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归纳新安王氏医家王任之治疗不寐的学术思想,挖掘其在不寐治疗、处方用药方面的规律和特色。方法从《王任之医案》中选取王氏治疗不寐的有效处方93首,利用Office 2010处理数据,建立数据库,所用药物应用数据分析软件IBM SPSS Modeler 18.0和SPSS22.0分别对用药频数、分类、性味归经、药物组合等进行分析,并建立数据库矩阵。结果用药频次≥11次的药物有酸枣仁、远志、茯神等28味,常用二项药对包括茯神、酸枣仁,远志、酸枣仁等。药类及性味归经频数分析反映共使用安神药、补虚药、平肝熄风药等17类药,其中安神药总用药频次最多。因子分析得到五味子、玉竹,蒺藜、牡蛎、夏枯草,酸枣仁、茯神、龙齿、珍珠母等9组药物组合。结论王任之辨治不寐重视心、肝、脾、肾四脏的论治,法以宁心安神为主,并佐通阳和腑,治以养心、宁神、清脑、强肾之剂,不寐解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陈意教授治疗不寐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收集陈意教授2014至2016年在浙江省中医院诊治不寐的病案,采用SPSS软件、SPSS Clementine12.0 软件、Liquorice软件,以频数分析法、复杂分析网络、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陈意教授治疗不寐的临床用药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实践总结陈意教授治疗不寐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陈意教授治疗不寐的高频药物是炒枣仁、五味子、远志筒、丹参、茯苓、淮小麦、甘草、香附、黄连等。根据复杂网络分析,陈意教授治疗不寐核心方为炒枣仁-五味子-远志筒-茯苓-淮小麦-丹参-香附-甘草。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的结果是分为五类:第一类为炒枣仁、琥珀、丹参、淮小麦、龙骨、牡蛎、石菖蒲、五味子、郁金、远志筒;第二类为柏子仁、百合、地骨皮、煅龙骨、煅牡蛎、黄柏、麦冬、生地、知母;第三类为柴胡、炒白芍、川芎、当归、甘草、香附、枳壳;第四类为陈皮、茯苓、厚朴、姜半夏、龙齿、吴茱萸;第五类为黄连、黄芩、焦山栀。[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分析得出陈意教授治疗不寐临床用药灵活、精准,药必执法,擅于补虚泻实,平衡阴阳,值得深入探讨学习。  相似文献   

3.
从数据挖掘角度看中医药治疗健忘与痴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中医治疗健忘或痴呆的中药方剂进行用药规律分析。方法:以痴呆或健忘为关健词.从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收集数据。除描述性分析外,采用购物篮分析来探讨药物配伍。购物篮分析部分采用SAS 9.1 for Windows中的Enterprise Miner模块为挖掘工具。结果:中医治疗痴呆的药物共23类.其中占最多的是补虚药,共有50种,其次为其它类(47次)、清热药(25次)、解表药(18次)及收敛固涩药(14次)。用药频次前了位为补虚药(669次,29%)、安神药(340次,14.8%)和清热药(238次,10.3%)。补虚药的核心药物为人参、当归及熟地:安神药的核心药物为远志、酸枣仁及朱砂;清热药的核心药物为甘草、生地及黄连。二味药购物篮分析表得出,交易数最大的前七种关联规则为:茯苓==〉远志;茯神==〉远志;茯苓==〉人参;石菖蒲==〉远志;熟地==〉远志;酸枣仁==〉远志;酸枣仁==〉人参。结论:根据用药频次统计及数据挖掘发现中医治疗健忘或痴呆.其基本思路是从心不藏神来论治,中医认为此等病症病理上属本虚标实,故尤重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之使用。  相似文献   

4.
