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填空题1、痰与火、血虚有火;2、精神短少,神志不交;3、养心血,调脾土,佐以宁神定志;4、茯苓;5、二陈汤;6、外湿、内湿、湿热、风湿二、单选题1、C;2、E;3、D;4、B;5、B三、简答题1、惊悸者,忽然若有惊,惕惕然心中不宁,其动也有时。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不静,其作也无时。  相似文献   

2.
正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或作属痰,挟火与湿,又须分气虚、血虚。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死血、淤血血虚,在右属痰、有热,气虚。左以四物汤桃仁、红花、竹沥、姜汁。右以二陈汤、四君子汤,加姜汁、竹沥。——《丹溪逸书》咳嗽痰喘,其根已久,停饮所致也。头眩目赤,风郁于上;肌肤如浮,痰郁于中;大便泄利,湿郁于下。此病风  相似文献   

3.
一、填空题1、半夏、生姜、橘皮;2、薤白半夏汤;3、痰,火,肺,清道;4、降气。二、简答题1、高者抑之。客者散之。血热者宜凉,气虚者宜补。不可专苦寒降火。若清火补气而不效者,又当开郁。2、血虚者,朝轻夕重。气虚者,朝重夕轻。风热痛者,遇热则发。风湿痛者,阴雨则甚。湿痰痛者,  相似文献   

4.
火郁与阴火学说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郁并非一病的专名,而是一系列病证的共同病机,凡因火热被郁遏于内,不得发越而引起的一系列病证,皆是火郁证,因火与热同性,故火郁又常称为热郁;阴火,从广义来说乃指没有实在病灶,而机能呈虚性兴奋者。如气虚之火、阳虚之火、血虚之火、阴虚之火及五志之火等等。实者为阳,可称“阳火”,虚者为阴,故称“阴火”。狭义而论是指内伤脾胃,中气不足而产生的内热证候,如李东垣云:“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可见李东垣所称“阴火”之阴字,是“内”或“里”的互词。所以“阴火”一词,无疑是一个病理学名词,系指多种致病因素而致脾胃气衰而出现内脏机能虚性兴奋之“火”。简言之“气虚有火”,此狭义“阴火”之谓也。  相似文献   

5.
气郁的内涵即气机郁抑不畅,气郁久而不解,则继发火郁、血郁、湿郁、痰郁、食郁以及五脏本气郁结等病证,气郁与气滞相同,症状相似但一轻一重,可以相互转变。体质因素、外感风邪和寒邪、情志失调、劳倦过度均可导致气郁的产生。气郁可导致血瘀和生痰,其中生痰包括气郁直接生痰和气郁化火间接炼液为痰,同时痰和瘀血还可加重气郁临床表现,可见胸满胁痛、心悸、痞满、腹胀、情志异常、不寐郁劳、梅核气、阳痿等病证。气郁是六郁之始,及时干预可以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强调气郁作为始动因素的重要性,希望为治疗追本溯源,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郁证又有郁结之称。郁是郁滞不通,结是结聚而不得发越之意。此证临床较为常见,现综合古代文献及近年教科书,参以己见,概述如下,供青年同道临证时参考。《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载有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等,属五气之郁,后世合称五郁。《丹溪心法》载有气郁、血郁、湿郁、热郁、痰郁、食郁等,合称六郁。《景岳全书》提出情志之郁,遂有怒郁、思郁、忧郁、悲郁、惊郁、恐郁等名称。《赤水玄珠·郁证门》提出五脏本气自郁,载有心郁、肝郁、脾郁、肺郁、肾郁、胆郁等名称,其中以肝气郁结最为常见。郁证是因情志不舒,气机郁结,而致血滞、痰结、食积、火郁,乃至脏腑不和,心脾两虚,阴虚和血虚等多种病证。所以,它的范围比较广泛,即所谓“郁非一病之专名,乃百病之所由起也。”如《景岳全书·  相似文献   

7.
郁分虚实,治从气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者论郁证,谓有六郁。六郁者乃气、血、痰、火、湿、食。其治多偏从实证施药:气郁者以理气破气、血郁者以活血行郁、痰郁者以化痰豁痰,火郁者以清热泻火、湿郁者以燥湿化湿、食郁者以消散食积,凡此用药,相沿至今,鲜见逾越。然临证所见,郁证患者,证情繁复,若从六郁辨证,难免牵强附会,且每每有虚有实,何能一味从实证施药?  相似文献   

