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荣宗  王惠华 《云南医药》1997,18(5):345-346
食管灼伤狭窄的外科治疗彭荣宗王惠华胡旭东李旭因吞服强酸或强碱所致的食管化学灼伤,如早期处理不当,则食管狭窄的发生率可高达56%~70%,需进行外科治疗〔1〕。我院自1974年至1996年共对13例食管化学灼伤狭窄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狭窄及其护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曾少敏  钟敏 《河北医药》2004,26(5):440-441
目的 评价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 食管癌 86例 ,内镜下食管癌狭窄段置入金属内支架 92个 ,并对病人手术前后症状改善及狭窄段扩张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86例中 ,一次置管成功 84例 ,二次置管成功 2例 ,术后食管狭窄段直径由平均 ( 3 .1± 1.4)mm扩张至 ( 18.3± 1.2 )mm(P <0 .0 1) ,所有病人吞咽困难明显改善 ,有效率达 10 0 %。结论 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是食管癌狭窄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通过协作配合 ,在护理方面 ,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是治疗成功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方案对颈动脉狭窄伴有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6例对颈动脉狭窄伴有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血管内支架治疗后患者满意率为100%,治疗前后满意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支架血管形成术对于颈动脉狭窄伴有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取得了较高的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4.
1980年6月12日~1990年6月30日,我们共进行外科治疗食管腐蚀性狭窄40例,其中应用结肠代食管治疗19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9例,男9例,女10例;年龄5~52岁,平均13岁。14岁以下8例。强碱(NaOH)灼伤16例,盐酸、硫酸、开水各1例。其中17例误服,2例为自杀原因。梗阻症状出现天数为2~36天。其中开水烫伤1例6个月零两天才发生狭窄症状。 X线检查:食管上段狭窄4例、食管中段狭窄10例、中上段狭窄1例、中下段狭窄3例(其中1例并发幽门梗阻)、全食管狭窄  相似文献   

5.
食管恶性狭窄是引起患者吞咽困难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并发症食管纵隔瘘、食管气管瘘以及吻合口狭窄等都会引起食管输送功能障碍而危及病人生命。对此传统内、外科均缺乏较好的治疗方法。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进口支架价格昂贵,使临床推广受到一定限制。本组36例病人是我院从1998年至2002年6月间收治的,全部成功置入国产覆膜支架41个,从而大大改善了病人的进食状况,收到了与进口支架同样的效果。通过本文的总结以期提高对国产覆膜支架认识,以便在临床上推广使用。1临床资料本组36例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球囊扩张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对14例结核性气道狭窄病人实施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分别于术前和最后一次球囊扩张治疗后当天对狭窄段气道直径,气促评分和第一秒用力容积(FEV1)进行测定。结果14例支气管结核性狭窄病人经纤支镜下球囊扩张1~6次(平均3.21±1.56次),即刻疗效达100%,狭窄段直径明显增大(P<0.01),气促评分明显降低(P<0.01),术后FEV1明显上升(P<0.01)。4例病人在治疗中发生少量出血,5例病人出现胸痛,未见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支镜下球囊扩张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能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缓解气促症状,是一种简单、安全、见效快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肝内胆管结石和狭窄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86例肝胆管结石系列治疗资料.结果 术中胆道镜等综合治疗使手术残石率由79%(314/398)降低为24%(96/398),最终残石率降低为2%(19/786).结论 手术前应利用各种影像学检查对结石与狭窄作出全面诊断;术中术后应充分发挥胆道镜的作用,发现并取除结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6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次出现明显狭窄的病人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结论 冠脉内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病人可以考虑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静脉麻醉在食管贲门狭窄扩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在食管贲门狭窄扩张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食管狭窄病人 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A组 ) 40例和对照组 (B组 ) 40例 ,观察组给予异丙酚静脉麻醉后再行扩张等治疗 ,对照组则不予静脉麻醉而行常规操作 ,比较两组扩张治疗中病人的反应和感受、操作时间及观察组在治疗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病人满意度 95% ,而对照组为 18% (P <0 0 1) ,观察组病人流涎、恶心呕吐和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相对较短 ,心率、血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 )、血氧饱和度治疗前、中、后无明显差别。结论 在食管贲门狭窄扩张治疗中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且可缩短操作时间 ,减少不良反应 ,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刘伟  杨华 《云南医药》1994,15(5):341-342
本文对30例5年以上病史的腰椎管狭窄的病人进行病程分析。在5年病程中,70%的病人症状无改变,10%改善、20%加重。5年内无严重加剧的趋势,但5年以上,几乎所有病人的症状都加重,均需手术治疗。本文对其病程作了初步观察分析,使我们对其病程的规律有一定了解。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附23例临床分析)太原铁路中心医院(030013)吴振,郑烽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是骨科常见病,是引起腰腿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自1989年~1995年6月手术治疗病人共23例,取得满意效果,优良率为9...  相似文献   

