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 自1995年以来采用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0例。结果 功能恢复优12例,良5例,可3例。结论 有限切开植骨结合外固定器可以防止复位后骨折再移位、短缩及关节面塌陷,促进骨愈合,减少并发症,可作为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Kapandji技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采用Kapandji技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25例60岁以上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8~22个月随访,平均11个月,无针道感染和骨不连发生,全部骨折均在3个月内愈合,按Anderson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定,优9例,良12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达84%。结论:Kapandji技术结合外固定架是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3年以来,我们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6例,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7例,女9例,年龄18~56(平均33)岁。车祸伤18例,跌伤10例,重物压砸伤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无血管神经损伤。伤后至就诊时间最长3d,最短1h。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以超关节外固定架或辅以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5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访时间4~28个月,平均(14.15±1.86)个月。X线片示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10周。腕关节功能按Dienst 等提出的标准进行评定:优36例,良24例,可5例,优良率为92.3%。[结论]对于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特别是移位明显且不稳定骨折,选择超关节的外固定支架固定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分型,分析外固定架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999年7月至2006年11月,共收治前臂桡骨远端复杂骨折98例。骨折类型以基于AO Müller法分类的桡骨远端通用的分型:Ⅱ型,关节外骨折、有移位,57例;Ⅳ型,关节内骨折,有移位,41例。Ⅱ型干骺端粉碎性不稳定的关节外骨折、Ⅳ型骨折整复不理想,小切口整复加外固定架+骨移植治疗。远端尺桡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的患者,整复后用克氏针固定。结果 随访2~8年,平均5.6年。根据患者的主诉、前臂远端及腕关节的外形,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腕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及X线征象来分析临床疗效。其中优35例(36%),良46例(47%),可11例(11%),差6例(6%)。优良率为83%。5例患者出现尺倾角<10°,腕关节僵硬;3例关节面骨折块分离和移位>2 mm,其中1例因关节面塌陷,出现创伤性关节炎;3例远端尺桡关节不稳定,前臂旋转功能障碍;1例腕关节内侧皮肤坏死、缺损。结论 根据分型选择应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不稳定性骨折并发症少、创伤小、疗效满意,能恢复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倾角及恢复远端尺桡关节的稳定,并预防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骨折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黄站珠  彭小忠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826-1827
目的分析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用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共27例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愈合佳,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好,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92.59%。结论外固定器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1月—2012年5月共收治的骨折患者22例(骨折23例次)。AO/ASIF分型包括C1型9例、C2型12例和C3型2例。桡骨克氏针固定10例,螺钉固定1例;临近尺骨下段骨折钢板内固定术1例。结果术后随访4~40个月。术前尺偏角为-5°~10°,掌倾角为-20°~20°;术后尺偏角为10°~25°,掌倾角为8°~17°。腕关节疗效按Dienst功能标准评定:优15例,良6例,优良率为91.3%(21/23)。结论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术中有限开放复位、克氏针或螺钉固定获得良好复位和增加外固定架的稳定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现将外固定支架在难复性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术中的应用1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2例,年龄20~36(平均28)岁,均为机器致伤。6例为开放性,4例为闭合性。X线示:尺骨中远段骨折,桡骨远端粉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配合综合康复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外固定架配合术后循序渐进积极功能康复锻炼,中药熏洗,综合抗骨质疏松等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45例,对患者术前、术后第2天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长度、桡腕关节面平整度和拆除外固定架时及术后6个月随访复查X线片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长度、桡腕关节面平整度进行观察评价。腕关节功能评分采用Gartland-Werlry功能评分标准。结果所有患者无伤口感染,骨折得到良好愈合,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发生,1例出现示指屈曲受限,去除外固定架后消失。其中掌倾角术前分别与术后第2天、拆除外固定架时、术后6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9.83,P<0.05),术后第2天及拆除外固定架时、术后6个月时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75,P>0.05),尺偏角及桡骨长度、桡腕关节面平整度统计结果同掌倾角。腕关节功能评分分为优29例、良11例、中5例,优良率88.89%。结论利用外固定架固定并结合克氏针撬拨复位有限内固定,不但有效维持牵引复位,提供坚强固定和稳定性,而且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手术创伤、保护了骨折端血运,为骨折愈合提供了良好的生物学环境,再配合术后综合康复治疗,术后并发症少,肢体功能康复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2007年采用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25例.男性1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5岁,按AO分型:A3型3例,B3型8例,C2型10例,C3型4例.结果 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2~7个月,平均5个月.疗效评定:优17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92.O%.无针道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无伤口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结果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本院自1996年9月至2005年11月,采用局麻下牵引,手法复位后,维持持续牵引状态下管型石膏固定治疗4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病人,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26~64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10例(均合并有脊椎损伤),平地摔倒21例,车祸致伤11例。按AO/ASIF分型:A3型15例,C3型27例,其中伴桡骨茎突骨折29例,下尺桡关节脱位13例。桡骨短缩3.5~3.6mm,平均5.6mm,掌倾角-15°~-31°,平均-20°,尺偏角-12°--10°,平均-3°。1.2方法32例患者在局部麻醉下复位,10例在脊柱手术结束后,于全麻尚未清醒时进行复位。…  相似文献   

