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2.
新生儿胃穿孔11例分析周元明(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南宁市530011)关键词新生儿;胃穿孔;治疗;预后新生儿胃穿孔较为少见,其病情极为严重,病死率甚高。1975~1995年共收治新生儿胃穿孔11例,存活4例,存活率为36.3%。现将其病因、治疗及预后分...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治疗方法和围手术期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诊断并被手术证实的22例新生儿胃穿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在生后1~4天发病;22例中7例死亡,15例发病后经及时手术和积极围手术期救治痊愈。结论:新生儿胃穿孔是较少见的新生儿科危急症,作X线检查见到胃泡扩大,要高度警惕本病,须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治疗方法和围手术期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诊断并被手术证实的7例新生儿胃穿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在生后1~4d发病;临床特点是突然哭闹不安,进行性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立位X平片显示膈下大量游离气体,7例中4例死亡,3例发病后经及时手术和积极围手术期救治痊愈。结论:新生儿胃穿孔是较少见的新生儿科危急症,病死率高。及时诊断,尽早手术,正确的围手术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一旦发现早期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口区吐,尤其是咖啡色样物,左上腹局限性隆起,作X线检查见到胃泡扩大,要高度警惕本病,须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7.
我院 1 985年~ 1 997年在本院分娩的新生儿总数 70 5 99例 ,其中死亡 5 38例 ,经家属同意尸解的 40 7例中有新生儿胃穿孔 1 8例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8例中胎龄最小 31周 5天 ,最长 43周 3天 ,平均 36周 ;生存天数最短 8小时 ,最长 9天 ,平均 3天 ;体重最轻1 35 0克 ,最重 40 0 0克 ,平均 2 1 75克 ,其中早产儿体重均小于 2 5 0 0克有 9例 ,占 5 0 % ;足月小样儿 4例 ,占 2 2 2 % ,足月正常儿 4例 ,占 2 2 2 %。过期儿 1例 ,占 5 6 %。1 2 临床表现 1 8例均出现腹胀、肠鸣音减低甚至消失及呼吸困难 ,5… 相似文献
8.
61例足月新生儿心律失常心电图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心律失常心电图分类、病因归类及预后。方法 对61例心律失常的足月新生儿采用日产福田12导心电图机记录常规肢体导联,V1、V3、V5导联,长Ⅱ导联心电图;美国美林公司单通道72h全息回顾摇测心电监护仪监测。结果 61例足月新生儿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常见。结论 新生儿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病因以宫内窘迫、产后窒息占首位,部分患儿无诱因可查,其余由先天性心脏病、感染、药物等因素引起。足月新生儿心律失常多为功能性、暂时性,愈后良好,部分愈后不良者决定于病因,提示产科及儿科大夫尽早发现新生儿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9.
刘金叙 《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08,6(5):18-18
1临床资料
2008年5月19日本院儿科新生儿室收治一名早产低体重儿,女,孕33巧周,出生一天,出生体重1.85k。人院时查体:早产儿外观,反应可,皮肤红润。前囟平软。呼吸平稳,心肺无异常。腹部平软。肝脾不肿大,肠鸣音正常。吸吮反射等原始反射正常。予暖箱保暖,维生素K1预防出血,补充液体和能量等。生后第2天开始进奶。喂奶后出现腹胀、频繁呼吸暂停、全身发绀、反应差、腹壁皮肤发亮、静脉显露、叩诊肝浊音界消失。行立位腹平片示膈下大量游离气体,手术证实为新生儿胃穿孔。术后第3天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胃癌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手术方式,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该组行穿孔修补术者10例,姑息性切除术11例,根治性切除术4例(其中6例穿孔修补术后4周左右,二期手术姑息性切除术5例、根治性切除术1例)。该组治愈21例,死亡4例(术后30d以内)。死亡原因为穿孔修补处再穿孔和感染性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生存期穿孔修补术者3~6个月;姑息性切除术为15~22个月;根治性切除术者为33~49个月。结论准确的诊断、合理的术式选择和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对降低胃癌穿孔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治疗原则应积极手术,尽可能行根治或姑息手术切除病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和掌握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致胃穿孔在不同体位的X线征象,提高X线诊断的准确性,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方法结合文献对资料完整的7例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具有缺损范围大,发病年龄早,起病突然,游离气体多,腹胀严重等临床特点。X线检查发现气腹7例,液气腹5例。在不同体位中可见到如下征象:马鞍征7例,胃泡征消失6例,铅笔线征3例,足球征2例,镰状韧带征2例。结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在术前确诊有一定困难,有赖于手术与病理诊断。但是,X线检查仍然是本病检查的首选方法,对早期发现胃穿孔,早期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健康婴儿的胃电慢波发育。方法0~24个月健康婴儿,按3个月的年龄间隔分为9组,每组20例,其中男104例,女76例,无窒息,母乳喂养,无器质性疾病。采用体袁胃电图,分别于记录空腹和餐后体表胃电图各30min。计算出胃电慢波的以下参数:主频、不同慢波节律的百分比、主频不稳定系数、功率比。结果0,6、12、18和24个月健康婴儿餐前主频分别为(2.38±0.5)、(2.54±0.4)、(2.62±0.3)、(2.86±0.3)和(2.97±0.2)cpm,餐后与餐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分别为(38.6±4.9)、(47.8±3.4)、(55.6±3.6)、(60.4±3.7)、(69.7±3.3),胃动过速节律百分比为(24.6±5.4)、(18.6±4.1)、(15.6±4.9)、(14.7±3.6)、(12.7±4.3),胃动过缓节律百分比为(36.8±5.5)、(33.6±4.3)、(28.8±3.8)、(24.9±3.8)、(17.6±3.7),18个月以上婴儿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较餐前升高(P〈0.05)。12个月以上婴儿餐前、餐后的主频不稳定系数降低(P〈0.05),餐后与餐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餐后餐前功率比12个月以上较12个月以下增加(P〈0.05)。