8.
孙其新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0):779-781
探讨谦斋关于脾胃理论的学术思想 ,结论 :脾与胃作用是统一的 ,其阴虚和阳虚都只能有一个 ;结合脾胃病的划分原则 ,提出辨主脏的思维方法 ;将中气虚病理演变分为 4个阶段 ,确立脾血虚的辨证地位 ;阐明气虚发热的机理是血分亦虚 ,多兼外邪 ;内湿以脾胃并重 ,将湿阻辨证分 3个层次 ;中气滞是作用不及 ,胃肠气滞是作用太过 ;对气虚发热定性为寒的反思 ,气虚应为凉、阳虚则为寒 ;甘温除大热的“大热” ,既可指高热 ,又可指久热 ;阴火为脾虚下流肝肾之湿 ,闭塞其下郁遏阳气化火上逆。  相似文献   

9.
麒麟 《家庭中医药》2007,14(4):60-61
心悸是心中悸动不安的一种自觉症状,俗名“心慌”。《红炉点雪》说:“悸者,心卒动而不宁也。惊者,心跳而怕惊也。”《医学正传》述:“惊悸者,忽然若有惊,惕惕然心中不宁,其动也有时。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不静,其作也无时。”综上所述,因惊而发、心悸时作时止者,谓之“惊悸”,病情较轻:不因惊而发,心中动摇不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裴正学主任医师业医 40余载 ,学验俱丰 ,为甘肃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裴师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现介绍如下。1 辨证分清虚实心律失常 ,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异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失常 ,又包括频率异常。心律失常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 ,属中医惊悸、怔忡之范畴。《红炉点雪·惊悸怔忡健忘》篇说 :“惊者 ,心卒动而不宁也 ;悸者 ,心跳动而怕惊也。怔忡者 ,心中躁动不安 ,惕惕然如人将捕之也”。裴师认为 ,惊悸、怔忡常与情志不舒、心…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郁病患者越来越多,尤其郁病气虚者更多。气虚为郁病的一个症状或一种证型,因郁病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断不可见气虚即补气,犯“虚虚实实”之戒。翻阅大量古籍的同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郁病的病因和治疗均可从火来论,应区分壮火、阴火、相火、少火、虚火。郁病初期气结化火,治疗宜顺宜清,在上清降壮火,火清则气益;病程进展损及中气,阴火内生,治疗宜修宜补,健运脾胃以消阴火而补气;后期阴阳虚衰,治疗在下要补,温补少火或滋阴降火,以少火补气。然不可一概而论,在诊治过程中清上健中补下要根据虚实来调整药物比例,避免虚实之祸。从火论治郁病气虚,切中病机,经临床反复验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林爱华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0):909-910
心律失常是内科常见的疾病。它包括期前收缩 (房性、结性、室性 )、传导阻滞 ( 度、 度、 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心房纤颤、心室纤颤、预激综合征、心动过速、窦性停搏、心动过缓等。本病大抵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早在东汉时期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此病有过精辟的论述 :“伤寒 ,心动悸 ,肺结代 ,炙甘草主之。”《济生方·怔忡论治》指出 :“夫怔忡者、心血不足也……其血虚耗 ,心帝失辅 ,渐成怔忡……又有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 ,令人怔忡、五饮停蓄、堙塞中脘 ,亦令人怔忡 ,当随其证 ,施以治法。”《丹溪心法·惊悸怔忡》说 :“怔…  相似文献   

13.
耳鸣是临床常见病,目前中医学者多从“肾精亏损”论治,治疗多注重益肾养血通窍。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部分耳鸣患者辨证属“痰瘀滞络证”,发病之本在于“脾胃不足”,其标为“痰瘀阻于耳络”。其中“脾胃不足”具体涵盖“气虚”以及“失运”两方面,或因气虚无力推动津血运行,致痰瘀内生,或因脾失健运、湿浊内生,一则可致气血滞涩,二则湿浊久郁化火上承,灼炼津血成痰瘀,互结于耳络发为耳鸣。临床辨证以脉象、舌象为关键,治疗当以“理中化痰,祛瘀通络”为大法,其中脾虚者当益气养血,化痰祛瘀;气滞痰瘀者当燥湿豁痰、行气祛瘀;阴火上乘者当醒脾开郁、清火降逆,并附以典型医案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心悸 心悸俗称“心跳”,又谓“心慌”,是指人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自觉症状。惊悸、怔忡皆心悸进一步之区分。惊悸多由惊恐等外因而悸发,时作时止,病情较轻;怔忡不因惊恐而作,多由于极度劳心而产生,心中动摇不宁,发无休止,病情较重。心悸的病因不外是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脾亏损、心火亢盛、风寒痰湿水饮凌心、心血瘀阻、心阳不振;种种病因皆令心神不安,神不守舍,神摇而悸动。  相似文献   

