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病例患者:女,44岁,因反复发热2周于2010年10月29日入院。2周前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3℃,伴寒战,咽痛,发热时周身起红色斑丘疹,伴瘙痒,伴肌肉关节酸痛。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短。就诊于当地医院,静点头孢(具体不详)2 d,阿奇霉素2 d,克林霉素2 d,热未退。病来患者无腹痛腹泻,无  相似文献   

2.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又称为Castleman's病(Castleman's disease,CD)[1], 1954年由Castleman首先报道,1956年命名为Castleman病,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组织增生症或巨大淋巴结病、血管瘤样淋巴错构瘤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T1-2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生发中心增生(GH)和窦组织细胞增生(SH)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104例T1-2期乳腺导管癌患者,HE染色法检测腋窝淋巴结GH和SH情况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分化、癌周浸润和淋巴管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分析GH、SH及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GH和SH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32例(31%)患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GH和SH均阳性者、GH和SH仅1个阳性者以及GH和SH均阴性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1%、73%和81%。GH和SH均阳性者与GH和SH均阴性者以及GH和SH仅1个阳性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41)。SH表现与p53表达相关(P=0.037),GH表现与SH表现相关(P=0.000)。结论 T1-2期乳腺癌SH的发生与乳腺癌组织p53表达相关,而GH的发生与SH的发生相关。SH和GH同时发生可抑制乳腺癌淋巴结的转移,提示预后较好;而SH或(和)GH阴性提示较高的术后复发可能,需加强术后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5.
皮肤型窦组织细胞增生病是窦组织细胞增生病伴巨大淋巴结病(SHML)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其特点是仅有皮肤损害而无淋巴结病变。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皮肤型窦组织细胞增生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 Disease,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可发生在有淋巴结存在的任何部位,病因至今未明。首次由Castleman[1,2]等在1956年报道并由此得名。由于既往对本病了解少,易造成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上的困难。我科收治  相似文献   

7.
窦组织细胞增生( Rosai - Dorfman disease, RD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常少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国内外报道不多,且多为个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RDD更为罕见,笔者遇见一例脑膜和脊摸膜相继发生RDD并且为多发病灶,并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现将本例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30岁,农民。主因发热、颈部肿块5天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0天前发烧,伴有头痛、咽痛及轻微咳嗽,按感冒治疗无效。5天后感右侧颈部疼痛,始发现颈部肿块,触之疼痛,且逐渐长大。查体:体温39℃,神志清,急性病容,咽部充血,扁桃体未肿大。右侧颈部触及三个肿大的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T1-2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生发中心增生(GH)和窦组织细胞增生(SH)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104例T1-2期乳腺导管癌患者,HE染色法检测腋窝淋巴结GH和SH情况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分化、癌周浸润和淋巴管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分析GH、SH及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GH和SH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32例(31%)患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GH和SH均阳性者、GH和SH仅1个阳性者以及GH和SH均阴性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1%、73%和81%.GH和SH均阳性者与GH和SH均阴性者以及GH和SH仅1个阳性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41).SH表现与p53表达相关(P=0.037),GH表现与SH表现相关(P=0.000).结论 T1-2期乳腺癌SH的发生与乳腺癌组织p53表达相关,而GH的发生与SH的发生相关.SH和GH同时发生可抑制乳腺癌淋巴结的转移,提示预后较好;而SH或(和)GH阴性提示较高的术后复发可能,需加强术后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10.
爱滋病是人类T淋巴源型病毒Ⅲ型感染所引起的特殊细胞内免疫缺陷病,无有效疗法,病死率高,有超级癌症之称。本文报道14例爱滋病,并对其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预后及预防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1例甄永强,李敏(潍坊卫校临床教研室261041)(潍坊市农行)患者女性,43岁,因头晕乏力1月于1993年9月19日收入院。查体:T36.3℃,P86次/min,BP12/8kPa,发育正常,中度贫血貌,全身皮...  相似文献   

12.
李东海  马伶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94-194
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最早被描述为一组具有特殊病理学改,多发生于颈部淋巴结的疾病。1966年由Azoury和Reed首先报道。1969年Rosai和Dorfman做了详细研究,提出当病变发生在结外而不伴淋巴结肿大时称为Rosai-Dorfman病(RDD)[1]。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上呼吸道Rosai-Dorfman病的病例很少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对其进行了显微镜下、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8岁,因左颈部肿物术后多次复发,于1998年3 月1日入南方医院.患者1974年发现左颈部肿物,分别于1974、1975、1985年3次行左颈前区肿物摘除术,每次术后均复发并经病理诊断证实为结核,最后1次手术后半年再次复发至今.入院后查体:肿物位于左颈部颌下区,质软、活动、无压痛,身体其它部位无异常,胸片正常.颌下三角区颌下腺处可见肿物(5个),呈分叶状,大约5 cm(3 cm,包膜完整,切面灰红,未见干酪坏死物.镜下所见:增生性淋巴滤泡散布于淋巴结,淋巴窦完全消失,滤泡间见广泛透明性变的毛细血管增生,并向滤…  相似文献   

14.
15.
Castleman病1例     
Castleman病(CD)是原因未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之一,又名巨大淋巴结增生、血管滤泡性淋巴样增生、淋巴结错构瘤等,临床较为少见.CD的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诊断较困难.现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18.
Castleman 病(Castleman's disease,CD)又名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是一种不明原因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本病少见,发病率低于1/100000[1],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较少。现将本科收治的 CD 病致高血糖症1例的临床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春江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4):1804-1807
背景 Castleman病(CD)及嗜血细胞综合征(HPS)均是罕见淋巴增生性疾病,病死率高,迄今尚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目的 加强对CD相关性HPS的认识,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报道2017-08-22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CD相关性HPS的患儿,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诊断及治疗特点。结果 本例患儿表现为反复高热、肝脾大、淋巴结肿大伴全身水肿,曾误诊为败血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并予反复抗感染、大剂量激素、丙种球蛋白等冲击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检查及颈部淋巴结活检符合淋巴结多中心CD,且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嗜血细胞增多,最终考虑CD相关性HPS。针对白介素6(IL-6)通路靶向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持续缓解。结论 CD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且明确诊断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而针对IL-6通路靶向治疗可能成为CD患者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伴有淋巴结肿大的窦组织细胞增生症(Sinus histiocyuosis with massive lynphadenopothy简称SHML)较为罕见:1961年由Lennert首先报道,1972年由Rosai-Dorfmann定名。至1988年国外献共报告300泉例。国内经检索至今共报告1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