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阶梯式培训模式对年轻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编制《阶梯式培训手册》,对3年内年轻护士实行阶梯式培训,主要包括基础级培训:时间6个月,以基础急救知识和技能为主;专业级培训:时间1年,注重专科急救模块培训;拓展级培训:时间1年,重点以案例演练综合技能培训为主。比较培训前后护士急救理论知识考试、急救护理综合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及护理工作胜任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培训后年轻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护理综合实践技能考核成绩的合格率、优秀率明显高于培训前,护理工作胜任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阶梯式培训模式能提高年轻护士急救理论、急救技能、护理评估、应急处理等护理急救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诊科年轻护士在岗培训模式,以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方法 成立培训小组,选择适合在岗护士工作特点的培训模式,理论知识采取集中讲课、科内讨论、自学等形式,技能操作采取单项操作训练和整体合作训练.培训结束后进行相应考核评估,掌握培训效果,改进培训模式.结果 理论平均成绩培训前80.5分,培训后93.4分;操作平均成绩培训前82.3分,培训后95.7分.综合能力、病人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抢救成功率、护理质量均有所提高.结论 在岗规范化培训有效提高了护士综合能力,保证了护理工作正常进行.在岗培训是急诊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介绍我科临床学习中培养急诊科年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采用情景模拟训练、反思日志运用、改变观念,树立正确学习态度、护理查房、互动式业务学习等方法、方式进行培养。通过长期综合培养,明显提高了年轻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防范护理安全隐患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科轮转护士能迅速掌握急危重病人急救理论和相关的操作技能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20名急诊科轮转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分阶梯式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培训,培训过程中进行考核,结束时进行考核评审。结果:20名轮转护士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优良。结论:对急诊科轮转护士进行分阶梯式的培训可使其急危重病人急救护理技能知识加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文婷 《当代护士》2023,(10):151-154
目的 探讨基于密室逃脱的护理教学在急诊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本院在岗急诊科护士9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士给予常规护理培训模式,观察组护士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密室逃脱的护理教学培训,观察并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前后的岗位胜任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情况。结果 实施基于密室逃脱的护理教学培训后,观察组岗位胜任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评判性思维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综合素质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密室逃脱的护理教学模式可提升急诊科护士岗位胜任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水平,对提升急诊科护士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急诊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进入急诊科的新护士28人设为对照组,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进人急诊科的新护士31人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培训方法,实验组在传统培训的基础上接受同伴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护士在知识、技能、奖惩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得分。结果:实验组护士的知识、技能、综合能力的得分和受表彰的例数均高于对照组,投诉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有助于提高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科护士培训制是指护士毕业后进入临床各科室进行培训,为护士进入专科培训奠定临床基础知识,是护士毕业后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措施^[1]。由于急诊科工作范围广,包括急诊预分诊区、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室、急诊治疗清创室、临时观察输液区等工作区域,各工作区域的工作环境,工作特点,工作重点都各有不同。2005年以来我们对急诊科新上岗护士培训时,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年轻护士(护龄≤3年)实施规范化培训,使其尽快适应护士角色,胜任各项护理工作,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对2004-2009年毕业的年轻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并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已完成培训的18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规范化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结果调查显示,年轻护士规范化培训后,其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显著提高。结论对护龄≤3年的年轻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可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护理队伍的建设,对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河南省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急诊科护士能力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量表对河南省急诊科304名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调查,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总分为(279.84±25.51)分,47.04%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280分,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7个特质得分按分数高低排序依次为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认知成熟度、开放思想、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分析能力、求知欲。工作医院级别、年龄、最终学历、职称、进修学习次数、参与死亡病例讨论次数及写作习惯是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士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具有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但其在分析、处理临床急救问题方面仍需提高,医院可通过为护士提供进修学习机会、加强继续教育、开展死亡病例讨论、培养写作习惯等方式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在新时期使急诊这个特殊医疗环境的护理工作及护理人员适应医疗改革的步伐,通过品质圈活动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使其熟练掌握各种抢救工作。