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女 ,2 0岁。自幼鼻尖及手足、背部发现有暗红色点状肿物如豆粒大小 ,压之不褪色 ,渐进性增长。 1岁时 ,左足底肿物生长迅速 ,行走不便而行肿物切除术 ,术后复发。 3岁时再次手术 ,其余部分未作特殊治疗。近 3年鼻部肿物生长明显。体检 :一般情况好 ,鼻尖部偏左及左鼻背一圆形隆起呈暗紫色 ,延及右侧鼻背 ,约 2 .5cm× 2 .0 cm× 0 .8cm大小 ,触之软 ,压之不褪色 ,与周围组织界限清 ,左鼻翼软骨部分吸收。背部有二处丘形隆起 ,中心为暗紫色肿物 ,触之软 ,左侧约 8.5cm× 7.5cm× 2 .5cm大小 ,右侧约 3.0 cm× 3.0 cm× 1 .5cm大小。左…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鼻背中线皮样囊肿伴瘘管形成一例达木索患者,男,8岁,出生后即发现鼻背有一针尖大小孔,时常从小孔内流出豆渣样分泌物。入院前1年因鼻根部两侧红肿,右侧皮肤破溃,曾在当地医院按炎症治疗,症状虽有缓解,但鼻两侧包块仍日渐增大,鼻背明显增宽,故来我院求诊...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 ,2 2岁。自生后鼻背正中有一瘘孔 ,于 2 0 0 0年 12月 2 5日入院。病史 :自生后就发现鼻背正中有一瘘孔 ,时有白色分泌物自瘘孔处排出或挤出 ,分泌物带臭味。瘘孔起初如芝麻粒大小 ,随年龄增长稍有增大 ,目前如绿豆粒大小。从未感染过。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检查 :全身无异常。鼻背正中线两鼻骨连接处稍下方有一绿豆大小的瘘孔 ,瘘孔中央凹陷 ,用探针插入瘘孔可向上向后探入 2 cm,其终端为骨质 ,挤压瘘管有少量白色分泌物排出 ,带臭味。鼻腔检查见鼻中隔左侧后上部粘膜膨胀隆起 ,其它未见异常。12月 2 8日在局麻下行鼻正中瘘管切除术 ,…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9岁。1989年11月2日因鼻部肿胀19天,伴疼痛8天入院。1989年9月4日因面部跌伤致鼻骨骨折,3周后鼻背右侧出现肿胀并逐渐波及左侧。10月25日鼻部出现疼痛,门诊两次抽吸白色稀薄脓液8ml。经肌注青霉素,鱼石脂软膏外敷治疗无效。体检:外鼻播散性肿胀以鼻背右侧显著,肿胀上达鼻根,下至鼻翼处。压痛明显,有波动感。鼻前庭及鼻腔各壁无糜烂、溃疡或肉芽。X线摄片示鼻骨骨髓炎,鼻窦及胸部X线摄片无异常。治疗:行鼻背脓肿切开引流,脓腔25mm×25mm大小。刮匙可触至骨粗糙面,脓液普通培养无细菌生长。经用先锋霉索ⅴ号、灭滴灵静滴12天后,局部脓液减少但脓腔未缩小。11月23日脓腔壁刮除物送病检。3天后鼻  相似文献   

5.
鼻背中线瘘管为先天性疾病 ,手术切除常不彻底 ,极易复发。我科曾以冷冻治愈 1例。介绍如下。患者 ,男 ,1 5岁。 1 996年 6月在我院行鼻背中线瘘管摘除。术后 1个月发现原手术处轻度红肿 ,中央有一小孔 ,有时流出粘液样分泌物。 7月 1 5日再次就诊。检查 :鼻背中线处有一 1 .2 cm× 1 .0 cm大小的瘢痕 ,周围无明显红肿 ,中央处溃烂。其中有一小孔 ,孔径可扩大至 0 .4 cm,用探针探查深约 0 .9cm,挤压时小孔内有少量分泌物溢出 ,碘油造影不满意。鼻窦、鼻骨 X线摄片无异常发现。两侧鼻腔结构正常。诊为复发性鼻背中线瘘管。7月 1 8日在无麻下…  相似文献   

