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连市农贸市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等不同生态环境蝇类种群构成及其季节变化规律,为蝇类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4-11月采用捕蝇笼法调查不同环境蝇种构成和种群密度、重要蝇种季节消长。结果大连市常见蝇种有4科8亚科12属15种,优势种依次为丝光绿蝇、厩腐蝇、巨尾阿丽蝇、家蝇、黑尾黑麻蝇,平均密度指数为19.04,蝇类活动高峰期为6~9月,不同生态环境密度指数最高的为居民区(39.96),其次是绿化带(32.08)、农贸市场(13.67),最低的为餐饮外环境(4.75)。结论大连地区蝇类种群密度较高,活动季节较长,种类较丰富。防治工作应以5~10月为重点,并充分考虑丝光绿蝇、厩腐蝇、黑尾黑麻蝇、大头金蝇、家蝇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河北省主要孳生场所住区蝇类的密度、季节消长及构成。方法笼诱法。结果共监测到4科、6亚科、10属、14种主要住区蝇种。蝇类5月份出现,11月份消失,全年共有6个月可监测到蝇,7月份达到密度高峰。农贸市场和餐饮环境捕获到的蝇占全部捕获蝇的66.96%。家蝇、丝光绿蝇、厩腐蝇、棕尾别麻蝇,分别占全部监测蝇种的35.95%、14.50%、10.60%、13.28%,合计构成比为74.33%。结论家蝇、丝光绿蝇、厩腐蝇、棕尾别麻蝇为河北省优势住区蝇种,农贸市场和餐饮环境是主要的蝇类孳生场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绵阳市城区地震后蝇类的种群和密度,为预防和控制蝇类传播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和《绵阳市2010年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选取大西门片区、游仙片区和高水片区为监测点,以笼诱法调查蝇类的种群和密度。结果绵阳市城区丝光绿蝇、铜绿蝇、巨尾阿丽蝇、家蝇、大头金蝇、棕尾别麻蝇、厩腐蝇、夏厕蝇的平均密度依次为4.07、1.58、0.41、0.18、0.18、0.06、0.04、0.04只/笼。蝇类季节消长高峰在7月。各类生境蝇类密度分别为农贸市场15.52只/笼、绿化带11.19只/笼、餐饮外环境8.64只/笼、居民区7.38只/笼。各片区蝇类密度分别为大西门片区6.26只/笼、游仙片区13.86只/笼、高水片区10.71只/笼。结论本次调查掌握了地震后绵阳市城区蝇类病媒生物的具体情况,为政府制订蝇类病媒生物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报告了1995年2~12月份我市城区蝇类的种群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全年共捕获蝇类21582只,经鉴定分为4科20属32种,主要优势种为丝光绿蝇、家蝇、大头金蝇,其次为巨尾阿丽蝇、厩腐蝇、棕尾别麻蝇。季节消长呈双峰形,自3月下旬出现,6、9月份形成两个高峰,10月份渐下降,12月份、1~2月份无蝇入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解首都第二机场廊坊建设区域蝇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预防媒介传染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首都第二机场廊坊建设区域采用诱蝇笼法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2015-2016年首都第二机场廊坊建设区域捕获蝇类4 616只,平均蝇密度为24.06只/笼,隶属4科11属14种。以丝光绿蝇为优势种,其次为大头金蝇、铜绿蝇、厩腐蝇、亮绿蝇和横带花蝇;密度高峰期在7~9月;不同生境类型依次为畜牲棚﹥餐饮外环境﹥村舍﹥绿化带。结论掌握首都第二机场廊坊建设区域蝇密度、种类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合理制定蝇类综合防制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1996年3月~12月份对我市城区有代表性的49个单位和25个居委会和8个村做了蝇类的种群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的调查。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4841只,经鉴定为4科7属8种,主要优势蝇种为家蝇、市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黑尾麻蝇,次为厩腐蝇。季节消长呈双峰形,自3月下旬开始出现,7、10月份形成两次高峰,11月份逐渐下降,12月份和1~3月份未捕获蝇类。  相似文献   

7.
淄博市蝇类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0年3—12月份对我市有代表性的三个社区做了蝇类的种群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的调查。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20080只,经鉴定为四科二十二属三十六种,主要优势种为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和家蝇,次为厩腐蝇、棕尾别麻蝇和斑蹠黑蝇。季节消长呈双峰形,自4月份开始出现,6、8月份形成两次高峰,9月份逐渐下降,12月份和1—3月份无绳类入笼。  相似文献   

8.
岳阳市区绿化带、农贸市场及个体饮食店危害的优势蝇种为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及舍蝇,主要活动于5~10月,三种场所内的蝇类呈现不同的季节高峰。  相似文献   

