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法林在慢性心房纤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于慢性心房纤颤(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符合本研究标准的120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给予华法林2.5mg/d开始,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连续观察4周,目标INR1.5~2.5,后每个月查1次INR,据INR结果调整华法林口服剂量。对照组52例,给予阿司匹林300mg/d。门诊随访记录各类出血并发症及血栓性并发症,随访3年。结果:两组出血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性并发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应用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心房纤颤是心内科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缺血性脑卒中.慢性心房纤颤经复律与维持窦律治疗无效者又称为永久性房颤.其治疗原则是控制心室率及抗栓治疗.观察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对非瓣膜病慢性心房纤颤的抗栓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非瓣膜性慢性心房纤颤的患者,随机分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华法林2.5mg/日,另一组服用阿司匹林100mg/日,1年后统计其发生卒中及栓塞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事件.结果:华法林组血栓发生率5.0%,阿司匹林组25%,两组差异显著,两组病例不良反应为出血,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华法林在慢性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患者中能有效减少卒中及栓塞风险,价格便宜,掌握好药理特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华法林在心房纤颤患者中的使用现状,分析影响用药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持续心房纤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华法林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56例心房纤颤患者,仅有31例患者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除1例心房纤颤合并高血压为主动预防性抗凝治疗,余30例(87.55%)均为血栓栓塞事件后被动抗凝治疗。已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中90%未系统监测INR,或保持在无效的低水平(1.3~1.9)。结论:目前基层医院心房纤颤患者华法林使用严重不足,INR达标率更加有限,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非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观察两组血栓栓塞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血栓发生率为3.33%,阿司匹林组为18.13%,两组差异显著(P〈0.01)。两组病例85%不良反应为出血,但无一例严重出血.两组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明显降低非瓣膜病心房纤颤患者血栓发生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对心房纤颤患者抗凝疗效的比较及安全性.方法:收治126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3例使用华法林治疗,对照组63例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随访时间1年.结果:治疗组的总栓塞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两组治疗后发生出血事件比较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于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华法林较阿司匹林有更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INR维持在2 0~3 0之间,临床用药既有效又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与分析自制参花胶囊治疗心房纤颤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本院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接收的心房纤颤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联合自制参花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参花胶囊具有较高的抗凝作用,能够显著的改善心房纤颤患者的症状,使患者的INR值达标,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华法林治疗心房纤颤患者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长期服用华法林的心房纤颤患者58例,持续每天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29例作为对照组,在常规使用华法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的29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监测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加服通心络胶囊5天后开始INR显著增高,并可明显减少华法林用量,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共发生5例轻微出血(牙龈/鼻腔出血、皮肤瘀斑)。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明显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但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老年非瓣膜性永久性心房纤颤华法林抗凝治疗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3年3月至2006年8月入院治疗的老年非瓣膜性永久性房颤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低强度抗凝治疗组:INR维持在1.5~2.0;常规强度抗凝治疗组:INR维持在2.1—3.0。结果两组均无脑栓塞发生,常规强度抗凝治疗组发生脑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服用华法林维持INR在1.5~2.0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永久性心房纤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王勃 《中外医疗》2013,32(10):111-112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高龄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该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82例高龄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对照组,n=41)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组(观察组,n=4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血栓事件发生率、脑卒中事件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3%,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高龄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马莉  符业阳  刘月玲 《海南医学》2016,(13):2093-2095
目的:研究注射用灯盏花素对华法林治疗永久性心房颤动时抗凝效果是否存在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华法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永久性心房颤动且适合华法林抗凝治疗的61例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且稳定达标后,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用华法林,观察组在华法林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每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出血发生率、停药率、停药次数、停药天数和INR超出目标范围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T和INR分别为(26.6±4.1) s和(2.5±0.4),对照组分别为(21.6±4.3) s和(2.1±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华法林剂量为(2.0±2.0) mg,对照组为(2.6±2.2) mg,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灯盏花素能延长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PT,升高INR,临床联合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长期抗凝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82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观察两组血栓栓塞事件,心房内附壁血栓减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血栓发生率为2.38%,阿司匹林组为1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组心房内附壁血栓显著减少。