴转,最终持续阴转率70%.对照组HBV-DNA累计阴转率33.3%,最终阴转率为23.8%,两组疗效比较P<0.05.治疗前丙氨酸转氨酶(ALT)增高的患者,52周时治疗组的复常率83.8%,对照组为25.8%,P<0.05,治疗组累计53.8%患者血清HBeAg阴转,最终持续阴转率53.8%.对照组HBeAg累计阴转率13.3%,最终阴转率为6.0%,两组疗效比较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拉米夫定能明显降低血清HBV-DNA水平,促使ALT恢复正常,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对策。方法对临床首次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未经抗病毒治疗的病人315例进行焦虑自评问卷调查。结果免疫耐受期(40.27±6.30)与免疫清除期(41.52±5.30)病人的焦虑状况明显高于残余整合期(36.87±5.49);以21~40年龄段焦虑水平最高。结论护士应掌握免疫辨证各期特点,了解病人心理,进行有针对性护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对44例CHB患者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GF-β1、HGF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20例健康人做对照.结果 44例CHB中早期肾损伤24例,无肾损伤20例CHB患者血清TGF-β1、HGF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肾损伤者血清TGF-β1、HGF明显高于无肾损伤者(P<0.01);且血清TGF-β1、HGF与早期肾损伤指标尿α1-MG、mALB水平成正相关(r分别=0.718,0.683,0.664,0.637).结论 CHB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TGF-β1、HGF均升高,可能是机体损伤与抗损伤反馈调节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持续性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的疗效.方法 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予以常规保肝治疗和熊去氧胆酸(UDCA)口服,对照组单独予以常规保肝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治疗15 d和30 d时GGT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15 d和30 d时GG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能快速、有效地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持续升高的GGT.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ursodeoxycholic acid on lowering continuously elevated gamma 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 levels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Methods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liver protecting treatment in combination with oral ursodeoxycholic acid therapy, in a dose of 250 mg twice a day.And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liver protecting treatment.The GGT levels were detected on the 15th day and 30th day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GGT levels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n the 15th day and 30th day affer therapy (P<0.05).Conclusions Ursodeoxycholic acid can lower the continuously elevated GGT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夫妻间供肾移植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我院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10例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供者男5例,女5例。年龄32~62岁(42.0±10.0)岁。5例行手助腹腔镜取肾,5例行小切口开放取肾。受者年龄32~61岁(43. 3±9.13)岁,术后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环抱素A/FK506+骁悉/硫唑嘌呤+泼尼松预防徘斥反应。10例患者随访3~40月。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10例供者术后1周内血肌酐较术前升高15%~25%,但均维持正常水平。随访超过1年的7例供者,肾功能均维持正常。受者术后发生急性徘斥反应1例,主要归因于未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术后3月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治疗2周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其余8例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3.61天。10例受者术后血肌酐恢复正常的时间、急性徘斥和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与同期的亲属肾移植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夫妻间供肾移植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化学发光的方法对718例患者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定量检测,并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多重PCR。方法:对所有慢性乙肝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进行基因分型,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56.7%的HBsAg阳性患者HBV-DNA阳性,84.8%的HBeAg阳性患者HBV-DNA阳性。乙型肝炎病毒B型395例,C型229例,BC混合型62例,未分型32例,所占比例分别为55.01%,31.89%,8.64%,4.46%。不同基因型之间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无明显差别。结论:HBeAg与HBV-DNA高度相关;慢性乙肝患者中,C型是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主体,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血清病毒载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基于医院门诊就诊的乙肝患者队列,开展随访研究,探讨门诊就诊的慢性乙肝患者HBV感染状况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某三甲医院传染科门诊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队列,通过电话随访完成相关信息问卷调查表,并采集患者乙肝相关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转归情况,分析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转归及影响因素。结果 564例随访对象中,血清学标志物的主要模式为"大三阳"占47.70%和"小三阳"占41.84%。多因素COX分析结果可见,HBeAg 阴转的影响因素为曾住院(HR=0.54,95% CI:0.42~0.68)、HBsAg定量等级(HR=1.20,95% CI:1.04~1.38)、HBeAg定量等级(HR=0.79,95% CI:0.67~0.92)。随访期间患者住院的影响因素为年龄(HR=1.44,95% CI:1.07~1.92), HBsAg 定量等级(HR=1.23,95% CI:1.01~1.50),家族成员肝硬化肝癌家族史(HR=2.97,95% CI:1.71~5.13)。结论 影响乙肝患者临床转归的因素众多,通过对门诊就诊的慢性乙肝患者队列进行随访,可了解门诊就诊慢性乙肝患者HBV感染状况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