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辨治方法。方法:通过多年临床观察,从中医对本病的认识、辨病辨证、分型论治、诊疗中需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加以总结。结果:中医辨证施治疗效确切,即使重症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综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中医药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IgA肾病是我国人群中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也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从中医方面对IgA肾病血尿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法等进行综述,结合医家经验,简要总结中医药治疗IgA肾病血尿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3.
IgA肾病临床病理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指肾小球系膜区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本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约30%~40%将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目前IgA肾病辨证分型同病理研究主要涉及的方面有:临床症状与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证型与免疫病理,中医证型与病理分级(分型),中医临床症状与病理等。现将近年来该病的辨证分型与病理关系研究概述于下: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是发挥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优势的基础和前提,对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在"十五"、"十一五"期间运用文献学、流行病学、系统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对艾滋病中医证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艾滋病中医证候数据库,初步掌握了HIV/AIDS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拟定了艾滋病中医常见基本证候辨证标准,搭建了艾滋病中医证候系统生物学研究平台,并对"十二五"艾滋病中医证候科研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医中药治疗肾性血尿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关于疾病的基础实验、辨证分型与疗效判断标准缺乏统一标准,系统的临床研究治疗方案;临床报道大多为回顾性总结,缺乏大样本严密观察。另外,需重视中医治疗与现代研究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注意病因、病位、病性与证候类型、理法方药的关系,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应多加强基础研究,规范临床研究疗效判定标准,进行治疗作用机理的深层次探讨,寻求治疗肾炎血尿的有效方理方药。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文献,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等方面作综述性介绍,并阐述了中医对本病的新认识和进展。  相似文献   

7.
郑子安  钟相根  贾旭  邓秀兰 《吉林中医药》2012,32(11):1092-1094
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具有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等潜在优势.但本病病名繁杂,分期分型论治不统一,疗效评价标准混乱,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方案尚未形成共识,基础研究薄弱.应当开展基于证素辨证理论的中医临床证候研究,规范的中医分期、分型干扰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及中医机制研究,以期为多发性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张艳梅  张骠 《河南中医》2008,28(6):81-83
西医认为本病发生与脑损伤或脑发育不成熟有关,多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强调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中医对此病的认识散在其他病中,对其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没有系统、完整的论述。探索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病因病机、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中医辨证规律,规范其辨证分型,以期制定出符合临床、科研实际的的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诊断标准,这对指导本病的临床诊断、早期干预治疗、改善预后转归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医药在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上已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中医理论强调分型论治,但目前乙肝病毒携带尚无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了解其中医证候与证型分布特点,可为中医辨证论治携带者提供临床客观证据。查阅近10余年文献,对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的病因病机理论及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中医疾病证候学研究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次调查在西医辨病的基础上,以中医辨证理论方法为核心,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收集特定时间内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病状,先进行计量诊断确立辨证要素,再进行聚类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筛选出特异性较高的症状,为疾病辨证分型、辨证标准的阐明提供依据.是一种值得介绍的中医证候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调研,探讨功血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建立科学、合理的功血中医证候规范体系和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文献研究方法,查阅1989-2013年涉及功血分型相关的现代文献,最终纳入文献50篇,病例4787例,运用统计学软件统计文献中中医证候频率、辨证治疗病例数,得出不同证候出现的频率,建立功血中医证候数据库。结果:脾气虚、肾虚、血热、血瘀、肝肾阴虚、脾肾不足是功血常见的证型。结论:本结果提示本病中医病机分析以脏腑辨证和气血辨证为主,为本病中医证候规范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临床治疗方面,应注重从脾肾入手,注重虚性病机。  相似文献   

12.
