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临床输血中,由Rh血型系统引起配血不合问题仅次于ABO系统。Rh血型系统有5种红细胞抗原,抗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D〉E〉c〉C〉e,其中E抗体是D抗原阳性人中最常见的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作者在为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交叉配血时,发现E抗体不完全抗体引起主侧明显凝集,最后选择缺乏相应抗原的悬浮红细胞进行输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病例:患者女性,28岁,重度贫血,WBC3.5×109/L,Hb58g/L,BPC50×109/L,RC0.4%,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二、血型错误发现:取末梢血配成2%的红细胞悬液,初血型为“AB”型,但与“AB”型血交叉配血出现凝集,放37℃水浴箱中10分钟,凝集块多较小但仍有凝集,考虑为血型鉴定有误或冷凝集素所致。三、处理:取患者静脉血加3倍体积生理盐水,置水浴,温度由37℃逐渐升到45℃,如此洗涤三次,再配成2%的红细胞是液,确定血型为O型;用O型血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次侧管不凝集,主测管仍有明显凝集,主测管放45℃水…  相似文献   

3.
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104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总结临床输血中遇到的疑难交叉配血病例,探讨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使临床输血更加的科学、安全、有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不同医院送到本站进行用血前疑难交叉配血病例104例,疑难交叉配血采用盐水法、MP法和抗人球蛋白法等方法检测。结果 104例疑难交叉配血标本中,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1例,受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28例,冷凝集素凝集5例,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43例。104例疑难交叉配血结果为,盐水法交叉配血主/次出现凝集13例,聚凝胺法交叉配血主/次侧出现凝集34例,抗人球蛋白法交叉配血主/次侧出现凝集44例。结论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有:缗钱状假凝集,冷凝集素所致非特异性凝集,红细胞被致敏引起的凝集,不规则抗体引起的凝集等。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应选择能同时检测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达雷木单抗(Daratumumab,DARA)治疗后合理有效的配血方法,保障患者输血安全。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DARA治疗前后进行ABO血型、Rh血型鉴定、红细胞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用0.2 mol/L二硫苏糖醇(DL-Dithiothreitol,DTT)灭活处理红细胞抗体筛查细胞及献血者红细胞后重复试验,排除DARA的干扰。结果 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DARA治疗前后ABO、Rh血型鉴定结果无差异,治疗前红细胞抗体筛查均阴性,治疗后均阳性,且谱细胞抗体鉴定未显示抗体特异性,患者与献血者红细胞交叉配血主次侧均凝集,配血不相合。用0.2 mol/L DTT灭活处理红细胞抗体筛查细胞及献血者红细胞后重复试验显示红细胞抗体筛查及鉴定均阴性,交叉配血主侧均阴性,次侧与灭活前患者自身对照一致,交叉配血相合,给予患者输注后复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增量有效。结论 0.2 mol/L DTT灭活红细胞可有效消除DARA对于配血的干扰,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DARA治疗后常规配血方法,可进行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决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非AIHA)患者微柱凝集技术交叉配血主侧相合、次侧配血不合时的临床输血问题。方法建立流程,通过复查患者和供血者标本信息、ABO及Rh血型复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对比DAT和次侧凝集强度、抗体筛查试验等措施,分析次侧配血不合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实验室处理。结果应用该流程处理3 014例非AIHA患者次侧配血不合问题,发现次侧配血不合主要原因为患者DAT阳性(占98.6%),该类患者输注次侧配血不合的悬浮红细胞,其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51%)和输血有效性(87.4%),与同期主、次侧配血均相合悬浮红细胞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48%)和有效性(85.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导致次侧配血不合的原因分别为标本或血型错误(占0.8%)、供血者不规则抗体(占0.6%),此类情况可换血重配,输注主、次侧均相合的悬浮红细胞。结论该流程可快速、安全地解决非AIHA患者次侧配血不合的临床输血问题,适用于采用微柱凝集技术交叉配血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患者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为临床输血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确诊的54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DAT阳性患者,行DAT、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冷抗体吸收试验、磷酸氯喹放散试验及自身抗体吸收试验,观察DAT阳性凝集、DAT分型、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检测及处理结果。结果 DAT阳性患者中W+~2+凝集98. 15%; DAT分型中Ig G、C3d占50. 00%,单Ig G型占29. 63%,单C3d型占20. 37%;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占79. 63%,自身红细胞、血清凝集占61. 11%;经冷抗体吸收试验、磷酸氯喹放散试验后确定血型:A型Rh阳性13例,B型Rh阳性12例,O型Rh阳性9例,AB型Rh 9例; 54例DAT阳性患者中显示配血不合44例,其中主、次侧均显示阳性反应22例,主侧阳性反应、次侧阴性反应14例,主侧阴性反应、次侧阳性反应8例;配血不合原因:冷抗体因素17例,冷凝集素效价1:256以上8例,冷凝集素效价1:128 19例;行冷抗体吸收试验、磷酸氯喹放散试验、自身抗体吸收试验后显示交叉配血相合36例,交叉配血不合8例。结论冷抗体吸收试验、磷酸氯喹放散试验或自身抗体吸收试验应用有利于DAT阳性患者血型鉴定,提高交叉配血相合率。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简介患者,女,58岁,患有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血型:B型Rh(D)+,仅在1997年输血1次。患者近期因重度贫血(Hb 3.8 g/L)需输血治疗,其所在医院血库抗体筛选阳性、交叉配血时主侧凝集,遂送我室进行抗体鉴定和交叉配血。经血型血清学试验,发现患者为稀有血型成人i,且血清中存在IgG同种抗-Ⅰ。  相似文献   

