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新陆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提出"血浊"理论,将血浊应用于皮肤病的临床诊治环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指出血浊是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基础,形成之后又能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加重皮肤病的病理变化,因此血浊是皮肤病的病理枢纽;提出以化浊行血、宁肤清热为治疗原则,以化浊宁肤汤为基础方,选药以治化浊行血其本...  相似文献   

2.
血浊证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血浊证的辨证与治疗方法。陈述血浊证的基本表现,并将其分为气滞血浊、热毒血浊、寒客血浊、痰湿血浊、正虚血浊等证候;提出行气化浊、清热化浊、散寒化浊、祛痰化浊、补虚化浊等治疗方法和治疗血浊证的基本方剂化浊行血汤,列举了化浊系列方剂。  相似文献   

3.
李鑫  张钊奇  刘伟 《中医杂志》2023,(16):1651-1655
血浊理论在脑小血管病的辨证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阐述血浊的基本概念、性质、致病特点及血浊与诸病理因素的关系,提出在血浊理论指导下的脑小血管病“浊血伤髓”的发生学认识。明确了浊血伤髓是脑小血管病的核心病机,指出脑小血管病的发生是以肾精不足、髓海亏虚为前提条件,血浊壅盛、损伤脑髓为关键原因。因此在治疗上主张从血浊入手,在清化血浊、填精益髓的核心治法下,选择化浊益髓方为基础,结合调肝和气、理血通络、调理脏腑等方法改善脑小血管病的病情,为其辨证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极易发生的一类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症状多呈一过性、可逆性,发作时间短,易反复。临床上TIA与脑梗死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可独立引发脑梗死。西医治疗该病以“双抗”和稳定斑块为主,疗效不佳,且长期服用西药会有诸多不良反应。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新陆教授总结出“血浊论”,为这两种疾病建立起了桥梁。血浊是TIA前期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后期又可加重病势。王教授认为,治疗上当以清化血浊为基本原则,辅以化痰、祛瘀、温阳等治法,方可使浊邪祛除,气血调和。文章结合案例,介绍王教授以“血浊论”治疗TIA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血浊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血浊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清化血浊法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意义。血浊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医病理学概念,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枢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各种致病因素可以导致血浊的发生,血浊是动脉粥样硬化诸病机产生的基础。清化血浊有助于祛痰、活血、清毒,是动脉粥样硬化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6.
血浊证的基本治疗原则是化浊行血,文章讨论了其基本处方化浊行血汤的药物组成、配伍原则和现代药理研究,并提出分别采用行气化浊、清热化浊、散寒化浊、祛痰化浊、补虚化浊的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血浊证,列举了常用药物,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日渐增高,若不加以干预,将发展为痛风并伴随其他并发症,迁延不愈。王新陆教授结合时代特点提出的血浊理论为此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他认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以血浊之邪为核心,血浊既为此病的病理基础,又可作为病理因素加速疾病的进展,故以清化血浊之邪为主治疗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常收捷效。  相似文献   

8.
宋民  徐安琪  刘阳  刘德山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22,39(10):1249-1254
目前中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不断升高,而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若不早期干预,将会进展为糖尿病,甚至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先驱阶段,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对病情及时的控制,可以使血糖调节能力恢复正常。王新陆教授结合现代疾病特点提出的血浊理论为诠释该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糖尿病前期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虚,标实为血浊。血浊既是该病的病理产物,也是该病发生、发展的致病因素。对于糖尿病前期的治疗,采用健脾化浊法作基本治疗原则,同时针对病因、生化指标等方面,要审因论治,善用援药化浊。上述理论的提出,为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前期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关于血浊理论在现代疾病谱系中作用与地位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11,28(5):355-357
血浊是指血液受各种因素影响,失却其清纯状态,或丧失其循行规律,影响其生理功能,因而扰乱脏腑气机的病理现象。血浊理论是基于当代临床实践的中医理论,血浊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提出的病理现象,并从中医现代化,提高临床疗效,体现中医"治未病"思想等3个方面论述了血浊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中风从血浊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血浊及其相关理论的形成作了论述,并对血浊与中风病病因的关系作了探讨,认为龄增正衰、积因正损是主要因素,另外也对血浊与中风病病位、中风病痛机的关系作了分析,提出血浊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病理枢纽.同时提出清化血浊是防治缺血性中风之关键,以未病先防前移治疗重心、既病防变截断病势进展、加快康复预防中风复发为目的,并对具体体现清化血浊法的化浊行血汤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转运障碍疾病,临床表现以肝病和神经系统症状最为常见,是少数具有有效治疗手段的遗传疾病之一。目前以青霉胺(PCA)为代表的金属络合剂驱铜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其适用人群和治疗效果受到限制。在西医对Wilson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王新陆教授的血浊理论可知,Wilson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责之先天不足,肝肾亏虚,铜毒内聚,酿生血浊。根据血浊理论可以清化血浊法治之。  相似文献   

12.
讨论血浊与老年脑病的关系以及清化血浊法在老年脑病防治中的意义。“血浊”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医病理学概念,贯穿老年脑病的发生发展,是老年脑病的病理枢纽。清化血浊能够从根本上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对防治老年脑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杰  李鑫  刘伟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21,38(11):1393-1397
血浊是内外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血液超过自清、自洁能力后所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内皮功能障碍是多种心脑血管、肾脏和代谢性疾病的基础,能够导致血管舒张功能的失灵和组织代谢失常。文章从血浊与内皮功能障碍的病理特点、致病机制、血失清纯之血浊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关系等方面探析血失清纯之血浊与内皮功能障碍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痴呆是临床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目前仍缺乏有效疗法,血浊作为重要致病因素密切参与到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发展中,在血浊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思路,对临床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梳理血浊-髓萎-痴呆的辨证关系及主要治则治法,以期为老年性痴呆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血浊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19,36(10):937-941
空前的学术繁荣是血浊理论产生的肥沃土壤,疾病谱系的改变是血浊理论产生的客观需求。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今致病因素的变化,综合考虑了医学、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的现状,构建了血浊理论体系,以期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6.
文章是在血浊理论指导下对一类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体征的疾病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隐匿性冠心病、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的特定证候明显有效的4对对穴遴选出来进行归类比较、理论探讨,结合实验室研究及临床验证,并从对穴角度对其临床机制进行深入探讨,进而推动具有理血化浊作用的对穴在临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王新陆血浊理论探讨化浊药物临床应用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前期血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王新陆教授临床辨证应用清化血浊功效药物进行总结,认为凡是在血浊理论指导下具有理血化浊,使血液恢复其清纯状态,或正常循行规律的一类药物,称为化浊药。对常用的化浊药荷叶、焦山楂、决明子、制水蛭、酒大黄、赤芍、路路通、虎杖、何首乌的临床应用规律进行总结,并在证效关系、量效关系、修制与配伍、援药理论应用思路四方面对化浊药物的作用机制等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8.
孙莹心  韩萍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21,38(12):1544-1547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硬化前期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亚临床阶段,在血浊理论的指导下干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前期病变,可降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对于疾病的一级预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血浊的性质特点和辨证论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深入分析血浊的病因病机和对五脏功能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血浊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明确血浊的临床表现和辨证分型,以清化血浊为根本治法,分析血浊理论的临床应用优势,为防治现代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血浊,其形成与当代人类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密切相关,是脏腑功能失调的"果"和"因",具有致病隐匿、致病广泛、缠绵难去的特点,影响诸多脏腑的生理功能。故通过探讨血浊的形成和发展,以更好地理解血浊理论,提高对调控血浊的重视程度,为指导临床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