临床诊断时,西医重视辨疾病,中医重视辨证候;而辨病与辨证的结合点,实际上是西医的"病理"与中医的"病机"之间的大融合.中医的"证候"与"病机"二者,反映的是疾病的表象与本质的关系.中医病机学形成的基础是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而藏象理论又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是认识疾病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因此,中医要正确认识疾病,要确立证候诊断标准,要抓准病机,都离不开藏象理论的指导.文章旨在以"疾病--证候--病机"的研究思路为指导,以藏象学说为基础,明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制定的方法,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风湿类疾病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和透彻,中西医之间相互渗透对照,亦弥补和发展了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中医的宏观辨治和微观病理相结合,病因、病机的客观化定位,辨证与辨病的有机结合,中药药理的深入研究,显示出中医在此类疾病诊治上的优势和广阔前景。但是,中医学在风湿类疾病的研究上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风湿类疾病证候分类的不规范成为制约中医风湿类学发展的瓶颈。辨证分型不规范,缺乏标准化的证候分类方法,所以科研成果往往缺乏可比性和重复性,其治疗效果的科学性也很差。因此,风湿类疾病证候的规范化问题应是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中医药抗病毒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三个必须"的基本取向和总体思路:中医药抗病毒实践必须坚持中医药理论统领,全面保持中医药的科学内核;中医药抗病毒临床必须建立"证病结合"诊疗体系,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中医药抗病毒研究必须合理引入现代生物科学,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在长期开展中医药抗病毒研究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以"证毒协辨,证病双应,药药协同,复方创新"为核心的"证毒协辨"理论。该创新理论既以中医辨证为主,坚持中医的主体地位,又注重将现代医学的辨病毒结合进来,辨证与辨病相互协同,互为补充,取长补短。在详细论述创新理论内涵的同时,阐明了该理论的应用路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止血方治疗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肾小球性血尿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均以止血方为基本方根据不同证型加减应用,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尿化验的改善程度。[结果]肾小球性血尿的患者经应用止血方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尿化验均有明显改善,以尿常规检查作为评定疗效的标准,总有效率达83.3%。[结论]通过中医辨证,以止血方加减治疗肾小球性血尿,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尿中红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手足口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分型、发病人群等方面知识。手足口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温病"中的"时疫"范畴,多属实证、热证。根据辨证分型和辨病分期相结合的原则,分普通型(卫气同病)、重型(气营两燔)、危重型(邪陷厥阴、内闭外脱)、恢复期(气阴两伤)。着重综述了近年来中医按湿热温病防治该病的具体理法方药,为指导本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研究提供参考。中医学对疫疹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和切实有效的防治法则,通过中医药辨证施治,可达标本兼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之功效,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个中西医配合,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传染病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管性头痛中医辨证分型及其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整理近15年中医药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相关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应用Excel 2007及SPSS17.0等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提取。结果:血管性头痛的中医辨证分型以"瘀阻脑络证"出现频率最高,其相关证候要素中,病位类证候要素与肝关系最为密切,实性证素与虚性证素则分别以"血瘀"和"气虚"所占比重最大。结论: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总结,能更清楚地发现血管性头痛的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现从本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固定方治疗、中医外治法等近年文献进行回顾,并对其发病机制研究探讨中医药治疗机理,同时对存在问题,如本病中医临床证候表现、辨证分型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总结文献及专家经验,归纳了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点,阐述了中医络病辨证方法,探索运用中医络病辨证方法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新思路。目前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难度较大,现代医学对其病因、诊断、治疗用药策略都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故可发挥中医辨证思维优势,从络病证候角度认识阐发本病,完善该病的辨证分型,探索新的临床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是病因复杂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病的第一危险因素。目前高血压中医证候研究成果较多,但也存在中医证候分型多样,临床证候表现复杂,标准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中医药对高血压的干预和管理应着重体现"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优势和特点。这也是开展证候规范化和客观化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针对证候规范化和客观化的研究,既要遵循中医理论的基本原则,又要充分利用循证医学理念、临床流行病学和系统生物学方法。证候的规范化研究,着眼于从宏观层面评价;证候的客观化研究,着眼于从微观层面探索,两者必须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深入研究高血压的证候要素组成和组合规律,从而制定更为科学、实用的辨证分型标准,提高辨证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也是在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好的评价中药治疗高血压的综合和系统效应,以表达和体现中药干预的"差异化定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