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体表胃电变化与血浆胃肠激素变化的关系以及胃肠激素在 FD 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 FD 患者与1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体表胃电图检测;应用放免法测定患者空腹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及胆囊收缩素含量;观察20例 FD 患者西沙比利治疗前后胃电图(主频和振幅)及血浆胃肠激素变化。结果 FD 患者体表胃电参数示主频(Fp)与平均振幅(Ap)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FD 患者基础血浆胃动素(MTL)低于对照组(p<0.01),胆囊收缩素(CCK)与生长抑素(SS)均高于对照组(P<0.01);FD 患者胃电参数 Ap 和 Fp 与 MTL 呈正相关(p<0.01),与 CCK 及 SS 呈负相关(p<0.01);西沙比利治疗后 Ap 及 Fp 提高,MTL 上升。总有效率90%(18/20)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体表胃电变化与血浆胃动素降低,胆囊收缩素和生长抑素增高相关。胃肠激素可能参与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或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24小时胃窦运动及胃电图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24h胃窦运动及胃电变化规律和不同临床分型特点。方法:用24h胃窦十二指肠压力及胃电图联合检测仪对20例健康对照者和31例FD患者同时进行胃窦十二指肠压力及胃电图测定。 结果:FD患者较健康人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周期数显著减少,I相 Ⅱ相时程显著延长(P<0.01);餐后FD患者胃窦收缩次数、收缩幅度及动力指数均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但不同临床类型FD患者胃窦运动无明显差异。FD患者还存在明显胃电节律异常,运动障碍样型胃电节律紊乱及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而溃疡样型及非特异性胃动过速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FD患者存在胃窦运动异常,但与FD临床分型无关。胃电图对FD患者的临床分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空腹体表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空腹体表胃电图(EGC)变化情况。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50例患者空腹体表EGG描记(实验组)。对照组为35例健康查体者,亦行空腹体表EGG描记,将两组描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中有38例(76%)体表EGG异常,主要表现为胃电节律过缓或过速。而对照组仅有5例(14.3%)体表EGG异常。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空腹体表EGG描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协助诊断意义,它对进一步了解胃动力紊乱性疾病的病理机制亦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胆囊排空及激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研究胆囊排空及血浆胃肠激素水平变化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性核素序列成像和放免技术检测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3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FD组)空腹及餐后胆囊排空指数和血浆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生长抑素(SS)水平.结果FD组空腹及餐后胆囊排空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FD组空腹及餐后血浆MTL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MTL值与胆囊排空指数呈正相关(r空腹=0.82,P<0.01,r餐后=0.94,P<0.01);FD组空腹血浆CCK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餐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CCK值与胆囊排空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97,P<0.01);FD组空腹与餐后血浆VIP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VIP值与胆囊排空指数呈负相关(r空腹=-0.81,P<0.01,r餐后=-0.47,P<0.01);FD组空腹及餐后血浆SS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FD患者存在空腹及餐后胆囊排空下降,血浆促胃肠动力激素(MTL、CCK)水平下降和抑制胃肠动力激素(VIP)水平升高,可能是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之一;(2)放射性核素胆囊序列成像无创、安全,可作定量分析及动态观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运动功能障碍之间关系.方法对3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体表胃电图检查,采用计算机分析其平均胃电频率,以(3.06±0.1)次/min为正常.由于临床上无法设立正常或空白对照,故将该组患者的胃电频率与正常值作差异性u检验.结果3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25例胃电频率<2.96次/min,正常7例,2例>3.16次/min,胃电频率异常率为79.3%.34例胃电平均频率为(2.817±0.125)次/min,与正常值作均数u检验,u>1.96,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胃运动功能障碍,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运动功能障碍之间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西沙必利和西米替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opepsis:FD)的疗效;探讨胃电固在F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90例分为A、D2组,A组50例(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42±8)以西沙必利5mg tid餐前30min连服2周。B组40例(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45±9)以西米替丁0.4g bid.连服2周.按症状将患分为动力障码型、溃疡型和非特异型3个亚型。西沙必利组在服药前后做空腹胃电图。