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急性、慢性肝炎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急性、慢性肝炎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的可能作用。方法 经肝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92例,对TBA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ALT及TBbil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TBA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慢性肝炎轻、中、重型三组TABA经X^2和t检验,各组生差异(P〉 0.05)。结论 急性肝炎时TBA检测与ALT同样具有高度为敏性,在慢性肝炎TB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研究曾证明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L NAME可加重小鼠的病毒性心肌炎。在本项研究中作者探讨左旋精氨酸 (NO前体 )对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改善作用 ,在第一部分实验中给感染脑心肌炎病毒的BALB C小鼠予左旋精氨酸或左旋精氨酸 +L NAME口服 4周 ,在第二部分实验中从感染病毒后的第四周至十二周给予感染脑心肌炎病毒的DBA 2小鼠予左旋精氨酸或左旋精氨酸 +L NAME口服 ,同时进行对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第一部分实验中左旋精氨酸口服组小鼠存活率最高 ,并且心脏损害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最低 ,同时…  相似文献   

3.
克肝胶囊对小鼠实验性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克肝胶囊对实验性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分别用CCl4、D-GLaN、ANIT制成肝损伤模型,运用克肝胶囊治疗,观察ALT、AST、TBil、肝脏指数及肝脏组织病理改变,以乙肝解毒胶囊作对照。结果:与乙肝解毒胶囊一样,克肝胶囊各剂量组都能显著降低ALT、AST、TBil,肝脏指数及改善肝脏病理(P〈0.05-0.01),对某些指标的影响甚至优于乙肝解毒胶囊,结论克肝胶囊有抗急性4肝损伤的  相似文献   

4.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反复短时间缺血可保护组织免受随之而来的长时间缺血性损伤,这种现象称之为缺血预处理(IPC).现探讨IPC在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肝脏原位I/R模型,术前腹腔注射L精氨酸(LArg)250mg·kg-1或L硝基精氨酸(LNNA)15mg·kg-1,分别观察血一氧化氮(NO),ALT,AST;肝组织NO,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肝组织病理损伤.结果肝组织LPO含量(多少vs多少)、血清ALT(多少vs多少)、AST(多少vs多少)活性明显低于I/R组,IPC显著改善了由I/R引起的肝脏损伤.这种保护作用完全被NO供体(LArg)或NO合酶抑制剂(LNNA)消除.同时,各组之间血、肝NO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IPC对肝脏I/R损伤呈现出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理是灭活了氧自由基.NO在肝脏IPC中似乎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急性肝坏死大鼠NO水平的动态变化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急性肝坏死大鼠模型中的浓度动态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用化学药物促进或抑制急性肝坏死大鼠NO的合成,检测其外周血NO及ALT,AST的浓度变化,并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①急性肝坏死大鼠血清NO浓度6,12,24,48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μmol/L,90±13,137±31,66±16,44±10vs16±6,分别为P<001,P<001,P<001,P<005);ALT,AST也显著升高(ALT,U/L,698±108,2056±668,858±208,196±34vs35±13,P<001;AST,U/L,801±94,3575±714,1272±242,175±127vs65±22,P<001);②用NAME抑制NO合成,降低了急性肝坏死大鼠外周血NO浓度,却显著升高了ALT,AST浓度.③急性肝坏死大鼠应用NO合成底物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未见NO显著升高,ALT,AST也无显著变化.结论NO对DGaln/LPS诱导的急性肝坏死大鼠肝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L精氨酸在大鼠原位肝移植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L精氨酸在大鼠原位肝移植冷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移植肝及肺的功能作用.方法应用同基因Wistar大鼠原位肝移植(OLT)动物模型,66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n=11):L精氨酸组(LA)、NOS抑制剂组(LNAME,LN)及乳酸钠林格液组(LR),供肝保存6h再行原位肝移植术.结果大鼠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后血清NOx水平及肝组织cGMP水平迅速下降.应用L精氨酸以加强一氧化氮生物合成途径(NOSP),能显著延长受体的存活率,LR组受体1wk存活率为20%,LA组为80%(n=6,P<001vsLR),并能明显改善肝功能;病理检查示L精氨酸能维持肝细胞完整性,促进肝再生,而且对再灌注时合并肺损伤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NOS抑制剂则能降低术后受体的存活率,加剧肝功能恶化;病理检查示肝内血栓形成,移植肝及肺组织结构严重破坏及更为严重的炎症反应.结论在大鼠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L精氨酸器官保存液加强NO途径(NOSP)将对移植肝及肺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表明NO合成途径很可能是肝移植器官保存成功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加强肝移植器官保存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理学途径.  相似文献   

7.
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与高血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与高血压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张大红刘晓平综述燕纯伯吴发琼审校左旋精氨酸(L-Arg)在一氧化氮合酶(NOsynthetase,NOS)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一氧化氮(NO)这一生化过程,其英文名称为:L-arginine-NOpath...  相似文献   

8.
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重型肝炎(S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SH,32例慢性肝炎(CH)患者外周血ET和NO代谢物NO-2的水平,并用NO合成酶底物左旋精氨酸(LArg)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SH患者外周血ET和NO-2水平(139ng/L±14ng/L,127μmol/L±40μmol/L)明显高于CH组(85ng/L±15ng/L,63μmol/L±25μmol/L,P<001).合并有Ⅲ,Ⅳ期肝性脑病与肝肾综合征患者外周血ET和NO-2水平(149ng/L±13ng/L,162μmol/L±34μmol/L)明显高于非肝性脑病患者(115ng/L±12ng/L,88μmol/L±24μmol/L,P<001)和Ⅱ期肝性脑病患者(136ng/L±10ng/L,122μmol/L±26μmol/L,P<001);LArg静脉滴注后血浆ET水平和平均动脉压(MAP)显著下降,而肌酐清除率(cCr)和尿钠含量明显增加.结论ET和NO水平升高是引起SH多脏器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LArg长期治疗可能促进SH患者脑水肿形成和肝肾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对实验性肾炎中肾小球花生四烯酸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实验性肾小球肾为中对肾小球花生四烯酸(AA)产物合成的调节作用。方法:制备大鼠加速性肾毒性肾炎(NSN)模型,应用市郊和液相层析及放免法测定肾小球合成的前列腺素(PG)E2、6-酮-PGF1α、血栓素(TX)B2、白三烯(LT)B4、LTC4、5-羟二十碳四烯酸(5-HETE)、12-HETE、15-HETE。对NSN大鼠应用诱生型NO合成酶(iNOS)抑制剂L-NI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戊型肝炎患者血清NO、MDA、SOD与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Griers比色法测定NO,以TBA法测定MDA,以分光光度法测定SOD。结果 老年戊型肝炎患者血清NO、MDA浓度明显高于正常老年对照组(P〈0.05),SOD明显低于正常老年对照组(P〈0.05)。血清胆红素〉85.5nmol/L者表NO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而血清MDA、SOD差异有显著性(P〈0.05 ̄0.01)。发生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