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索柔性管理模式对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家属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3月—10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住院的抑郁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采用柔性管理模式,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采用自制的治疗依从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家属焦虑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得分小于对照组(8.53±0.93 VS 12.52±0.87 t=22.375,P<0.05);且患儿家属的焦虑自评得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观察组低于对照组(32.5±8.1VS 42.8±6.2 t=7.235,P<0.05);护理满意度水平高于对照组(94.5%VS 74.1%2=7.235,P<0.05)。结论 柔性管理模式可提高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降低家属焦虑水平,同时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薛宁 《中国校医》2022,36(4):277-279
目的 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配合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20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68例艾滋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配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Anxietyand Depresseo Scale,HAD)评分。结果 观察组服药总依从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0.59%,(χ2=8.785,P=0.003);观察组干预2周后焦虑评分为(14.35±1.67)分、抑郁评分为(13.98±1.3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63±1.59)分、(15.08±1.27)分,(t=3.237、3.420,P=0.002、0.001)。结论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配合心理干预应用于艾滋病患者,能够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纽曼系统模式对高龄乙肝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CHB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纽曼系统模式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遵医行为及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完全遵医30例(46.88%)、不完全遵医23例(35.94%)、完全不遵医11例(17.19%),观察组完全遵医27例(42.18%)、不完全遵医25例(39.06%)、完全不遵医12例(18.75%);干预后对照组完全遵医44例(68.75%)、不完全遵医14例(21.88%)、完全不遵医6例(9.38%),观察组完全遵医58例(90.63%)、不完全遵医4例(6.25%)、完全不遵医2例(3.13%)。干预后两组完全遵医比例上升(Z=6.312、33.663,P0.05),观察组上升程度更大(Z=9.487,P0.05)。干预前对照组GSES平均分为(14.78±3.64)分,观察组为(15.97±4.17)分;干预后对照组为(19.74±4.87)分,观察组为(26.17±4.33)分。两组较干预前GSES评分均有所提高(t=6.526、13.574,P0.05),且观察组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t=7.894,P0.05)。结论:基于纽曼系统模式的干预可有效增强CHB患者遵医行为,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热板凳技术(Penn Resiliency Program,PRP)改善青年艾滋病患者的情绪状态及应对方式,探讨PRP技术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艾滋病病房住院的青年艾滋病患者(18~30岁),随机分为干预组(n=25)和对照组(n=22)。干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教会病人PRP技术,指导患者每个星期完成两份PRP自助表,坚持1个月。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用药及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等。通过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量表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焦虑抑郁及应对方式基线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焦虑评分为2.92±1.04,抑郁评分为3.48±1.69,面对评分为23.20±1.73,回避评分为11.920±2.18,屈服评分为6.72±1.43。对照组焦虑评分为5.14±1.46,抑郁评分为6.05±1.79,面对评分为20.14±1.58,回避评分为14.36±1.62,屈服评分为8.55±1.60。干预组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面对维度评分显著提高,且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回避及屈服维度评分明显下降,且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PRP技术对青年艾滋病患者情绪的改善和积极应对方式的建立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贾理博  张春侠  唐龙 《中国校医》2022,36(11):851-854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支气管哮喘儿童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6月在某专科医院哮喘专病门诊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门诊随访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儿童哮喘生活质量问卷(PAQLQ)对患儿进行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评估,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等。结果 干预前2组患儿焦虑、抑郁评分和PAQLQ各项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6.04±1.44)分,低于对照组的(9.11±2.55)分(t=6.630,P<0.001),观察组抑郁评分(5.85±1.78)分,低于对照组(9.06±2.28)分(t=7.019,P<0.001)。观察组PAQLQ的症状(54.16±11.09)分、活动(28.62±5.14)分、情感功能(46.26±7.0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3.88±10.06)分、(20.82±4.46)分、(33.7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知识-信念-行为(KAP)理论的护理干预策略对艾滋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我院艾滋病患者79例,按入院时间分观察组(n=40)、对照组(n=39).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KAP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满意度、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AHSMSR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遵医性、AHSMSR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50%(37/40)较对照组71.79%(28/39)高(P<0.05).结论:KAP理论的护理干预策略能提高艾滋病患者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及干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筛选拟施人工流产术的女性776名为研究对象进行情绪评估。 结果 776名人工流产女性的SDS、SAS得分分别为(52.58±11.2)分、(45.93±10.39)分,和全国常模SDS、SAS指标值比较,结果显示人工流产女性的抑郁、焦虑水平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均P<0.001)。研究发现首次性生活年龄在19~20岁(OR=6.407)、男方的避孕态度中非常关心(OR=0.322)和关心(OR=0.349)等3个因素对人流女性的焦虑情绪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高中(OR=4.763)、首次性生活年龄19~20岁(OR=9.515)、男方的避孕态度中非常关心(OR=0.223)和关心(OR=0.271)等4个因素对人流女性的抑郁情绪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人工流产女性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首次性生活年龄、文化程度、男方的避孕态度等3个因素对人流女性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影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及其伴侣进行性健康知识教育,帮助其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以缓解心理压力。对于焦虑、抑郁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应由专业心理治疗师进行围术期的心理支持和干预,保障其身心健康,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评分,同时对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2.76±7.02)、(35.44±4.36)分,观察组分别为(28.16±3.23)、(31.19±6.2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37、3.567,均P0.05)。对照组生理机能、躯体疾病、健康情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智能得分分别为(38.01±16.43)、(32.16±16.17)、(38.46±6.41)、(46.78±14.11)、(54.01±15.35)、(33.84±12.21)分,观察组分别为(63.15±15.01)、(68.22±17.16)、(56.19±19.63)、(74.58±15.23)、(79.65±18.23)、(54.56±16.1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33、9.793、5.498、8.574、6.889、6.563,均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疏导和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易玉珍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832-1832
