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定植于人胃黏膜的微需氧革兰阴性菌。Hp感染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性恶性淋巴瘤和胃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根除Hp已成为现代治疗一些常见Hp相关性的胃肠疾病的重要措施,虽然有多种药物联合疗法,但因存在或多或少的副作用,且价格昂贵,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中药治疗Hp感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Hp)为一种厌氧菌,存在于酸性环境中,可寄生于胃中,损伤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发生炎症。目前根除Hp常用的四联疗法根除率下降,而从黄连等中药中提取的黄连素,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对于补救治疗Hp根除失败具有积极作用。该文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浅谈黄连素补救治疗Hp感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尽管国内外推荐的一些幽门螺杆菌(Hp)感染根除方案的根除率可达到90%或以上,?然而随着Hp抗生素耐药性增加、患者依从性差等诸多原因,仍有部分Hp感染者未能得到有效根除,且近年来Hp根除的失败率却在渐渐上升,导致Hp根除治疗失败。我们把对于Hp感染经过应用标准治疗方案一个(或两个及以上)疗程的治疗,不能根除者,称为难治性Hp感染。难治性Hp感染并非不能根除,对这类患者应努力寻找潜在的原因,合理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并设法根除。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Hp)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胃肠道疾病的常见病因之一。近年来,由于Hp耐药问题愈发严重,临床研究者开始寻找除抗生素以外的新抗菌途径。中药治疗Hp感染疗效确切,并且能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中医药抗Hp感染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治疗Hp感染提供更多方案。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革兰氏阴性菌,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物,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随着抗生素治疗的普遍化,Hp耐药成为Hp根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已发现多种中药具有抗Hp的作用,有望成为根除Hp的新选择。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归纳中医对Hp感染的认识,从直接杀灭和间接抑杀两个方面阐述中药抗Hp作用机制。通过抑制Hp生长、呼吸及代谢过程,破坏Hp形态结构,抑制Hp生物膜形成直接杀灭Hp;通过降低Hp黏附与定植,调节Hp相关免疫反应,抑制Hp相关炎症作用,抑制Hp氧化应激与胃黏膜损伤间接抑杀Hp。其中,间接抑杀Hp通过降低Hp运动活力,抑制脲酶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黏附蛋白生成从而降低Hp黏附与定植;通过增强机体产生的免疫保护反应,调节溶酶体功能,调节免疫细胞因子,避免Hp引起的免疫逃避机制及调节免疫与炎症之间的平衡调节Hp相关免疫反应;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抑制毒力因子表达,调节炎症治疗靶点与信号通路而抑制Hp相关炎症反应;通过诱导抗氧化酶和氧化酶活性,调节活性氧和活性氮的生成,抑制炎性介质途径避免机体氧化损伤。文章系统整理中药抗Hp的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仁术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幽门螺杆菌(HP)及HP—cagA基因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择胎CAG伴Hp感染气虚热郁证的患者共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cagA阳性者53例;对照组43例,cagA阳性者29例。治疗组予仁术健胃颗粒1包,冲服,3次/d,对照组予胃复春4片,口服,3次/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征象、病理、Hp及Hp—cagA基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胃镜、病理有效率分别为91.8%、71.8%、65.9%,对照组分别为86.0%、55.8%、41.7%,治疗组胃镜、病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的根除率、有效率分别为36.5%(31/85)、77.6%(66/85),对照组为30.2%(13/43)、69.8%(30/43),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Hp—cagA基因阴转率(64.2%,34/53)高于对照组(41.4%,12/2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仁术健胃颗粒对CAG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根除Hp,减轻、削弱Hp毒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人类最为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Hp感染后引起粘膜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同时胃内微生物菌群也发生改变,与粘膜免疫系统相互影响。Th1/Th2、Th17/Treg免疫失衡,异常炎症状态,胃内微环境改变与Hp感染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Hp感染的治疗,现有西医疗法存在抗生素耐药、副作用大、复发率高等问题,而中医药参与治疗可有效提高Hp根除率,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副作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阐释中医药治疗Hp感染的机制,不仅为中医药赋予科学内涵,也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本文基于Hp感染引起的粘膜免疫应答及其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探讨中医药治疗Hp感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4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计684例,试验组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纳入文献均以临床症状改善、Hp根除率、不良反应等作为评价指标;Meta分析显示: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Hp相关性胃病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优于单用西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 4.75,95% CI(2.36,9.55),P < 0.0001]、[OR = 2.80,95% CI(1.90,4.13),P < 0.00001],与对照组相比,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可提高患儿Hp根除率[OR = 2.21,95% CI(1.04,4.72),P = 0.04]。结论 与单用西药相比,联合口服半夏泻心汤加减能缓解患儿腹痛(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该方有一定的抑杀Hp的作用,联合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Hp的根除率,但与成人中西药联合治疗,既可增强西药对Hp的根除率,又能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且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的结论有一定的出入。  相似文献   

9.
