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府逐瘀口服液”是由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柴胡等11种中药材并添加蜂蜜配制而成。蜂蜜的加入对复方成份起了絮凝和结团作用,使产品出现沉淀。作者采用平均孔径为 0.45μm、2μm和5μm的微滤膜以及截留分子量为10000和3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了终端膜分离试验。结果表明膜分离可以使产品得到澄清,分离除去杂质后的口服液产品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其芍药甙浓度提高了2-6%。在试验条件下,求取了膜分离过程的膜通量与污染速度数据,并推断可能的单程膜分离处理量,为放大试验或生产装置选择设计参数提供了参考。本文系攀登计划支持性课题——“膜组件污染与再生过程的实时监测与分析”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新生化口服液膜分离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滤、超滤膜技术对新生化口服液进行应用研究.考察了操作压力、运行温度等对膜渗透通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操作条件为:操作压力为0.1 MPa,温度35℃,进料流速4 L/s.为进一步中试实验提供一定的依据,清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银黄方膜分离物与银黄口服液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 色谱柱:DiamonsiI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8%甲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6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寻找样品共有峰,HPLC - MS/MS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结构及归属定性.结果 银黄口服液与银黄方膜分离物比较有8个共有峰,缺少8个特征峰.归属定性银黄方膜分离物中9种化学成分,有5个黄酮类成分,4个有机酸类成分.结论 银黄方膜分离物与银黄口服液比较化学成分数量多,与单味药材和银黄方水煎液的成分测定结果一致.证明膜分离工艺应用于银黄方水煎液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富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膜分离法用于银黄复方有效部位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膜分离技术用于银黄复方有效部位提取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两级超滤和一级纳滤对银黄水煎液进行分离、浓缩,用HPLC法检测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蒽酮试剂比色法检测多糖含量。结果最终分离液多糖含量为3.41mg/mL,黄芩苷和绿原酸从原液的转移率分别为77.24%、79.02%。结论膜分离方法用于银黄水煎液有效部位的分离,保留了包括多糖在内的多种活性成分,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5.
膜分离法和醇沉法对清消口服液的纯化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膜分离法和醇沉法对清消口服液的纯化效果。方法:采用HPLC测定黄芩苷含量,流动相甲醇(A)-0.05%磷酸水(B)梯度洗脱(0~10 min,30%A;10~30 min,30%~50%A;30~45 min,50%~80%A),检测波长280 nm,考察膜分离样品及醇沉样品中出膏量、黄芩苷含量及保留量的差异。结果:膜分离样品和醇沉样品中黄芩苷保留率分别为92.01%,72.79%,出膏量分别为4.14,2.48 g。结论:膜分离法对有效组分黄芩苷的保留率较醇沉法高,但后者在除杂方面较前者好,样品外观在观察期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脂质体液膜萃取新技术用于体外分离中药及其复方水提液中可被动吸收活性组分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普遍适用性。方法:制备普通脂质体、硫酸铵梯度脂质体、柠檬酸梯度脂质体和谷氨酸钠梯度脂质体,采用液膜萃取技术对麻黄、吴茱萸、金银花、栀子、淫羊藿、葛根、芍药甘草汤、金欣口服液和通脉胶囊的水提液进行萃取分离,采用HPLC测定脂质体萃取物中已知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口服容易被动吸收的大黄素、吴茱萸碱和麻黄碱等成分的脂质体液膜萃取率高,口服被动吸收能力较差的葛根素、淫羊藿苷、栀子苷、芍药苷、甘草苷、黄芩苷等的脂质体液膜萃取率较低,而口服难以吸收的绿原酸和甘草酸几乎不能被脂质体萃取。中药成分脂质体液膜萃取率与脂质体种类、水提液用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脂质体液膜萃取用于体外分离中药及其复方水提液中可被动吸收活性组分的思路是科学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膜分离工艺对糖渴清总固体含量及降血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察膜分离精制工艺对糖渴清服用剂量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药典法测定不同工艺样品的总固体含量,并以四氧嘧啶糖悄病小鼠血糖值为指标,考察不同工艺样品的降血糖效应。结果常规水提工艺组与两种膜分离工艺组对糖尿病小鼠均有显著降血糖作用,相互间无显著差异,而两种膜分离工艺组强使制剂固含物分别减少29%与37%。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采用膜分离工艺得到的各级银黄方膜分离物的抗炎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取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10组,每组8只,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各级银黄方膜分离物组,阳性对照组第1日1 mL/kg、第2日起0.12 mL/kg腹腔注射地塞米松,银黄口服液组按14 mL/kg体质量灌胃银黄口服液,银黄方各组按12 mL/kg体质量灌胃给药,模型组按12 mL/kg灌胃生理盐水,各组均给药6 d,1次/d。第6日各组(正常组除外)均在给药1 h后于右后肢足跖部皮下注射1%的角叉菜胶100μL,造模成功标准以与正常组肿胀度比较有显著差异为准。采用足趾容积测量仪测量造模前及造模后0.5、1、2、3、4、5、6 h右后肢足跖容积,No-Griess法检测6 h时血清及组织液中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第三级和第五级膜分离物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趾肿胀具有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组织液中NO含量,除第二级膜分离物外,其余膜分离物组均降低,且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黄方膜分离物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趾肿胀急性炎症模型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膜分离技术在现代中药制药行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提取、中药制剂、医药用水的制备等现代中药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膜分离技术在板蓝根颗粒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膜分离技术精制及浓缩板蓝根水提液的工艺。方法以药液质量和膜运行指标优选出板蓝根精制浓缩的膜分离工艺,并通过中试加以检验。结果所优选的G2+GM+R02膜分离工艺中试运行稳定,流膏内在质量较传统的工艺更优。结论G2+GM+R0:膜分离工艺可以对板蓝根水提取液进行有效的精制和浓缩,在技术上已基本具备工业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