目的 创伤骨折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及其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将2010年8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6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分.结果 对照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为(47.25±11.39)分、(49.33±12.97)分,护理干预后二者得分分别为(42.31±10.22)分、(44.56±11.00)分,本组护理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为(47.29±11.44)分、(49.55±12.34)分,护理干预后二者得分分别为(35.66±8.38)分、(36.17±9.02)分,本组护理干预前后SAS得分与SDS得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且较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骨折患者有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应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危妊娠孕晚期孕妇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高危妊娠孕妇孕晚期焦虑、抑郁产前干预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21年1—11月在周口市中心医院产检的高危妊娠孕晚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态,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评估孕妇的社会支持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SAS评分、SDS评分和PS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124例高危妊娠孕晚期妇女中,共检测焦虑患者589人(52.40%),抑郁患者757人(67.35%);年龄≥35岁、户籍为农村、初产妇、初中及以下学历、有流产史、有剖宫产史、有产前出血史、有妊娠合并症、存在前置胎盘的孕晚期妇女焦虑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初产妇、初中及以下学历、有流产史、有产前出血史、有剖宫产史、有妊娠合并症、存在前置胎盘的孕晚期妇女抑郁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焦虑的孕晚期妇女社会支持总分为(59.21±8.06)分,无焦虑孕晚期妇女社会支持总分为(63.12±7.89)分。伴有抑郁的孕晚期妇女社会支持总分为(59.11±7.23)分,无抑郁孕晚期妇女社会支持总分为(65.12±9.71)分。无焦虑、无抑郁的孕晚期妇女社会支持总分以及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三个维度的得分均明显高于伴有焦虑或抑郁的孕晚期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量表得分和社会总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以及其他支持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182、-0.201、-0.128、-0.164(P<0.001);SDS量表得分和社会总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以及其他支持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16、-0.272、-0.178、-0.169(P<0.001)。结论高危妊娠孕晚期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焦虑、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尤其是家庭支持密切相关。医务工作者应根据高危妊娠孕妇的特征,加强对孕产妇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引导,鼓励家属和亲友给予其更多关心与支持,改善高危妊娠孕妇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级诊疗制度下全科—专科中西医结合管理模式对气阴两虚型房颤患者的干预效果,以进一步提升社区医疗服务能力。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气阴两虚型房颤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全科—专科”管理中西医结合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家庭医生常规管理模式。干预时间为180天,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认知评价得分增加(16.22±0.78)分、遵医行为评价得分增加(5.76±1.35)分、CSMS量表得分增加(26.22±0.78)分、SF-36量表得分增加(262.22±15.84)分,对照组各项得分分别增加(7.38±0.22)分、(1.61±0.51)分、(7.38±0.22)分和(145.25±13.3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246、11.014、65.246和20.915,P值均<0.05)。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和心率疗效评估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96%,均高于对照组(74%和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对癫痫患者遵医行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n=43)和家庭组(n=43),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在常规组基础上,家庭组辅以家庭参与护理模式,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生活质量以及遵医行为。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得分均显著降低,,且家庭组变化幅度大于常规组;护理后两组的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均显著提高,且家庭组变化幅度大于常规组;家庭组遵医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家庭参与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癫痫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值得推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得分情况,SF-36量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况、总体健康得分情况及复发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分别为(50.05±5.02)、(40.50±5.72)、(65.20±6.26)、(56.28±6.69)分,均低于护理前的(68.13±7.94)、(60.82±7.25)、(68.15±7.92)、(60.80±7.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理后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况、总体健康得分分别为(74.56±10.42)、(79.36±12.61)、(74.65±13.02)、(80.02±13.60)分,均高于护理前的(55.20±5.24)、(59.35±8.64)、(62.22±8.21)、(58.24±6.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况、总体健康得分与对照组[(60.18±5.25)、(62.21±10.40)、(65.53±12.31)、(64.37±13.0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8.18%,低于对照组的47.2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措施,采用生活质量量表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五个维度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定。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73.21±8.97)、(70.11±8.23)、(76.53±10.53)、(80.24±8.97)、(71.93±12.16)分,对照组分别为(60.53±4.68)、(63.52±5.11)、(65.21±6.07)、(64.64±5.78)、(59.83±8.8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00、4.632、6.317、9.915、5.457,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分分别为(47.65±4.22)、(43.29±4.01)分,对照组为(52.09±6.43)、(48.13±5.2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5、4.981,均P0.05)。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周丹  丁海燕  安晨凤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2):1491-1493
