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上腺转移瘤的PET/CT表现,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结合文献对肺癌、乳腺癌、胆管细胞癌等患者进行PET/CT检查发现的肾上腺转移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上腺转移瘤30例,检出33个转移灶,单侧27例,双侧3例。影像学特征:肾上腺肿大,浅分叶,密度不均匀;PET显示肿大的肾上腺有18F-FDG示踪剂的高摄取,浓聚程度(SUV值3.4~6.4),延迟扫描后(3.9~10.1)。结论:PET/CT对检出肾上腺转移瘤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2021,41(4)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PET/CT对支气管肺癌病灶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洛阳中心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疑似支气管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予以CT增强扫描、PET/CT检查,记录上述各项检查对支气管肺癌患者疾病检出情况,以患者手术病理检查或随访情况作为确诊依据。结果 120例疑似支气管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CT增强扫描及PET/CT检查,经分析可知CT增强扫描对支气管肺癌诊断敏感性为88. 10%(74/84)、特异性为80. 56%(29/36),PET/CT检查对支气管肺癌诊断敏感性为97. 62%(82/84)、特异性为97. 22%(3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应用PET/CT检查相较于CT增强扫描能够显著提高支气管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本单位2001年至2011年间行脑部和胸部病灶联合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脑转移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共计21例患者进行了孤立性脑转移病灶切除和后续的肺癌根治术,18例(86%)患者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其中N1淋巴结阳性8例,N2淋巴结阳性10例.中位生存期32个月(95%置信区间15~49个月),1年,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3%,22%.对可能影响预后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P=0.002).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脑转移的患者,保证病灶完全切除和手术耐受性前提下,对胸部和脑部病灶应同时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策略以获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双侧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双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双侧肾上腺转移瘤40例,2例误诊为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误诊为双侧肾上腺结核;CT平扫发现双侧肾上腺病灶86个,双侧瘤体大小不等,与肾上腺长轴一致;4个病灶瘤侧可见残存肾上腺结构;平扫呈实性密度40个,CT值25~55 Hu,呈囊实性密度46个,CT值10~35Hu。增强扫描32个病灶呈轻中度均匀强化,36个病灶呈不均匀逐渐强化,18个病灶呈厚环状强化,囊变、坏死区强化不明显。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双侧肾上腺转移瘤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C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立体定向放疗中的应用。方法53例NSCLC患者于放射治疗前行18F-FDG显像检查,进行FDG分期,并将FDG分期和CT分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8F-FDG符合线路/CT显像使26例NSCLC患者分期改变,其中分期升级20例,分期降级6例。11例分期升级者PET检查发现了远处转移灶,其治疗方案由根治性治疗改为姑息性治疗;FDG显像较CT多发现39个转移淋巴结,并对其进行了立体定向放疗。FDG显像较CT多发现远处转移灶22个,对转移病灶进行了姑息性放疗。结论18FFDG符合线路/CT显像改变了49.06%(26/53)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影响了其治疗策略及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断作用。 方法 63例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肺部原发灶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对肾上腺转移癌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CT诊断对照,将其结果做统计学处理。 结果 63例病例均经CT检查确诊,超声检查发现59例。双侧肾上腺转移者7例,右侧转移34例,左侧转移18例。超声图像大多为低回声,肿瘤直径≤3cm者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直径>3cm者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匀。 结论 超声在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超声可作为临床诊断肾上腺转移的首选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7.
