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的80例UAP合并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片及疏血通注射液;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采用尼可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UAP合并DM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的80例UAP合并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片及疏血通注射液;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采用尼可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UAP合并DM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实验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且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SAQ评分与血糖指标均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且控制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行运用。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介入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的效果。方法 38例患者共50支血管进行了PTCA或PTCA+支架治疗。结果 共植入支架48个,单纯PTCA2例均获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避免AMI和猝死的发生,应及时采取介入治疗。本疗法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8月来该院开展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选择奇偶数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n=43)与实验组(曲美他嗪+常规治疗,n=43).对比分析两组的血脂、血糖、心功能、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时间.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该科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16例,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显著优于对照组80.1%(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TC、LDL-C等指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具有显著的降脂,保护心功能作用,对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护理措施及其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精心护理.结果 经过我院精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护理组为9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精心临床护理,对患者预后、生活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有很大帮助,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112例.反复发作时即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病变后对“罪犯”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残余狭窄小于10%,前向血流按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实验(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3级为手术成功;随访6月,分析即时及远期效果。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所有病例均随访6月,其中,17例(15%)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3-6个月再发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或平板负荷试验提示心肌缺血,此17例均再次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罪犯”血管支架内再狭窄,再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其余病例术后6个月内未再发心绞痛。随访期间无1例再发心肌梗死或死亡。结论 早期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高,近期和远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于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再以综合护理干预,最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通过综合护理干预之后,SAQ评分和血糖指标都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它可以帮助患者降低或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医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前的血糖及糖基化产物水平,了解其与介入治疗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海军总医院住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88例,根据是否出现缺血并发症如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死亡,将患者分为事件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心血管病术前临床危险因素、血糖、糖基化产物(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评价各组术前危险因素、糖代谢及炎症反应指标的差异。结果事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发病率、用药情况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1);1)2220μmol/L为界值,糖化血清蛋白升高患者出现围术期缺血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OR=2.96,95%CI:1.50~5.81,P=0.001).结论糖基化产物中,术前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增高可能是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缺血并发症的危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并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15 d后进行疗效评估,观察临床症状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P<0.05),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P<0.05).结论疏血通能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总疗效,降低血脂水平,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辛辉  于宁 《山东医药》2006,46(31):61-61
将10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服用传统药物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曲美他嗪20mg,3次/d,共8周。治疗后治疗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可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曲美他嗪,可以使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减轻,运动耐量增加,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62例UAP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PCI组和药物治疗组。PCI组在联合强化药物治疗基础上,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药物治疗组单纯强化药物保守治疗。观察30d内心脏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率、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与药物治疗组比较,PCI组30d内心脏事件(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缩短了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P〈0.01)。结论早期PCI联合强化药物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疗效好,风险小,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已成为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手段,但PCI本身对血管和心肌会造成损伤.我们通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行PCI的患者使用葛兰心宁软胶囊进行治疗,检测其对PCI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检测术前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PCI前、术后v WF、白细胞介素-8(IL-8)、一氧化碳(NO)水平,探讨Hcy与PCI早期并发症的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8例行PCI UAP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0min、4h、12h、24h、48h、72h、7d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测定Hcy、v WF、IL-8,利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结果:88例患者PCI术后心脏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早期并发症组患者术前Hcy、v WF和IL-8水平显著高于非早期并发症组(均P<0·05),NO水平显著低于非早期并发症组(P<0·05)。早期并发症组患者术后v WF和IL-8峰值水平显著高于无早期并发症组(均P<0·05),术后NO最低值低于非早期并发症组,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与v WF、IL-8术前、术后峰值水平呈正相关(r=0·634,P<0·01;r=0·534,P<0·01;r=0·597,P<0·01;r=0·544,P<0·01),与NO术前、术后低值水平呈负相关(r=-0·568,P<0·01、r=-0·148,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Hcy水平(RR=1·225,CI=1·059-1·418,P<0·01),糖尿病(RR=1·712,CI=1·128-2·898,P<0·05)是PCI早期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①Hcy水平与PCI术后早期并发症密切相关,随着Hcy水平升高,早期并发症有显著增高趋势。②血浆Hcy可能通过影响IL-8、v WF水平导致早期并发症的出现。③Hcy水平对PCI术后早期并发症具有独立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再次发生冠心病事件和死亡事件的危险性高于无糖尿病史的冠心病患者[1].高血糖症可损伤血管内皮功能,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血浆内皮素(ET-1)被认为是内皮受损的重要表现.本研究通过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伴有或不伴有糖尿病的患者血浆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初步探讨这些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及常规药物治疗对患者内皮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血管内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UA患者,其中合并MS组51例,非MS组55例。比较两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甘油三酯(TG)等水平。测定两组患者病变血管的外弹力膜面积、管腔面积、斑块面积、斑块负荷、重构指数及斑块成分等指标。结果 MS组BMI、SBP、DBP、FPG、2hPBG、TG高于非MS组(P<0.05),HDL 低于非MS组(P<0.05)。MS组病变血管的管腔面积、重构指数高于非MS组(P<0.05),MS组斑块成分中坏死核心比例高于非MS组(P<0.05),而钙化斑块比例低于非MS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PG、SBP、BMI对病变血管的管腔面积有显著性影响(P<0.001)。结论 合并MS的UA患者病变血管多合并正性重构,斑块面积较大,斑块坏死成分含量更多,提示斑块易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治疗6个月后,随访临床症状、心电图及生化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血脂明显下降,可改善临床症状,其总有效率分别为(95.0% vs 87.5%,P<0.05).结论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可降低血脂水平,稳定易损斑块,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弱冠脉的炎症反应,减少冠脉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冠心病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稳定型心绞痛荣烨之,朱向阳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亦称为梗塞前综合征、急性冠状动脉机能不全或冠脉中间状态综合征,一般包括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卧位型心绞痛、梗塞后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UA是一种严重并具有潜在危险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青年中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5例青年中高危UAP(TIMI危险评分≥3分)患者,分为早期PCI组(14例)和延迟PCI组(11例).观察2组患者术中病变情况、血栓负荷、记录30 d内心脏事件(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再次PCI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2组冠状动脉病变及PCI情况相似,早期PCI组血栓负荷相对较多.与延迟PCI组相比,早期PCI组能降低30 d内心绞痛发生率,能够缩短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P<0.05).结论:对于青年中高危UAP患者应该优先选择早期P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