12.
pillon骨折累及胫骨关节面,通常由交通伤、坠落伤所致,多为高能量损伤,常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骨折多为粉碎性,是四肢骨折较难治的一类骨折.占下肢骨折1%[1].其治疗方法选择多样.如螺钉、钢板、环状外固定架等.我们2003-2010年全部采用单边外固定架过关节治疗AO分型C型pillon骨折31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懿  任东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494-1495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上肢骨折之一。若骨折后早期延误治疗,或因骨折不稳定,手法复位后再移位,往往导致畸形愈合,从而严重影响腕关节功能。部分受伤超过3周的陈旧性骨折,必须通过手术矫正畸形,以改善功能。现将2006年3月~2008年3月,应用有限切开复位、跨腕关节外固定器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4.
董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1981-1982
对43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随访3~24个月,均获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达到90.7℅。采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可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创技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外固定器(专利号:ZL 2003 20110999.2)结合经皮撬拨、有限切开复位和经皮克氏针固定等微创技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85例。结果 采用微创技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根据Sarmiento功能评分,效果优53例,良26例,一般6例;5例出现腕关节疼痛,1例出现针道表浅感染;未出现第2掌骨骨折、腕管综合征和桡神经浅支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在配合微创技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过程中,手术前的心理护理、石膏固定护理、饮食指导及术后患肢血供的观察、患肢肿胀情况的观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功能锻炼的指导等促进了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50例,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行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达92.0%,远高于对照组的80.0%,经统计学分析,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手术费用低等优点,同时,术后效果明显,骨折处复原快。这些优点使组合式外固定架法成为临床治疗该种骨折的首先方法,且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选择方法。方法对12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根据不同选择不同治疗。结果经过平均11个月随访,骨折均正常愈合。结论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方法治疗,所得结果均满意。  相似文献   

18.
自1998年10月~2009年9月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7例。经10~25个月(平均17.5月)随访,复位质量按沈忆新评分标准:优22例,良3例,可2例。疗效按Dienst标准:优23例,良3例,可1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笔者于2006-06/2008-01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40例,效果较为满意,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22~68(平均45.3)岁。按照AO骨折分型[1]:A3型9例,C2型18例,C3型13例。摔伤28例,车祸伤9例,机器绞伤3例。其中5例为开放性骨折。合并伤:肱骨骨折3例,胫腓骨骨折3例,肩锁关节脱位1例。伤后3 h~5 d内进行手术治疗。1.2手术方法臂丛麻醉下,仰卧位,前臂置于旋后位,桡骨远端掌侧入路,在桡侧腕屈肌的桡侧作S形纵行切口,经桡侧腕屈肌肌腱与桡动脉之间钝性分离,部分切开旋前方肌至骨折端,复位骨折,克氏针临时固定,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的长度,有骨缺损者需行自体髂骨植骨,C臂机透视下复位满意后,予锁定钢板固定。术后第1天开始腕关节被动活动,同时行手指屈伸主动活动,术后1周开始腕关节的主动活动,并逐渐增加锻炼幅度。2结果本组随访时间9~18(平均13.8)个月。所有骨折均在5个月内愈合,骨折愈合后测量:掌倾角6~°18°(平均12.5°),尺偏角18~°26°(平均23)°;3例桡骨轴向短缩2 mm。其中5例术后存在异物感...  相似文献   

20.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常见,占全身骨折的1/6[1]。研究发现骨折后常可合并腕关节不稳,然而在治疗中往往被临床医生所忽略,导致不同程度的腕关节功能障碍[2]。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其X影像学表现为桡骨远端背侧粉碎的范围超过掌背侧距离的50%;干骺端掌侧骨折粉碎;原始背倾角小于200;原始骨折移位(横向移位)大于1 cm;原始骨折短缩大于5 mm;关节内骨折;合并尺骨骨折[3]。通常用石膏活夹板无法维持远端良好对位和对线的骨折,常遗留腕关节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等诸多并发症。自2002年3月~2006年3月我院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42~71岁,平均62岁。按AO骨折分类[4]:C2型12例,C3型8例;按受伤机制分;摔伤13例,高处坠落伤2例,车祸5例。20例术前均行手法整复石膏或夹板固定失败。且符合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影像表现。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3.2天(0~10天)。手术方法:臂丛麻醉,仰卧位,上止血带:先行闭合手法复位,纠正侧方移位、成角及缩短畸形。助手维持牵引下,腕关节尺侧加垫保持腕关节尺偏稍掌屈位,自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