李兰宝  隗志峰 《上海医学影像》2005,14(4):258-259,269
目的探讨卵巢肿块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卵巢肿块的临床及CT表现,患者年龄15岁~80 岁,平均47岁。CT检查包括平扫和增强扫描,层厚、层隔5mm-10mm,通常范围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髂前上棘,肿块巨大者上界应完全覆盖病灶。扫描前夜起分次口服1%-2%泛影葡胺水溶液,总量约1500ml,以充分充盈盆腔肠管,已婚妇女扫描前常规使用阴道塞。本组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在96例患者中共检出108个病灶,手术病理报告畸胎瘤22例(22个病灶),囊腺瘤14例(14个病灶),卵巢囊肿20例(24个病灶),囊腺癌32例(36个病灶),转移癌4例(8个病灶),其它病变4例(4个病灶)。结论 CT发现病变的敏感性100%,定性诊断准确率8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肺癌纵隔淋巴结病变中应用能谱CT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扬州友好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疑似原发性肺癌纵隔淋巴结病变患者62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CT和能谱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转移原发病灶、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以及两种检查方式的满意度。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51例淋巴结病变发生转移,11例未转移,能谱CT检查49例发生转移,13例未转移;常规CT检查40例发生转移,22例未转移;能谱CT检查的准确率93.55%、灵敏度94.12%、特异度90.91%均明显高于常规CT的62.90%、66.67%、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原发灶及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转移原发灶及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能谱CT的患者满意度为96.77%(60/62),高于常规CT的85.48%(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扫描可检测出原发性肺癌的纵隔淋巴结病变,并且其检测准确度与常规CT相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肝转移癌及其原发灶和肝外转移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1例临床或病理确诊为肝转移癌的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检查,对肝转移病灶、原发肿瘤病灶及肝外转移病灶进行图像分析,并分别测量其SUVmax值。结果 61例肝转移癌患者中18F-FDG PET/CT显像肝转移灶为阳性者58例(阳性率为95.1%),SUVmax值为3.2~16.0(平均5.1);47例(77.1%)为肝内多发病灶,同机CT平扫中58例(95.1%)病灶表现为稍低或低密度。原发肿瘤中胃肠道恶性肿瘤占50.8%,肺癌占24.6%;但不同原发肿瘤的肝转移灶的SUVmax值并无统计学差异。80.3%肝转移患者同时伴有肝外转移,其中胃肠道肿瘤中29%患者仅有肝转移,而肺癌则全部同时伴有肝外转移。结论 18F-FDG PET/CT在诊断肝转移癌、寻找原发灶及肝外转移灶中具有重要价值;肝转移癌多来源于消化道肿瘤及肺癌,常为多发病灶,并多同时伴有其他转移。  相似文献   

10.
肺癌肾上腺转移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我院665例肺癌患者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及22例肾上腺转移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肺癌伴肾上腺转移占3.3%(22/665),其中未分化小细胞肺癌14例占67.6%(14/22),腺癌5例占22.7%(5/22),鳞癌3例占13.6%(3/22)。双侧肾上腺转移共10例,左侧转移7例,右侧转移5例,其超声特点均为低回声,较小的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较大的边界欠清,内部回声均匀。结论:超声对肺癌的肾上腺转移的诊断敏感性高达95.5%,定位准确,是发现和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与CT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8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84个病灶超声检查及CT检查资料,并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其中4例患者2个病灶,其余76例患者肿瘤单发.84个肿瘤包括库欣皮质腺瘤13个,醛固酮皮质腺瘤22个,皮质腺癌7个,无功能皮质腺瘤6个,肾上腺转移癌22个,嗜铬细胞瘤14个.结果 本组84个肾上腺肿瘤超声检查检出78个,CT检出80个,超声检查与CT定位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9%(78/84)、95.2%(80/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05);结合检出病灶超声表现、CT表现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最终超声检查及CT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5%(76/84)、88.1%(74/84),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248,P>0.05).