结果西沙必利和西米替丁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8%和33%。西沙必利对动力障碍型和溃疡型的有效率分别为85%和75%明显优于西米替丁(P<0.05)。西沙必利组治疗前后胃电图比较显示胃动过缓显着减少,正常胃动显着增加(P<0.05),胃电运动节律越紊乱的病人西沙必利疗效越佳。结论西沙必利治疗FD有一定疗效、优于西米替丁;胃电图可作为治疗时选择药物和观察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肌电紊乱的发生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雄  李健  陈秋夏  王秀玲 《胃肠病学》2006,11(2):107-108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消化道运动功能异常可能是主要发病机制之一。目的:通过胃电图检查探讨FD患者胃肌电紊乱的发生率,证实胃动力异常在F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368例FD患者行餐前和餐后体表胃电图榆查,对正常胃慢波百分比和胃电主功率两项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正常胃慢波百分比,本组FD患者可分为胃电节律正常组(43.2%)、胃动过缓组(33.2%)、胃动过速组(6.2%)和混合性胃电节律紊乱组(17.4%)。在胃电节律正常的FD患者中,34.0%(54例)存在餐后/餐前胃电主功率比异常。结论:本组71.5%的FD患者存在胃肌电紊乱,证实胃动力异常在FD的发病机制中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内镜证实的3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特点剖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 剖析功能性消化不良 (FD)与器质性消化不良 (OD)的临床特点 ,评价我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流程。方法 调查 30 0例经内镜证实的OD和FD各亚型的上腹部消化不良症状 ,并分析各组症状和进餐的关系。结果 FD和OD分别占 5 1.0 %和 4 9.0 %。FD患者更多见于≤ 4 0岁组 (P =0 .0 0 6 ) ,FD的上腹胀、嗳气症状计分明显高于OD(P <0 .0 5 )。而OD患者的上腹痛症状计分则明显高于FD(P<0 .0 5 ) ,有明显的报警症状 (P =0 .0 0 3)。FD和OD两组的症状以空腹为主和以餐后为主的百分比相近。FD的动力障碍样型、溃疡样型和不特定型的症状可表现为以空腹为主或餐后加重。结论 消化不良特征有助于判断FD和OD ;无论是FD或OD患者 ,消化不良症状均可能与酸相关或动力障碍相关。因而 ,根据症状与进餐的关系有助于消化不良的诊治。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电图特点及普瑞博思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pepsia,FD)的胃电图特点及普瑞博思疗效。方法27倒老年及43倒成年人FD患据症状分亚型,作空腹胃电图后投予普瑞博思5mg tid×2周.2周后复查胃电图,随防症状缓解情况.结果FD动力障碍型胃动过缓百分比明显增高.但胃运动节律紊乱仅见于成年人组.与成年人组相比,老年人组有非特异型比例较少,普瑞博思疗效较好的倾向.普瑞博思治疗FD动力障碍型及溃疡型疗效高达70-83%.结论FD动力障碍型发病机理与胃动力障碍有关(包括胃动过缓和节律紊乱),但老年人FD此型仅有胃动过缓.普瑞博思治疗FD动力障碍型和溃疡型疗效卓着.  相似文献   

10.
升降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升降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 15 2例 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 2例 )和对照组 (5 0例 )。治疗组服用自拟升降胶囊 ,对照组服用吗丁啉 ,疗程均为 4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肝郁脾虚三种中医证型的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显著增高 (P <0 .0 1) ,胃排空率及正常胃电百分率均优于对照组 (均 P <0 .0 5 )。结论 :中药升降胶囊对FD有明显疗效 ,并通过多途径改善 FD患者的胃动力。  相似文献   

11.
胃电图和胃排空检测的临床价值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胃电图(EGG)和胃排空检测的临床价值及胃肌电活动和胃排空异常的相关性.方法170例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功能性消化不良(FD)组140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组30例]和20例正常人分别接受EGG和胃排空(同位素法、Rom's法和超声法)检测.结果70%(21/30)的NIDD患者于餐前、66.7%(20/30)于餐后出现胃电节律紊乱,尤以胃动过速为著(餐前36.7%,餐后33.3%);NIDD患者的餐后主频(DF)(2.60cpm±0.30cpm)、餐后/餐前DF(1.01±0.11)、餐后主功率(DP)(121.45V2.cpm+67.00V2.cpm)及餐后/餐前DP(0.81+-0.07)均较正常对照者显著降低(P<0.05或P<0.01).FD患者的餐后DP(210.60V2.cpm±68.40V2.cpm)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者(P<0.01).FD和NIDD患者用3种方法测得的胃半排空时间均较正常对照者延迟(P<0.05或P<0.01).121例空腹胃电节律正常者中,胃排空延迟者占39.7%(48/121);69例空腹胃电节律异常者中,胃电节律过缓者45.9%(17/37)胃排空延迟,胃电节律过速者78.1%(25/32)胃排空延迟.结论EGG及胃排空检测对评价胃肌电活动和胃动力异常有一定临床意义,后两者间的确切关系尚不能被证明,但胃电节律过速与胃排空过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精神心理因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中精神心理因素与胃电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43例FD患者同时进行精神心理状态测量和体表胃电图检查。结果 :伴焦虑抑郁FD组餐后胃电节律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伴焦虑抑郁FD组 (39.1 %vs1 0 % )。伴焦虑抑郁FD组发生的胃电节律异常主要是胃电节律过缓和胃电节律紊乱。前者的餐后平均主频不稳定系数显著高于后者 (41 .8± 2 7.4vs32 .6± 2 3 .1 )。结论 :精神心理异常可影响胃电活动 ,产生异常的胃电活动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分型与胆汁反流及胃窦动力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 (FD)与十二脂肠胃反流及胃窦动力学的关系。方法 :用Bilitec 2 0 0 0型胆汁监测仪对 30例FD患者进行 2 4h胆红素监测 ,并于监测前 ,以胃动力诊断仪WDL 2 0 0 0对FD患者进行餐前、餐后胃窦动力学测定。 30名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FD组胆汁反流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中胃动动障碍型FD组在胆红素吸收值≥ 0 1 4的总时间百分比及胆汁反流次数显著高于溃疡型FD组和非特异性FD组。