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血糖仪末梢血与静脉血结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GT-1630血糖仪测定手指末梢血、静脉全血血糖与Microlab300半自动生化仪测定静脉血清血糖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门诊查血糖的患者,用日本京都GT-1630血糖仪同时测定手指末梢血及静脉全血血糖,然后静脉全血1h内离心,在生化仪上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简称GOD法)测定血清血糖。结果末梢血与静脉全血血糖以及静脉血清血糖(GOD法)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全血血糖仪法结果与GOD法静脉血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血糖结果比静脉血清血糖结果偏低,在使用GT-1630快速血糖仪检测末梢血血糖时结果须乘以校正系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静脉全血血糖与生化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清糖之间的差别及相关性,探讨血糖仪检测静脉全血糖的可靠性。方法:用稳步倍加型血糖仪检测末梢血、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试静脉血清血糖值。结果:血糖仪测定末梢血、静脉血、生化仪测定静脉血清的结果分别为(5.74±2.27)mmol/L、(5.69±2.51)mmol/L、(4.87±1.82)mmol/L,统计学检测三组结果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使用强生公司稳步倍加型血糖仪检测末梢血、静脉血是可行的,医疗护理中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血糖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护理技能培训对患者床旁检测(POCT)末梢血糖值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护士30名,为危重症患者进行POCT血糖检测,同时检测静脉生化血糖,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30名护士进行POCT末梢血糖检测理论和技能培训,再为患者检测POCT末梢血糖,与静脉生化血糖比较。结果培训后测得的POCT末梢血糖值(7.649±3.102)mL/L更接近生化血糖值(8.364±2.626)m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技能培训可以提高护士对危重症患者POCT末梢血糖值的准确性,对正确指导临床实施合理安全的诊疗措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POCT)测定患者血糖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结果的差异。方法应用POCT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糖尿病患者40例的空腹、餐后末梢血、静脉血清及抗凝全血进行检测。结果 40例患者空腹、餐后末梢血、静脉全血、抗凝血清分别用POCT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采用POCT血糖仪进行检测结果最低,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最高。结论 POCT血糖仪最好用于空腹末梢血血糖的监测或血糖过筛实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罗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类型标本血糖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2017年2-5月于南京市栖霞区妇幼保健院就诊患者及体检者的末梢血及静脉血标本104例。比较罗氏血糖仪检测的末梢血(末梢血POCT组)、静脉全血(全血POCT组)、静脉血浆(血浆POCT组)、静脉血清(血清POCT组)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静脉血浆(血浆生化仪组)、静脉血清(血清生化仪组)的血糖水平;验证罗氏血糖仪的精密度及线性范围。结果3台罗氏血糖仪的批内CV和批间CV均小于7.5%,符合判定标准。罗氏血糖仪检测的静脉全血血糖水平在1.1~24.4 mmol/L呈线性,R 2>0.95;静脉血清血糖水平在0.6~25.3 mmol/L呈线性,R 2>0.95,均符合线性要求。血糖水平<6 mmol/L的检测结果中,全血POCT组血糖水平低于其余各组(P<0.05);血糖水平为6~10 mmol/L的检测结果中,全血POCT组血糖水平低于血浆POCT组、血清POCT组、血浆生化仪组及血清生化仪组(P<0.05)。各组检测的血糖水平两两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99,P<0.05)。结论罗氏血糖仪检测精密度高,具有良好的线性,末梢血、静脉血浆、静脉血清等标本在血糖仪上的检测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罗氏血糖仪检测静脉全血时需进行一定程度的校正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新生儿科床旁检测(POCT)血糖测定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集新生儿手指末梢血,在POCT血糖仪上测定3次,取均值;同时抽取静脉血在7600全自动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OCT血糖仪测定的新生儿血糖结果低于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r=0.958)。结论要正确对待POCT血糖仪的检测结果;血糖结果通过校正和不断地以患者标本做验证,使不同检测系统间血糖的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目测比色法检测末梢血糖水平的可行性。方法同时采用试纸目测比色法和快速血糖仪检测手指末梢血糖,由被测患者和护士同时读取目测值。结果共检测201例患者,对同一血标本,患者目测血糖值、护士目测血糖值和快速血糖仪所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纸目测比色法的测量误差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试纸目测比色法能准确反映患者的末端血糖值,且不受患者的年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便携式血糖仪(POCT)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糖结果比对试验.掌握3款POCT血糖仪与生化仪结果差异。方法选取15份肝素抗凝血标本,分别用44台3款不同型号的POCT血糖仪测全血血糖浓度和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仪测血浆血糖浓度。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配对t检验显示卓越型血糖仪的血糖检测结果与生化分析仪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稳豪倍优型、安妥超越型2款血糖仪的血糖检测结果与生化分析仪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卓越型、稳豪倍优型、安妥超越型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结果相关系数。均大于0.95.相关方程分别为Y=1.021X-0.88,Y=0.987X+0.459,Y=0.960X-0.083。结论44台血糖仪误差均符合我目的POCT血糖仪麻川准则,但不同型号仪器与生化仪结果有一定差异.只能用于血糖监测.不能作为确诊试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糖仪测定空腹末梢全血葡萄糖与生化仪测定空腹静脉血浆血糖之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并将其用于糖调节受损人群的血糖监测。