不寐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寐之症,虚实皆有,虚证多,实证少,以补虚泻实为治疗原则,治疗的关键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使用安神药:如养心安神用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重镇安神用磁石、龙齿、生铁落、珍珠母,疏肝安神用合欢皮,清心安神用莲子心、朱砂,敛心安神用五味子,健脾安神用茯神,补肾安神用远志,化瘀安神用琥珀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千金方》芳香治疗不寐方药进行频数和聚类分析,为不寐的现代治疗遣方用药提供思路。方法:以千金方中37个芳香治疗不寐的医方为数据源,按照统一标准处理并录入数据库,用Microsoft Excel 2010整理归纳数据,用SPSS Statistics17.0进行频数和聚类分析,总结《千金方》芳香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结果:肉桂、茯苓、石菖蒲、人参、远志是《千金方》芳香治疗不寐频数最高的五味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白术、大枣、石菖蒲聚为一类,其功能化湿健脾、益气安神;茯苓、茯神、甘草聚为一类,其功能宁心安神、健脾渗湿;附子、肉桂、干姜聚为一类,其功能温中散寒,补火助阳;麦冬、石膏聚为一类,其功能养阴清热,泻火除烦;远志、细辛聚为一类,其功能祛痰化饮;芍药、大黄聚为一类,其功能清热调血。结论:《千金方》芳香治疗不寐从健脾化湿,补火温阳和清热除烦三个角度入手,共奏宁心安神之效。《千金方》对中医治疗不寐提出针对性的特色疗法,为中医药临床治疗不寐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婷  李红 《西部医学》2020,51(3):15-18
目的探索名老中医吕绍光主任对肝郁型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常见症状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吕绍光主任治疗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病例307例,其中以入睡困难为主症的患者76例,以多梦为主症的患者79例,以时睡时醒为主症的患者75例,以早醒为主症的患者77例。应用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四症所用药物进行数据挖掘。结果①入睡困难核心药物:茯神、黄芪、紫石英、珍珠母、浮小麦、大枣、何首乌;药对3条,如茯神→远志、茯神→珍珠母等。②多梦核心药物:郁金、香附、夜交藤、合欢皮、龙骨、牡蛎;药对14条,如香附→郁金、香附→夜交藤等。③时睡时醒核心药物:生地黄、百合、麦冬、石菖蒲、远志、栀子、淡豆豉;药对3条,如:生地黄→百合、百合→远志等。④早醒核心药物:女贞子、桑椹、旱莲草、枸杞子、黄精、菟丝子、酸枣仁、柏子仁;药对2条,如:女贞子→酸枣仁、女贞子→柏子仁。结论吕老治疗入睡困难核心治则为养心安神,兼以补血益气、调和阴阳之治法;多梦核心治则为解郁安神,兼以滋阴潜阳,养肝通络之治法;时睡时醒核心治则为润肺安神,兼以通窍滋阴、清心除烦之治法;早醒核心治则为补肾安神,兼以养肝滋阴、益气补血之治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探讨国医大师梅国强治疗不寐的临证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 收集梅国强教授2018年1月—2021年8月在湖北省中医院门诊部治疗的不寐患者病案资料,提取病案中的方药信息,运用古今医案云(V2.2.2)平台、Origin 2020软件与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共纳入患者106例,处方178首,其中使用频次≥40次的中药共23味,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法半夏、酸枣仁、川芎、茯苓、当归、枳实、郁金、黄芩、柴胡、陈皮。药性以温性最多,其次为寒、平、微寒;药味以辛味、苦味为主,其次为甘味、酸味、咸味等;药物归经以肝、脾、心、肺、肾、胃、胆经为主。高频药物聚类得到5个聚类方。复杂网络分析显示,核心药物为法半夏、酸枣仁、川芎、当归、茯苓、郁金、枳实、陈皮、炒栀子、石菖蒲、远志、煅牡蛎、煅龙骨、土鳖虫、苏木、黄连、黄芩、淡豆豉、泽泻、柴胡。结论 梅教授治疗不寐以调和枢机为主,常采取和解少阳、清热燥湿化痰、调和脾胃、交通心肾、养血除烦等治法,常用核心处方有温胆汤、小柴胡汤、酸枣仁汤、小陷胸汤、远志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栀子豉汤等,常用药对有柴胡-黄芩、石菖蒲-远志、当归-川芎、苏木-蛰虫、煅龙骨-煅牡蛎、墨旱莲-女贞子、五灵脂-蒲黄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含有定志小丸各个组合的方剂的配伍规律.方法 从定志小丸中随机选出3个药为1组,将定志小丸分成人参、远志、茯苓,人参、茯苓、石菖蒲,人参、远志、石菖蒲,远志、茯苓、石菖蒲4个组合,分别搜集整理合有这些组合的方剂,方剂的收集标准及研究方法与定志小丸加味方相同.结果 含有人参、远志、茯苓的方剂的高频药物有肉桂、当归等28味,药物分类以补血药最多,病机以心气不足为主,病症以虚劳最多;含有人参、茯苓、石菖蒲的方剂的高频药物有肉桂、当归等31味,药物分类以温里药最多,病机以脾胃虚弱为主,病症以积聚最多;含有人参、远志、石菖蒲的方剂的高频药物有茯神、当归等26味,药物分类以安神药最多,病机以心气不足为主,病症以健忘最多;含有远志、茯苓、石菖蒲的方剂的高频药物有山茱萸、山药等40味,药物分类以补阳药最多,病机以肾气不足为主,病症以虚劳最多.结论 定志小丸确为治疗虚损性疾病的基础方,其中远志为安神益智的关键药物,人参次之,石菖蒲、茯苓起辅助作用,合理的加减配伍显著扩大了其主治范围.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中有"脾藏意"及"香入脾"理论.以"呆"为关键词,对历代相关的医案进行统计后发现,中医治疗痴呆以调理脾胃的方剂使用最多(29.72%),其次是开窍醒神方剂(21.62%);在使用的192味药物中,频次最高的前10位依序为半夏、甘草、石菖蒲、茯苓、郁金、茯神、远志、当归、栀子、生地黄,其中石菖蒲、郁金、当归也属于古代本草记载的芳香药范畴.