溃疡型FD与非特异性FD在胆红素吸收值≥ 0 1 4的总时间百分比指标无显著差异 ,在胆汁反流次数方面非特异性FD组显著高于溃疡型FD组。FD组胃动力低下者占 70 % (2 1 / 30 ) ,其中胃动力轻度低下者为 1 3 3 % ,胃运动节律异常者占 56 6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结论 :FD与胆汁反流有关 ;胆汁反流程度与FD分型有关 ,由重到轻依次为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非特异性消化不良、溃疡型消化不良 ;FD患者多有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溃疡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食管下端的酸敏感性及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对53例溃疡样型FD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食管的酸敏感性测定,其中47例FD和16例对照者又接受了24小时动态PH检测。结果显示67.9%溃疡样型FD患者酸刺激呈阳性,42.5%溃疡样型FD患者有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示食管下端酸敏感性的增高和病理性和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可能是疼痛性FD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极为常见,表现为餐后饱胀、上腹胀满、上腹部弥漫或烧灼痛、早饱厌食、恶心、呕吐、嗳气等。一般认为与胃动力障碍有关。我们对39例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积分分析,并对其胃电图(EGG)及空腹血浆胃动素(MOT)水平进行观察,旨在评价NUD患者EGG、MOT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笔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所具有的证候特征,分为三型,即脾胃虚弱型,肝气犯胃型及肝郁胃热型。其中脾胃虚弱型与肝气犯胃型类似于运动障碍型,而肝郁胃热型类似于溃疡样型。本对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与胃电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脾胃虚弱型胃电幅值比正常组及肝郁胃热型组低,肝气犯胃型组胃电幅值则呈不规则变化,肝郁胃热型组胃电幅值比正常人组高(P<0.05),胃电波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脾、胃肝的病理生理变化。胃电图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型提供了一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刺足三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血浆胃肠激素的影响,以及胃肠激素在FD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FD患者针刺前后各抽取血液5ml,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患者空腹血浆胃动素(MLT)、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含量。结果:针刺足三里后,血浆MLT含量明显上升,与针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SS含量明显降低,与针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FD患者基础血浆MLT明显低于健康者。结论:针刺足三里对FD患者胃肠激素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并提示胃肠激素可能参与了FD的发病或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间期和消化期体表胃电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正常人及消化不良病人消化间期和消化期EGG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探讨餐后胃电与胃窦机械收缩之间的偶联关系。方法:采用PC Polygraph HR台式高分辨上消化道动力监测系统对11例正常人和1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人连续5小时同步记录体表胃电和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压力变化。结果:正常人胃电功率随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周期变化而变化,Ⅱ期时增高,约为Ⅰ期的2倍,Ⅲ期最高,约为Ⅰ期的2.5倍,餐后功率与Ⅲ期接近,FD病人胃电功率只在餐后30分升高。消化间期胃电功率和胃窦动力指数呈正相关(正常组:r=0.87,P<0.01;FD组:r=0.79,P<0.01)。结论:体表胃电可以反映MMC周期性变化和胃窦运动功能。FD病人餐后胃电功率减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动力障碍与消化不良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核素法检测症状严重程度不同的FD患者的固体食物排空及餐后胃内食物分布情况,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进行比较.结果 症状轻微和症状严重的FD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胃排空时间的延长,但两组FD患者胃排空时间没有显著的差异;症状轻微的FD患者与对照...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4小时十二指肠运动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十二指肠运动及FD不同临床类型的特点.方法用动态胃窦十二指肠压力监测仪对31例FD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行24h胃窦十二指肠压力检测.结果FD患者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周期数(2.18±0.97)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3.05±0.80,P<0.01),MMCⅡ相时程明显延长(FD患者69.80min±31.85min,正常对照组44.70min±13.59min,P<0.01).FD各临床类型中,运动障碍样型患者的MMC周期数减少最为明显(1.98±0.98).FD患者餐后十二指肠动力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也以运动障碍样型降低最为明显.检测过程中,FD组12例(38.71%)和正常对照组2例(10%)出现高幅孤立性活动(P<0.05),FD组中10例发生于运动障碍样型患者(P<0.05).结论FD患者存在消化期及消化间期十二指肠运动异常,以运动障碍样型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