8.
IgG抗-Jka引起配血不合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48岁,汉族,B型血.2003年5月因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消化道出血住进本院,多次输同型浓缩RBC,无输血反应.同年8月病情复发,再次入院,实验室检查: WBC 9.7×109/L, RBC 1.97×1012/L, Hb 58g/L, Plt 102×109/L,临床申请输血,配血时发现卡式抗球法和凝聚胺法主侧均出现凝集,怀疑其有ABO以外的血型抗体存在.  相似文献   

9.
病人男性,68岁。临床诊断为中风。脑CT结果为脑萎缩、脑梗塞。血常规结果为WBC:6.1×109/L,Hb:27g/L,RBC:0.72×1012/L,PC:18×109/L。查血型为B型。用盐水配血法,结果为主侧凝集,次侧不凝集,加热五分钟后结果同上。用Polybrene法,结果为主侧肉眼观察无凝集,用显微镜检查有少许凝集,放置三十分钟后,仍有少许凝集,次侧无凝集。用盐水洗涤红细胞后,用两种方法重新做,结果仍同上。重新检查血型无错误,后通过血站作血清学检查发现,病人  相似文献   

10.
1病例简介 患者,女,20岁,汉族,7年前确诊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年前曾输洗涤红细胞加激素治疗,好转出院.近期又出现头昏、乏力,发热心慌.入院时,体温40℃,脉搏120次/min,呼吸34次/min,重度贫血貌.实验室检查:Hb32g/L、RBC 1.03×1012/L、WBC 4.3×109/L、Hct 0.093、Plt68×109/L,尿常规提示有潜血(3+),红细胞脆性实验阳性,红细胞脆性增加,骨髓穿刺表现增生性贫血骨髓象,申请输血,博唯优卡式配血时发现主次侧均凝集,其血清与自身红细胞也发生凝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疑难交叉配血患者的血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主侧凝集交叉配血不合输血病例,分析其血清学特点。【结果】在56例交叉配血不合患者中有38例存在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13例自身抗体(其中6例冷凝集),2例为M蛋白干扰,1例纤维蛋白干扰,2例药物干扰;Rh血型抗E是引起交叉配血不合最重要的红细胞血型抗体,在红细胞同种抗体中占42.1%。【结论】输血前交叉配血是临床输血的重要安全保障,对交叉配血不合患者须血清学检测,选择合适的个体化输血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抗-Leb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6岁,汉族,既往有吸毒史、无输血史,因丙肝伴重度贫血而入院.因Hb 24g/L,RBC 0.80×1012/L,WBC5.1×109/L,申请输血,给予A型交叉配血(聚凝胺法)相合的红细胞悬液1.5U输注,无不良反应.3日后拟再次输入A型红细胞悬液1.0U,临床在交叉配血时,主、次侧在盐水、聚凝胺介质中出现凝集,置37℃凝集均消失,随即输注.当输注100ml左右时,患者出现发热、寒战、腰痛、胸闷、血压下降、酱油色尿等症状,立即停止输血,同时进行急救处理,输血前、后标本送本血液中心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s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发生T抗原暴露导致红细胞多凝集现象的鉴定方法,为其制定输血策略,为指导临床为患儿科学、合理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本中心进行疑难交叉配血的2例NEC患儿,采用试管法对其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irectantiglobulintest,DAT)、抗体筛查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采用3例ABO同型献血者血浆,3例AB型献血者血浆,3例同型脐血血浆等方法发现其出现红细胞多凝集现象,并用花生凝集素、MN血型抗体鉴定试剂及凝聚胺方法鉴定其多凝集现象。结果 两例患儿红细胞抗体筛查实验阴性;DAT实验阴性;交叉配血实验主侧阴性;次侧盐水法阳性,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患儿红细胞与献血者同型血浆、AB型血浆呈阳性反应,与同型脐血血浆呈阴性反应;与花生凝集素均呈阳性反应患儿MN血型抗原均为阴性,患儿红细胞加入凝聚胺试剂不出现预期凝集现象。结论 NEC患儿出现多凝集红细胞现象表现为DAT实验阴性,但是次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现象。此时应采用多种方法鉴定其红细胞发生多凝集现象,准确识别患儿红细胞多凝...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效价冷凝集素对ABO血型正反定型和电子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该院因紧急情况输血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电子交叉与血清交叉主次侧配型结果,不同温度下ABO血型正反定型与电子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冷凝集素试验红细胞凝集情况及交叉配血结果。结果电子交叉配血与血清学交叉配血相比,主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交叉配血时,20℃时有18例出现凝集,明显多于37℃时(P0.05)。患者血型在正定型A型,反定型B型,O型均有凝集出现,且在20℃时O型与自身对照也有凝集出现。冷凝集素试验结果,当温度低于31℃时会出现红细胞凝集,当低于4℃时,可见明显凝集,但当温度回升到37℃时,凝集消失。结论高效价冷凝集素在低温条件下会促进红细胞凝集,干扰ABO血型正反定型和电子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从而影响临床输血治疗。  相似文献   

