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测定丙肝患者唾液一氧化氮(Nitrico xide,NO)代谢产物的水平,验证NO水平是否与HCV-RNA存在相关。方法用NO试剂盒测定50名丙肝患者唾液中NO代谢产物的含量,同时以2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测定血清和唾液中的HCV-RNA。而NO水平是通过测定其稳定的代谢终产物硝酸盐(NO3-)和亚硝酸盐(NO2-)的水平反映的。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唾液中NO的浓度无明显区别,与HCV-RNA的存在与否无关,伴有肝硬化的丙肝患者具有较高的NO浓度但与无肝硬化的丙肝患者或对照组无明显区别。结论丙肝患者唾液中NO水平未见增加,间接表明此类患者可能较少发生慢性涎腺炎,或许病变较轻不足以增加唾液中的NO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丙肝患者血清HCV-RNA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浓度及肝脏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06例疑似HCV感染患者的血清HCV-RNA,ELISA法检测抗-HCV,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对部分患者行肝穿刺检查。结果:306例血清标本中,HCV-RNA和抗-HCV均阳性155例,HCV-RNA阳性而抗-HCV阴性36例,HCV-RNA阴性而抗-HCV阳性45例。在排除了甲型、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后,23例丙肝患者在HCV-RNA检测前后10d内,曾进行过肝脏病理检查,HCV-RNA含量和ALT浓度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级相关性不显著。结论:HCV-RNA和抗-HCV的检测是诊断HCV-RNA感染的重要指标。但HCV-RNA含量和ALT浓度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激活素A(ActivinA,ACTA)在酒精性肝硬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ActivinA水平,同时采用日立7180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采用化学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ActivinA水平明显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患者血清NO水平和ALT、GGT活性显著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ActivinA与NO、ALT、GGT水平明显的正相关。[结论]ActivinA水平变化与肝损伤程度相一致。ActivinA在酒精性肝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及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对肝硬化患者腹水形成的影响。方法 分别应用硝酸还原酶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49例肝硬化患者血清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及内毒素水平变化,并与30名健康者对照。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NO、NOS及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且肝硬化腹水组较无腹水组其血清NO、NOS及内毒素水平也有明显差异(P<0.05,P<0.05,P<0.01);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与NO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0.685,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升高可引起NO产生增多,是腹水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降低其水平有利于肝硬化腹水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肝抗体、丙肝病毒(HCV)RNA、白蛋白(ALB)及谷丙转氨酶(ALT)四种检验结果在丙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丙肝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入选者ALB及ALT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丙肝抗体、HCV-RNA阳性率以及不同HCV-RNA拷贝数组ALB、ALT水平和丙肝抗体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HCV-RNA阳性率为93%,显著高于其丙肝抗体阳性率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LB水平低于对照组,AL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随着HCV-RNA拷贝数的增加,丙肝患者ALB水平逐渐增加,ALT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CV-RNA拷贝数的增加,丙肝抗体阳性率也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肝抗体、HCV-RNA、ALB、ALT在内的四种检查方法均可用于评估丙肝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情进程。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3):526-527
本研究共分2组,即肝硬化合并HRS组25例;肝硬化无HRS组31例;NO通过硝酸盐还原酶法,检测其代谢产物硝酸盐而间接测定,LPS采用鲎试验检测,并分析血浆内毒素与一氧化氮的相关性。肝硬化合并HRS组与肝硬化无合并HR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硬化合并HRS患者血浆内毒素与NO存在正相关。肝肾综合征(HRS)患者体内血浆内毒素、NO均明显升高,并可能参与了肝肾综合征(HRS)产生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患者血清HCV-RNA含量及抗-HCV与ALT、AST浓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10例患者的血清HCV-RNA,ELISA法检测抗-HCV,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结果 丙肝患者抗-HCV滴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大部分患者的ALT、AST水平均有显著性上升;HCV-RNA含量与ALT、AST水平有显著相关性,而与抗-HCV的S/CO值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HCV-RNA和抗-HCV检测与肝功能指标各有利弊,三者结合起来在早期准确诊断及监测疗效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核酸纯化柱提取核酸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核酸纯化柱提取法(简称柱提法)对血浆标本中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进行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别用柱提法和酚-氯仿提取法提取血浆标本中的HCV-R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117例抗-HCV阳性的丙肝患者同时进行HCV-RNA定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7例抗-HCV阳性丙肝患者以酚-氯仿提取法提取核酸进行HCV-RNA定量检测的阳性率为66.7%(78/117),以柱提法提取核酸进行HCV-RNA定量检测的阳性率为79.5%(93/117)。两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P〈O.05)。将两法所测浓度结果换算成对数值,经“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1.61,P〉0.05)。结论采用核酸柱提法提取血浆标本中HCV-RNA进行定量检测简单、快速,分离效率高,容易掌握,适于临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0名肝硬化患者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B、C三组。分别检测肝硬化组及对照组血中ET-1、NO含量,其中NO采用硝酸盐还原法,ET-1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血中ET-1、NO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肝硬化各组随着肝功能损伤加深,血浆ET-1水平逐级升高,血清NO水平B、C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肝硬化患者血ET-1、NO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与肝功能的损伤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423例各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一氧化氮代谢物NO2-/NO3-的值,并与42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肝硬化组NO2-/NO3-值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各型肝炎组(P<0.01)。