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疫区,如何有效地减少感染人数,控制传染源,是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选择血吸虫病流行重疫区的三个居民村,实施不同的吡喹酮化疗方法,比较其疗效,从中筛选出适用于重疫区血吸虫病治疗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血吸虫病流行的湖沼型地区,由于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及人口呈锥形增加,在一些地方钉螺沿水系扩散,血吸虫病疫情有日益加重的趋势,个体病情虽不严重,但群体感染率仍相当高。因此,在短时间内难以消灭钉螺的重流行区,如何通过化疗尽快地控制住流行,减  相似文献   

3.
吡喹酮是一种外消旋化合物,由左旋与右旋异构体各半组成。我们在家兔实验治疗结果中证明,不论是寄生虫学指标或肝脏虫卵结节数目、大小与性质,均一致地发现左旋吡喹酮是主要杀虫成分,优于吡喹酮。右旋吡喹酮不但杀虫作用极微,而且毒性比左旋吡喹酮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吡喹酮治疗慢性血吸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站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血吸虫病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吡喹酮口服治疗,同时进行保肝护理,随访3年,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并定期进行腹部B超检查及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服药结束后连续3年随访观察该106例患者,通过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检查发现,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及服药后第1年内阴转2例(1.89%),第2年阴转12例(11.32%),第3年阴转59例(55.66%)。肝功能异常和B超情况也明显好转。结论吡喹酮在慢性血吸虫病的治疗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微,可以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组选择四川省西昌县大兴乡作为山区血吸虫病以吡喹酮治疗为主的防治对策现场,8984年12月对当年粪检查出的364例慢性早期血吸虫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吡喹酮10mg/kg顿服及60mg/kg2次分服2种疗法。结果2组病例均足量完成治疗,无反应率分别为46.7%(150/173)及93.7%(1719/191),2组间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仍以神经系统和消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吡喹酮化疗用于山区血吸虫病防治对策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现场研究。用单盲法临床观察952例粪检证实的血吸虫病人,共9组,剂量分别为6×10 2d、4×15 2d、2×35 2d、2×35 2d、2×30 1d、3×20 1d、(儿童)、1×50 1d(儿童)、1×40 1d、1×30 1d。治疗6个有后的阴转率分别为82.8%、93.1%、80.8%、93.3%、  相似文献   

7.
近年吡喹酮的问世,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使用化疗的策略防制血吸虫病,我国湖治地区已进行了有关研究,内于湖治地区钉螺分布面积大,阳性率高,加之传染源数量大和感染度重等原因,至今尚无理想结果。四川省山区血吸虫病呈局灶分散,易于控制,使用吡喹酮选择  相似文献   

8.
吡喹酮(Praziquantel,PQT)为高效,广谱抗蠕虫药,其分子上有一手性中心,故有一对对映异构体,临床用其消旋体。我们发现PQT对映异构体在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方面均表现明显差异。手性药物与生物大分子如受体和酶等的立体选择性相互作用已成为近年药理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药物代谢的手性不仅表现为对映识别,而且可能发生手性  相似文献   

9.
新型广谱抗蠕虫药吡喹酮的母核吡喹异喹啉环的11b位上有一不对称的碳原子,具有左旋和右旋两种对映体。目前临床主要用其消旋体。左旋吡喹酮250mg/kg和417mg/kg灌胃一次治疗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减虫率分别为50.0%和71.9%。右旋吡喹酮用上述两种同样剂量治疗感染小鼠,减虫率分别为-5.9%和4.3%,几无抗虫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Barbour双宿主模型,分析血吸虫病传播规律,给出一种求模型系数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新尚村观测资料,通过数值计算,预测人牛同步化学治疗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 该措施的短期效果显著,中期效果较好,长期较差.讨论在提高短期效果的情况下,应加强对疫区疫情的类别监控.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人牛同步化疗治疗控制措施,并没有根本治愈疾病,仍存在长期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我们比较了消旋吡喹酮、左旋吡喹酮及右旋吡喹酮一次灌服后对小鼠的急性半数致死量,及95%可信限,分别为2553(2091~3G76),2463(2018~3007)与1344(1151~1568)mg/kg并对左旋吡喹酮与右旋吡喹酮;消旋吡喹酮与右旋吡喹酮的LD_(50)进行了显著性测验结果:表明左旋吡喹酮与消旋吡喹对小鼠的急性半数致死量相近,而右旋  相似文献   