临床治疗痴呆一病,调理脾胃及善用芳香药或许是提升疗效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也是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相互结合的一个体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结合临床经验分析刘红旭教授治疗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并整理刘红旭教授2011年12月—2020年12月门诊医案,筛选出治疗AF的病案建立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对处方所涉及药物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分布、组方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刘红旭教授治疗AF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处方955首,中药223味,基于辨证论治分析得出,刘红旭教授治疗AF所用药物五味以甘、苦、辛为主;主要归肺、脾、肝、心经;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太子参、炙甘草、麦冬、五味子、当归、赤芍、牡丹皮、黄连、炒酸枣仁、柏子仁、远志、茯神、石菖蒲、生龙骨、煅牡蛎等;经典药物配伍组合有黄芪-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炙甘草-阿胶-火麻仁、黄连-牡丹皮-赤芍、茯神-远志-柏子仁-炒酸枣仁等;并演化出10首新处方。结论 刘红旭教授治疗AF常以益气养阴、清热凉血为常用治疗法则,随证兼顾活血通阳、安神养心等治法,常以“生脉散”“炙甘草汤”“调脉饮”“安神定志丸”等方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丁元庆治疗郁热不寐的用药规律。方法 :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丁元庆2006年2月至2014年9月治疗郁热不寐的处方,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探析郁热不寐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452首处方,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26个核心组合和13组药队,治疗郁热不寐的基本药物为郁金、川贝母、酸枣仁、夏枯草、珍珠母等。结论:丁元庆治疗郁热不寐以疏达清散、开郁清热、宁心安神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针对治疗不寐的中药复方,探讨中药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方剂数据库为检索库,检索治疗不寐的中药复方。采用Excel软件建立治疗不寐方剂的中药数据库,并进行中药频数、频率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纳入347首中药方剂,涉及350味中药,中药使用总频次为3 216次。以使用频次≥9次的中药为高频中药,共纳入76味高频中药,其中最常用的中药包括甘草、人参、熟地黄、酸枣仁、当归、茯苓、麦门冬、生姜、白芍药、茯神、半夏。从功效角度分析,以补气药、安神药、补血药、清热药等使用最多;高频中药归经、性味分析显示,治疗不寐的中药归经以心、肝、肺、脾经4条经脉为主,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多。因子分析共提取11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0.07%。结论:不寐的临床治疗应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虚证宜益气养血,实证宜清火化痰、理气和中,同时佐以安神之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搜集医案,分析清代医家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方法:将《中华医典》收集的医案方剂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借助其数据挖掘功能分析药物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功效归经分布,药物的关联及聚类规则。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处方316个,共计363个药物,使用频次3 303次,药物频次≥30次的药味有27个,排名前5位的高频药物依次为酸枣仁、茯神、半夏、茯苓、首乌藤。四气分布以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药物功效主要集中于宁心,其次为养血安神、清热凉血。归经以肺、心、脾经为主。排名前3位关联药物组合位“首乌藤,茯神”、“茯神,酸枣仁”、“酸枣仁、龙眼肉”。对频次前20位的药味进行聚类分析,得到5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清代医家治疗不寐以滋阴宁心安神为本,兼顾清热、化痰、理气,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王任之医案》中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方法搜集王任之治疗不寐的医案,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整理归纳数据,应用SPSS Statistics17.0对其用药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首乌藤、合欢花、酸枣仁、龙齿聚为一类,其功能养心、重镇安神;茯神、柏子仁聚为一类,其功能健脾渗湿、养心安神;磁石、牡蛎、珍珠母、夏枯草、蒺藜、丹参聚为一类,其功能平抑肝阳、清肝散结;玉竹、麦冬聚为一类,其功能滋阴润肺、和胃安眠;远志、五味子聚为一类,其功能在养心宁神、滋肾润肺。结论王任之治疗不寐从肝肾出发,平抑肝阳、滋补肝肾,以甘温药物健脾化湿,以酸甘药物养心补肝,以苦寒药物清热祛痰,共奏镇静宁神之效。  相似文献   

15.