15.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PLGC)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化为胃癌的重要病理阶段,其发病机制与朱丹溪在《 丹溪心法》中提出的"六郁"理论存在内在关联。基于"六郁"理论,PLGC之病机可归纳为:气郁中焦,升降失调;瘀血内停,胃失濡养;痰浊中阻,胃络郁滞;火郁中焦,火炼生癌;湿浊困脾,脾失健运;食积脾胃,运化失司。据此病机,临证以气郁顺之、血郁行之、痰郁消之、火郁发之、湿郁化之、食郁导之为原则治疗,获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6.
系统整理、分析《证治准绳·杂病》中惊、悸证治的相关原文,归纳总结王肯堂辨治惊、悸的经验.王肯堂认为惊可由运气影响、外事所扰、脏腑失和等导致,病位可及心、肝、脾、胃、胆等脏腑,治疗应探本求源,辨证施治.针对气盛亡血、气郁痰搏、气机上逆、痰火郁热、气郁痰聚、体虚兼痰等,王肯堂分别予四物汤、温胆汤、黄连安神丸、寒水石散、加味四七汤、养心汤等治疗惊.王肯堂认为悸总由虚与饮所致,病位可及心、胆、胃、心包络、肾等脏腑.针对常有心血亏虚、痰饮水泛、阴阳失调、阴火上冲、脾胃不足、情志不遂等,王肯堂常用养荣汤、半夏麻黄丸、炙甘草汤、滋阴抑火汤、谷神加禾散、温胆汤等治疗悸.王肯堂辨治惊、悸时,观其脉证,重视病机之衍变,扶正固本,同时也注重调补脾胃,调畅气机升降出入等,对后代医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正> 心悸之证,临床当分虚实.虚者以心气不足为主,实者以痰火内扰为主,二者病累日久,往往相互影响.嗣后又因气虚而血滞,痰凝而瘀阻;后期可出现心气少宣,络脉瘀滞等征象.《济生方》曰:"有感冒暑湿,闭塞诸经,令人怔忡".指出心动悸可因外邪内侵,闭塞脉络所致.《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提出:"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  相似文献   

18.
一、填空题1、《证治汇补》一书中论述惊悸怔忡的病因为:惊悸属,怔忡属。2、《证治汇补》中,将健忘之证主要归咎于。3、《证治汇补》中提到,健忘的治疗方法为。4、朱雀丸的组成用药有沉香和。5、《证治汇补》中,对于心痛一证,主要用加减治疗。6、《证治汇补》一书中,湿症脉法:脉浮而缓,濡而小者,皆。沉而缓,细而微者,皆。又迟缓者为寒湿。洪缓为。弦缓为。二、单选题1、《证治汇补》中,治疗心血不足,怔忡多梦,如堕崖谷之证,应选用()A定志丸B琥珀养心丹C镇心丸D归脾汤E温胆汤2、在健忘的治疗中,属于心肾不交,神志不宁的,《证治汇补》中用下…  相似文献   

19.
心神经官能症是心脏内科及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病。不同年龄的男、女均可发病,尤以中老年发病率较高,其中更年期的妇女比较多见。临床常表现为易心跳、胸闷、烦躁、畏寒。每每自觉痛苦不堪,而经检查缺乏客观体征。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心悸”、“怔忡”范畴。心悸是心中动悸不安的一种自觉症状,俗名“心慌”。《医学正传》述“惊悸者,忽然若有惊,惕惕然心中不宁,其动也有时。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不宁,其作也无时”。综上所述,因惊而发、心悸时作时止者,谓之“惊悸”,病情较轻;不因惊而发,心中动摇不宁,无休止时者,谓之怔忡,病情较重。因临床…  相似文献   

20.
朱丹溪肝病相关病症医论验案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朱丹溪有关胁痛、鼓胀、黄疸等病症的临床验案及其相关医论文献,认为朱氏辨证论治现代肝病相关病症,临床上最强调气血。在气者主要责之于虚和郁两个方面,气虚者主要责之于后天脾胃不足;气郁者主要责之于痰、湿、食、热、寒等五端。在血者主要责之于血虚和血瘀两个方面,血虚者多责之于气不生血,或失血过多;血瘀者多责之于气郁、血燥所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