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结合腹壁小切口行子宫肌壁间肌瘤切除术2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腹腔镜结合腹壁小切口行子宫肌壁间肌瘤切除术 (LAM)的手术效果 ,研讨该手术的适应证 ,评估其可行性。方法 LAM 2 5例为研究组 ,同期相等条件的腹腔镜子宫肌壁间肌瘤切除术 (LSHM ) 30例为对照组 ,LAM组改左下腹穿刺点为腹中线穿刺点采用腹腔镜下部分剥离肌瘤 ,瘤体牵拉至腹壁 ,延长腹中线切口至 3,4cm。直视下粉碎瘤体 ,缝合子宫创面。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病率及恢复情况 ,并进行比较。结果 LAM组手术时间为 (6 5± 2 0 )min ,LSHM组为 (10 0± 32 )min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1。LAM组出血量 (79± 32 )ml,LSHM组为 (10 1± 4 0 )ml,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两组无术后病率及术后排气起床均 <36h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LAM结合了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优点 ,既保留了腹腔镜手术的优点 ,又使子宫缝合达到了开腹手术的质量标准 ,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挖出的术式改进。方法选择42例子宫肌壁间肌瘸患者进行腹腔镜下阻断子宫动脉后再挖出肌瘤。结果该术式术后6h开始进食及下床活动,术后住院3~5d。无出血、感染、中转开腹、肌瘤复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先阻断子宫动脉后挖肌瘤这一新术式的改进,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单层连续内翻缝合在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我院2017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124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缝合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两组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传统分层缝合,观察组接受单层连续内翻缝合。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d凝血因子指标[凝血因子Ⅷ、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及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d凝血因子Ⅷ、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层连续内翻缝合应用于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腹腔镜手术中不仅能有效止血,还可缩短手术时间,改善凝血因子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腹腔镜辅助下腹壁小切口行子宫肌瘤剔除术(LA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以子宫肌瘤为手术指针的患者56例,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28例行LAM术,即在腹腔镜下剥离肌瘤一半后扩大腹壁正中辅助穿刺点切口至4~5 cm长,在腹壁切口外完成整个肌瘤剔除术及子宫创面的缝合。对照组28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即全部手术操作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均成功完成LAM术,对照组成功完成25例,中转开腹3例;观察组手术时间为(98±32)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20±53)min,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80±23)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30±35)ml,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LAM术保留了腹腔镜手术的优点,使手术难度变小,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减少,子宫创面易于修复,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月轻  庞义存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12):1139-1140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56例,其中单发肌瘤33例,包括肌壁间肌瘤19例,浆膜下肌瘤14例;多发性肌瘤23例。最大肌瘤直径8cm。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08±27)min,术中出血量(102±93)ml;术后发热发生率3%,肌壁间肌瘤和直径≥5cm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结论在选择好病例的基础上,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安全、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5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例的选择、术中止血及不同部位肌瘤的处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了150例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剔除术的治疗效果。结果:150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其中1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为高分化平滑肌肉瘤,立即追加开腹广泛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量10-200ml,平均60ml。全部患者无1例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在选择好病例的基础上,对浆膜下肌瘤、壁间肌瘤、阔韧带肌瘤分别采用套扎、切开分离等术式,安全、可靠、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技巧、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该院2002-年1月~2005年6月于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核除术的40例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核除肌瘤54个。单发肌瘤36例,多发肌瘤4例。镜下缝合38例,未缝合2例。手术时间、出血量与肌瘤的大小、个数成正比。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d,1例术后出现发热。结论 浆膜下肌瘤、单发壁间肌瘤直径小于7cm,于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核除术效果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赵腊秀 《新医学》2012,43(3):192-19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后壁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子宫后壁肌瘤自愿要求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的46例患者(腹腔镜组),并与同期选择开腹子宫后壁肌瘤剔除术40例患者(开腹组)作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开腹组患者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P<0.05或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后壁肌瘤剔除手术出血少、排气早、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子宫后壁肌瘤的理想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大径线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径线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36例单发壁间肌瘤分为A、B两组。A组54例肌瘤最大径线≥7cm;B组82例肌瘤最大径线小于7cm。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A组手术时间平均(79.9±39.7)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51.6±3.8)min,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术中出血(92.5±68.2)mL,B组术中出血(51.1±7.3)mL,差异有显著性(P<0.001)。A、B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大径线子宫壁间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有一定的难度,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和镜下缝合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与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评价腹腔镜手术联合手指触诊法在子宫多发性肌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00例需手术的有症状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肌瘤剔除组(辅以手指触诊)及小切口开腹肌瘤剔除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h VAS评分、剔除肌瘤个数、住院时间、术后发热及术后复发的差异.结果 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剔除肌瘤个数、术后发热、术后复发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小切口开腹肌瘤剔除组(P<0.01),术后24 h VAS评分亦显著低于小切口开腹组(P<0.01).结论 手指触诊法弥补了腹腔镜剔除肌瘤不能直观感觉的缺点,减少小肌瘤的残留,降低复发率,通过准确定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腹腔镜联合手指触诊法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适合具备熟练缝合技巧的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11.
