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Multi Loc髓内钉、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5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9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髓内钉组(n=49,给予闭合复位Multioc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和钢板组(n=50,给予切开复位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至术后24h的血红蛋白变化和术后24h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比较两组的愈合时间、Δ颈干角、前屈上举角度、外旋和外展角度、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髓内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55. 48±32. 60) mL,手术时间为(113. 15±26. 09) min,术前至术后24h血红蛋白变化量为(20. 38±7. 12) g/L,术后24h的VAS评分为(2. 48±0. 46)分,均少于钢板组[(289. 52±50. 32) mL、(158. 59±23. 71) min、(12. 45±4. 83) g/L和(3. 14±0. 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髓内钉组患者愈合时间为(11. 05±2. 61)周,短于钢板组的(15. 70±3. 21)周,髓内钉组患者的Δ颈干角为(3. 30±0. 97)°,小于钢板组的(4. 41±1. 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前屈上举、外旋和外展角度及Constant-Murley评分[(156. 04±14. 12)°vs.(160. 63±17. 76)°、(34. 75±8. 24)°vs.(32. 12±7. 05)°、(111. 37±18. 70)°vs.(113. 44±14. 21)°、(73. 02±16. 15)分vs.(69. 20±15. 3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 00%vs. 8. 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PHILOS钢板和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Muhiloc髓内钉有利于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防止术后颈干角丢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可吸收线缝合肩袖骨块技术辅助肱骨近端锁定钢板(PHILOS)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骨科手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57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单纯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男性11例,女性17例;年龄54~71岁,平均62.8岁;Neer分型Ⅲ型11例,Ⅳ型17例;摔伤21例,道路交通伤7例.观察组行切开复位1-0薇乔可吸收线缝合大、小肩袖骨块辅助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男性13例,女性16例;年龄49~73岁,平均61.8岁;Neer分型Ⅲ型10例,Ⅳ型19例;摔伤23例,道路交通伤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和愈合情况、术后Constant-Murley评分和Neer评分、肱骨颈干角(NSA)和肱骨头高度(HHH)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情况、致伤原因和Neer分型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的Constant-Murley评分和Ne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9.93±14.87)分vs.(51.23±15.37)分、(75.68±11.24)分vs.(61.86±13.42)分、(80.83±9.32)分vs.(71.49±8.98)分、(87.39±8.56)分vs.(81.63±6.74)分,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NSA和HHH变化平均值小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骨块复位不良、骨块再移位、肩峰下撞击、螺钉切出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10.7%vs.3.4%、17.9%vs.0、7.1%vs.3.4%、10.7%vs.3.4%,P<0.05).结论 与单纯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比较,可吸收线缝合肩袖骨块技术辅助PHILOS钢板内固定能更好地恢复骨块的解剖位置和抵消肩袖的内翻应力,为良好的预后提供重要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LCP、锁钉及多针固定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带锁髓内钉和多枚克氏针应用在中老年肱骨外科颈复杂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2年10月—2007年3月手术治疗并获得1年随访的肱骨外科颈骨折58例,年龄39~65岁,NeerⅡ型骨折33例,Ⅲ~Ⅳ型骨折25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CP组36例,带锁髓内钉治疗组(A组)11例,多枚克氏针治疗组(B组)11例,各组均采用手法复位。术后就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伤口延迟愈合率、8周骨折愈合率、术后肩关节外展活动度方面,将LCP组分别与A组、B组进行统计学分析,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Murley绝对值标准评分。结果LCP组和A组比较切口总长度、伤口延迟愈合率、8周骨折愈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肩关节最大外展度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和B组比较术中出血量、伤口延迟愈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总长度、8周骨折愈合率、肩关节最大外展度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结果:治疗Ⅱ型骨折LCP组优良率90.9%,Ⅲ~Ⅳ型骨折LCP组优良率85.7%。A组优良率45.5%,B组优良率36.4%。结论治疗中老年肱骨外科颈复杂性骨折首选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固定,其临床疗效优于带锁髓内钉和多枚克氏针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带锁髓内钉(LMN)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8月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治疗83例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采用LCP治疗52例,采用LMN治疗31例。LCP组男性19例,女性33例,年龄(73.8±8.2)岁;LMN组男性14例,女性17例,年龄(74.1±7.7)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临床指标、术后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骨性愈合时间[(14.1±1.8)周vs.