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患者60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16例;年龄20~70岁,平均45.0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4例,坠落伤19例,重物砸伤1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术,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5.5个月。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一般资料、术后胫骨平台解剖学参数、Rasmussen复位解剖学评分及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07.7±12.29)mL和骨折愈合时间(26.7±1.94)周,均低于对照组的(137.8±21.16)mL和(30.7±2.6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和Rasmussen复位解剖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两组手术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术对软组织损伤小,更利于骨折愈合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D打印辅助改良前外侧双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1例,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27~65岁,平均41.6岁.道路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7例,其他伤1例.均采用术前3D打印技术辅助改良前外侧双肌间隙入路,术前根据后外侧主要骨折块的压缩、大小、方位,在直视下复位骨块并充分植骨,胫骨平台外侧锁定钢板于腓骨头上方尽量偏后放置固定后外侧骨块.采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评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情况;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及Lachman试验评价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 手术时间55~95min,平均72.7min;术中出血量50~125mL,平均75.5mL.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7.6个月.无严重神经、血管损伤及术区感染、膝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5周,平均12.4周.术后1年随访时未见明显角度丢失及关节面的再次塌陷.术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12~18分,平均16.3分,其中优15例,良6例,优良率100%.膝关节总伸屈度110°~150°,平均128.6°.末次随访时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13例,良8例,优良率100%.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结论 3D打印辅助下改良前外侧双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可供优先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8月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105例,男性67例,女性38例;年龄23~59岁,平均36.5岁;SandersⅢ型58例,Ⅳ型47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D组(55例)和常规组(50例),3D组行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钢板内固定术,常规组行常规复位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及疗效,术前及术后6个月AOFAS评分和Maryland评分、Bohler角和Gissane角。结果 3D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52.24±6.37) min vs.(61.96±8.86) min、(22.84±2.76) mL vs.(28.51±5.68)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住院时间及X线片透视次数少于常规组[(11.42±4.35)d vs.(12.83±5.95)d、(4.23±1.34)次vs.(4.54±1.44)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优良率90.91%高于常规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AOFAS评分、Maryland评分及Bohler角均较术前显著提高,Gissane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 <0.05);3D组并发症发生率10.91%低于常规组18.00%,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前3D数字化技术模拟手术复位及操作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骨病矫形外科收治的92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D模拟组(术前CT扫描数据导入Minics软件内进行三维重建模拟骨折复位、手术入路等操作)、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各46例.3D模拟组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26~62岁,平均42.2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26~65岁,平均41.1岁.患者分别于术后4、6个月到门诊接受膝关节功能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相关指标、术后膝关节功能、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A)的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3D模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均少于对照组[(108.6±16.2)min vs.(119.4±20.0)min、(180.5±36.1)mL vs.(224.3±40.6)mL、(90.6±11.7)min vs.(102.5±14.3)min,P<0.05],3D模拟组患者的解剖复位率高于对照组(93.48%vs.78.26%,P<0.05);术后4个月,3D模拟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78.33±8.61)分vs.(74.18±9.25)分,P<0.05],术后6个月,3D模拟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即刻、术后4、6个月,3D模拟组和对照组的膝关节TPA、PA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模拟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与对照组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3D数字化技术模拟手术复位及操作有利于减少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操作的难度,提高解剖复位率,促进早期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依据膝关节影像学定制前交叉韧带重建3D打印定位导向器(专利号:201620246858.0),研究3D打印定制前交叉韧带重建导向器辅助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股骨、胫骨隧道定位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陆军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骨科诊断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中,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D打印组与传统手术组,两组患者均50例。3D打印组男性3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28.8±7.3)岁,采用自行研制的3D打印前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导向器,辅助关节镜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定位关节内股骨、胫骨隧道口位置;传统手术组男性4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0.0±7.8)岁,采用传统经胫骨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方法关节镜下定位关节内股骨、胫骨隧道口位置,胫骨隧道端采用羟基磷灰石挤压螺钉固定,股骨隧道端微孔钢板(Endobutton)悬吊固定。