6.
鼻科学     
960726奔背筋膜后间隙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夏育辰…//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一1 995,11(石)一44C~441 于·57例成人和父例少屯童尸体解剖.观测了鼻背筋膜后问隙的位悦、大小.及其构成等。此间隙位于鼻骨膜.软骨膜与鼻背筋膜之间.间陈L窄、一卜宽呈锥习大.全长平均为3.0F)士,,66c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鼻背瘘管1例高惠敏患者女,28岁。自幼发现鼻背下方近鼻尖处有一小孔,常有白色分泌物自小孔泌出。近半个月,自觉鼻背逐渐肿胀,伴轻度疼痛。拟先天性鼻背瘘管于1994年1月4日收住院。全身一般情况良好,鼻背下方近鼻尖处可见一圆形瘘管,鼻背至鼻根部可触...  相似文献   

8.
鼻背中线瘘管为一先天性疾病,乃因胚胎发育过程中两侧内侧鼻突与额鼻突融合形成外鼻时胚层组织残留所致。我们曾遇1例貌似一额外“前鼻孔”的鼻背中线瘘管。介绍如下。 女,13岁,学生。出生后即发现右侧鼻孔上方突出如玉米粒大小的肿块,其前端有一小孔,肿块随年龄增长而长大,在寒冷季节有时流出粘液样分泌物。1982年12月来我院就诊。局部检查:右侧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中隔软骨移植物在外伤后鼻背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为43例鼻外伤后鼻背畸形患者实施了鼻中隔软骨移植物的植入修复。外伤后鼻部骨性及软骨性鼻锥塌陷、变宽呈鞍型。根据鼻背凹陷的程度,选择没有破碎的鼻中隔软骨,按照鼻背凹陷的形态,修剪缝合成型,经由鼻翼缘切口置入软骨移植物矫正外伤后鼻背畸形塌陷。 结果 随访1~3年,9例患者因鼻部外观欠佳,实施二次鼻畸形修复手术,取得较好的鼻背外观。 结论 鼻中隔软骨移植物在外伤后鼻背畸形手术矫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可对骨性和软骨性鼻锥的凹陷起到填充作用,使骨性和软骨性鼻锥保持连续性。但术后也存在软骨局部吸收变形、外观轮廓欠佳等不足,需通过填充材料的改进来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切除鼻背驼峰时切除过度是鼻成形术的合并症之一。作者们在本报告中提出了他们10年来从耳甲取软骨修复上述畸形的方法:(1)对轻度畸形一般从耳甲上方取软骨,中度畸形需两层软骨重叠时,则从耳甲上、下两处取两块,若重度畸形需三层软骨时,则从对侧耳甲再取一块软骨。(2)取下软骨后,将它们制成舟状,大小可按事前在鼻背皮肤上所做的划线比例而定,边缘剔薄,使软骨在皮下不易被看出,然后用两根圆针  相似文献   

11.
鼻科学     
97 1870汉族青年人外鼻部分角度测量分析/王大国…刀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一1997.13(1)一73~75 讨2()6名18一25岁汉族青年进行了外鼻角度的活体测量观察,其中男性1肠名,女性101名。测量点为鼻梁点、鼻尖点、鼻下点、上唇中点。所测量的角度包括鼻背与鼻高的夹角、鼻小柱与上唇的夹角、鼻背与鼻小柱的夹角、双侧鼻翼角。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鼻小柱与上唇的夹角、鼻背与鼻小柱的夹角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尸<0.01).而鼻背与鼻高夹角、双侧鼻翼角则没有性别差异(尸<。.饰)。鼻小柱与上唇的夹角、鼻背与鼻小柱的夹角的变异程度较鼻背与鼻高夹…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鼻背中线肿物罕见,偶见于婴幼儿及儿童,亦见于成人。每20000~40000新生儿出现1例。其中主要包括鼻背中线皮样或上皮样囊肿及瘘管、鼻部脑膜脑膨出及神经胶质细胞瘤。鼻背中线皮样囊肿约占头颈部皮样囊肿的11.0%,占全身皮样囊肿的1.0%。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岁.因右鼻背肿胀3个月,右鼻背脓肿清创术后6天于2006-02-24收入院.患儿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鼻背外侧出现一纵行条索状肿胀,表面皮肤触痛,无红肿及波动感,无发热.抗炎治疗7天后(具体不详),肿胀局限于内眦下缘处.  相似文献   

