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生是阳气亏虚、湿浊内生进而阻滞精室的过程,可表现为肾虚湿阻证。结合“脑-心-肾-精室”轴的用药观,应用菟苓方治疗本病,以其禀“整体与局部同治”之意,补肾阳而助一身之阳,利水湿而祛一身水湿,同时重视祛除精室局部痰浊、瘀血,并兼具以平为期、补而不滞等特点。因此,通过探讨肾虚湿阻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引出“脑-心-肾-精室”轴用药思路的重要意义,并据此探讨菟苓方的具体方义及相关临证经验,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于文晓    晏斌  王浩  杜冠潮  任凯  郭军 《陕西中医》2022,(10):1427-1431
现从脏腑辨证角度以“脑-心-肾-精室”轴辨治早泄,从“脑心之神为精室之主”“早泄病位责之于肾”“早泄的本质是脑心肾精室轴的失调”等探讨“脑-心-肾-精室”轴在辨治早泄中的指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整体与局部结合”“心身同治”等诊疗思路,同时遵本理论提出治疗早泄的常见组合药物,以期基于“脑-心-肾-精室”轴理论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3.
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精神心理症状高发,其病位不仅在精室,还与脑、心、肾密切相关。脑、心、肾与精室生理相关,表现为:与精室通过经脉相连;布散经血,为精室所用;统摄神明,调节精室藏泄。脑、心、肾与精室病理相联,“脑-心-肾-精室”轴功能失调在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此理论基础上,归纳出血脉同调、精神同治、整体与局部同治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思路,以期在该轴理论框架下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基于“脑-心-肾-精室”轴理论,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机及用药思路。认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属精室失用疾患,邪阻精窍、开阖失司为直接原因,脑心失调、神失所主是重要因素,肾虚不固、气化失常为根本所在。在“脑-心-肾-精室”轴用药观指导下,倡导“心身同调”“整体与局部同治”的治疗思路,可采取通利精室、调治心脑、培补肾气的治法,分别以黄芪-蒲黄-车前子、远志-丹参-茯苓、肉桂-覆盆子-金樱子角药组合为主治疗,结合病理偏重情况,辨证遣方用药,对脑、心、肾、精室进行整体调节,促进前列腺增生向愈。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5.
慢性前列腺炎为常见的男性附属性腺疾病,具有临床表现复杂、发病率高的特点。本文旨在基于“脑-心-肾-精室”轴探讨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思路。“脑-心-肾-精室”轴认为脑、心、肾与精室在生理上环环相扣,以督脉为纽带,以精血为基础,以神明为统领,以少阴为枢机,促进精室功能协调有度;在病理方面常以脑心失调、脑肾失济、心肾失交进而致精室失用为主。本文通过分析脑、心、肾、精室彼此间的经脉络属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倡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需要以肾为核心,以“脑、心共主神明”为依据,将整体与局部同治,心身同调为治疗原则,拟定止痛、改善排尿、调节性功能、调神等针法并结合“脑-心-肾-精室”轴的辨治思路确立相应治法,丰富选穴方案,为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脑-心-肾-精室”轴理论旨在概括和把握男科发病规律,指导男科辨证与用药,是对当代中医男科学理论体系的概括和补充。在该轴理论的指导下,脑、心、肾作为一个整体,彼此衔接,相互影响,与男科疾病发病存在着极其重要的联系。正常情况下,三者协调有度,发挥肾主生殖、心肾相交、脑心共主神明等的生理功能,维持和调节精室的功用。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可最终作用于精室,影响男子生殖机能的发挥,进而造成阳痿。因此,治疗上应突出肾在阳痿辨治中的核心地位,侧重脑心同调及脑心共主神明的特色,施以脑、心、肾整体的用药观,即每一环节均有与其相对应的引经药或治疗药,同时配合一定的心理疏导,达到“整体与局部同调、心身同治”的目的。现基于此,对阳痿的辨治思路进行系统阐述,以期在该轴理论框架下,更好地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早泄是常见的男性射精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影响家庭和谐。中医认为早泄病因责之于肾,证型以肾虚、心肾不交多见。郭军教授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脑-心-肾-精室”轴理论,以“肾”作为脏腑辨证的核心,脑、心、肾等功能失调致精室失用,而精室失用为早泄发病的最终环节,治疗倡导“心身同调”“整体与局部同治”,并在此理论指导上拟定了翘芍方。此方以“安心神、调脑神、益肾精”为治则调节脑、心、肾、精室之间联系,养心(脑)神、补肾精,调一身之气、固肾精,整体结合局部,以达到益肾壮阳、固精止泄之效,从而控制精室开阖,全方补中有通,神、体、用共治,以此指导临床治疗且疗效显著,为临床辨治早泄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男性不育症病因病机目前趋于复杂化,而以肾虚、血瘀夹杂较为多见。灵归养元膏具有补肾活血、生精养元的功效,组方基于男性不育症“肾虚血瘀”病机,体现了“脑-心-肾-精室”轴的用药思路。灵归养元膏组方以“脑、心、肾、精室兼顾,精血并重,寓补于通,平调阴阳”为特色,用药平和轻灵,补而不滞,通而不伤,调血脉而畅周身,重视一身之气血阴阳,整体组方发挥“整体与局部同治”的用药优势。  相似文献   

