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内窥镜在眼科的应用推动了眼科手术的进步,它可以顺利完成以往手术所不能达到和进行的操作。玻璃体手术的发展经历了100多年,普通眼科显微镜手术必须通过角膜、散大的瞳孔观察虹膜、睫状体、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眼内情况,而对于角膜混浊、角膜白斑、瞳孔不能散大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则有很大的局限性。眼内窥镜可直视下操作,准确无误,60。观察视野可清楚看到角膜内皮、虹膜、晶体、眼内异物,避免损伤。我院开展眼内窥镜导引术用于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眼内炎、取出球内异物、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等63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韩宇  郭小红  毕婧玮  宋芳 《护理研究》2013,27(3):228-229
内眼手术是治疗眼科疾病的常见手术,包括白内障、角膜、青光眼、玻璃体和视网膜手术等,术后眼内感染一直是内眼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Wu等[1]报道其发生率在0.19%左右;有研究证明引起术后眼内炎的病原体主要来自眼睑及结膜囊,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手术切口进入眼内[2]。因此防止病原体进入眼表是防止术后眼内感染的重要途径。目前结膜囊冲洗是内眼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感染性眼内炎致病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连续收治的40例(40眼)感染性眼内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伤所致感染性眼内炎24例,内眼手术后眼内炎8例,内源性眼内炎8例.其中主要致病原因为眼外伤,占60.00%.40眼中17眼接受玻璃体切除术,9眼接受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或环扎硅压,8眼单纯接受玻璃体腔注药术,2眼接受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术,3眼单纯接受药物治疗,1例放弃治疗.治疗后6眼获得0.2以上视力,5眼获得0.01~0.2的视力,18眼获得手动一数指视力.结论:根据眼内炎的病情,及时应用玻璃体腔注药、玻璃体切除术以及硅油填充,有利于改善眼内炎的治疗效果,但有效预防是减少感染性眼内炎的最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TA)辅助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6眼儿童外伤性眼内炎行TA辅助玻璃体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5-18个月,18例18眼眼内感染全部控制。16眼视力改善(61.6%),2眼眼球萎缩。其中视力≥0.5者2眼,0.3—0.4者5眼,0.1—0.2者6眼,0.02—0.08者9眼,光感-手动2眼,无光感2眼。手术后1-2周内高眼压2眼。结论TA辅助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治是挽救眼球和视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吴文栩  王小梅 《护理研究》2005,19(27):2494-249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病人的护理.[方法]对58例外伤性眼内炎病人,在玻璃体切割术中加强观察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8眼眼内异物均一次性取出,玻璃体少量积血的10眼均在1个月内积血自行吸收.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7眼,经第2次巩膜外环扎,硅油充填加眼内激光治疗,视网膜平伏,1眼放出硅油再次视网膜脱离.51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2眼眼球萎缩,56眼炎症消退,角膜透明,前房清,屈光间质清晰,眼压正常.[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和术后的特殊检查、护理、治疗,使许多以往无希望的眼内炎病人得到救治.可见,玻璃体切割术及术后的护理,在治疗眼内炎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病原及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北京同仁医院2002年2月至2005年11月入院治疗的眼内炎患者107例108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3人94眼,女14人14眼。除2例眼内炎症过重行眼内容摘除术、1例回当地手术外,其余均行玻璃体切割术,随访5~51个月(平均13个月)。房水/玻璃体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外伤性眼内炎78例中35例微生物检查阳性(44.87%),其中球菌16例(45.71%),杆菌11例(31.43%),真菌4例(11.4%),混合感染4例(11.4%)。内源性眼内炎9例,培养阳性7例8眼(7/9),其中真菌3例、球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行玻璃体切割术的105眼手动以上视力者86眼,其中26例达0.1以上。结论眼球穿通伤是眼内炎的最主要原因,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术能挽救大部分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7.