误治一得     
赵某,女,48岁。平素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因于郁怒,遂发狂越奔走,骂詈不休,打人毁物,并言杀人,由家属扶将来院就医。诊见:二目圆睁,面红声高气粗,精神慌乱,舌质深红,苔黄腻,脉滑数。拟诊:狂证(痰火扰心)。治以安神镇静,泻火涤痰。自拟方:丹砂、琥珀、代赭石、黄连、石菖蒲、大黄、郁金、陈皮、半夏等九味,嘱丹砂、琥珀研碎单冲。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期刊与专利文献中治疗血管性痴呆(VD)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gfang)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分析数据库(Patent Search and Analysis of SIPO)中近5年治疗VD的方剂,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构建方剂数据库,利用该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等数据挖掘算法,总结治疗VD方剂中的用药频次、常用药对、潜在药对及发现新方。结果:通过对155首治疗VD方剂所含药物的频次统计分析,得到治疗VD的常用药物19味,其中远志、黄芪、丹参、川芎和石菖蒲五味药物的使用频次最高;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有19个,其中川芎与石菖蒲、远志与石菖蒲、黄芪与石菖蒲配伍位居前3位;通过熵层次聚类分析算法发现关联系数较高的潜在药对26个及潜在新方13个。结论:CNKI、VIP、Wanfang、Patent Search and Analysis of SIPO中收录治疗VD的方剂多以活血化瘀、化痰开窍的药物为主,以益气安神、补肝益肾的药物为辅,挖掘得到的新方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刘燕池教授治疗失眠及高血压用药特点进行分析,以探讨刘老对《内经》"肝藏血,血舍魂"的应用。方法:共收集经刘燕池教授诊治的失眠及高血压患者145例,其中失眠患者70例,高血压患者75例。利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失眠:使用频次排在前十位的药物依次为酸枣仁、百合、茯神、远志、石菖蒲、合欢皮、柴胡、麦冬、当归、石斛;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高血压:使用频次排在前十位的药物依次为薄荷、葛根、菊花、天麻、夏枯草、杜仲、珍珠母、石决明、地龙、当归。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结论:刘燕池教授对《内经》"肝藏血,血舍魂"的应用主要体现于善用滋阴清热之品,使肝血肝阴得调,肝血舍魂,魂安入肝,阴阳平和,这与刘老重滋阴的学术思想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丁元庆辨治瘀热不寐的用药规律。方法 :共收集丁元庆治疗瘀热不寐处方512首,应用关联规则等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总结处方中核心用药以及配伍规律,并予以辨证分析。结果:512首处方中涉及中药214种,使用频次高于50的有30味药,前6位分别是丹参、郁金、夏枯草、酸枣仁、珍珠母、淡竹叶。挖掘出30个核心组合(主要为丹参-郁金、夏枯草-郁金-丹参、丹参-珍珠母、郁金-川贝母等)和14组药队(包括炒黄柏-天冬-炒知母-枸杞子、龟甲-鳖甲-麦芽-槟榔-太子参等)。结论:丁元庆治疗瘀热不寐以活血化瘀、开郁清热、宁心通脉、安养心神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叶天士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思路。方法:基于数据挖掘,对《临证指南医案》治疗不寐的51则医案中的药物进行频数、药效和性味、归经的描述性分析,并对其中25味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总结叶天士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结果:处方共51首,共涉及中药115味,高频药物共25味,包括生地黄、大枣、茯苓、炙甘草等,常用的药物组合包括“大枣-炙甘草”、“大枣-茯神”、“生地黄-玄参”、“茯神-远志”、“炙甘草-茯神”;药物功效种类补虚药最多;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甘、苦、辛多见;归肺、心、脾经最多;聚类药物组合7组。结论:叶天士治疗不寐时重视情志,首辨虚实,次分寒热,从五脏论治,尤重心脾,善于调整阴阳。  相似文献   

20.
常见的脏腑证治(脏腑辨证论治举要)一、心病证治心病,主要症状见心悸、怔忡,少气或面色无华;兼见失眠、健忘,重则神昏、谵妄。常用药物,补心气、助心阳的有黄芪、党参、人参、桂枝、远志、炙甘草;助心血、养心阴的有熟地、麦冬、玉竹、酸枣仁、柏子仁、桂元肉、阿胶、百合;泻心火的有黄连、栀子、连翘、竹叶、生地;安心神的有朱砂、琥珀、珍珠母、紫石英;开心窍的有石菖蒲、郁金、苏合香、麝香等。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