本组超声检查检出的78个肿瘤中,38个肾上腺皮质腺瘤及13个嗜铬细胞瘤超声声像图表现为低、弱或等回声结节与团块,境界清楚,有7个瘤体因伴液化坏死及钙化,内部回声不均匀;7个皮质腺癌及20个肾上腺转移癌表现为低、弱回声结节或团块,形态不规则,境界不清或呈浸润生长,内部回声不均匀,5个瘤体伴液化坏死及钙化.CT检出80个肿瘤中,39个肾上腺皮质腺瘤及13个嗜铬细胞瘤多表现为境界清楚、密度均匀的结节与团块,其中5个瘤体伴液化坏死及钙化密度不均匀;7个皮质腺癌及21个肾上腺转移癌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或不清、密度尚均匀或不均匀的结节与团块;增强扫描13个嗜铬细胞瘤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1个同时检出大网膜异常强化灶;7个皮质腺癌为中度或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余多为轻-中度强化.结论 超声检查和CT诊断肾上腺肿瘤的符合率均较高,但也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应根据肾上腺肿瘤大小和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检查简便易行,且无辐射,可作为肾上腺肿瘤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占位病变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对肾上腺占位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占位患者CT图像,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76岁,平均年龄34岁;有临床表现22例,无临床症状者8例,均与B超对照观察重建,CT对肾上腺占定位清楚,敏感性为97%(B超63%),根据占位病灶内各种组织不同CT值的测定,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CT对肾上腺占位定性明确,准确性为93%(B超46%)。在各类肾上腺占位病变中,髓样脂肪瘤、血肿及囊肿的CT表现具有特异性,对独立作出诊断;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结核干酪灶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而其它肾上腺皮质良、恶性占位灶的CT表现亦具有特点,CT可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并能对恶性肿瘤作出术前分期及估计预后。结论 CT是发现和诊断肾上腺占位的首选方法与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分析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 SPECT与18F-氟化钠(NaF) PET/CT术前诊断肺癌骨转移灶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4例肺癌患者,其中107例接受18 F-NaF PET/CT检查,167例接受99mTc-MDP SPECT检查,以病理学结果或随访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107例肺癌术前18 F-NaF PET/CT显像中,2例骨骼病灶性质待定;167例99mTc-MDP SPECT显像中,18例骨骼病灶性质待定.18F-NaF PET/CT和99mTc-MDP SPECT术前诊断肺癌骨转移灶的灵敏度分别为100%(32/32)和87.72%(50/57),前者高于后者(P=0.046),特异度分别为98.67%(74/75)和92.73%(102/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37,P=0.135);二者的准确率分别为99.07%(106/107)和91.02%(152/167),前者高于后者(x2=6.287,P=0.012).结论 18F-NaF PET/CT骨显像术前评价肺癌骨转移较99mTc-MDP SPECT的灵敏度和准确率高,是肺癌术前评价骨转移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PET/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EC/CT多种示踪剂及诊断性CT的应用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资料完整的肺癌患者PET/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2例肺癌患者中,中央型肺癌7例,周围型肺癌55例,明确诊断59例,诊断率95.16%。18F-FDG PET/CT检查见病灶有不同程度放射性异常浓聚,最大SUV1.0~22.3;11C-MET PET/CT检查的病灶均见不同程度放射性摄取,SUV0.5~4.9;CT增强扫描病灶边界清晰,明显强化,可见血管"集束征",HRCT检查见病灶有分叶、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阻断。结论18F-FDG PET/CT能较准确地对肺癌做出明确诊断,多种示踪剂及诊断性CT的联合应用能极大地提高肺癌尤其是小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99 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ethylene diphosphonate,MDP)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所显示的肺癌骨转移病灶的图像特点及SPECT/CT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3例病理证实为肺癌、初次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诊断为肺癌骨转移的患者的骨转移病灶的SPECT/CT图像特点,经病理诊断或再次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随访确认,分析SPECT/CT显像所示肺癌骨转移病灶的部位、数量、放射性分布及CT表现的特点。结果:113例患者共482处病灶纳入本研究,肺癌骨转移病灶429处。肺癌骨转移病灶中位于脊柱者占50.6%(217/429),胸廓者占29.1%(125/429),骨盆者占17.0%(73/429),四肢者占2.1%(9/429),颅骨者占1.2%(5/429)。肺癌骨转移病灶SPECT/CT图像表现为放射性异常浓聚者占90.7%(389/429),无放射性分布异常者占9.3%(40/429);CT图像表现为成骨性转移者占41.0%(176/429),溶骨性转移者占50.3%(216/429),混合性(兼有溶骨和成骨)转移者占4.0%(17/429),骨质形态学正常者占4.7%(20/429)。