背景:万古霉素玻璃体内注射后的药代动力学资料较少。目的:观察万古霉素玻璃体腔内注射后在清醒兔眼玻璃体内的浓度。方法:将微透析探针植入清醒正常兔眼和细菌性眼内炎兔眼玻璃体内24h后,向玻璃体内注射10g/L万古霉素0.1mL,利用微透析采样技术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法连续检测万古霉素注射后0.5,1,2,4,6,12,24,48,72,84h,兔眼玻璃体内的药物浓度。结果与结论:万古霉素在正常兔眼玻璃体内的代谢呈开放式二室模型,玻璃体内的峰值浓度为695.92mg/L,半衰期51.66h;在细菌性眼内炎兔眼玻璃体内的代谢呈一室模型,万古霉素的峰值浓度为713.35mg/L,半衰期为11.91h。所有动物给药84h,玻璃体内万古霉素的浓度均高于最小抑菌浓度。实验在动物清醒状态下实时、连续、动态采样,检测结果准确,能满足万古霉素药动学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任丽宏 《护士进修杂志》2014,(12):1120-112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注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2例(32眼)外伤性眼内炎患者采取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进行观察。结果32例患者中,29例炎症治愈,大部分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其中眼前手动5眼,眼前指数18眼,0.1~0.3者6眼。结论积极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对预防并发症,促进病情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手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1月本科收治儿童外伤性眼内炎16例(16眼),经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后观察其疗效。结果16眼的炎症全部控制,视力提高13眼(81.25%),不变3眼(18.75%);1眼在硅油取出后发生视网膜脱离,1眼眼球萎缩。并发症主要包括前房炎性渗出(16眼),术后短暂高眼压(3眼)。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护理方法。方法:对玻璃体切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抗感染治疗与护理有效,1例经抗感染,再次手术无效。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功能的眼科急症,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和护理对抢救视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感染性眼内炎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眼科急症,也是临床治疗中比较棘手的难题。它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可源内眼手术之后,也可由于眼外组织,为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我们对我科近五年来收治的16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细菌性眼内炎的超声影像学表现.方法 应用超声诊断仪及病理学检查对30例(30眼)眼内炎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0例眼内炎中超声图像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玻璃体点状、细颗粒状、团条状混浊回声,病理学表现为玻璃体内不同数量的细菌、白细胞浸润及组织碎屑存在,并且声像图表现与病理学表现相对应.结论 超声检查为临床眼内炎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眼内炎的情况,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9660例(10898眼)术后并发跟内炎的发生率,筛查分析其发生眼内炎的危险因素。结果:10898眼中共有27眼术后发生眼内炎(0.25%),危险因素主要有术中玻璃体溢出、并发糖尿病、年龄较大(≥70岁)、大手术切口和手术历时较久(≥1h)等;发现眼内炎后立即行玻璃体注药联合全身给药或玻璃体手术,并行细菌学检查,27例中,16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7例,粪肠球菌(D群)4例,肺炎链球菌3例.真菌感染2例,其余11例标本培养3次均无细菌生长。治疗后7眼无光感,3眼行眼球摘除。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并发眼内炎有诸多危险因素,采取规范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旌、推广小切口巩膜隧道式手术、提高基层医生的手术技能、减少玻璃体溢出等有望降低眼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自1970年Machemer发明玻璃体注吸切割器(Vitreours Infusion Suction Cuter)以来^[1],经过大量临床实验,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玻璃体手术。随着玻璃体手术的进展,眼内炎的救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通过手术排除玻璃体腔积脓,消除致病菌,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0例30只眼感染性眼内炎行玻璃体切割术,  相似文献   

15.
葡萄膜与视网膜的化脓性炎症 ,即眼内炎 ,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眼内感染。由于眼球对感染的自然抵抗力差 ,眼内结构易受细菌、霉菌、病毒及其毒素所致炎症的损害 ,各种治疗方法常较难控制感染的发展 ,可致患眼失明。 2 0世纪 70年代封闭式玻璃体切割手术问世后 ,应用睫状体平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细菌性眼内炎 ,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对我院1996~ 2 0 0 0年 36例感染性眼内炎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感染性眼内炎患者 36例 ,男2 8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5 5岁。其中 17例球内异物 ,16例眼球穿…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混浊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型超声对玻璃体混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观察玻璃体暗区内光斑形态、亮度、位置、后运动等情况,对206例玻璃体混浊进行诊断。结果:玻璃体积血126例,近视眼性玻璃体混浊25例,老年性玻璃体混浊20例,星状玻璃体12例,炎性玻璃体混浊10例,感染性眼内炎8例,少量硅油残留5例,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4.2%。结论:B型超声对玻璃体混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眼科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儿童外伤性眼内炎危险因素及玻璃体类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3例(23眼)儿童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的性别、年龄、外伤类型、病原体及玻璃体切除联合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以未成年男性多见,外伤类型以一次性注射器外伤为主;病原体检查阳性率为34.8%,其中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分别有3例和4例;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有效的方法。结论:儿童外伤性眼内炎应尽早选择玻璃体切除术,并联合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11只眼内源性真菌性的眼内炎的治疗过程及病原学特点。【结果】11只眼均经过术前术中玻璃体腔注药及玻璃体切割术,并辅以全身及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其中5例患者保住眼球,3只眼保留有用视力,5只眼为光感至指数视力,2只眼眼球萎缩,1例治疗失败。【结论】外科手术及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是引起内源性眼内炎的重要诱因;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致盲眼病,玻璃体腔注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是目前治疗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春平 《全科护理》2013,(34):3206-3207
眼内炎是内眼手术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评估围术期危险因素及制订应对措施,防范眼内炎的发生是摆在面前的紧要课题.2003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5 000余例,共发生3例感染性眼内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各种眼内炎的致病原因和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03年元月至2005年9月发生的9例眼内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病因素:外伤6例,6只眼,内眼手术2例,2只眼,眼外感染源通过血源性播散而引起的l例,2只眼。外伤引起的眼内炎,5只眼,经过抗炎,ECCE+IOL(外伤性白内障晶体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另1只跟治疗效果不佳引起眼球萎缩。内炎手术后发生的眼内炎患者2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IOL术后引起葡萄膜炎,经过散瞳抗炎,激素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视力有所提高。眼外感染源通过血源性播散(吸毒者通过血管引入大量的细菌和真菌)而引起的眼内炎的1例,患者经抗炎、对症等治疗,效果不佳。结论:眼外伤、内眼手术感染及内源性播散是引起眼内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也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内病,重在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是保存患眼,挽救视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