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参合农民住院费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农民自报医疗费用的调查,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前后农民医疗费用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区干预研究方法,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样。结果:试点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后住院费高于实施前,但次均住院费低于非试点县;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就医机构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病的农民的住院费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天数、住院期间手术和就医机构是农民次均住院医疗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对住院费上涨有一定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正在全国蓬勃展开,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我国农村的实际,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举措,也是农村卫生改革的方向和归宿。2003年12月底,我区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是医疗费用的增长势必会降低参合农民的受益程度,影响提高筹资标准的政策效果。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的分析,探讨可能影响住院医疗费用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及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北京市S区为例,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进行预测,描述住院费用资金分布及流向,以初步探究费用上涨的原因。方法通过机构调查法获得S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情况,通过趋势拟合法预测2011-2013年S区参合农民住院费用,并描述费用流向。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近几年上涨较快,北京市S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核准可报销住院费用2013年的预测值将达到22754.32万元,费用集中流向二三级医院。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呈现较快的上涨趋势,应对医疗费用进行合理控制,以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额住院费用病例住院实际补偿比的影响因素,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省5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地区2008年高额住院费用病例资料,以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费用水平、三级医疗机构名义补偿比、封顶线和补偿范围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额住院费用病例的影响因素。结论:控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额病例住院费用、设定住院保底补偿比例、对三级医疗机构实行分段补偿并适当提高起付线和封顶线、扩大补偿范围、探索多途径补偿均有利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额病例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利用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统计资料,分析全国不同级别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的变化趋势,2004~2005年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费用有小幅上升,而2006~2007年定点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费用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快速上涨趋势可能影响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运行安全.探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尤其是不合理医疗费用上涨的原因,并且分别从定点医疗机构、农民患者和经办机构的角度提出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上涨的措施,保障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8.
1概况顺义区现有3个街道办事处、19个镇,42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1.8万人,户籍人口56.2万人,农业人口33.87万人。200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3.8亿元,人均GDP5216.7美元,属地财税收入92.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3  相似文献   

9.
印爱平 《卫生软科学》2007,21(4):268-27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政府的主导与推动作用,农民的认识与行为选择,资金筹集机制,补偿模式和基层农村医疗机构的建设等。深入研究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影响因素,是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民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控制效果,规范医疗服务,保证基金运行安全。方法对民乐县县内医疗机构2008年、2009年住院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民乐县2009年实行住院费用总额预付和次均住院费用限额管理后,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控制有效,实际补偿比相对降低。结论适宜的费用控制方式能引导医疗机构改革内部管理机制,控制住院率和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但在实际运行中需要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并需要不断完善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农民健康保障水平提高^[1],这必将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农民的医疗需求。同时由于涉及第三方付费,定点医疗机构出于经济效益考虑,难免会诱导需求,增加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不仅可以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农合制度下陕西省农村参合农民住院服务利用受益情况。方法:主要采用集中指数和五分位分组法评价参合农民住院受益的绝对公平程度。结果:不同经济水平村参合农民补偿人次和补偿费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42和0.094,不同经济水平参合农民补偿人次和补偿费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253和0.355。结论:新农合制度下陕西省参合农民住院受益存在不公平现象,这种不公平程度在按照家庭经济指标分组比较时更加明显,但总体而言,不公平程度并不大。  相似文献   

13.
新农合住院支付方式改革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新农合进行了较大范围的住院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并形成了三种主要方式:单病种限额管理、单病种定额付费和按床日付费。目前的支付方式改革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控费效果不明显、医疗质量监管和评估体系设计不足、付费标准制定不科学,医疗机构补偿不到位等。对此,提出建立住院混合支付方式、加强质量监管、探索科学的付费标准制定方法、完善补偿机制、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河南省参合农民住院服务利用及其公平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泰尔指数,对河南省2008—2011年参合农民住院服务利用及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参合农民县外医疗机构住院服务人次数占比逐年提高,乡级医疗机构逐年降低;人均GDP高的地区住院率增长速度较快;次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长速度县外和县级医疗机构低于乡级医疗机构、人均GDP低的地区高于人均GDP高的地区。参合农民住院服务人次数和费用的泰尔指数逐年下降,但县外医疗机构及人均GDP低水平分组的泰尔指数有所增长。结论:参合农民住院服务利用总体上趋向公平,但县外医疗机构占比提高不利于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人均GDP低的地区参合农民在县外医疗机构利用住院服务将承担较高的疾病经济风险。建议:扩大按病种付费的覆盖范围,提高筹资层次和重大疾病补偿标准,将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政策扩大到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是否存在道德风险。用“病例一对照”方法,选取安徽省第1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中的6个试点县.2006年仍未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且与6个试点县基本匹配的6个县作为对照县,抽取常见和多发的6个病种作为研究病例,用同行评审(Peer Review)法判出不合理医疗费用。结果显示:不论是县级医疗机构还是乡级医疗机构,试点县的不合理医疗费用都显著高于非试点县。提示道德风险存在。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从源头、中游和下游控制道德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青岛市新农合的个案研究发现,政府筹资责任分担机制不健全、筹资水平缺乏合理性、缴费方式过于粗放、统筹层次过低及商业保险公司介入新农合基金管理存在较大风险,等等。因此,必须健全政府筹资责任分担机制、科学确定筹资水平、规范缴费方式及提高统筹层次。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中医药补偿政策的制定情况,向全国31个省份发放调查问卷,收回29份.各地在引导参合农民选择中医药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所有省份均要求将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服务纳入补偿范围,超过一半的省份要求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补偿比例,以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提高参合农民的补偿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状况及住院补偿比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农合运行状况及影响住院补偿比的因素。方法:利用系统抽样方法在4地对1034名参合农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路径分析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住院补偿比的因素。结果:受访者新农合实际住院补偿比例为20.58%;新农合补偿后住院费用构成灾难性支出的比例减少了7.5%,贫困率降低5.49%;受访者对住院补偿制度的知晓率为31.81%,满意率为98.75%;23.5%的受访者愿意缴纳20元以上的个人参合费。参合者就诊医院级别与住院补偿比的标准回归系数最大,参合者就诊医院级别可以对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住院补偿金额和住院补偿比例产生影响。结论:新农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疾病负担,但住院补偿比例偏低,参合者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较高,但对合作医疗制度的知晓率较低;参合者就诊医院级别是影响住院费用和住院补偿比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