9.
洛阳市5年蝇类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1990年对洛阳市蝇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市区以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舍蝇、麻蝇和厩腐蝇为优势蝇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29.10%、21.89%、15.14%、12.98%、8.72%和4.19%;优势种群的构成比逐年不同。从5年月平均蝇密度曲线和优势种群季节消长曲线分析,观察到每年有一个数量高峰期,即夏季(6~9月);不同种群的季节消长曲线不同,舍蝇和巨尾阿丽蝇出现较早(3月份以前),丝光绿蝇和大头金蝇高峰期较集中,而巨尾阿丽蝇存在两个高峰期;同时,灭蝇工作对蝇密度有影响,如1987年和1990年市区广泛灭蝇,致使该两年蝇密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青岛城区蝇种构成及优势蝇种季节消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岛城区调查发现有瓣蝇类4科35属68种,其中11种为首次记录,连同以往记载种共4科51属115种。优势蝇种为丝光绿蝇、厩腐蝇、家蝇、大头金蝇、铜绿蝇等,分别占24.13%、16.62%、12.19%、10.74%和9.40%。优势蝇种的密度高峰出现在8月份,对于指导蝇类合理防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了解兰州市蝇类种群与季节消长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蝇类防制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网捕法和诱蝇笼法。结果获得兰州市蝇类4科21属44种,即蝇科7属17种,花蝇科1属2种,丽蝇科7属13种,麻蝇科6属12种。生态观察点调查共捕获蝇类1 009只,家蝇为优势种群,占68.19%;平均密度为3.60只/笼,以农贸市场密度最高,为5.50只/笼。蝇密度曲线呈双峰型,高峰出现在6月和8月,密度分别为6.23只/笼和5.53只/笼。结论掌握蝇类种群与季节消长规律是防制蝇类关键,今后应加强对蝇类调查研究,从而有效的控制蝇类密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医巫闾山不同高度的有瓣蝇种类分布,成蝇组成,季节消长情况。方法 于医巫闾山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高度重点地方,即山底、山中和山顶设三个固定调查点。以笼诱法进行种类分布,成蝇组成和季节消长调查。将诱获的成蝇,以敌敌畏毒死后,进行分类登记,并计算出月均虫只密度。结果年平均诱捕成蝇总数为10248.5只,共60种,雄雌之比1:1.4。以粪种蝇、银眉黑蝇、常齿股蝇、黑胸球果花蝇、西藏莫蝇、双毛芒蝇、夏厕蝇、叉叶绿蝇、叉丽蝇、丝光绿蝇、新陆原伏蝇、巨耳亚麻蝇、黑尾黑麻蝇为不同高度常见的优势蝇种,上述14种成蝇占诱捕总数的89.8%。结论医巫闾山不同高度的有瓣蝇种类分布,成蝇组成,季节消长情况怎样。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浦东新区蝇类种群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浦东新区目前的蝇种构成、季节消长及蝇幼孳生情况。方法:采用天幕式捕蝇笼,以腐鱼酱为诱铒。结果:目前,浦东新区的优势蝇种为家蝇、绿蝇、丽蝇、大头金蝇、麻蝇。蝇密度高峰期在5、6月份及9月份。垃圾箱房、农贸市场、建筑工地蝇幼孳生阳性率较高。结论:蝇种构成随年份、月份不同而变化,不同生境蝇幼孳生阳性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肖厝口岸的蝇类本底情况,为口岸蝇类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6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肖厝口岸的蝇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9315只,隶属4科10属13种,优势蝇种为舍蝇,占捕获蝇总数的37.48%;蝇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77.63只/笼;在3、8、10月份出现3个高峰期;不同生境的蝇密度也各不相同。结论此次调查填补了肖厝口岸医学媒介资料的空白,为进一步开展蝇类媒介传染病监测提供了依据;搞好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的关键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媒介生物随季节的特点,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蝇密度,从而控制病媒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连市鼠的种群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控制鼠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夹夜法。结果大连地区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平均鼠密度为0.36%。结论 2006-2010年鼠密度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我市城区各种蝇类构成、季节消长规律及蝇类引起传染病发生的关系、综合治理、科学防制,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提供提供依据。方法笼诱法。结果大头金蝇(Chrysomya pinguis)、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e)和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 grahami)为优势种群,3月入笼,8、9、10月达高峰,11月份基本无蝇。结论经城区统一灭蝇后,蝇密度下降,控制在国家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西宁地区蝇类密度与季节消长规律,为蝇类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每个监测点设置1个配有新鲜饵料的天幕式捕蝇笼,放置8h(9:00~17:00),收集到的蝇类用乙醚杀死后分类,统计各蝇种数量,并计算蝇类密度。结果西宁市2010年平均蝇类密度为13.06只/笼;优势蝇种为厩腐蝇、新陆原伏蝇;蝇类季节消长呈单峰型,9月份达最高峰。结论孳生环境和防治措施是影响蝇类密度和种群的主要因素。蝇类防制应采取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制措施,以达到降低蝇密度、控制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确定2006-2010年闵行区蝇类季节消长的高峰日和高峰时段,了解蝇类季节消长规律.方法 采用圆形分布法统计分析闵行区2006-2010年蝇类密度监测数据.以圆形分布r值表示分布集中趋势.结果 2006-2010年共监测蝇388只,监测最高月份为7、8、9月,分别为91、70、67只;2006-2010年蝇密度分别为0.18、0.43、0.44、0.86、0.48只/(笼·日);蝇类平均密度高峰日为7月21日,高峰时段为5月30日至9月11日.年平均r值为0.6706,经假设检验2006-2010年不同年份及年平均r值相应的P值均<0.01.结论 闵行区蝇类消长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