方法 成立品质圈小组并培训,按照PDCA循环程序进行活动。结果 护士的各种急救技能、抢救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更新了护士的观念,极大地挖掘了护士的潜能,提高了服务意识及对疾患服务的品质,急诊工作做到了一急、二快、三熟、四定、五无、六会。结论 品质圈活动对护士培训效果非常明显,值得推广。并指出,护士培训应该做到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技能培训法在提高急诊年轻护士应急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科现有30名工作5年以下的年轻护士进行微技能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临床实地考核综合能力,进行焦虑量表评估,并医生和患者各150名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培训后护士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急操作能力、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方面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培训后焦虑量值与培训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培训后医生及患者满意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微技能培训方法对护士进行系统的抢救应急培训,可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其在危重情况下的应急能力,大大增强护士的工作信心,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对急诊科护士进行专业英语培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急诊科护士专业英语水平的有效培训模式。方法对6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为期2年的专业英语培训,自学为主、结合临床工作,注意听、说、读、写、译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和试卷,对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6.7%的急诊科护士认为有必要进行专业英语培训,培训后护士的专业英语运用能力及相关的工作能力显著提高,培训前后英语测试的各项成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重视急诊科护士的专业英语掌握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培训方法,可有效提高其专业英语水平及相关的工作能力,促进急救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专业核心能力培训在急诊科护士培训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对本科室护士按照核心能力从低到高分为3个层级,围绕急诊专业护士5个核心能力进行分层级培训。评价培训前后护士综合考核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培训后本科室护士专业综合考核成绩优秀率、护士自我评价满意度、急诊科医生及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采用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模式,可以起到优化护理人员能力结构,提高护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急诊护士心肺复苏操作培训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凡山  孙菁  计达  刘欣  刘钰  苗慧  沈洪 《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0):948-949
目的 评价北京地区6家三甲医院的急诊科护士进行心肺复苏培训的实际效果.方法 应用心肺复苏培训设备对每个人员进行模拟心肺复苏操作,检测复苏时按压幅度、按压频率、按压间释放压力,同时记录5组30∶ 2 CPR操作按压及通气的时间,根据培训前检测中发现的不足采取针对性培训,再行培训效果检测.结果 培训前心肺复苏操作总体合格率较低,尤其以按压过快为显,培训后明显提高合格率.结论 受试人员培训前操作整体水平不高,经培训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培训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的培训效果.方法 通过共情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对21名参加共情能力培训的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参加共情能力培训后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得分与患者就诊满意度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通过培训,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的增强和技能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院急诊科的快速发展,急诊急救工作量不断加大,年轻护士陆续加入急诊队伍中,加之老护士的流动,急诊科逐渐成为全院平均年龄最小、护士人数最多、急救任务最重、风险最大的护理单元。如何采取有效的培训手段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病人提供优质、满意护理服务,有效避免和减少护理风  相似文献   

17.
对急诊科新上岗护士培训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适合急诊科新上岗护士的培训方法 :通过制订急诊科各工作区域培训计划,对我院2005年以来急诊科新上岗37名护士实施分区域、分阶段、循序渐进培训,逐项考核.此方法 有效地调动了新护士学习的自觉性和全面达标的竞争性;急诊科新上岗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及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医生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加,有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减轻了急诊新上岗护士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护士队伍的稳定和急诊专科护士的培养和发展;是急诊新上岗护士培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情境模拟训练在急诊应急处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情境模拟的训练方式,对34名急诊护士组织了18次应急处理情境演练,并对急诊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包括急救意识、团队合作、病情评估等13个项目进行考核及评价。结果情境模拟训练后,急诊科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包括急救意识、团队合作、病情评估、时效性、急救仪器应用、急救药品应用、急救技能操作、医护沟通、护患沟通、职业防护10项都有提高(P<0.05)。结论情境模拟训练有助于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及技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提高肾内科低年资护士夜班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的培训方法。方法结合肾内科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20名工作5年内的护士采用传统的跟班制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和应急能力培训,并进行考核。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夜班的病情观察能力、应急配合能力、护理急救技术、专科理论知识、独立工作能力明显提高,与培训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年资护士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应急培训,可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应急能力,保证夜班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