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以P53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预后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P53蛋白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类型上无显著性差异;提示P53蛋白在不同类型的肺癌、分化和转移过程中起不同的调节作。P53基因的检测时判断肺癌的预后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宣威、昆明两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16蛋白表达的差异性,探讨P16蛋白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对宣威、昆明地区非小细胞肺癌各45例和非肺癌(肺大疱、肺出血)行手术切除的正常肺组织石蜡包埋标本18例进行P16蛋白表达检测。结果 P16蛋白免疫组化阴性表达共有45例,总失活率为41.7%,其中宣威肺癌组、昆明肺癌组、对照组的失活率分别为57.8%、37.8%、11.1%。两肺癌组P16蛋白失活率分别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肺癌组P16蛋白的总失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8);宣威肺癌组在Ⅰ期、T2期和腺癌的失活率比昆明肺癌组高(P<0.05)。结论与昆明肺癌组相比,宣威肺癌组P16蛋白不表达率在肺癌早期和腺癌中呈高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VEGF、PCNA和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病理确诊的6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VEGF、PCNA和P53表达的检测。结果:62例非小细胞肺癌VEGF阳性表达率58.1%(36/62),其表达与NSCLC的组织分化程度、生存期有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无关。P53阳性表达率46.8%(29/62),表达与肿瘤组织类型、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CNA阳性表达率61.0%(36/59),表达与肿瘤组织类型、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与组织分化程度及生存期有关(P〈0.05)。结论:VEGF、PCNA和P53可作为评价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53、CD44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某医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经手术切除及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7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其标本中P53、CD44及EGFR的表达。结果P53、CD44及EGFR在87例NSCLC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9.4%,60.9%及67.8%。Ⅲ-Ⅳ期P53表达低于Ⅰ~Ⅱ期(40.3%US.66.7%,P=0.036);鳞癌患者CD44表达较腺癌高(82.8%vs.49.1%,P=0.003);淋巴结转移的患者EGFR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高(74.6%vs53.6%,P=0.023)。P53与CD44正相关(P=0.035)。结论联合检测P53、CD44及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对于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可能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bcl-2和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之间的关系及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检测。结果发现:(1)bcl-2蛋白阳性20例,其中鳞癌15例,腺癌5例;p53蛋白阳性49例,其中鳞癌34例,腺癌15例。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2)bcl-2和p53的表达强度与肺癌的分化程度密切,但两者之间的表达相反;48例随访患者发现p53表达阳性率与生存期有关,而与bcl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Bcl-xL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探讨Bcl-xL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反转录PCR和免疫印迹的方法分别检测60例临床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bcl-xL基因表达和Bcl-xL蛋白的水平,并与肺良性病变组织比较.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bcl-xLmRNA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P<0.01),mRNA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其他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而癌旁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bcl-xL mRNA水平之间没有差别(P>0.05).蛋白表达检测结果与mRNA水平高度一致.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cl-xL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可以考虑作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和评价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煤工尘肺合并肺癌患者中P53基因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53基因突变、缺乏或失活是多种肿瘤发生的原因[1]。在肺癌中P53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较高,常大于50%[2]。煤工尘肺合并肺癌的P53基因蛋白表达报道较少,我们以此来探讨煤工尘肺合并肺癌P53基因蛋白表达与普通肺癌对照组阳性表达、预后有何差异。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 抽取我院病理科煤工尘肺合并肺癌手术标本蜡块15例(15例煤工尘肺均经枣庄矿务局尘肺诊断小组确诊)。其中Ⅰ期9例,Ⅱ期4例,Ⅲ期2例。均为男性,年龄57~77岁,平均年龄67岁。接尘时间3~29年,平 表1 P53基因蛋白在尘肺及对照组中表达情况分 组- 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CT征象与p21蛋白表达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CT征象与p2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7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NSCLC术前进行CT扫描,并用SP法对肿瘤标本p21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CT显示肿瘤的直径>3cm及有深分叶征、棘状突起、纵隔淋巴结肿大者p21蛋白表达升高。(2)肺癌的p2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组织学类型有关。结论:周围型NSCLC的CT征像中肿瘤的直径>3cm,深分叶征、棘状突起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与p21蛋白表达密切相关,具有相对更高的恶性程度,可作为推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蛋白酶D和P选择素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CD)和P选择素 (Pseleltin ,Ps)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P法 )检测 3 0例NSCLC石蜡切片组织中CD和Ps的表达。结果 CD和Ps的阳性率分别为 66 7%( 2 0 / 3 0 )、76 7%( 2 3 / 3 0 )。CD表达与肿块大小、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 3年存活率呈负相关 (P <0 0 5 ) ,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无显著相关 (P >0 0 5 )。Ps表达则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块大小、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及 3年存活率均无关 (P >0 0 5 )。二者均阳性的患者 3年存活率为 2 5 0 %( 4 / 16) ,明显低于同时阴性者的 10 0 %( 3 / 3 ) (P <0 0 5 )。结论 CD可作为NSCLC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标志 ,是高危预后指标。CD和Ps联合检测 ,可更精确地判断预后 ,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livin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生物学特点的相关性,为肺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来某院就诊并手术的46例非小细胞肺癌和10例良性肺部病变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ivin蛋白在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病变肺组织中的表达,数据结果采用χ2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予以分析。