113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同时伴有良性病灶,共53处。结论:肺癌骨转移的部位以脊柱居首,胸廓次之;肺腺癌患者容易发生骨转移,以成骨性转移多见。SPECT/CT诊断肺癌骨转移病灶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或者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其中男16例,女2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为62岁,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其中14例同时行增强扫描。结果18例中病灶位于肺上叶者13例,下叶者5例;全部病例均为单发空洞,病灶平均最大径5.3cm,4.cm以上者占61%(11/18);83%(15/18)外形呈分叶状,61%(11/18)例边缘毛糙,见毛刺征象;89%(16/18)为厚壁空洞,壁厚薄不均,其中22%(4/18)可见壁结节;所有空洞周围均未见卫星病灶;18例中病理结果为腺癌者67%(12/18),鳞癌者16%(3/18),17%(3/18)为非小细胞肺癌而无法确定是鳞癌、腺癌或者大细胞癌。结论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是诊断空洞型肺癌的最佳检查方法;而空洞型肺癌的组织病理学类型中腺癌的比例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2例原发肿瘤完整切除后发现并手术切除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19例男性及3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中9例接受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余13例接受开放的肾上腺切除术。结果:被诊断为肾上腺同时转移的10例,异时转移的12例。平均的无疾病生存间期(DFI)为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22例患者的2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和18%,其中DFI等于或大于6个月的异时转移的患者其2年的总生存率(84%)高于DFI小于6个月的同时转移患者(50%)。对比腹腔镜手术及开放手术,腹腔镜肾上腺转移瘤切除并不会增加患者局部复发、切缘阳性的风险,对患者DFI及总生存率无影响。结论:治疗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尤其是对于DFI大于6个月的患者,手术切除后可以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手术方式上,腹腔镜下肾上腺转移切除时安全的、对患者有益的,可作为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与高分辨率CT(HRCT)同机联合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0例未能提供HRCT原始数据且临床高度怀疑肺癌、肺癌术后以及肺癌转移的患者进行18F-FDG PET/CT与HRCT同机联合扫描,分析两者联合应用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结果 50例患者经过检查前准备、注射、上机前休息及呼吸训练后,PET/CT全部扫描成功(100%);PET/CT联合HRCT成功46例(92%),HRCT扫描失败4例(8%)。共35例发现恶性病灶,21例伴有转移;肺癌术后6例伴转移4例;肺部考虑良性结节病变9例,需继续观察。结论 PET/CT与高分辨率CT同机联合扫描技术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较高,是一项无创的、可以观察全身转移情况的影像检查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断价值和肿瘤声像图特征。方法应用超声检查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71例。结果超声对肾上腺转移癌的检出率为91.55%(65/71)。声像图特征表现为低回声,形态可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性分叶状。结论超声检查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肾上腺转移癌的较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对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采用动静脉期CT扫描联合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搜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住我院并经手术病理确认的肺癌患者50例,术前均进行CT等影像学检查。分析其完整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所有患者肺癌类型、CT影像中病灶强化程度以及是否存在纵隔淋巴结转移进行统计。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50例患者术前CT检查结果显示对右肺上叶肺癌总确诊断率92.00%(46/50)。病理类型:鳞癌42.00%(21/50),小细胞癌26.00%(13/50),腺癌24.00%(12/50),鳞腺混合癌8.00%(4/50)。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32例(64.00%),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确认率为90.63%(29/32)。CT影像特征为右肺上叶肿块伴不张,肿块下缘光整,形成反"S"改变;支气管鼠尾状狭窄、中断,纵隔偏移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增强后轻、中度强化,病灶中央相对低密度。结论:对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联合采用动静脉期CT扫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