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性介入治疗为晚期颅内恶性肿瘤与脑转移瘤及无法手术的病人提供了治疗机会[1]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入术前的充分准备 ,可为治疗顺利进行创造前提条件 ;介入术后严密细致的观察 ,作好预见性处理 ,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术后的疗效也很重要。现将颅内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我院自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10月经介入治疗颅内恶性肿瘤 12例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8~ 6 4岁。行术前化疗8例 ,术后化疗 3例 ,脑室穿刺活检并脑室外引流术后化疗 1例。所有病人化疗前周围白细胞计数大于 4× 10 9/L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80例AMI且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平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前者给予一般护理,后者采取护理路径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DTB、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而满意度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7.50%;实验组总发生率为17.5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别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接受介入治疗的AMI患者,在其围手术期开展护理路径能够大大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贾玲 《中国实用医药》2007,2(8):117-118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S)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等优点,可确保血运重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能有效改善预后。冠脉介入治疗在我国开展比较普遍、成熟也只是近10年,多数病人对其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对自身疾病认识,是否已达到介入治疗的程度,介入治疗原理、过程、创面的大小、术式,危险性及预后远期效果如何等。因而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疾患,病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介入治疗的成败。因此,对病人进…  相似文献   

4.
介入治疗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1]。笔者对我科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进行的72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针对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我科自2006年3月至2007年8月对收治的12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方面进行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15例Leriche综合征患者行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主要做好以下护理:术前心理支持,术前、术后患肢循环的观察,介入溶栓导管的护理,溶栓及抗凝的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46例接受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46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神经介入手术,成功率达到了100%。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介入手术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在介入治疗期间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并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经围手术期全方位护理干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经过1年随访,均未有其他并发症再出现。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帮助颅内动脉瘤患者在介入治疗期间消除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手术,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和术后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洁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8):226-227
目的总结分析1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介入治疗的1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施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例均能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术,成功率达92.8%。术后出现皮下血肿2例,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14例均于7~14d治愈出院。结论 TIA患者多次发作,且证实有相应颈动脉狭窄,内科抗凝治疗效果不显著时,可考虑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明显改善。只要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与医生的紧密配合,术后敏锐的观察及细心的护理,是减少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使介入治疗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四肢动脉栓塞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36例急性发病的四肢动脉栓塞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于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6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及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消失,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保证介入治疗急性四肢动脉栓塞患者的成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咯血发病急、病情重,随时危及生命,可导致急性窒息死亡.自从1974年Remy首先应用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栓塞术)大咯血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经过30多年不断发展,已成为控制大咯血的有效治疗方法,且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的优点.2002年1月-2008年6月我院对23例咯血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行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介入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前的心理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排卵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前焦虑、抑郁状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4.34±0.62)d、排卵时间为(3.21±0.47)个月,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74±0.74)d、(4.75±0.85)个月(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行介入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更快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肺结核大咯血行肺叶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肺结核大咯血行肺叶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计算机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肺结核大咯血行肺叶切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PAOD),是指周围动脉硬化导致动脉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相应缺血痉挛或坏死的疾病,是全身血管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标志,包括下肢动脉硬化症、颈动脉硬化症、肾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硬化症等,以年老、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体力活动少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配合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5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27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配合相对应的护理评价,并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护理以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本文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25.93%(7/27),优质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3/27),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患者的Barhel评分、GC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情况,本研究的优质护理组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优,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颅内动脉瘤进行颅内介入手术治疗同时为患者配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潘慧 《哈尔滨医药》2011,31(3):229-229
心脏介入治疗由于其创伤少、安全、成功率高、病人容易接受等优点,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1]。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不断增加,冠心病已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使粥样斑块中具有高促凝作用的脂核部分与血液循环中的血小板及凝血蛋白接触,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近年来,随着对ACS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治疗方法也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福建省级机关医院陈火木林高友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逐渐增多。本组按时间顺位,统计200例60岁以上普外科手术患者,占同期成年人普外科手术的53%。其中男128例,女72例;大手术38例,中手术66例,小手术9...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对该病的预后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科自1996年10月~2003年12月,共对387例甲状腺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人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手术,术后恢复顺利,现将护理报告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