12.
吡喹酮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抗扁蠕虫药物,它可能是一种外消旋化合物。我们将合成吡喹酮的中间体拆分后而得到的左旋与右旋吡喹酮,进行了家兔实验治疗,这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从本文实验结果可见,不论减虫率、肝移率与虫体长度看来,均以左旋喹吡喹酮的疗效较消旋吡喹酮为优,而右旋吡喹酮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别,故右旋吡喹酮的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短期的费用-效果。方法对8个血吸虫病流行村(试点村)2006-2009的防治措施、经费投入及防治效果进行调查,用项目前与项目实施后人群及家畜感染率每下降1%所需费用及总费用/综合指数作为分析指标,进行费用-效果评价。结果综合分析各试点村疫情及人口数、人均收入等因素,综合防治效果好,且经费投入低的是蒿州、皇屯及刘园村;南城、宝塔、渡口村综合效果指数较高,但其费用/指数也偏高;水府、洗马村费用/指数较低,但其综合效果指数也偏低。结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在湖沼型流行区短期的费用效果明显,但如何结合当地疫情及社会、经济条件开展高效的项目投入,以有限的经费投入在远期产出更大的血防效果和经济、社会效益,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发现吡喹酮(PQT)引起家兔心律失常作用存在立体选择性。给清醒家兔iv(±-PQT或其对映异构体45mg/kg可引起异位节律及其它类型的心律失常。(+)-,(±)-和(-)-PQT组异位节律发生率分别为100%(n=10),60%(n=10)和20%(n=20)。(+)-PQT组的异位节律发生率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15.
<正> 前文指出,吡喹酮抗日本血吸虫成虫,除药物的直接作用外,尚有赖于宿主免疫机制的参与。进一步的观察结果表明,血吸虫经吡喹酮作用后,白细胞迅速附着于受损的虫体体表,并钻入虫体内,而这种白细胞附着又依赖于抗体的存在。为了阐明此种现象,乃用Boyden室观察血吸虫经吡喹酮作用后的白细胞趋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开发一款能够快速模拟出血吸虫患病率走势和各种防治措施及效果的演示软件。以Barbour双宿主模型为基础,对疾病流行机理和传播途径进行分析,利用Matlab软件编程。该软件在干预与否两种情况下,模拟出血吸虫病的发展趋势,将患病率呈现在图像上,并对最终结果进行后续分析。结果表明,患病率模拟结果符合Barbour双宿主模型基础。该软件设计简洁,使用方便,克服了数学模型在应用上的困难,为流行病学现场工作者提供了技术支持。经过改进,基于Matlab的软件开发有望在其他流行病的传播模拟及防治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用平衡透析法研究了吡喹酮(PQT)对映异构体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立体选择性。当透析液药物初始浓度在1~32umol/L范围内时,(±)-PQT及其对映异构体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属非饱和类型。根据Scatchard作图公式,无论牛血清白蛋白(BSA)浓度为1.47或5.88×10~4mol/L,(+)-PQT结合能力(nK)均大于(-)-PQT,(+)-和(-)-PQT nK的比值分别为1.50和1.61,表现明显的立体选择性。(-)-和(+)-PQT与兔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吡喹酮对脑囊虫病的疗效,将确诊为脑囊虫病者分为2组,第1组吡喹酮剂量为每疗程总量310 mg/kg,分7 d、每日3次口服,共5个疗程,每疗程间歇3个月;第2组吡喹酮剂量为每疗程总量180 mg·kg-1,疗程相同.以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免疫学指标作为疗效评价.结果显示,第1组治愈40例,治愈率47.1%...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我国水利工程、湿地、农业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所引起生态环境变化对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分布扩散的影响,分析了各工程建设可能导致钉螺扩散,形成新的钉螺孳生地等潜在危险因素,并就如何利用工程建设趋利避害促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三峡库区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规划与库区血吸虫病传播的关系。方法收集分析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经济产业结构规划等资料文献,开展三峡库区高移后靠居民现况点状调查。结果未来优先发展柑橘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渔业)、旅游业。全库区渔业、畜牧业安置的移民分别为4.5万、7.58万。巴东县旅游业远景规划目标是游客停留时间由目前的1.5d延长至3d,增加了传染源输入的几率。高移后靠移民生活、卫生环境有较大改善,但生产安置不到位。结论库区经济产业结构规划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利弊兼备。柑橘业的发展有利于血吸虫病的防治,但发展畜牧业、养殖业、旅游业使传染源、媒介钉螺输入的可能性加大,应做好监测,加强管理,防止库区血吸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