[结果]Livin蛋白在NSCLC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病变肺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4%、19.6%和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理类型和不同分化程度的肺癌Livin蛋白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无淋巴结转移肺癌和不同分期程度的肺癌Livin蛋白表达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vin在NSCLC组织中特异性地高表达,可能成为NSCLC诊断上新的标记物和治疗上新的靶点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INCH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85例NSCLC及癌旁组织中PINCH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PINCH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PINCH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PINCH阳性表达组术后5年生存率为20.5%(16/78),而PINCH阴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52.3%(56/10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PINCH表达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PINCH蛋白的表达可能在NSCLC发生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其表达状态将可能有助于临床医生预测NSCLC患者的预后,并为NSCLC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bF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分化程度、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探讨bFGF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石蜡包埋组织80例、正常肺组织40例中bF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bFGF阳性率均高于正常肺组织组(P=0.000)。非小细胞肺癌组TNM分期中Ⅰ-Ⅱ期和Ⅲ-Ⅳ期bFGF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低分化癌的bFGF的阳性率与高、中分化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淋巴结转移组bFGF的表达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bFGF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演进的过程;bFGF蛋白检测可能成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和评价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之一,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预测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 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标本中Cath D表达. 结果 73.2%(30/41)的肺癌组织Cath D表达阳性,其中鳞癌为69.2%(18/26),腺癌为80.0%(12/15),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Ⅳ期肺癌病例中,肺癌组织Cath D表达高于Ⅰ~Ⅱ期病例(P<0.05);随着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由高分化、中分化至低分化,其Cath D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者,Cath D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 结论 Cath D在NSCLC,不管是鳞癌还是腺癌,均有较高表达.肺癌组织Cath D高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提示Cath D可以作为评价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SOX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中SOX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和预后相关性。结果: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SOX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含量远大于正常切缘肺组织。且随着TNM分期增加,SOX2表达含量也逐渐增加。且其SOX2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正相关,与患者生存期负相关。结论:SOX2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多阶段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分子之一,很有潜力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探讨VEGF及MMP-9在NSCLC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23例肺良性病变组织、30例NSCLC癌旁正常肺组织及111例NSCLC组织中VEGF及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NSCLC组织中VEGF及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和NSCLC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VEGF和MMP-9的表达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P〈0.05);在腺癌中MMP-9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鳞癌(P〈0.05)。VEGF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随TNM分期增高而升高(P〈0.05),VEGF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增大而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存活1 a以内、1-3 a的患者VEGF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存活3-5 a者(P〈0.05)。结论VEGF和MMP-9可能在NSCLC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估NSCLC的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葡萄糖转运蛋白1、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Glut 1)和3(Glut 3)在肺癌及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以及两者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方法收集68例肺癌和17例肺良性病变组织,采用单克隆抗体Glut 1、Glut 3的免疫组化ABC法进行检测.结果68例肺癌组织中58例Glut 1阳性,表达率为85.3%;其中鳞癌100.0%表达,腺癌70.5%,Gluf 1在肺癌组织染色阳性率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显著相关;Glut 3有18例在肺癌中染色阳性,表达率23.5%,其中鳞癌41.2%表达,腺癌11.8%,Glut 3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无明显差异,Glut 3染色阳性对应的标本Glut1都染色阳性.在肺良性病变组织均未检测到Glut 1、Glut 3的表达.结论Glut 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过度表达,且与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等密切相关,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Glut 3在少数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过度表达,其表达发生在Glut 1过度表达之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44v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5例原发性NSCLC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CD44v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肺组织未见阳性表达,NSCLE组阳性表达率为6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鳞癌和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1%和60.6%,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NSCLC中,CD44v6在病理分级Ⅰ+Ⅱ级和Ⅲ级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和75.0%,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TNM分期Ⅰ+Ⅱ期和Ⅲ+Ⅳ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和83,3%;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9%和55.6%。以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CD44v6阳性表达与NSCLC的发生,临床进展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高表达者提示伴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已进入晚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p53家族的成员p63在口腔鳞癌及其癌前病变(包括口腔白斑和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探究其表达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21例正常增生、15例异常增生以及48例口腔鳞癌标本中p6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63在正常及单纯增生组中均表达(100%),在异常增生组和口腔鳞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3.3%(14/15)和85.4%(41/48)。经非参数秩和检验统计表明,p63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63的表达与上皮增生程度密切相关,其改变可能成为上皮异常增生和癌变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