目的探讨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对分娩方式、分娩过程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300例产妇资料。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价其心理健康状况,并统计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300例中有128例(42. 67%)产妇出现焦虑或抑郁心理。焦虑/抑郁产妇SAS、SDS评分显著高于未出现焦虑/抑郁的产妇(均P<0. 05)。焦虑/抑郁组产妇剖宫产率(66. 41%)显著高于未出现焦虑/抑郁组(33. 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 429,P<0. 05)。焦虑/抑郁组新生儿体重(2. 58±0. 14 kg)小于未出现焦虑/抑郁组(3. 39±0. 15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 585,P<0. 05),Apgar评分低于未出现焦虑抑郁组(t=22. 810,P<0. 05)。焦虑抑郁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低于未出现焦虑/抑郁组(χ~2=3. 946,P<0. 05)。结论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母乳喂养情况。临床工作者要积极制定有效心理疏导措施帮助产妇渡过孕产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在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收治的实施保乳术的乳腺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持续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康复干预、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家庭及社会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1年生存质量评分、焦虑、抑郁自评得分、术后1年上臂及关节自评得分及患肢水肿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1、6个月、1年生存质量评分对照组分别为(68.1±9.3)、(77.3±11.4)、(111.7±11.3)分,观察组分别为(74.3±8.5)、(85.2±9.2)、(127.2±14.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96、3.003、4.674,均P<0.05);焦虑自评得分对照组分别为(66.9±5.4)、(64.5±5.4)、(58.5±5.4)分,观察组分别为(63.5±6.4)、(60.7±4.9)、(54.7±4.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61、2.902、2.928,均P<0.05);抑郁自评得分对照组分别为(66.4±5.7)、(62.7±6.3)、(55.5±5.1)分,观察组分别为(62.7±6.1)、(57.4±5.5)、(51.8±4.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68、3.625、3.088,均P<0.05)。术后1年上臂及关节自评得分对照组(23.8±2.4)分,观察组(29.4±3.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0,P<0.05)。术后1年患肢水肿情况对照组12.90%,对照组4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4,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持续给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心理状况与患肢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老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1月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6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分值、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值、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SAS分值、SDS分值分别为(30.2±6.5)、(29.8±6.9)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的(52.7±9.8)、(51.9±9.1)分(均P0.0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9±9.3)、(51.4±8.7)分(均P0.05);干预组的FEV1/FVC值、FEV1(L)值及FEV1(%)值(77.91±8.03,1.99±0.53,68.90±9.42)均显著高于干预前(56.84±6.63,1.41±0.23,40.72±7.05)(均P0.05),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7.04±7.73,1.70±0.48,56.18±8.84)(均P0.05)。结论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存在着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肺功能及提高临床疗效,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治疗与康复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对精神病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52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综合性心理干预。采用抑郁情绪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情绪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评定两组患者情绪,并采用SF-36简明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分别为(37.9±6.7)、(38.2±9.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7±8.9)、(46.2±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NOSIE总计得分、总消极因素、总积极因素得分分别为(162.54±9.44)、(12.32±3.78)、(82.44±3.74)分,与对照组的(155.25±8.20)、(22.25±3.92)、(66.13±3.7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SF-36量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得分分别为(78.25±8.13)、(76.45±8.56)、(76.21±9.43)、(77.31±8.01)、(74.25±8.72)、(76.35±8.21)、(76.31±8.96)、(74.58±9.3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45±8.23)、(72.12±8.89)、(72.86±9.58)、(73.44±8.51)、(70.17±8.24)、(72.41±8.74)、(72.15±8.78)、(70.48±9.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显著减轻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1月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随机分为心理疏导干预组(观察组)和单纯药物干预组(对照组)各5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53.8±4.1)、(57.2±4.5)分,干预后分别为(41.7±3.4)、(35.6±3.0)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4.4±4.3)、(56.8±4.6)分,干预后分别为(47.9±3.7)、(45.2±3.5)分,两组患者干预后SDS和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理指导和必要的药物干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有明显好转,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探讨农村中学生社会支持、抑郁、焦虑及自杀意念的关系,为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降低自杀意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和整群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资中县山区的2所乡镇中学共2 217名初一和高一全部学生展开为期3年的追踪调查.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抑郁自评鲁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自编自杀意念的条目进行调查,通过构建一般及群组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变量间的关系.结果 中学生抑郁得分为(13.51±12.57)分,女生抑郁得分为(14.61±12.67)分,男生为(12.24±12.34)分;初中生社会支持得分为(35.49±5.88)分,高中生为(34.70±5.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6,2.67,P值均<0.05).抑郁、焦虑直接影响自杀意念,标准化效应分别为0.11(95%CI=0.06~0.16)、0.09(95%CI=0.05~0.14).抑郁、焦虑是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关系中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46(95%CI=-0.51~-0.41)、-0.21(95%CI=-0.27~0.16).学段在社会支持通过焦虑对自杀意念的间接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结论 农村中学生焦虑、抑郁在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关系中有中介效应,焦虑和抑郁干预是在低社会支持者中降低自杀意念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