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标准分为正常组[n=40,空腹血浆血糖小于6.1 mmol/L 且餐后2 h 血糖(2hPG)<7.8 mmol/L]、糖尿病组(n=40,空腹血浆血糖不低于7.0 mmol/L且2hPG≥11.1 mmol/L)及糖调节受损组(n=40,空腹血浆血糖为6.1~6.9 mmol/L或2hPG为7.8~11.0 mmol/L)。上述受检者分别采用血糖仪(FAD葡萄糖脱氢酶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氧化酶法)进行血糖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其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正常组、糖调节受损组患者分别采用血糖仪与生化仪所测血糖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采用上述2种方法检测,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受检者采用血糖仪和生化仪检测,检测结果相关系数均大于0.90,相关性良好。血糖仪所测各组血糖经回归方程调整后,血浆血糖与实际血浆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仪检测结果应定期与生化仪检测结果比对,糖调节受损人群的血糖仪检测结果应采用回归方程调整,以更好反映血糖情况。  相似文献   

10.
血糖监测仪性能评价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糖监测仪的性能及影响其测定的有关因素。方法使用强生稳步倍加型血糖监测仪及血糖仪配套试纸所测毛细血管全血糖(CBG)结果,与同时收集并在美国强生Vitros250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上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所测的静脉血浆糖(VPG)结果比较,并且对血糖仪的总重复性、同一血标本不同体积、贫血标本、不同抗凝剂标本等进行了摸索,探讨对血糖仪测定的影响。结果(1)CBG与VPG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糖仪的精度较好,总重复性变异系数(CV)为1.6%;(3)标本体积在10~50μL,测定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氟化钠对血糖仪测定有负干扰,结果偏低;(5)使用者的熟练程度对结果无明显影响,熟练者与非熟练者测定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仪测定CBG简便、快速、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床旁监测或家庭使用,并可用于糖尿病的筛选普查、急诊诊断。  相似文献   

11.
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测定结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进行比对,评估二者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定期监测全院POCT血糖仪。方法用覆盖血糖高中低浓度的标本7份分别用POCT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静脉全血与血浆血糖;同时用POCT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值。结果 POCT血糖仪测定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比对,静脉血比较有16台偏倚在-4.1%~-14.8%范围,6台仪器分别有1-4个浓度的测定值偏倚不合要求,测定结果显示静脉血浆值大于毛细血管血大于静脉全血血糖。结论22台POCT血糖仪中16台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比对具有一致性,6台比对差异大,对其定期监测才能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指端第一滴末梢血与第二滴末梢血之间的血糖值结果差异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7~10月既需测指端空腹血糖又需测静脉血糖的患者100例,根据到院顺序随机分为血糖仪检测组(A组)和生化分析仪检测组(B组)各50例,A组和B组分别检测静脉血及第一滴末梢血、第二滴末梢血的血糖值.结果 A组检测的指端第一滴末梢血、第二滴末梢血的血糖值之间对比结果及两者与血糖仪检测的静脉血血糖值之间的对比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者与B组检测的静脉血血糖值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仪检测指端末梢第一滴血、第二滴血,均可正确反映即时血糖值;必要时可在采血时直接选用血糖仪检测静脉血能更加快速、客观地反映血糖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指尖毛细血管血及抗凝静脉全血在即时检验(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取指尖血及静脉血22例,用POCT血糖仪检测血糖,同时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血浆葡萄糖,对两部位血样检测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偏倚程度进行比对。结果两部位血样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比对均为负偏倚,偏倚范围最低为-1.5%,最高为-13.9%,均未大于20%;静脉全血血糖偏倚比指尖血血糖偏倚程度高,两偏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论采用指尖血还是静脉全血,其POCT结果都可以接受,但采用指尖血样其检测结果更接近血浆葡萄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动脉血及末梢血床旁即时血糖检测准确性及影响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03—2019-04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且预期住院时间48 h的严重脓毒症患者122例。根据是否出现脓毒性休克分为研究组(伴有脓毒性休克)与对照组(不伴有脓毒性休克)。每组均采用末梢血-血糖仪法及动脉血-血糖仪法测量血糖,同时以实验室测量的血糖作为标准进行准确性评估。对可能影响末梢血-血糖仪法检测准确性的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末梢血-血糖仪法及动脉血-血糖仪法检测的血糖值均高于实验室检测的血糖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末梢血-血糖仪法检测的血糖值95%一致性界限范围较宽(7.7~-6.0 mmol/L),超上、下限范围发生率为5.7%(可接受限度5%)。研究组末梢血-血糖仪法及动脉血-血糖仪法准确率分别为84.9%及9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20,P=0.040)。对照组末梢血-血糖仪法及动脉血-血糖仪法准确率分别为95.4%及97.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验室检测的血糖值与末梢血-血糖仪法及动脉血-血糖仪法检测的血糖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7及0.96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378,P0.01)。对照组实验室检测的血糖值与末梢血-血糖仪法及动脉血-血糖仪法检测的血糖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及0.97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1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高血糖水平、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及高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对研究组患者末梢血-血糖仪法血糖检测的准确性有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末梢血-血糖仪法检测的血糖值准确率性较差,建议应用动脉血进行床边即时血糖检测,这有助于避免不当调整胰岛素治疗和低血糖发作。  相似文献   

15.