9.
“脑-心-肾-精室”轴理论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男科疾病发病特点,结合临床实践提出的中医男科理论。以该轴为切入点,认为脑、心和肾脏腑失调及精室失用为早泄的核心病机,精室失用导致精窍开阖失控是发病的最终环节。从“脑-心-肾-精室”轴理论辨治早泄,更清晰地把握早泄中医发病观,治疗上突出对涉病脏腑的整体调控,同时注重心身同治。通过探讨“脑-心-肾-精室”轴与早泄的生物学基础,提出早泄与“脑-心-肾-精室”轴之间的生物学基础主要与局部脑区功能下降、神经调节失常、中枢神经递质失调、内分泌紊乱及阴茎感觉传入增强等有关,旨在为中医药防治早泄提供新的研究路径,并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赵明  郭军  王福  王浩  邓楹君  赵丰  高庆和 《吉林中医药》2022,(10):1121-1124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病程长,病情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探寻治疗BPH有效合理的方法十分重要。BPH的治疗除缓解局部症状外,还须考虑患者的整体状态。笔者认为,BPH病位不仅在精室,还与脑、心、肾密切相关,“脑-心-肾-精室”轴功能失调是促进BPH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BPH“脑-心-肾-精室”轴失常的病机,归纳总结出了以脑心同调、益肾通癃为主的核心药物法,以调神养心、固肾缩尿为主的针灸康复法,以动而生阳、平衡阴阳为主的运动养护法,以期为中医药防治BPH提供新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脑、心、肾、精室与射精功能的联系,认为石菖蒲-煅牡蛎-菟丝子药物作用与“脑-心-肾-精室”轴相契合,组药石菖蒲-煅牡蛎-菟丝子对于早泄、不射精等射精功能障碍病症可发挥益脑心、补肾精、调精室之功效。基于“脑-心-肾-精室”轴理论组药的应用,可丰富男科疾病治疗内涵,拓宽了男科疾病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肾生髓”理论为指导,从经脉循行和脏腑关系角度阐述阴跷脉循行路线与“肾-髓-脑”轴相一致的观点。据此认为“肾-髓-脑”轴功能失司和阴跷脉病是儿童遗尿症的核心病机,并从肾精不足、“肾-髓-脑”轴功能失司,阴跷脉病、下焦虚寒,阴跷脉病、冲脉失养三大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以“一针二灸三巩固”整合针灸模式治疗儿童遗尿症,一针即以针刺调和阴阳、温阳补肾、醒脑开窍,重用阴跷脉穴(照海、交信)和八脉交会穴(外关、足临泣),配合百会、印堂、关元、气穴、大钟等;二灸即以艾灸扶正温阳、培本固元,可选用神阙、命门、悬枢;三巩固即以穴位贴敷巩固疗效,常用关元-膀胱俞、气海-志室、神阙-次髎3组穴位,以温肾固脱、调补气血。  相似文献   

13.
张娅  胡荣魁 《光明中医》2022,(7):1162-1166
夏桂成教授创立"心(脑)-肾-子宫轴"理论,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审因施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理本质为心(脑)-肾-子宫轴失衡,病机关键是心肾失济-肾虚痰瘀、肾虚为本,心肾失济为病机枢纽,痰浊、瘀血为标,本虚标实相兼为病.夏桂成教授指出此病证的主要证型为心肾失济-肾虚痰瘀证,且证型多为主证型下的兼夹证型,也就是临床持...  相似文献   

14.
“肝-肾-脑”轴理论的构建来源于中医经典,丰富于临床实践。肝、肾、脑三者以精血髓为基础,以经脉为纽带,肝、肾功能的正常是脑功能维系正常的基础,而脑正常功能的保持有赖于肝、肾精血化生和不断充养。三者生理上互根互用,病理上相互影响。笔者诠释了“肝-肾-脑”轴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为基础的疾病诊治主轴线,丰富了中医脑病学的基础理论,拓展了中医脑病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张艳教授认为心脑肾相关理论以整体观为切入点,心、脑、肾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血脉相通和精神互用,心病与"心主血脉""心藏神"关系密切,心、脑、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心-脑-肾轴"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符合病因病机,心、脑、肾同调,补心温肾安神,使肾阳得温,脑髓得充,心气充沛,心功能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性痴呆(VD)病因病机复杂,但总以肾虚精亏、髓海不足为主。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而充于脑,脑为髓之海,肾与脑紧密关联。因此,VD的治疗当以补肾填精而益髓。肾-脑相关理论根于二者阴阳、经络、精髓及神志方面存在相关性,从中医及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肾、脑的生理、病理,不仅为从肾论治VD提供了精确的辨治思路,同时也为肾-脑相关理论的实际运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病理性遗精可以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精神心理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男科新理论“脑-心-肾-精室”轴理论对病理性遗精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思路进行了理论总结,临床应用效果明显,为病理性遗精的诊治提供新思路,也为中医男科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志异常疾病,病因病机复杂,为本虚标实之病。脑-肠肽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与肠神经系统之间传递的一种神经递质,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慢性炎症和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导致认知能力下降。本文基于脑-肠轴学说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联系,以脾立论,从“痰”“虚”“瘀”3个角度论述与心、与肝、与肾之关系,以祛瘀、化痰、补虚为法来治疗,为中医从脾论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髓”、“肾”、“络”理论探析脑病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筠  鞠大宏  陈彦静 《中医杂志》2012,53(3):205-206,237
从“髓”、“肾”、“络”的理论内涵出发,分别阐释了“髓与脑”、“肾与脑”、“络与脑”的解剖基础和结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脑的生理状态下当是肾精生脑,以髓为充,以络为荣.肾精亏虚,则无以化血以充养脑络,脑络失荣无以滋养脑髓,髓空则痰浊、瘀血上扰.因此肾精虚损既影响脑之形质的髓,又影响脑之荣养的络,形质及功能俱损则易形成髓空以致浊毒上犯脑络的脑病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与心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心脾肾三脏在生理上联系成一个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痰浊、瘀血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基于整体观提出"心-脾-肾三脏一体"的观点。AS根本病机为"脾肾亏虚,痰瘀互结",故采用"益肾健脾,软坚散结"法治疗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