术后常规照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采用Klos测量法评估胫骨隧道,Amis测量法评估股骨隧道,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平均随访1年,最少随访时间6个月,记录术前及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前与术后Lachman试验,评估术前及术后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D打印组中Amis测量法评估股骨隧道位置测量平均值为(45.6±1.5)%,传统手术组测量平均值(41.4±1.4)%;Klos测量法对胫骨隧道位置测量评估,3D打印组测量平均值(62.7±3.3)%,传统手术组测量平均值(57%±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3D打印组由术前(57.36±5.76)分提高至术后(96.42±1.39)分,传统手术组由术前(57.06±5.61)分提高至术后(96.12±1.39)分,Tegner评分3D打印组由术前(3.44±0.5)分提高至术后(5.96±0.8)分,传统手术组由术前(3.5±0.5)分提高至术后(6.1±0.78)分;膝关节活动范围3D打印组由(88.6±14.2)°提高至术后(117.3±5.7)°,传统手术组由(87.4±9.2)°提高至术后(119.3±5.3)°。结论基于CT和磁共振等影像学分析设计的3D打印前交叉韧带重建导向器辅助关节镜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关节内股骨、胫骨隧道口位置比传统经胫骨隧道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隧道内口更接近前交叉韧带止点解剖位置,但两组患者术后临床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与徒手颈后路置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2例寰枢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13例, 女9例;年龄26~68岁[(50.7±11.9)岁]。患者均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入院的11例采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导板辅助置钉组), 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入院的11例采用徒手方式置入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组)。两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88枚, 其中导板辅助置钉组和徒手置钉组各置入44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在术前, 术后3 d、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比较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根据Kawaguchi分级比较两组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率。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30个月[(26.4±1.8)个月]。导板辅助置钉组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分别为(87.3±19.5)min、(6.4±1.4)次, 短于或少于徒手置钉组的(115.5±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倒"L"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21~69岁。均采取后内侧倒"L"形切口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62.3±39.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76.4±52.0)m 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5.2±4.5)d,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0.1±7.4)周。术中及术后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2±4.8)个月,术后12个月平均膝关节HSS评分为(83.5±16.2),优良率为85.7%(18/21),术后12个月平均膝关节活动度为(126.5±17.3)°。结论后内侧倒"L"形切口入路安全可靠,适用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双侧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323医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4例行膝关节镜辅助下双侧锁定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后1、3、6和12个月应用关节活动尺测量患者膝关节活动度,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于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和12个月X线影像上评估患者胫骨平台内翻角和后倾角。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6个月(13.0~20.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膝关节屈曲80°~110°,平均90°;3个月膝关节屈曲90°~120°,平均115°;6个月膝关节屈曲110°~130°,平均125°;12个月膝关节屈曲120°~140°,平均135°。所有患者1、3、6和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分别为(55.4±3.2)分、(67.3±2.6)分、(76.3±1.2)分、(90.6±2.4)分。术后即刻与术后3个月、术后3个月与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和后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松动、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双侧锁定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安全、有效,疗效满意,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TDP)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资料,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龄25~62岁,平均37.3岁。左足37例,右足43例;SandersⅡ型52例,SandersⅢ型28例。研究对象分为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组(TDP组,40例40足)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对照组,40例40足),其中TDP组术前打印1∶1的3D骨折模型,术前手术组成员依据3D模型规划手术方案,制定并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医患沟通。对照组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术前医患沟通。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透视次数、止血带加压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医患沟通效率及Maryland足部评分优良率。结果 TDP组均采取了与术前模拟一致的手术步骤,其手术操作时间、止血带加压时间及透视次数分别为(105.0±14.2)、(78.0±14.4)min和(3.4±2.9)次,较对照组(153.0±37.6)、(115.0±28.6)min和(8.5±1.2)次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P组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5.0%)较对照组(20.0%)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采取问卷的形式评估医患沟通效果,TDP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TDP组优13例、良22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87.5%;对照组优11例、良23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5.0%;两组患足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医患沟通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V、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中心手术治疗的Schatzker V、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49例,男性35例,女性14例;年龄26~67岁,平均43.2岁。所有患者采用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伤肢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49例患者,手术平均时间(95.7±15.5)min,手术平均出血(262.9±33.2)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5±1.6)个月。