肝硬化NO2-/NO3-的升高与血浆白蛋白(ALB)呈负相关,与腹水量呈正相关,与门脉宽度呈正相关.而与TBA、SB、ALT、AST、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无相关性。提示一氧化氮可能在高动力循环、腹水生成、白蛋白合成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NO)是来源于内皮细胞的血管松弛因子,具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等作用.研究表明,NO对肝硬化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作用.亚硝酸盐离子(NO2-)和硝酸盐离子(NO3-)为NO的代谢产物,可作为NO合成的可靠指标.我们测定了46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NO2-和NO3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内毒素、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在肝硬化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鲎试验定量检验法测定61例肝硬化患者血浆的内毒素;用比色法测定61例肝硬化患者血浆的NO;用ELISA法测定61例肝硬化患者血浆的ET。结果:内毒素、NO和ET在肝硬化中均显著升高,肝功能越差,升高越明显;NO、ET与内毒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内毒素、NO和ET水平与门、脾静脉宽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内毒素、NO、ET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测定血浆一氧化氧(NO)含量对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CO)患者与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意义。方法将62例急性CO中毒患者分为两组.迟发性脑病组(A组)29例和末发生迟发性脑病组(B组)33例。采用检测NO的中间代谢产物亚硝酸盐来反映A、B两组患者连续血浆的NO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中毒后第1天血浆NO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B两组第5天血浆NO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组第10天血浆NO含量明显低于B组、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观察急性CO中毒后病人血浆NO变化行助于预测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并分析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并探讨其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0例肝硬化患者及8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对肝硬化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并测定全部受试者身高、体重,计算其体重指数(BMI),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变化与体重指数、Child-Pugh分级及肝性脑病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女性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5),按child.pugh分级,血清leptin水平逐渐升高,不同分级肝硬化三组间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leptin水平高于正常人,并有性别差异,但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硬化分级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生物样品中硝酸盐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目前研究较活跃的一种分子,由于它是一种气体分子,难以直接检测,因此国内外大多测定其代谢产物硝酸盐(NO)和亚硝酸盐(NO)含量,间接反映NO水平[1~4]。本实验改良了NO的测定方法,提高了灵敏度和特异性,适于一般实验室的开展。材料和方法一、测定原理NO的氧化代谢产物NO与对氨基苯磺酰胺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生成紫红色产物,该产物颜色的深浅与NO含量成正比,并在其吸光峰546nm处进行分光比色测定,与标准NaNO2吸光度相比较即可确定样品NO含量。二、试剂配制1.NaNO…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心房利钠多肽(ANP)、肾素(PRA)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在透析前后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设正常对照、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患者及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各30例。用比色法测定NO,放射免疫法测定ANP、ET、PRA及ATⅡ水平。结果CRF组NO、ANP、ET、PRA、AT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透析后NO和ANP显著下降(P<0.05和P<0.01),PRA和ATⅡ浓度明显升高(P均<0.01),ET透析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液透析可使CRF患者血浆NO、ANP降低,PRA、ATⅡ升高,提示ET升高可增加ANP和PRA水平,ANP浓度可抑制ATⅡ的分泌。  相似文献   

17.
对2012年1月~2013年2月于本院收治的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1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35ug,1次/w,皮下注射,观察治疗前后AST、ALT、Tbil、Alb指标变化情况。治疗36w时HCV-RNA阴转患者38例,占接受治疗患者总数的62.3%。47例ALT呈下降趋势,包括9例HCV-RNA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变化的患者。8例患者B超显示门静脉、脾静脉内径数值降低1~2mm,其中5例B超显示门静脉、脾静脉内径恢复正常数值,未有1例出现死亡及血小板、白细胞急剧下降。低剂量干扰素治疗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可抑制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肝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吉林省人民医院近两年收治的90例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低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与参考组(利巴韦林)各45例,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时HCV-RNA阴转、ATL水平、持续病毒学应答率等进行观察,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CV-RNA阴转、ATL水平、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均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低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肝代偿期肝硬化能够获得早期应答,对丙肝病毒复制进行抑制,同时安全性良好,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唾液TNF—α浓度与口腔扁平苔藓(OLP)的关系。方法使用ELISA法检测20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治疗前后和20例健康体检者唾液TNF—α的浓度。结果OLP患者TNF—α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治疗后与正常人唾液水平相当(P〉0.05)。结论OLP患者TNF-α浓度明显升高,其浓度与OLP发病机制和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20.
302例老年患者丙型肝炎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丙型肝炎(下称丙肝)发病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法对309例老年患者进行检测。结果8200例住院的老年患者,302例丙肝抗体阳性和HCV-RNA病毒复制。结论通过测定结果分析,输血是感染丙肝的重要途径,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