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掌握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沙门氏菌感染情况,为切实有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11年公共场所从业的18956名人员的肛拭子,培养并分离细菌,然后鉴定沙门氏菌。结果 18956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检出的沙门氏菌菌株为63株,检出率最高为0.53%,检出率最低为0.13%。平均检出率为0.33%。结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内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沙门氏菌平均检出率为0.33%,应加强管理工作,确保公共场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降低在公共场所沙门氏菌的携带及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0年石家庄市食品和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沙门氏菌携带情况及菌型分布状况。方法对从业人员粪便进行肠道菌增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分型鉴定。结果共检测标本117 288份,其中检出沙门菌93株,总检出率为0.079%,沙门菌经生化和血清学鉴定分为7个血清群21个血清型,其中B群占37.63%,最常见的血清型依次为阿贡纳、里地乌和山夫登堡。结论本地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仍有较高沙门氏菌的阳性携带率,且分型较广,应密切注意人群沙门氏菌变化,加强健康体检,尽早发现阳性带菌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公共场所服务行业人员HBsAg携带状况,强化健康管理,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68400名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携带状况,探讨防治对策。方法 使用胶体金试纸条对受检者进行血清HBaAg和HBaAg检测。结果 27792名从业人员的HBaAg阳性率为969%。在HBaAg阳性者中HBaAg的阳性率为24.03%,其中35岁以内组高于35岁以上组。结论 必须普及乙肝防治知识,完善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999年度广西北海市区食品生产经营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的携带情况进行了统计分册。结果表明:①北海市区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的总携带率为4.09%;②食品生产经营行业从业人员HBsAg携带率为4.03%,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为4.3%。两者 无显著性差异(x2=0.22,P>0.05);③男性从业人员的HBsAg携带率为5.33%,女性的为3.28%,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x2=27.41,P<0.01);④HBsAg携带率明显呈现出随着年龄性别的提高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近5年包头市昆区饮食行业等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氏菌携带情况.方法:对2004-2008年从业人员中沙门氏菌阳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共检测从业人员便样18 536份,检出沙门氏菌阳性标本72份,阳性率为3.9 ‰.分群中历年来以B群为主,其次为E群.结论:在本地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仍有较高的沙门氏菌阳性携带率,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特别是食品行业卫生监督管理,防止沙门氏菌污染食品而引起食物中毒的爆发;疾控部门要关注人群中沙门氏菌群的变化,为流行病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传染病。特别是食品从业人员长期无症状的HBsAg阳性携带者,对易感人群造成很大威胁。为了解当地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2005年~2007年对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了解沙门氏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及变迁,对本科近4年来从住院及门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秘提到的沙门氏菌及药敏作一回顾笥分析,结果:对20种抗性素对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 了解成都铁路辖区公共场所、饮食从业人员沙门菌携带情况,加强饮食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为防止食物中毒及暴发流行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肛拭培养法对2012-2015年饮食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健康带菌检查,并对分离出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及带菌与季节、年份的关系分析.结果 检测标本86 971份,检出沙门菌43株,检出率为0.49‰.共检出19种血清型,以德尔卑沙门菌、山夫登堡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检出率最高为夏秋季.结论 成都铁路辖区从业人员所携带的沙门菌茼型复杂,检出率和季节等有密切关系,应加强健康检查,预防食物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12.