目前西医治疗幽门螺杆菌(Hp)主要以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为主,虽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由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患者个体差异、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治疗的不规范性,Hp的根除率有下降的趋势。如何提高Hp的根除率及降低复发率,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陈爱梅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8):2086-2087
临床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重要的导致消化性溃疡及慢性活动性胃炎的发病因素,同时也可能是胃MALT淋巴瘤、胃癌等的主要致病原因,故已引起足够重视,在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时,在治疗方案上已向标准化发展,特别是相关性胃炎的治疗中抗Hp治疗已常规应用,但在具体药物的选择上还存在一定差异,且抗生素联用具有较大的副作用,成功根除Hp率较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Hp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明显改善了临床治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兴山  杨会香  方红 《中医杂志》2005,46(7):513-515
目的:观察根幽愈疡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西药,治疗组服用中药根幽愈疡胶囊.结果: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为3.0%,对照组为40.9%,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根幽愈疡胶囊具有较好的杀灭幽门螺杆菌、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复发的作用,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胃宁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治愈率高,Hp根除率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Hp)为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基因分型是触及生命本质的方法,不同基因分型与疾病相关性不同、其耐药性也不同。文章从Hp基因分型入手,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不同基因分型与疾病的相关性、不同基因分型的耐药情况、不同基因分型与黏膜损害程度的关系以及中医药抗Hp的干预环节,简要总结了近7年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的研究情况,为中医药抗Hp治疗提供新方法,发现新药物。  相似文献   

14.
刘洪波 《中医杂志》2007,48(9):794-796
目的探讨康胃散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确诊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康胃散口服,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胃镜下溃疡面愈合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80例,临床总有效率95.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0.0%,胃镜下溃疡面愈合率93.8%。对照组76例,临床总有效率96.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0.0%,胃镜下溃疡面愈合率94.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除神疲乏力、口干苦、大便干结外,其他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两组比较,在改善隐痛、神疲乏力、口干苦、大便干结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康胃散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促进胃黏膜修复及溃疡愈合的机理可能与杀灭幽门螺杆菌及调整机体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A组用自拟胃溃疡汤、雷贝拉唑,B组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结果:A组上腹疼痛消失比B组更快,幽门螺杆菌(Hp)消除率更高(P0.01)。结论:中西药合用症状缓解快、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高,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Hp)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20例HP阳性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疗法,观察组在西医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各组证候改善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概括总结了近些年来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形成病因是"邪毒内犯",病机为"本虚标实,升降失调"的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的病因病机认识。建立"邪毒"(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及强度,病理损害的类型和程度作为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的客观量化指标及标准,极大地了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疗效判断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现代药理实验结果和初步的循证医学证据是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的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芩连合剂对幽门螺杆菌延缓乙酸性胃溃疡愈合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幽门螺杆菌(Hp)多次重复感染乙酸性胃溃疡大鼠,造成Hp相关的慢性胃溃疡模型,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技术观察该方对Hp感染的慢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mRNA和胃黏膜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影响.结果:中药组与Hp 乙酸组相比溃疡底部及周围胞浆中bFGFmRNA表达明显增强,并能显著提高胃黏膜PCNA标记指数的阳性率.结论:芩连合剂能有效拮抗NCTC11637株Hp对慢性胃溃疡的延缓愈合,其加速溃疡愈合的主要机理与促进溃疡周围bFGF表达和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订乌贝散辨证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本组11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全部使用新订乌贝散,并根据中医辨证结果,随证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镜检查对比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结果:症状及证候有效率96.61%,胃镜观察有效率98.31%,幽门螺杆菌检查有效率92.37%。结论:新订乌贝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罗婷 《河北中医》2012,34(3):382-38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结合西药治疗巨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巨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活血法)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6%,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64.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阳性清除率:治疗组为82.9%,对照组为73.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结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巨大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