(13.9±2.5)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80.3±5.4)mL vs.(96.3±9.5)mL]、手术时间[(137.9±5.6)min vs.(108.6±8.6)min]和术后住院时间[(7.6±1.8)d vs.(4.2±1.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在术后3个月[(57.2±3.8)分vs.(65.3±3.3)分]、6个月[(69.5±3.8)分vs.(74.4±4.4)分]、12个月[(81.1±3.5)分vs.(84.1±2.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6%vs. 3.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LCP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LMN治疗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髂骨植骨与单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20例, 女22例;年龄65~75岁[(69.5±8.5)岁]。骨折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6例, 四部分骨折16例。18例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植骨组), 24例行单纯锁定钢板内固定(非植骨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后1, 6, 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后伸、内旋和外旋)和肱骨头高度丢失程度。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6, 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Neer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18.5±3.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植骨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1±0.7)个月, 短于非植骨组的(4.2±0.9)个月(P<0.05)。随着术后时间延长, 两组肩关节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NeerⅡ、Ⅲ型)的临床疗效,为该类骨折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对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创伤外科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8例肱骨近端骨折(NeerⅡ、Ⅲ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98例患者均获得6~18个月门诊随访,平均10.8个月。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中医手法组。手术组48例,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45~82岁,平均61.78岁;NeerⅡ型15例,NeerⅢ型33例。中医手法组50例,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45~81岁,平均61.24岁。NeerⅡ型20例,NeerⅢ型30例。手术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中医手法组则采取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效果、肩关节功能、关节肿胀消除时间、关节疼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中医手法组患者腕关节功能及相关并发症和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医手法组关节肿胀消除时间、关节疼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于手术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确切,可加速疼痛肿胀消退和骨折愈合,并发症少,亦能改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肱骨近端内固定系统自锁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肱骨近端内固定系统(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白锁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并分析其疗效. 方法 本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9~92岁,平均53.5岁.所有骨折均按Neer分型标准进行分类,其中二部分骨折19例,三部分骨折15例,四部分骨折1例.手术采用胸人肌-三角肌间隙入路,均采用PHILOS自锁钢板进行固定.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平均18.9个月(6~46个月)的临床随访,主要包括X线片和Constant功能评分. 结果 X线片证实所有肱骨近端骨折均得到良好的复位并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2周.最近一次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平均89.5分(82~94分).随访期间未发生钢板松动、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需肱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结论 PHILOS自锁钢板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好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疗效确切及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与锁定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创伤关节外科收治的32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治疗16例(置换组),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6例(内固定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临床疗效、术后4周时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 (1)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一次性手术费用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置换组Neer评分优良率为75.00%,内固定组Neer评分优良率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置换组VAS评分(2.14±0.52)分,内固定组VAS评分(2.37±0.6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置换组Constant-Murley评分(65.28±13.04)分,内固定组Constant-Murley评分(61.44±11.6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与锁定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花费无明显差异,术后疗效相近。术式的选择主要依赖骨折复杂程度和患者一般状况。  相似文献   

9.