Human use of antibiotics has driven the selective enrichment of pathogenic bacteria resistant to clinically used drugs. Traditionally, the selection of resistance has been considered to occur mainly at high, therapeutic levels of antibiotics, but we are now beginning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 importance of selection of resistance at low levels of antibiotics. The concentration of an antibiotic varies in different body compartments during treatment, and low concentrations of antibiotics are found in sewage water, soils, and many water environments due to natural production and contamination from human activities. Selection of resistance at non-lethal antibiotic concentrations (below the wild-typ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ccurs due to differences in growth rate at the particular antibiotic concentration between cells with different tolerance levels to the antibiotic. The minimum selective concentration for a particular antibiotic is reached when its reducing effect on growth of the susceptible strain balances the reducing effect (fitness cost) of the resistance determinant in the resistant strain.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resistant bacteria can be selected at concentrations several hundred-fold below the lethal concentrations for susceptible cells. Resistant mutants selected at low antibiotic concentrations are generally more fit than those selected at high concentrations but can still be highly resista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lection at low antibiotic concentrations, the potential clinical problems of this mode of selection,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will b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2005-2009年贵州省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贵州省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K-B法对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贵州省9个市(州、地)26个县(区)的113株伤寒沙门菌和518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10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其中伤寒沙门菌除对C IP不耐药,对其余9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甲副沙门菌仅对CFT、NAL、SMZ有不同程度耐药,耐药率达0.88%~95.95%,个别地区出现了对第三代头孢类药的多重耐药株。结论贵州省伤寒、甲副沙门菌耐药情况已较为严重,尤其是多重耐药菌可能会造成伤寒和甲型副伤寒的流行或暴发。加强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预防控制伤寒和甲型副伤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沙门菌(Salmonella)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最常见的致病菌,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和广泛使用,其耐药性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为了降低沙门菌对人类的危害,各国均加强了对沙门菌耐药性的监测力度,文中就沙门菌的耐药机制作一综述,并对国内近年来沙门氏菌耐药性监测报道进行总结,分析其发展趋势,提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各种临床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茵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情况,以便为临床选用抗肺炎克雷伯茵的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D100细菌鉴定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和KB法做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肺炎克雷伯茵在各类临床标本中的分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胸腹水标本(分离率为69.9%)、其他标本(分离率为34.6%)、分泌物标本(分离率为22.2%)、尿液标本(分离率为19.1%)、痰液标本(分离率为13.2%)和血液标本(分离率为13.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3.7%、5.2%和5.9%,时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均为0。结论肺炎克雷伯茵耐药问题更为严重,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分离的肠炎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食源性疾病溯源及致病菌数据库的建立提供数据。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对广州地区2009-2011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获得的17株肠炎沙门菌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及耐药性检测。结果 17株肠炎沙门菌分为10个PFGE型:G1、G2、G3、G4、G5、G6、G7、G8、G9和G10型,各种PFGE型别之间仅有1~3条带的差异,相似度在86.6%~100%,菌株之间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药敏分析显示除7株肠炎沙门菌对哌拉西林耐药外,对头孢噻肟、亚胺培南、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等药物均敏感。结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分离的肠炎沙门菌菌株之间既存在分子水平的同源性也存在非同源性,加强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分离的肠炎沙门菌菌株实时分子分型检测能快速预警肠炎沙门菌潜在爆发和追溯污染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地区淋病双球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性病门诊疑似淋病患男性尿道、女性尿道和宫颈分泌物,接种T-M淋球菌培养基,培养分离淋球菌。将分离菌株做初步鉴定和生化鉴定,确认为淋病双球菌,做耐药性测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改良Kirby-Bamer(K-B)氏法测定耐药性,按《美国NCCLS药敏试验纸片扩散法法规》标准判读结果。结果:28株淋病双球菌的耐药率青霉素G为28.57%、四环素为57.14%、头孢三嗪为14.29%、壮观霉素为0%、氟哌酸为75.00%。并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其中对3种抗生素耐药的占28.57(8/28)。结论:推荐壮观霉素和头孢三嗪为本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了解目前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根据NCCl5推荐使用的常用抗生素,采用Kirby—Bauer法检测819株病原菌对7—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假单胞茵、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分别对试验所用的15种、12种、9种、8种、7种抗生素耐药2一11种、1—9种、0—6种、1—8种、1—4种;多重耐药率依次为100%、84.4%、74%、86.6%、63.4%。结论:目前从医院感染材料中分离的常见病原菌耐药性严重,多重耐药性普遍,提示临床应高度重视病原菌的耐药现状,根据药敏结果,适当选用抗生素以提高抗感染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CU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4月我院ICU内18831份临床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探讨常见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结果分离获得菌株560株,血培养标本分离率为10.81%,革兰阳性菌占61.1%,革兰阴性菌占31.1%,真菌占7.8%,居前五位的菌株依次为溶血葡萄球菌(20.0%),鲍氏不动杆菌(12.7%),表皮葡萄球菌(11.1%),肺炎克雷伯菌(6.4%),肠球菌属(8.0%)。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89.5%和97.2%,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及非发酵菌耐药现象普遍。结论革兰阳性菌是ICU内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近年来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血培养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