免气腹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免气腹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4年3月~2006年5月该院妇科实施免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均完整剔除肌瘤,无1例中转进腹手术。术中出血量(146±110.7)mL,手术时间(86.5±27.7)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5±7.2)h。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单发肌壁间子宫肌瘤最大径、不同部位子宫肌瘤(前壁、后壁、宫底部)、多发性子宫肌瘤组肌瘤数2个者与<6cm单发性肌壁间肌瘤,其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多发性子宫肌瘤组肌瘤数2个者与≥3个者比较,其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免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损伤小、恢复快,尤其方便在腹腔镜下缝合,更适合应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影响因素和手术技巧。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196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发肌瘤122例,多发74例;浆膜下肌瘤113例,肌壁间肌瘤62例,浆膜下与肌壁间肌瘤同时存在21例;肌瘤数最多12个,肌瘤平均直径4.51 cm;手术时间平均75.5 min,术中出血平均25.6 ml。子宫肌瘤直径≥6 cm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直径<6 cm者,肌瘤数目和肌瘤类型对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子宫肌瘤大小是影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的关键因素。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具备熟练的镜下手术技能是体现腹腔镜手术优越性的关键和保证。  相似文献   

13.
子宫肌瘤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初步探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摘除术的可能性。方法:选择13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手术,依肌瘤的类型、大小及个数以不同的方法作肌瘤摘除术。结果:该组病例术后6h恢复正常饮食,起床活动,4d伤口拆线,术后无出血、感染,手术无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具有无切口,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日短,水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并能保留子宫,维持正常月经和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科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要点及疗效等进行总结分析。124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120(平均75)min,术中出血量10~300(平均80)ml,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后壁近宫颈部位肌瘤、及子宫前后壁均有的多发性肌瘤术中出血量较浆膜下肌瘤明显增多,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子宫肌瘤理想的手术方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免打结双向锯齿缝线(Quill缝线)连续缝合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院38例单发肌壁间肌瘤并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实验组24例术中行Quill线连续缝合缺损,对照组14例行乔薇线间断内翻缝合。比较两种缝合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上的差异。结果 38例肌瘤患者均完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Quill缝线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值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上均优于乔薇线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Quill缝线连续缝合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手术难度。与传统缝合方法相比,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使术后胃肠功能更快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与开腹手术比较,探讨腹腔镜下复杂性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59例需行复杂性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其中大子宫87例、宫颈肌瘤8例、阔韧带肌瘤13例、子宫病变合并严重盆腔炎性粘连33例、子宫病变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2组:腹腔镜组81例采用腹腔镜下复杂性全子宫切除术,开腹组78例采用经腹复杂性全子宫切除术。比较2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48h体温、术后镇痛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腹部切口非甲级愈合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除1例因子宫内膜移位致广泛致密粘连中转开腹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48h体温、术后镇痛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腹部切口非甲级愈合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2组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复杂性全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有突出优势的术式,但与术者的手术技巧及手术器械密切相关。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下应用穿刺针处理腹壁穿刺孔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穿刺针处理腹腔镜手术导致的穿刺孔处腹壁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5例腹腔镜手术导致的穿刺孔腹壁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2例,在腹腔镜下应用穿刺针缝合止血;对照组13例,采用腹壁全层缝合止血。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出血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扩大的切口长度、增加的穿刺孔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最高体温、腹壁伤口血肿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腹腔镜下应用穿刺针处理腹腔镜手术导致的穿刺孔腹壁出血是一种安全、可靠、快捷、微创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例的选择,术中止血及不同部位肌瘤的处理特点。方法60例患者中肌瘤最多10个,最少2个;浆膜下肌瘤25例,阔韧带肌瘤5例,子宫颈肌瘤2例。结果60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其中1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为高分化平滑肌肉瘤,立即追加开腹广泛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量(91.21±99.31)ml。全部患者无1例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在选择好病例的基础上,对浆膜下肌瘤壁间肌瘤、阔韧带肌瘤分别采用电切、分离、缝扎等术式,安全、可靠、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178例分析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探讨该手术的适应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方法:选择17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依肌瘤的类,大小以不同的方法行肌瘤切除术,结果:共切除肌瘤277个,肌瘤直径1-12cm,平均肌瘤直径5.1cm,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1min及83ml,肌瘤>8cm者比肌瘤<5cm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5),肌瘤>8cm者比肌瘤≤8cm者出血量明显增加(P<0.0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7d,并发症率7.3%,结论:中等大的浆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行腹腔镜肌瘤切除术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并能保留子宫,维持正常月经和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2004-01/2007-12 98例腹腔镜下肌瘤剥出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后并发症,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与肌瘤数目,肌瘤位置成正比,与手术方式无关。结论:腹腔镜下肌瘤剥出术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而镜下操作技巧及合理选择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