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三柱固定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1月,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骨科采用三柱固定理念共治疗24例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20~58岁,平均42.4岁;采用Schatzker分型:V型8例,VI型16例;三柱分型:均涉及三柱。受伤至手术的平均时间8.5d。影像学评价采用测量术后即刻,1、3、6、12、24个月的力学指标,并进行动态比较,近远期疗效评价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分)评价术后1、3、6、12、24个月的功能得分,并进行动态比较。结果术后即刻,1、3、6、12、24个月的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HSS评分系统中,方差分析示除屈曲畸形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疼痛、功能、活动范围、肌力以及关节稳定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疗效最差,随着康复训练的加强,术后24个月疗效达到最佳。结论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短期疗效并不理想,需要医护人员制定详细的康复训练计划和密切的电话随访,才能保证患者术后取得满意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复杂性胫骨平台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2例患者临床资料,且均完成6个月随访.将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进行复杂性胫骨手术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以及术后6个月时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3D打印辅助改良前外侧双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1例,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27~65岁,平均41.6岁.道路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7例,其他伤1例.均采用术...  相似文献   

4.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内固定物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6月。2002年10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并通过手术治疗的63例临床资料。结果46例随访1—6年,优26例,良14例,优良率86.9%;一般3例,差3例。结论对于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良好的复位、坚强的内固定、足量的植骨、关节稳定的重建、早期活动都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骨盆髋臼形状不规则、结构复杂,因此骨盆髋臼骨折的诊断较为困难,治疗较为棘手。骨盆髋臼骨折大多因高能量引起,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损伤,常合并盆腔脏器损伤、神经血管损伤等,病死率10%~30%。3D打印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以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为载体,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制造出三维实体,可以实现对骨盆髋臼结构的全景真实模拟,可辅助医生进行骨盆髋臼骨折的术前诊断、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并能制作个体化植入物。  相似文献   

6.
骨盆骨折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因骨盆具有特殊不规则的环状骨性结构,所以其骨折的外科治疗也相对复杂,经过医生不断探索,内固定手术已经成为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科技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已逐渐应用于骨盆骨折的诊疗工作中,并取得巨大的进步,相关报道逐年增多。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分析、整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盆骨折的公认优势,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在骨盆骨折诊疗、应用进展及相关争议问题,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能量损伤的增加,胫骨平台骨折(tibial plateau fracture,TPF)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处置不当会导致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发生,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临床中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手术治疗作为胫骨平台骨折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明确胫骨平台骨折的类型,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追求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治疗效果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胫骨平台骨折以关节面塌陷和劈裂为基本特点,导致手术复位与固定困难,胫骨平台毗邻的膝关节软组织结构较多,阻碍对胫骨平台骨折的复位与固定,骨折伴发伤及手术损伤也会加剧膝关节稳定性的丢失,因此膝关节骨组织稳定性重建与周围软组织保护是胫骨平台骨折治疗难点,笔者就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手术入路、骨折固定技术、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技术、球囊成形术和膝关节置换术、数字骨科技术及软组织损伤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3D打印技术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2月解放军武汉总医院骨科收治的42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21~68岁,平均44.2岁。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A组27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治疗,B组15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从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应用Matta放射学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Majeed骨盆骨折功能评分等方面对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 42例患者术后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7个月)。A组患者骨盆前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27.45±1.60)min、(26.30±3.85)m L显著少于B组(66.20±3.56)min、(128.00±8.89)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骨盆Matta评分标准评定:A组优20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8.89%;B组优1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3.33%。末次随访时按Majeed评分标准评定疗效:A组优21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8.89%;B组优9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0.00%。两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和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有1例出现螺钉松动;B组有2例出现前环长期疼痛,3例由于过度肥胖,切口脂肪液化出现感染,经过局部清创缝合后愈合;无1例患者发生骨折不愈合、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下微创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复位,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等优点,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技术在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随机研究2017年2月—2019年2月武警河北省总队医院及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5~65岁,平均52.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D组和常规组,各30例,3D组患者术前首先进行3D数字化重建,虚拟复位及内固定,设计导航模板等;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手术方法 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复位效果、术后不同时间髋关节功能、手术并发症.结果 3D组手术时间(73.9±8.1)min、手术出血量(230.8±30.5)mL均低于常规组(81.0±11.5)min、(285.7±46.2)mL(P<0.05);3D组和常规组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3D组手术复位效果优80.00%、良20.00%,常规组优56.67%、良40.00%、差3.33%,3D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3D组髋关节功能Harris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Harri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并发症发生率6.67%(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各1例),常规组并发症率16.67%(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内固定松动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导向模板手术内固定在髋部骨折治疗中可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提高复位效果,促进早期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程鹏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5):506-50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3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Schatzker分型,Ⅱ型5例,Ⅲ型6例,Ⅳ型7例,Ⅴ型8例,Ⅵ型12例。采用经皮外固定治疗1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23例。结果 38例患者随访8~36个月,平均21.3个月,优良率达86.84%。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该根据骨折类型、患者年龄、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外固定架与内固定物结合的方法则会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游离髂骨移植重建胫骨平台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2例严重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带有内板骨膜的自体髂骨游离移植重建碎裂的胫骨平台手术治疗,优良率达75%,可有效防止创伤性膝关节炎的发生,最大程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胫骨平台在间接或直接暴力的冲击下容易发生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1]。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关节面损伤严重,常伴有软组织损伤,患者局部软组织血供、伤口愈合能力较差,若处理不当极可能造成患者关节功能障碍、膝关节畸形等[2]。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手术(内外固定)、双侧钢板内固定术、单侧钢板内固定术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进行治疗,从而获得较理想的膝关节稳定功能。但关于三种术式的优劣问题尚无系统性比较,本研究从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术后活动功能、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方面对三种术式的优劣进行评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2006年1月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45例胫骨平台骨折。其中男34例,女11例;年龄17岁~66岁,平均34岁。闭合性骨折38例,开放性骨折7例(刀砍伤、重物砸伤)。按Schatzker分型:Ⅰ型8例,Ⅱ型22例,Ⅲ型15例。结果 45例患者随访12~72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参照Rasmussen评分标准:优29例,良13例,中3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SehatzkerⅠ型、Ⅱ型、Ⅲ型),具有创伤小、复位准确、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回顾分析16例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给予手术治疗,骨折均愈合。优7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1.25%。  相似文献   

16.
胫骨平台骨折也称胫骨髁部骨折,属胫骨近端的关节内骨折,可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面压缩与移位,将影响膝关节的对合稳定性与运动。胫骨平台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1%,外侧平台骨折占55%~70%,内侧平台骨折占10%~23%,内外侧平台同时骨折占10%~30%。根据骨折的部位与移位程度,胫骨平台骨折有很多的分类方法。好的分类方法应该便于记忆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使用骨折3D打印模型辅助手术与参考骨折处CT 三维重建影像辅助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0年9月汉中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患者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5~64岁,平均41.8岁.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模型分为3D组(34例)及对照组(26...  相似文献   

18.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既往通常以CR片为依据,但很难准确、立体、全面地显示骨折类型、关节面塌陷程度及移位情况。2004年5月~2007年5月我们对48例患者在伤后1~7d行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组和三维重建检查,取得了近似于观察解剖标本般立体直观的显示效果,并据此制定手术方案,缩短了手术时间,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