15.
对临床罕见的Evans综合征准确进行血型测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Evans综合征的血型血清学诊断要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并误输异型血的1例Evans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例因间断乏力、头晕就诊,查血白细胞4.9 ×109/L,红细胞1.77 ×1012/L,血红蛋白52 g/L,血小板84 ×109/L.为纠正贫血,申请输血治疗,当地医院血库鉴定血型为AB型,先后输AB型悬浮红细胞3次,每次输血后均出现高热、浓茶色尿,后我院结合病史和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诊断为Evans综合征[1],确定实际血型为A型.结论:此类患者体内抗体成分复杂,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很难获得完全相合的血液输注.因此,在没有准确定型和证实抗体性质的情况下不能轻易输血,如必需输血则应选择凝集最弱的献血者的血液,少量输注洗涤红细胞为佳.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7岁,汉族,因溶血性贫血入院。经初查血型为A型,Rh(+)。曾在当地医院输注同型红细胞悬液8U,无输血反应,欲再次输血时,出现交叉配血困难,送检患者血样至本站进行检定。交叉配血发现主、次侧有凝集,经血清学方法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伴同种不规则抗体。  相似文献   

17.
<正>1病例简介患者,男,66岁,无输血史,2011年11月因发热、乏力入院,临床诊断为骨髓纤维化,贫血严重(Hb:35 g/L)。为纠正贫血申请输血,输血科在交叉配血时发现主侧凝集,抗体筛选阳性,遂送检标本请求本站为其配血。经检验患者ABO血型为A型,Rh表现型为DCcEe型,Lewis血型为Le(a-b  相似文献   

18.
1例类孟买血型的鉴定及输血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1病史摘要 患者,男,43岁,胃癌伴上消化道出血,Hb 34g/L,WBC10×109/L,低热不退,其它血液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无输血史,要求输血.正反定型结果类似O型,但与O型细胞凝集,自身对照不凝集.取10U O型红细胞悬液交叉配血,主侧均有凝集,选择其中凝集较弱的2U给患者输注,第1袋输至5min左右,患者出现发冷,发抖,头痛等症状而中止输血.血样被送至本中心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3岁,临床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多次输血史.2009年10月26日再次入院申请输注4 U红细胞.患者交叉配血不合,主侧发生较强凝集(盐水、抗人球蛋白介质均凝集),次侧无凝集,随即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葛云萍  李晓雪  赵青 《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2):1330-1331
1病例简介 患者,女,汉族,61岁,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于2010年12月25日入院,既往曾有输血史.查血常规示:Hb60g/L,RBC 2.12×1012/L,WBC 2.86×109/L,申请输血.经查患者血型为A型,RhD(+),输注同型少白红细胞悬液2U,无输血反应.6d后再次输注用盐水、凝聚胺配血相合的同型少白红细胞悬液2U.输血完毕后2h,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全身乏力、皮肤及巩膜黄染和茶色尿等症状,查血常规:Hb 54g/L,RBC 1.89×1012/L,WBC 2.9×109/L,尿常规示血红蛋白尿,肝功能示总胆红素131.6 μmol/L,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考虑为即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积极给予对症治疗.供血库复查输血前后患者和供者血型,均为A型,RhD(+),凝聚胺法复查患者输血前血液标本交叉配血时,主侧悬浮液加入后50 s有镜下弱凝集,但摇动试管到60 s时镜下观察无凝集(由于输血前标本不够,无法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