两组病例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微出血,但无一例脑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心房颤动患者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及华法林对老年心房纤颤的治疗效果,为此病症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卫生院2010--2012年期间收治的78例老年心房纤颤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患者给予华法林进行治疗,对照组39例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监测患者用药后的1周、3周、5周、7周的PT值。结果:服用华法林的一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同治疗前进行比较,呈现出明显的延长趋势,服用阿司匹林组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也有延长,但是延长的效果不如华法林组明显。在随后i年的随访观察中,服用华法林的治疗组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低于服用阿司匹林的对照组,为4.1%。结论:华法林治疗老年心房纤颤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不同抗栓治疗方案在老年心房纤颤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老年心房纤颤患者,均分为三组,对对照1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常规治疗,对对照2组患者实施华法林标准凝强度维持INR2.0~2.8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华法林低抗凝强度维持INR(国际标准化比值)1.8~2.4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0.0%;对照1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0.0%;对照2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8.0%。结论:将华法林低抗凝强度维持INR1.8~2.4应用到老年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华法令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07年7月收治60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脑出血和脑栓塞的发生率.结果:随访3年内,治疗组患者脑栓塞1例(3.33%),脑出血3例(10%),对照组患者脑栓塞4例(13.33%),脑出血2例(6.67%),两组患者脑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杜鹏  冯小荣 《甘肃医药》2015,(4):279-280
目的:探讨华法林联合血府逐瘀片在肺栓塞抗凝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入院后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凝、溶栓、活血化瘀等治疗并且积极治疗原发病,待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达到1.5~2.5之间,加用华法林起始计量为2.5mg每天一次,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华法林抗凝,观察组采用华法林+血府逐瘀片抗凝。治疗6个月后评定疗效,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及凝血指标等。结果:由于华法林的抗凝受多因素的干扰,观察组不良反应率7.7%,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T、APTT较对照组延长(P<0.05),INR显著增加(P<0.01)。结论:华法林联合血府逐瘀片较单纯的华法林在肺血栓栓塞症长期抗凝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抗凝效果更稳定,为肺血栓栓塞症的长期抗凝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华法林抗凝应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华法林抗凝,初始计量为3 mg/d,根据国际标准化率维持于2.0~3.0调整剂量,维持1周。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200 mg/d,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3例发生出血,对照组4例发生出血,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卒中、外周动脉栓塞、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8%(1/36)比8.3%(3/36)、2.8%(1/36)比8.3%(3/36)、5.6%(2/36)比16.7%(6/3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1%(4/36)比30.6%(11/36),P<0.05]。结论华法林应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临床效果较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华法林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6月于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诊治的172例心房颤动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患者口服常规药物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102例患者口服香豆素类抗凝剂华法林治疗,对两组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2年,观察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出现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可有效地降低心房颤动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非瓣膜病心房纤颤合并脑卒中及其抗凝治疗情况.方法 对2002~2007年我院收治的非瓣膜心房纤颤120例及其中合并脑卒中3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瓣膜病心房纤颤合并脑卒中发生率25.8%,高血压、冠心病为非瓣膜病心房纤颤最常见原因,约占60%,抗凝治疗率仅为38%.120例中规律口服阿司匹林100~300 mg/d 42例,4例口服华法林,用药者中6例合并脑卒中,与未用药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基层医院应重视和加强对非瓣膜病心房纤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以最大限度降低脑卒中发生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37-39
目的观察低抗凝强度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的抗栓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A组予以常规抗凝强度INR 2.0~3.0的华法林,研究组B组为低抗凝强度(INR为1.5~2.1),对照组予肠溶阿司匹林。比较分析各组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发生率,随访6个月,比较各组出血的发生率,包括皮肤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结果研究组A、研究组B的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10.0%、12.5%,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A、研究组B的脑卒中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研究组B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7.5%、5.0%,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B的出血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研究组A的出血发生率17.5%(P0.05)。结论低抗凝强度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的抗栓疗效确切,出血率低,安全性好,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8例心房纤颤患者在服用华法林前均检查凝血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晚饭后口服华法林,起剂量为3mg/d.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每次加减量0.5~1mg,服药第3天复查INR,以后每天监测,若INR稳定在2.0~3.0之间,则每周复查2次,共1~2周,若INR稳定在2.0~3.0之间,则每月监测INR一次.结果:华法林维持最为(3.00±0.20)mg/d,则INR能稳定在2.0~3.0之间.其中发生脑栓塞4例,年发生率4.08%,脑出血1例,年发生率1.02%,此4例均为未规律服用华法林及按时复查INR患者;1例左下肢严重肿胀、青紫,经用维生素K1,调整华法林剂量后痊愈;6例有轻微出血(主要为牙龈、球结膜、皮肤黏膜等部位出血),经调整华法林剂量等处理后出血消失.1例大便潜血实验阳性,INR2.0,停用华法林.结论:心房纤颤患者服用华法林(3.00±0.20)mg/d,调整INR 2.0~3.0之间,其疗效显著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