结论婴儿期的胃电慢波经历一发育成熟阶段,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和主频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2岁时达到成人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溃疡性穿孔的综合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胃溃疡穿孔患者46例,其中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19例(腹腔镜组),开腹胃穿孔修补术27例(开腹组)。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采用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1、3、7d疼痛程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泌素(GAs)含量,记录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组,腹腔镜组出血量较开腹组少,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h时GA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48h时,腹腔镜组GAS水平高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肠呜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第1、3及7天VAS评分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有2例(10.5%)使用镇静剂,开腹组术后有15例(55.6%)使用镇静剂,腹腔镜组术后镇静剂使用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06,P=0.002)。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穿孑L具有微创的特点,其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患者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同时腹腔镜还能较快地恢复胃肠动力,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6.
张克明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2):65-6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基层医院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患者90例,其中对照组47例应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3例应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平均长度、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剂应用次数、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情况、伤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无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切口平均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镇痛剂应用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及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是种更加有效安全、创伤性小、疤痕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使用国产手术机器人妙手S进行胃穿孔修补术。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准确的护理评估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针对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与及时处理,做好饮食及出院指导,对手术顺利进行、患者顺利康复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晚期早产儿及足月新生儿之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母体高危因素差异。方法选择33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胎龄分为晚期早产儿组(184例)和足月儿组(155例),回顾性分析其母体高危因素差异。结果两组新生儿均以男性患儿居多,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胎盘因素、多胎妊娠在晚期早产儿组比例较高,而羊水混浊在足月儿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在孕母年龄、孕母糖尿病、脐带因素、剖宫产概率、分娩方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与足月儿之间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存在差异,对有新生儿呼吸窘迫征高危因素的孕妇和胎儿进行全方位评估,针对其对应的高危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或提早干预,预防和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4):49-51
目的分析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8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各40例。A组采取胃大部分切除术,B组则采取单纯修补术方案。比较两组急性胃穿孔病情改善率;病灶切除或穿孔缝合耗时、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手术后康复出院时间;分析住院期间出现的并发症现象,出院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急性胃穿孔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灶切除或穿孔缝合耗时、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手术后康复出院时间短于A组(P0.05);出院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急性胃穿孔复发情况显示B组复发率更低(P0.05);住院期间出现并发症方面,B组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相当,其中胃大部分切除术可彻底切除病灶,降低复发率,但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长,而单纯修补术则和胃大部分切除术相反,损伤较小、康复较快、并发症少,但因单纯修补无法彻底清除病灶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对患者胃电参数及血清消化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腹修补术组)34例和观察组(腹腔镜修补术组)34例,然后将两组术前和术后3、5d的胃电参数及血清消化功能相关指标水平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3、5d的胃电参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血清消化功能相关指标水平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对患者胃电参数及血清消化功能相关指标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传统开腹修补术,且患者术后上述方面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