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部分中药材专业市场药材较为混乱,除以往因为同名异物、同物异名、地区用药习惯不一致以及同科属药材外形相似,缺乏各种鉴定指标等因素致使混乱外,更有不法分子制假售假。掺伪使假品种多,程度深,方式也多种多样,不易辩认,不仅使药品质量下降,药效降低,而且也给药检工作带来难度。现将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掺伪使假现象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中非法掺加化学药品,是当前不法分子制售假药的新趋势。制假者利用中成药所含成分复杂,质量标准不完善等特点,在中成药生产过程中掺加化学药品,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应尽快建立中成药中非法掺加化学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并从法律上加以界定。为打击假劣药品,探索新的技术手段,使制售假劣药品行为得到有效扼制。  相似文献   

3.
王翀  刘文  朱炯  胡增峣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46(10):2061-2070
假冒伪劣药品危害公众健康,打击药品掺杂掺假是世界各国药品监管机构的普遍共识。补充检验方法作为药品质量标准的补充,用于甄别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掺杂掺假情况,对净化药品市场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十分重视通过补充检验方法打击药品掺杂掺假行为,法律法规健全,并出台了相关指南。通过分析补充检验方法相关政策法规和国家药品抽检建立补充检验方法的要求、优势和基本流程,以及2013年来获批的情况,可以发现国家药品抽检工作对补充检验方法的建立具有多方优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议国家药品抽检工作中发挥优势加强补充检验方法的建立,利用探索性研究手段开展已批补充检验方法再评价,将“绿色化学”理念运用于补充检验方法建立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医院制剂作为临床用药的补充,在医疗保健中占有一定的比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制剂在某些方面与现行法规、医疗实践不相适应的现象也时有所闻。笔者就其中的一些谈点看法。1医院制剂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保证制剂质量的技术依据。《医院药剂管理办法》规定:“自配制剂必须制定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按要求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查阅现有的部分医院协定处方、经骏处方以及研制的新制剂的质量标准,发现相当部分的质量标准不够完善。尤其是中成药品种,一般仅列出该剂型的通用检查,而对其内在质量的控制,如对处方中的君药,贵稀药…  相似文献   

5.
李明华  程显隆  张萍  郭晓晗  魏锋  马双成 《中国药事》2018,32(12):1642-1647
目的:在调研和检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当前中药白矾的市场质量问题,为监管工作提供建议。方法:产区和市场调研、检验数据和文献整理相结合,分析白矾质量、标准问题及其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同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铵盐冒充或掺伪白矾的问题较为严重,市场抽验不合格率为76%,同时发现有造假现象。通过系列针对性研究,完善了白矾现行质量标准。结论:白矾质量不合格问题较为严重,掺伪造假行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和中药质量。提升白矾药材及饮片质量,应加强源头治理,从规范生产入手。  相似文献   