经肩峰前外侧入路PHILOS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钢板经肩峰前外侧入路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4月~2014年4月应用PHILOS钢板经肩峰前外侧入路治疗的26例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术中应用微创钢板接骨(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技术,其中男性11例,女性15例;年龄60~82岁,平均67.8岁;伤后至手术时间2~14d,平均4.1d;Neer二部分骨折6例,三部分骨折11例,四部分骨折9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及Neer评分。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50~115min,平均85min;术中出血60~140m L,平均90m 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9.5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29周,平均15.8周。1年内末次随访时采用Neer评分:优10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5%。结论应用PHILOS钢板经肩峰前外侧入路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术中运用MIPO技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手术过程中必须对腋神经加以保护。该术式可作为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首选方法,尤其适合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微型锁定钢板与空心螺钉治疗MutchⅡ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二医院骨科收治的31例MutchⅡ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19~61岁,平均35.4岁;摔伤17例,道路交通伤9例,高处坠落伤5例.根据内固定物不同分为微型钢板组(14例)和空心螺钉组(17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时记录肩关节功能活动度(ROM)及并发症,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CSS)评定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12~32个月(平均17.4个月)随访.两组手术时间[(45.9±8.2)minvs.(44.1±8.8)min]、术中出血量[(58.2±8.5)mLvs.(52.7±12.1)mL]、切口长度[(4.4±0.5)cmvs.(4.7±0.5)cm]及骨折愈合时间[(9.6±1.6)周vs.(10.1±2.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锁定钢板组无严重并发症.空心螺钉组有1例出现内固定松动,行非手术治疗,4个月畸形愈合,功能可;2例复位丢失,再次行手术治疗,恢复较满意.两组关节活动比较(微型钢板组vs.空心螺钉组),前屈上举[(156.4±13.1)°vs.(127.1±17.1)°、外展(128.2±11.7)°vs.(117.9±10.0)°、后伸(43.9±11.1)°vs.(32.1±14.5)°],微型钢板组优于空心螺钉组(P<0.05).微型钢板组CSS评分高于空心螺钉组[(85.7±8.9)分vs.(72.7±8.1)分],P<0.05.结论 与空心螺钉相比,微型钢板治疗MutchⅡ型肱骨大结节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在NeerⅡ型的锁骨远端骨折和Rockwood Ⅲ型的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2月共收治141例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均运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按Constant-Murley评分随访观察各病例恢复情况。结果 14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共随访6~26个月,平均13.1个月。术后1周所有患者均能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术后6周均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无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随访的患者X线未见肩锁关节半脱位,无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对四肢骨干骨折中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四肢骨干骨折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年4月—2017年6月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四肢骨干骨折患者98例,男性55例,女性43例;年龄20~59岁,平均36.6岁。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弹性髓内钉组(50例)和锁定钢板组(48例),弹性髓内钉组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处理;锁定钢板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VAS评分、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弹性髓内钉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锁定钢板组(77.04±12.67)min vs.(117.76±17.64)min、(6.56±1.12)d vs.(7.93±1.27)d、(14.19±1.67)周vs.(17.42±1.98)周、(16.89±2.24)周vs.(19.45±2.64)周,P<0.05;弹性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锁定钢板组(98.67±12.74)mL vs.(211.84±23.4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2),术后2、4周弹性髓内钉组VAS评分(4.34±0.36)分、(3.65±0.34)分显著低于锁定钢板组(5.17±0.49)分、(4.68±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弹性髓内钉组愈合率96.00%显著高于锁定钢板组81.25%(P=0.006);弹性髓内钉组优良率90.00%显著高于锁定钢板组64.58%(P=0.00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与1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7)。结论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干骨折效果显著,且其能显著加速患者康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初步效果。方法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1~68岁,根据Neer分型,Ⅱ型4例,Ⅲ型14例,Ⅳ型3例。结果 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均愈合。Neer评分,优10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85.7%。结论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牢固、血供破坏少等优点,是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术后临床结果和放射学结果进行分析,对比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在治疗Sanders II和III型跟骨骨折上的临床差异。方法选取上海市长海医院2011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单侧跟骨骨折患者48例,男性40例,女性8例;年龄20~46岁,平均37.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7d,平均5.0d。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锁定钢板内固定(锁定组,24例,其中Ⅱ型17例,Ⅲ型7例),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微创组,24例,其中Ⅱ型18例,Ⅲ型6例)。