14.
游离腹直肌肌皮瓣移植颅面部巨大缺损一期整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修复巨大颅面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血管外科技术 ,对 4例颅面部晚期癌肿切除术后形成的巨大缺损施行游离腹直肌肌皮瓣移植一期整复术。其中右侧上颌窦巨大恶性血管外皮瘤侵犯颜面眼眶及颅底 1例 ,左上颌骨癌侵犯面颊及鼻背 1例 ,左上颌骨纤维肉瘤侵犯眼眶及侧颅底 1例 ,左上颌骨癌上颌骨切除术后放疗面颊部软组织大面积坏死 1例。结果 :4例游离腹直肌肌皮瓣均以腹壁下动脉为血管蒂 ,皮瓣的皮岛最小 6× 9cm,最大 12× 15cm,切取腹直肌的大小依照待修复区充填缺损所需组织量的多少而定。根据所修复的部位受区血管有所不同。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局部整形效果满意。结论 :游离腹直肌肌皮瓣移植是修复巨大颅面缺损的一种可靠和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鼻背正中皮样囊肿为一先天性疾病,临床少见。作者曾遇2例本病合并鼻中隔脓肿患者。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例1 女,11岁。10年前因鼻背部长“脓包”在当地医院切开引流后,发现鼻梁正中有一个小孔,挤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外鼻成形术的不断开展 ,鼻小柱切口可能会损伤鼻小柱动脉而引起鼻尖部变形或皮肤坏死 ,因此鼻尖部血液供应特点的研究倍受重视。以往的研究对象多为白种人 ,亚洲人的鼻外形有着自己的特点 ,为了研究亚洲人的鼻尖部血液供应 ,对 51具亚洲人尸体的10 2侧鼻尖部血管进行了解剖 :动脉灌注后 ,肉眼观察血管形态、分支来源及走行分布 ,同时对皮下血管的位置和来源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 :鼻尖部的最主要营养血管是鼻外侧动脉 (始自于面动脉 ) ,占 78% ( 80 /10 2 ) ,另有 2 2 %由鼻背动脉供应 (始自于眼动脉 ) ,来自于上唇动脉的鼻小柱分支血管…  相似文献   

17.
1984年以来,我科应用额部岛状隧道瓣行全鼻再造1例,鼻背成形1例,上颌窦洞穿缺损修补1例,鼻面联合缺损成形1例,效果满意。 一、典型病例 例1 男,72岁。因外鼻肿物(3×4×6cm~3大小),病理诊断为鳞癌,于1984年9月5日行肿瘤  相似文献   

18.
患儿 ,女 ,1岁 2个月。因出生时右眼内眦角与鼻根之间长有一小鼻样物 ,以“先天性双鼻畸形”于1 999年 4月 2 6日收住入院。检查 :右侧鼻背无隆起 ,同侧鼻翼未发育 ,鼻前孔仅有一粗探针大小 ,随呼吸可有气体出入 ,且有少量鼻涕。鼻梁及左侧鼻背、鼻翼、鼻前孔及鼻腔内结构均正常 ,通气良好 ,外鼻皮肤正常。右内眦角与鼻梁根之间 (泪囊部位 )长出一外形似小鼻样的软性管道组织 (图 1 ) ,长3.1 4cm,根部直径 1 .2 cm,前部最粗外直径 2 .0cm,前端正好在鼻翼根部 ,相当于下鼻道鼻泪管开口的高度。啼哭时有较多泪液流出 ,不哭时有少量泪液流出 ,…  相似文献   

19.
鼻神经胶质瘤被认为是孤立于颅脑外的颅底或前脑室的脑膨出(Katz et al,1971)。肿瘤无包膜,瘤细胞嗜伊红胞浆丰富,伴有神经胶质组织,血管纤维间隔其间,结缔组织和神经胶质含量不等,无丝状分裂相。在临床上鼻神经胶质瘤表现为鼻背外包块或鼻内病变或二者兼有。鼻外神经胶质瘤位于鼻背部,其上的皮肤正常,淡红或蓝色,鼻梁变宽,肿块的大小和形状不因用力或啼哭改变。鼻内神经胶质瘤多位于鼻腔内,但也可出现于鼻咽或翼腭窝,肿瘤坚韧苍白,光滑闪亮,其茎或基部常附着于中鼻甲区外侧壁,少数发生于鼻中隔。该肿瘤多生而有之,无家族性,无性别优势,常无任何症状,生长速度不等。根据病变发生、持续时间和症状常能作出诊断。本病不难与鼻额区脑膨出和鼻息肉相鉴别,前者有波动,可压缩,带蓝色,啼哭、用力或将头朝下时包块增大。而鼻息肉在5岁以下少见。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回顾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8~2012年共收治的13例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之前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访观察6~54个月无一例复发,9例术后外形恢复满意,4例尚需进一步随访。结论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应在排除颅内侵犯后,尽早手术治疗,定期随访。较为复杂的病变建议用内镜辅助手术。术后局部出现缺损或发育畸形可在成年后再行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