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病例资料女,84岁。主因左颧部无痛性肿物半月入院。患者半月前发现左颧部有一黄豆大小肿物,无疼痛及明显不适,入院时已长至蚕豆大小。门诊以左颧肿物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左侧颧部皮肤可见一肿物,  相似文献   

2.
我院使用成都锦江微波电器厂生产的WB—100型微波多功能治疗机,治愈一例右面部鳞癌,现报道如下。 病员徐某,女,84岁。面部生暗褐色“老年斑”多年。1995年初,右面部老年斑瘙痒、脱皮,继而流黄水、溃烂。经多次涂药、换药,时有结痂,痂下积脓,创面始终不愈,且溃烂中央渐渐长出小草莓状肿物,分成两叶,表面糜烂,碰之易出血,大小约15mm×  相似文献   

3.
欧喜荣  李陆  岑笃才 《贵州医药》2006,30(3):201-201
患者,女性,97岁,因右面颊部进行增大肿块半年于 2002年10月28日入科。入院查体:右面颊部可见5.0cm× 4.5cm×2.5cm外生菜花样肿块,表面灰白、溃烂,淡血性渗出,边界清楚,移动可,明显压痛,触之易出血,基底部宽约 4.0cm×3.0cm,行包块活取病理为“右面颊部”高分化鳞癌。入院诊断:右面颊部高分化鳞癌Ⅱ期。于2002年11月4日  相似文献   

4.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6岁,已婿,因右颌下渐长性、无痛性肿物40余年,生长加速1年余.初步诊断:右面颈部巨大肿物.于2007年7月30日人院.人科后查体:体温36.6℃,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8/70 mmHg.  相似文献   

5.
【病例】女,91岁。主因右面部肿物伴增生2年余,快速增大伴疼痛1周入院。患者于2年前右眼眶下部出现一疣状肿物,随着时间而增大生长为“羊角”状,1周前肿物基底红肿疼痛而就诊。有高血压病史数10年,曾口服阿替洛尔等药物(用法不详),近2年来血压稳定未服用降压药物;6年前曾行右颞部乳头状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 ,2 8岁。主因右面颊部无痛性渐增性肿物 2 8年 ,于 1998年 11月 16日非急诊入院。患者出生时即被发现右面颊长一小肿物 ,质地柔软 ,瘤体随年龄增加而渐大 ;当地医院诊为“血管瘤”,给予瘤腔内注射硬化剂治疗 (具体不详 ) ,无明显疗效 ;后患者曾先后就诊于国内多家知名医院 ,均因瘤体过大未得到有效治疗。查体 :口外 :面形明显不对称 ,右面颊部肿物体积约 14 .0 cm~ 8.5 cm× 6.0 cm,边界欠清 ,大致范围为 :右侧耳颞部、腮腺嚼肌区、颌下及颏下 ,累及右半面 ;瘤体表面皮肤约 8.5 cm× 6.5 cm呈蓝色 ,质地柔软 ,可触及数十个静脉石 …  相似文献   

7.
患,男,73岁,2003年9月13日入院,以无痛性血便三小时来诊。先后排鲜血便四次,总量为500克,无恶心呕吐,无心悸气短,查体:P:96次/分,BP:160/90mmHg,无贫血,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痛,肛诊未触及肿物,指套染血。经对症止血治疗,便血停止,做肠镜检查距肛缘约12.20cm处,可见巨大息肉样隆起,表面溃烂,成分叶状,  相似文献   

8.
邓小华  雷伟  曾瑞 《江西医药》2005,40(10):653-654
颧部褐青色痣又称真皮痣.过去认为是太田痣的一个变种.但该痣有着与太田痣不同的临床特点和组织病理表现.是影响中年青女性面部皮肤改变的常见色素增加性痣病。长期以来,该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自2003年8月~2005年3月,我们应用Q开关Nd:YAG激光结合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IPL)颧部褐青痣3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48岁,阴茎肿物2年。近来生长加快,排尿不便。破溃腐烂近1个月。局部检查:阴茎头部肿物,如儿头大小,结节状,表面溃烂,有恶臭,双侧腹股沟淋巴结不大,临床诊断阴茎癌住院,行阴茎及肿物全切术,术后一般情况良好,伤口愈合,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0.
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病,多发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大多数属于先天性发病,多数在婴儿时期生长迅速,造成颌面部畸形。本文2例均属此类。例1:女,6个月“右面部血管瘤”入院。患儿出生后右面部膨隆,大于左侧。右腮腺区有一肿物未突出皮肤,局部皮肤颜色稍红,有明显的散在的毛细血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摘要 1.1 患者女,17岁,左面部多发性肿物前来就诊。患者于6年前发现左面部下颌角区出现米粒大小结节,无瘙痒、无疼痛,周边皮肤无皮疹、溃烂等,随着年龄增长,左面部结节逐渐增多,增大,一直无自觉症状。平素身体健康,家庭成员无发现有类似疾病。  相似文献   