血糖仪测定血糖值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目的:研究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静脉全血糖与生化法测定静脉血糖之间的差别及相关性,探讨血糖仪测静脉全血糖的可靠性。方法:用乐康全(Glucotrend)血糖仪测定肘静脉全血糖(VBG)及指端毛细血管血糖(CBG)52例,同时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静脉血清糖(VSG),结果:VSG高于VBG11.2%,P<0.05;CBG高于VSG10.4%,但P>0.05;CBG高于VBG,P<0.01,VSG与VBG、CBG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01。结论:应用血糖仪测微量血糖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疼痛少的特点,作为糖尿病血糖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血糖仪测静脉全血糖可靠性较差,宜适用于监测毛细血管血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脉血血气分析机测定血糖与末梢血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的差异性。[方法]同时采集动脉血和末梢血测定血糖,末梢血用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仪组),动脉血分别用血气分析机(动脉血气分析机组)、血糖仪测定(动脉血血糖仪组)。[结果]3组血糖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血血气分析机测定血糖可以代替末梢血快速血糖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糖检测的差异。方法 采用快速血糖仪检测末梢血血糖,同时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静脉血清血糖。结果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值高于快速血糖仪,血清血糖值比末梢血高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相关性好。结论 快速血糖仪监测血糖最理想、最有效,但应严格规范操作,提高准确性,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末梢血与静脉血中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检测结果有无差别。方法采集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血液科层流病房96名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的末梢血和静脉血,用XT-2000i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统计分析两种检测手段的差异。结果末梢血的白细胞(WBC)检测结果为:1.106±0.684×10^9/L,静脉血检测结果为:0.918±0.780×10^9/L,末梢血白细胞检测值高于静脉血结果,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中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检测结果分别为:69.875±15.437g/L,70.646±20.737×10^9/L,静脉血检测结果分别为:70.177±15.225g/L,70.583±20.625×10^9/L,两组血标本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准确的判断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程度,血常规检测应以静脉血为佳,而不能采用末梢血检测以代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血部位及标本放置时间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于门诊体检健康者100例纳入对照组,将同期确诊的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纳入患者组。分别采集肘静脉及手指末梢血标本,在抽血后即刻(T1)及标本放置24 h(T2)、7 d(T3)后进行 hs-CRP检测。结果对照组T1时刻肘静脉血及手指末梢血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标本 T2、T3时刻hs-CRP水平与T1时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手指末梢血hs-CRP水平低于静脉血(P<0.05)。患者组hs-CRP检测结果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同。患者组肘静脉和手指末梢血标本各放置时间 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促进hs-CRP检测的普及,也为心脑血管意外的预测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建议采用手指末梢血标本采集后即刻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乙二胺四乙酸三钾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三钾(EDTA-K3)在体外引起血小板(PLT)聚集的原因及NaF在体外对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方法对6例典型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和40例对照人群不同抗凝情况下静脉血通过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分析,同时用手工计数血小板作为参考值。结果EDTA-K3抗凝血结果与手工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DTA-K3抗凝血结果与不使用抗凝剂手指末梢血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手工法结果与不使用抗凝剂手指末梢血的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NaF的抗凝血结果与手工法结果和不使用抗凝剂手指末梢血的测定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TA-K3对血小板可以产生聚集作用,造成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偏低;NaF对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