12.
移植肾动脉狭窄病因及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病因、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5至2009年经移植肾动脉造影确诊为TRAS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9例,女4例。年龄23~62岁,平均44岁。23例术后均采用环孢素(CsA)或他克莫司(FK506)加吗替麦考酚酯(MMF)加泼尼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其中以CsA治疗为主者14例(60.9%),以FK506治疗为主者9例(39.1%)。结果 23例TRAS患者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者13例(56.5%);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者4例(17.4%);吻合技术原因致吻合口狭窄者1例(4.3%),移植术后1周切除移植肾,再次移植成功;TRAS原因不明者5例(21.7%)。经造影确诊为移植肾动脉狭窄时间为移植术后1周~4年,平均(12±11)个月。单纯吻合口狭窄12例,单纯主干狭窄9例,吻合门并主干狭窄1例,吻合口并受体髂动脉狭窄1例。22例经介入治疗,13例(59.1%)肾功能于1周内恢复,8例(36.4%)2~3周内恢复,1例(4.5%)随访3个月,肾功能无变化;对比剂肾毒性导致血肌酐一过性升高者5例,发生移植肾动脉血栓和腹股沟血肿各1例。结论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TRAS与移植肾血管吻合技术、AR及DGF有关。移植肾动脉造影是确诊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一经确诊应立即行球囊扩张或血管内支架治疗,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气管狭窄原因复杂,处理棘手[1].我们于1997年5月至2005年1月外科治疗各类气管狭窄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国产镍钛合金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我院自 1996年 6月至 2 0 0 2年 9月共治疗 2 0例 ,通过对病人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指导 ,均获成功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治疗食管恶性狭窄 2 0例 ,男 15例 ,女 5例 ;年龄 40~ 90岁。病人症状为程度不同的吞咽困难 ,进行性消瘦。总计置入 2 1根支架 ,其中 ,食管中上段狭窄 3例 ,中段狭窄 10例 ,贲门胃底癌波及食管下段 3例 ,贲门胃底癌术后食管 胃吻合口狭窄 4例。狭窄长度为 3~ 11cm ,病史最长达 2年。1.2 术前准备  ( 1)病人准备 :完善各种检查、…  相似文献   

15.
消化道狭窄是晚期食管癌、贲门癌的严重并发症,还见于术后吻合口狭窄、贲门失弛缓症。消化道狭窄引起吞咽困难,严重地影响营养摄人,危及患者生命。我院从1999年2月至2007年7月采用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上述原因引起的吞咽困难患者258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胆管内吻合在肝内胆管结石(IBDS)伴胆管口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外科收治的IBDS伴胆管口狭窄患者80例资料,均行胆道镜取石、胆管内吻合、胆肠吻合引流术.统计患者手术情况、疗效、并发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术中出血量(160.2±23.2)mL,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采用泌尿外科技术对输尿管狭窄进行治疗的23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30例,女105例,年龄759岁,平均(30.7±6.8)岁。其中输尿管闭锁56例,狭窄179例。输尿管狭窄长度<1.5 cm 180例,>1.5 cm且<4.0 cm 21例,>4.0 cm 35例。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发生狭窄84例,输尿管上段46例、中段17例、下段50例,输尿管狭窄≥2处37例。结果 235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中196例借助内镜找到正确的引导方向,应用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33例,电刀内切开术85例,输尿管镜镜体扩张术15例,球囊扩张术35例,导管扩张术治疗28例。术后1年随访患者185例,一次手术痊愈137例,狭窄复发需再次扩张、植入金属网状支架或内切开术98例。结论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方法,特别是狭窄长度<1.5 cm、轻中度狭窄、患肾功能较好及损伤性输尿管狭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颈内动脉狭窄≥80%的患者38例,全部均行全脑血管造影(CAG)、颈部超声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并采用3种不同支架治疗;6月后复查上述检查。结果 38例操作顺利,临床并发症少,3例(7.9%)发生短暂性脑块血发作(TIA),1例(2.6%)发生脑栓塞,3例(7.9%)发生过度灌注综合征;所有病例影像学评价成功,TCD检查血流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33例(86.8%)临床症状完全消失,3例(7.9%)好转;6月后CAG显示仅2例(5.3%)发生血管再狭窄。结论 CAS技术治疗颈内动脉高度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姜滔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7):429-430
探讨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的治疗效果。尿道镜结合输尿管镜直视下手术治疗31例尿道狭窄患者。首次成功31例,术后随访8月~2年,5例1~6月再次发生尿道狭窄,二次行经尿道手术治愈;7例患者未进行尿道扩张,10例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1年不等的尿道扩张。结论尿道镜结合输尿管镜直视下手术治疗尿道狭窄,提高了腔内手术的成功率,且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2例先天性主动脉上狭窄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对该病的病理分型,临床表现,手术治疗的电动机,方法及其预后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该病应早手术治疗以及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