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可吸收止血膜治疗儿童鼻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儿童鼻出血患儿100例作为观察对象(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50例儿童鼻出血患儿实施明胶海绵填塞治疗,针对治疗组50例儿童鼻出血患儿实施可吸收止血膜治疗,对比两组儿童鼻出血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儿童鼻出血患儿治疗后的痊愈率(94.00%)明显优于常规组儿童鼻出血患儿(80.00%),两组相比:P=0.04;且治疗组儿童鼻出血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常规组儿童鼻出血患儿(26.00%),两组相比:P=0.00。结论:针对儿童鼻出血患儿实施可吸收止血膜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电灼止血术在鼻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鼻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电灼止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塞止血治疗。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鼻出血再发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止血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再发鼻出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鼻内镜下电灼止血术治疗鼻出血疗效确切,鼻出血复发率低,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少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5.
邓建平  梁敏志  陈泽 《微创医学》2010,5(3):218-22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诊治顽固性鼻出血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应用鼻内窥镜对144例顽固性鼻出血进行探查,发现出血灶并同期进行电凝止血。结果出血部位位于鼻中隔中段32例(其中5例合并黎氏区出血),鼻中隔后段26例,嗅裂区12例,鼻底部12例,中鼻道18例,吴氏静脉丛44例,均在局麻下施行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术,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结论鼻内窥镜对出血部位定位准确,安全有效,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而且治疗方便,减少了鼻出血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四十年代以来,膜剂药型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已有眼、口腔、鼻腔药膜,还有冻伤、烫伤和外科创口愈合药膜等。其中除口腔药膜为中西合成药外,其它均为西药。本药膜系纯中药制成,是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调整中药配方,由膏剂发展而来,有止血、消炎、止痛和生肌等功能。适用范围广,药源丰富,成本低,使用、携带方便,对部队有平战结合的优点。一、处方组成及药理简析  相似文献   

7.
我省地处高寒。鼻粘膜病变发病率高于内地,是引起鼻衄的主要因素,但治疗手段较少,且疗效不满意。通过对200例(347侧鼻腔)患者的观察治疗,对鼻用止血消炎膜对鼻粘膜病变的近期疗效作出评价,初步探讨了药膜的药理机制,讨论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证明此药膜对高原地区鼻衄患者鼻粘膜病变的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总结了治疗中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8.
无痛止血海绵在鼻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一步探讨更好的鼻腔填塞物。方法比较传统的凡士林纱条与无痛止血海绵作为鼻腔填塞物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填塞后48h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05)。填塞时及取出时疼痛的程度、应用无痛止血海绵填塞及填塞期间的主要症状都较凡士林纱条组的患者轻。结论无痛止血海绵是理想的鼻出血鼻腔填塞物。  相似文献   

9.
鼻腔止血气囊在鼻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90例鼻出血患者应用鼻腔止血气囊治疗,气囊充气后即时止血率达100%.8h气囊放气后不再出血者91.1%(82/90),需反复充放气数次不再出血者4.4%(4/90),无效者4.9%(4/90)。应用鼻腔止血气囊治疗鼻出血疗效好、损伤小、患者痛苦少,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0.
李雪申 《吉林医学》2012,33(9):1908-1909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在鼻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鼻内窥镜下对鼻出血进行治疗的88例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88例患者仅有3例通过二次电凝方治愈,其余患者均一次治愈。选取的88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经1~5个月回访均无再次出血现象发生。结论:鼻内窥镜在鼻出血治疗中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安全、止血可靠、探查彻底的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方法多采用前鼻孔凡士林纱条填塞术和后鼻孔栓塞术,由于鼻腔出血部位隐蔽,往往填塞不到位,止血不彻底,而且后鼻孔栓塞痛苦大,有引起中耳炎、中隔穿孔、鼻窦炎等并发症,体弱患者有时危及生命。2002年来我科采用鼻内窥镜下查找出血点,局部硝酸银烧灼、电凝或明胶海绵凡士林纱条填塞技术,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吴柳青  梁志成 《柳州医学》2006,19(4):201-202
老年人鼻出血常出血量多,来势凶猛,部位深在,且多由全身疾病引起,及时判明出血部位,查清出血原因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关键。我科自1998年经鼻内镜治疗老年鼻出血79例,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贺松坡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54-54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在鼻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14例鼻出血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鼻内窥镜下电凝处理,对照组用传统的鼻孔填塞处理。结果治疗组止血一次性治愈42例,二次电凝治愈10例,三次电凝治愈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止血一次性治愈21例,二次治愈13例,三次治愈4例,三次后仍出血人数19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治疗鼻出血安全有效、方法简单,患者痛苦小,无明显并发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在鼻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诊治鼻出血中的价值及作用。方法:116例鼻出血患者中,52例常规前鼻镜检查不能明确病灶并顽固性鼻出血,使用鼻内镜检查并治疗。结果:46例1次治愈,6例次日有出血经再次治疗而愈。结论:本法操作简便、视野清晰、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少。找到出血部位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提高了常规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鼻内窥镜在鼻出血诊治中的应用马民洛阳医专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洛阳471003关键词鼻内窥镜;鼻出血;治疗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鼻腔前部的出血,一般部位明确,易于治疗。鼻腔后部或顶部的出血来势往往凶猛,由于部位深在、隐蔽或伴有中隔偏曲或局部有毛细血管...  相似文献   