膝关节不稳2例,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病例。术后均门诊随访1年,术后1年伤肢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21例,良19例,中7例,差2例,术后膝关节优良率81.63%,术后膝关节功能较术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V、VI型胫骨平台骨折,固定稳定性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使用骨折3D打印模型辅助手术与参考骨折处CT 三维重建影像辅助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0年9月汉中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患者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5~64岁,平均41.8岁.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模型分为3D组(34例)及对照组(26...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虚拟手术设计结合3D打印在复杂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外科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80例,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27~62岁,平均44.0岁.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3D组(36例)和常规组(44例),常规组行传统方法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3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柱理论指导下锁定钢板三柱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40例,均为三柱骨折,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9~64岁,平均(36.6±3.1)岁。均采用漂浮体位下三柱侧柱锁定钢板固定,平台塌陷处以同种异体骨植入,术后随访2年,X线片观察骨折复位及愈合程度,比较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Rasmussen评分,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良好固定,膝关节内翻角和后倾角均得到很好纠正,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满意,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术后2年HSS评分优良率达到90%。除2例出现轻度创伤性关节炎外,其他患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三柱固定理论有利于更好地指导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主要体现在中期随访中,锁定钢板三柱固定可使骨折获得更好的复位和牢固的固定,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outcome of using β-TCP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A total of 124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tibial fractur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nd followed for a minimum of 12 months. All the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and grafted with β-TCP ceramic. The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outcomes were assessed using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 score of knee and Rasmussen score during the follow-up. No obvious redisplacement was found at the follow-up assessment. Most of the patients had excellent HSS score and Rasmussen clinical score. Bone healing was noted in all fractures and Schatzker II-type fractures had the best functional outcome.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using β-TCP combine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wa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fractures of the tibial plateau.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切口应用万向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Ⅱ-Ⅴ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临床体会。方法分析2012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2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22~54岁,平均(32.7±7.0)岁。按Schatzker分类:Ⅱ型11例、Ⅲ型9例、Ⅳ型2例、Ⅴ型3例,行单切口切开复位植骨、万向锁定钢板固定,处理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等合并伤。术后对膝关节远期恢复情况进行随访,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系统(HSS)标准评分。结果 25例随访6~20个月,平均(13.6±3.6)个月。HSS评分(总分100分)显示,15例优,9例良,1例可,优良率96%;1例SchatzkerⅤ型患者出现深屈活动受限,但无疼痛,行走正常。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单切口应用万向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Ⅱ~Ⅴ型胫骨平台骨折创伤较小,可调节置钉方向,方便操作,整体稳定可靠,疗效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固定术,观察组43例采用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Rasmussen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虽增加了手术时间及费用,但能减少住院时间,加快骨折愈合,恢复原有解剖结构,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膝关节功能,值得参考。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切口入路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创伤骨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2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20~70岁,平均49.7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5例,坠落伤7例。平台前外侧骨折6例,前内侧骨折11例,前内、前外广泛骨折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4d,平均6.5d。22例均采取前内侧或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倒"L"型切口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并发症(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以X线片下骨折线消失为准)以及术后12个月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73.4±40.3)min,术中出血量(187.5±53.1)mL,术后住院时间(16.3±4.6)d,骨折愈合时间(31.2±7.5)周。术中及术后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3±4.9)个月;术后12个月时膝关节HSS评分为(84.6±17.3),优良率为81.8%(18/22),两侧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前内侧或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倒"L"型切口入路对组织损伤小,骨折端暴露充分,利于直视下复位内固定,对膝关节远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