12.
患:女,45岁,该患以左足外侧肿物一年,伴疼痛、增长较快两年为主诉来我院就诊。患一年前于左足背外伤愈合后形成一花生米大肿物,近两年来,该肿物生长迅速,并向左足4、5趾骨远端蔓延,常破溃,经外科清创术后愈合较困难,故来我院外科就诊,要求近一步治疗。就诊时查体:肿物位于足背4、5趾骨远端,表面溃破,  相似文献   

13.
【病例】女,54岁。主因右中、下腹部肿物逐渐增大4年入院。无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查体:右脐区可触及鸡蛋大小肿物,右下腹部可触及鸭蛋大小肿物,形状不规则,质硬,表面尚光滑,无液体波动感,稍有活动度。查血常规正常。超声检查示右下腹、盆腔、右腹股沟低回声肿物。CT检查示腹膜后实质性占位病变。手术探查见:右下腹肿物位于回肠系膜、右腰骶关节处,完整分离肿物;右腹股沟区肿物与腹膜及腹股沟韧带粘连,  相似文献   

14.
足底内侧皮瓣转植应用1例李宏志患者,女,20岁,因左足跟腱部反复溃烂不愈合12年入院。查:左足跟腱处有4×5(cm)溃疡创面,中央高低不平、溃烂、部份鳞屑化,病灶周围皮肤色素加深。X线检查病灶周围骨质无破坏。思茅地区医院整形外科(665000)经术前...  相似文献   

15.
内外兼治妇女黄褐斑28例自1985年以来,自拟玉容膏外用润肤祛斑,治疗妇女面部黄褐斑,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年龄最小者25岁,最大者40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0年。诊断标准:发生在颊部、前额、眉弓、眼周、颧部、鼻背、鼻翼...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49岁。因发现下腹部肿物近1年于2004-11—09入院。妇科检查:一般状态良,右下腹可触及一手拳大小的包块,活动良。子宫及左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右附件区触及一手拳大小的肿物,质地中等,活动良,边界清,无触痛。B超示:右附件肿物。临床诊断:右卵巢肿瘤。入院后1周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及双附件无异常。前腹壁腹膜外膀胱右侧有一手拳大小肿物,向盆腔内突出,似充盈的膀胱。沿肿物包膜完整剥出肿物,肿物包膜完整,内有胶冻样液体。病理回报:腹壁腹膜外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17.
鼻硬结症1例     
患者女性,54岁.10年来病人无明显诱因出现在鼻塞,并相继发现肿物.曾在当地行在上颌窦穿刺,术后症状元改善。近3年出现音嘶,门诊以“在鼻前庭囊肿、喉肿物”收入院.X钱片示双侧上颌突腔密度增加、模糊,周围骨壁未见异常,右侧*颌窦气化不良.查体: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右鼻前庭可见肿物约05cmx0.scm,不光滑,中等硬度,触之不易出血;鼻中隔右侧后上方可见0.3cmx03cffi同样肿物;喉部检查见左侧喉室饱满,声门下可见肿物,呈弥漫性,边界不清,遂行界前庭肿物切除术和喉部肿物活检。病理检查:肉眼见灰白、灰红色不整形组织…  相似文献   

18.
病例:男,28岁,因吞咽障碍2年余,于1993年6月14日住院。患者于2年前发现咽部肿物、异物感、无吞咽障碍、无发热和其它不适。经用抗菌素治疗无好转,之后未再做过治疗,于入院前3个月发现肿物逐渐增大,伴张口困难、头痛、左眼痛、说话不清,吞咽障碍,仅能进流食。平素身体健康。家族兄、妹中无类似疾病。 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营养稍差,发育尚可。耳鼻咽喉及口腔检查所见:右咽腔颅底和下颌部有一巨大肿物,表面呈结节状,质硬无波动,下颌部皮肤无红肿,口腔粘膜充血、但无溃烂。肿物上下缘界限不清,但鼻咽顶部及后鼻孔被肿物占据,已达中颅凹底;下缘突出于左下颌骨内下缘下约4.0cm;内缘已超越中线,使悬雍垂、会厌向对侧移位、鼻咽腔被肿物占据;外后缘向翼腭窝、颞下凹侵入性膨胀,  相似文献   

19.
女,54岁。主因左踝部黑痣切除术后10年、左侧腹股沟出现肿物并增多增大8年入院。患于10年前行左踝部黑痣切除术,病理检查结果不详。8年前发现左侧腹股沟肿物,5年内增至3个,无畏寒、发热、腹痛等不适,左下肢活动无障碍,未就医,但近3年肿物逐渐增大。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肿物,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20.
冯继  周益民  于俊华 《河北医药》2005,27(2):141-141
患者,男,54岁。因视力渐进性下降,右面及舌麻木1年,伸舌、吞咽障碍1月余入院。1983年、1989年两次行左颞下后颅窝联合入路行脊索瘤切除术。查体:神志清晰,言语不清,嗅觉丧失。右眼视力光感,左眼视力2m指数;双瞳孔3mm,对光反射存在;左眼球活动尚可,右眼上下活动尚可,左右活动受限。眼底检查:视乳头色淡。右面感觉减退。左周围性面瘫。味觉酸甜尚可,双侧听力大致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