6.
由于利益的驱动,医药市场鱼龙混杂,中药掺伪使假的现象时有发生,较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开展血竭饮片的国家抽检工作,提升现行标准,全面掌握血竭的质量问题,为血竭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方法:依据法定标准进行检验,从影响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标准完善等方面开展探索性研究。结果:共抽检47批血竭饮片,按现行质量标准检验并结合探索性研究,其不合格率为70.2%。改进了薄层色谱和含量测定方法,针对血竭中掺龙血竭问题,建立了补充检验方法。结论:血竭饮片质量较差,非法掺入龙血竭现象严重,应加强监管;检验标准仍需进一步完善,建议修订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制订血竭中龙血竭成分检查的补充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谭志伟  汤珺  熊蔚 《药品评价》2023,(8):955-959
目的 对骨筋丸胶囊的质量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为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现行法定标准进行检验,同时围绕抽检品种可能存在的安全性、有效性、真实性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探索性研究,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标准检验显示骨筋丸胶囊合格率为97.9%,合格率较高。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个别企业可能存在擅自改变工艺添加辅料,部分生产企业样品存在处方药味掺伪或者混用,原料质量差、生产工艺不合理等问题。结论 综合评价骨筋丸胶囊质量一般。建议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把好原辅料源头,加强监管,以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罗汉宇  罗尚文 《中国药师》2011,14(4):562-563
目的:完善广藿香油质量标准以杜绝掺伪.方法:采用炽灼方法检查油中的非油物质.结果:以Fe3+盐为着色剂溶入有关有机溶剂后掺入广藿香油中.结论:所采用方法简单、可靠,可作为广藿香油现行质量标准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天然牛黄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市场货源一直紧缺。国家批准的牛黄及代用品标准共有四个,即牛黄、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人工牛黄。据初步统计,市场上销售的含牛黄(人工牛黄)的中成药品种达200多种,能否对含牛黄类中成药实施有效监管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笔者试从处方成分、质量标准、消费者权益三个方面探讨加强此类中成药监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邓继敏  陶冶  袁杰  翟宏焱  张亚中 《中国药事》2023,(11):1290-1295
目的:通过专项抽检工作,了解中药配方颗粒的整体质量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质量监管与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及执行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安徽省2022年配方颗粒专项抽检工作,就抽样检验过程中出现的与质量控制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本次抽检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情况总体较好,不合格率为1.7%。存在部分企业原料使用不当、卫生控制不严、制粒工艺欠佳等问题,且国家标准在落地执行中也存在部分项目检验方法不合理、对仪器设备要求高等问题。结论:建议通过落实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标准制修订部门优化标准可行性等措施,提升中药配方颗粒产品质量,保障配方颗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目前中成药抽检质量现状及存在的质量风险,提出强化中成药质量监管、防控安全风险的建议。方法 回顾全国药品抽检中成药历年质量状况,介绍中成药抽检品种监管理念及模式,针对2021年全国药品抽检中成药的整体质量情况进行总体分析,重点对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及风险进行挖掘和分析。结果 中成药抽检合格率呈现逐年向好趋势,但通过探索性研究,发现中成药质量在工艺处方、内控标准、原药材、辅料、有害物质残留、非法添加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潜在质量风险。结论 国家药品抽检在强化中药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中药不同产业链特点,应采取不同的监管策略,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中成药监管模式,提升中成药质量控制水平及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3.
吴颖雄  田侃 《中国药事》2017,31(12):1404-1407
目的:分析新颁布的《中医药法》的亮点与不足,为《中医药法》的完善提供建议。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和法规,结合我国中医药行业现状,对《中医药法》进行评析。结果:《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将对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其内容涵盖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等方面。结论:《中医药法》在中医医疗服务和中药生产经营监管方面有突破性的制度设计,但还需要在章节、名称、语言表述以及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的限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蔡梦鸽  王文杰 《中国药事》2024,38(2):223-228
目的:分析湖北中成药省际联盟带量采购政策执行以来洛阳市中医院中选中成药的使用现状和政策执行情况,为下一步推进全国中成药集采政策落地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洛阳市中医院湖北中成药省际联盟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前后相关中成药的使用情况、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数据的变化情况以及约定采购量的完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院在湖北中成药省际联盟带量采购涉及的5个品种中,康复新液、百令片和丹参注射液的DDDs在集采后有所增加,其中涨幅最高的是丹参注射液,为39.13%;血塞通和血栓通的DDDs在集采后有所减少,未中选品种降幅均在90%左右;百令片、丹参注射液的DDC有所增加,其他品种均有所减少;除血栓通外,其他品种均已完成约定采购量,且采购量和使用量一致。结论:湖北中成药省际联盟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降低了患者用药负担和医保支出。下一步需不断探索和完善中成药集采管理方法,为全国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落地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拓展含罂粟壳成方制剂的中医临床用药范围,规范含罂粟壳成方制剂使用说明与质量标准。方法 汇总《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一部)中收载的含罂粟壳成方制剂,重点对含罂粟壳成方制剂的剂型、用法用量、使用禁忌、检验方法、处方中罂粟壳使用量、处方中罂粟壳的炮制方法等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其临床安全用药水平的建议。结果 经对《中国药典》一部中收载的1 607个中药成方制剂处方项下的处方药味全部品种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共有19个含有罂粟壳(含罂粟壳浸膏1个)的中药成方制剂,仅占《中国药典》(一部)全部中药成方制剂的1.24%。含罂粟壳成方制剂的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存在制剂品种少,个别品种用量不明确以及使用禁忌表述不规范等问题。结论 建议加强含罂粟壳成方制剂的基础研究,扩大临床用药范围,加强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以达到规范使用,提高临床合理使用水平,保障含罂粟壳成方制剂的临床用药安全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钱利武  王贺  赵云  胡海侠 《中国药事》2022,36(12):1358-1362
目的:研究安徽省中药配方颗粒上市前备案资料审查中发现的常见问题,为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提升备案资料质量和加强生产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业务应用系统提交的上市前备案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汇总归纳的方法对备案资料中发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的上市前备案资料在完整性、生产资质、物料的执行标准、生产工艺、检验、药材基原、药用部位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和问题。结论:生产企业应深入学习中药配方颗粒监管法规,准确把握上市前备案资料要求,切实履行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和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确保备案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可追溯。  相似文献   

17.
孙晶  高文学  张中湖  王维剑 《中国药事》2013,(8):798-801,815
目的 分析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2006~2010年5年来药品抽验中各类质量标准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国家标准的规范与提高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2006~2010年抽验的9033批共2169个品种药品采用的质量标准,分析各类质量标准使用的变化趋势,阐述我国药品质量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 《中国药典》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标准的使用率逐渐上升,其他标准的使用率逐渐下降,但中成药及中药材使用部颁标准及地方标准的比例还很高.结论 应加快推进部颁标准的提高及地方中药材标准和中药炮制规范在制定和执行中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尚平凡 《中国药事》1992,6(2):77-79
本文对南阳地区近三年来出现的不合格中药材检品、监督检查情况及重大质量案件进行了分析.从出现的103种不合格中药材检品中筛选出较为常见的55种进行了归类.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9.
李明华  程显隆  李宁新  魏锋  马双成 《中国药事》2018,32(11):1490-1499
目的:在调研和检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当前中药白及的市场质量问题,研究白及的真伪鉴别方法,为监管工作提供建议。方法:文献整理及产区、市场调研和检验数据相结合,分析白及质量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同属植物或相似种掺伪为白及主要质量问题,2017年全国中药材及饮片专项抽验白及不合格率为9%。白及伪品种类复杂,单一检测技术难以鉴别,而组合特征技术可以有效区分白及正伪品。结论:虽然白及伪品种类繁多,但是其质量问题尚可。提升白及药材及饮片质量,应加强源头治理,从规范生产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