随访9~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锁定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短)于锁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骨宽度、长度B9lher角及Gissane角恢复情况,两组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两组间B9lher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无并发症发生,锁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微创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值分别为第1天(4.30±0.98)、第7天(2.84±0.73)、出院前(1.03±0.11),均优于锁定组第1天(5.72±1.42)、第7天(4.05±0.82)、出院前(2.76±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andersⅡ和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中采用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均可改明显改善患者的B9lher角,但微创手术的安全性较高,恢复速度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创空心螺钉髓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共42例(其中91.22A1型17例,91.22A2型15例,91.22B1型1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空心螺钉组(22例)和切开复位组(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一般情况、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Neer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空心螺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切开复位组(P0.01);Constant-Murley评分总分及日常生活、疼痛、活动度和Neer评分均显著高于切开复位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切开复位组(χ2=4.2667,P=0.03890.05)。两组术后畸形愈合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0.5818,P=0.44560.05)。结论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比,微创空心螺钉髓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创伤较少,患者术后恢复快,肩关节功能较佳,同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联合双股不可吸收线固定治疗急性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对比研究2015年5月—2018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与创伤中心收治的急性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1例,男性30例,女性11例;年龄18~54岁,平均37.4岁。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法为传统组(20例)和联合组(21例),传统组行单纯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联合组在传统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基础上联合双股不可吸收线辅助固定喙锁关节治疗,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瘢痕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外展活动度、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Karlsson评分以及内固定取出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门诊随访12~18个月,平均14.0个月。传统组与联合组在手术切口瘢痕长度(5.6±0.9)cm vs.(6.8±0.8)cm及术中出血量方面(48.7±8.5)mL vs.(50.1±7.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传统组显著低于联合组(55.3±6.8)min vs.(70.5±7.3)min,P<0.05;术后13个月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外展活动度联合组显著优于传统组(109.7±13.2)°vs.(90.2±0.75)°、(98.6±11.5)°vs.(80.5±8.7)°,P<0.05;术后12个月VAS评分联合组显著低于传统组(2.0±0.7)分vs.(3.0±1.5)分,P<0.05;术后14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及Karlsson评分,联合组显著优于传统组(90.1±3.0)分vs.(80.2±4.0)分、95%vs.60%,P<0.05。联合组内固定取出后未见关节再发脱位,出现锁骨远端骨性融合1例;传统组内固定取出后出现复位丢失2例,锁骨远端骨吸收及骨性融合2例,在术后1年出现类似肩峰撞击征阳性症状1例。结论锁骨钩钢板联合双股不可吸收线固定治疗急性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操作简单、关节固定牢靠,术后疼痛轻,临床疗效较单纯钢板内固定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经三角肌微创入路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PHILOS)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23例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手术的技巧、优点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经三角肌微创入路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PHILOS)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23例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13例;年龄56~90岁,平均年龄76岁。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1例,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2例。结果术后随访9~20个月,平均14个月。除其中1例四部分骨折发生肱骨头坏死最后改行肱骨头置换,其余骨折全部愈合。按照Neer2005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5例,良6例,可1例,差1例。结论经三角肌微创入路应用PHILOS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固定牢固可靠,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术式240mm主钉和170mm主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日照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选择主钉长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40mm组(n=75,选择240mm主钉进行PFNA-Ⅱ术式治疗)和170mm组(n=65,选择170mm主钉进行PFNA-Ⅱ术式治疗)。240 mm组中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49~79岁,平均69.2岁。170mm组男性34例,女性31例;年龄50~82岁,平均69.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和股骨前皮质主钉抵触率;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术后VAS评分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70mm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2.5±9.3)min、(8.1±1.6)d,均短于240mm组的(68.5±12.6)min、(9.9±1.4)d,术中失血量和股骨前皮质主钉抵触率分别为(119.2±26.1)m L和8%,均低于240mm组的(158.6±23.7)m L和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Ⅱ术式240mm主钉和170mm主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选择170mm主钉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更吻合股骨前弓形态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