17.
张铭燕 《中外医疗》2012,31(32):56+58-56,58
目的对比鼻出血治疗中凝胶气囊止血鼻塞填塞法和凡士林油纱条填塞法2种方法,探讨凝胶气囊止血鼻塞在鼻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及优点。方法将150例在该院各科有鼻出血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凝胶气囊止血鼻塞填塞组84例和凡士林油纱条填塞组66例,比较填塞后止血效果,拔出填塞时鼻再出血发生率。结果填塞后止血效果,凝胶气囊止血鼻塞填塞组98.8%,凡士林油纱条填塞组90.1%。拔出填塞时鼻再出血发生率,凝胶气囊止血鼻塞填塞组3.5%,凡士林油纱条填塞组13.6%。结论凝胶气囊止血鼻塞止血效果确切,再出血发生率低,非常适合鼻出血患者局部填塞治疗。  相似文献   

18.
正鼻出血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亦可由全身性疾病所致。鼻腔填塞是鼻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局部处理的一种最及时有效的方法[1],绝大多数病人经此法治疗能达到止血目的,但由于填塞方式局限和凡士林纱条等填塞材料的因素,患者往往会出现鼻部剧烈疼痛、头痛、眼胀,甚至在填塞过程中休克的情况,抽取填塞物时还可能会因粘连导致再次出血。我科门诊自年月以来,采用新型高膨胀止血材  相似文献   

19.
鼻内窥镜在鼻出血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晓平  陈天宾  何晶 《重庆医学》2007,36(9):855-857
目的研究鼻内窥镜在鼻出血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并与前鼻镜比较。方法选择在2004年5月~2006年1月间263例非外伤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前鼻镜检查与鼻内镜检查处理,了解鼻出血的主要病因,比较两组诊断符合情况、首次确诊情况以及采用鼻腔填塞或后鼻孔填塞的情况。结果病因多数为Little区黏膜病变,此外有鼻腔鼻窦炎症、鼻中隔偏曲、良性与恶性肿瘤等。试验组在首次确诊率、鼻腔填塞、后鼻孔填塞率等指标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的前鼻镜相比,鼻内镜在鼻出血的临床诊治中具有确诊早、创伤小、效果好的优点,是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韩小璐 《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679+168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诊治疗鼻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鼻出血患者经鼻内镜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明确出血部位者160例,占94.12%。出血点位于嗅裂部26例,鼻咽部26例,鼻底部18例,鼻中隔部30例,中鼻道后端34例,下鼻道26例,出血点不明10例。经鼻内镜下烧灼治疗、凡士林纱条及膨胀海绵局部填塞止血后,166例在2个月的随访期内未再出血,一次性治愈率达97.65%。结论:鼻内镜在鼻出血的临床诊治中具有易确诊、创伤小、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