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形成过程中肝组织内脏脂肪素(visfatin)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visfatin在NAFLD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 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对照组(C组)及脂肪肝组(F组)大鼠第4、8、12周visfatin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饲养脂肪肝组犬鼠肝组织中visfat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第4周开始增加,第12周时升高最显著(P<0.01),与脂肪肝发展进程一致.结论 visfatin表达变化与NAFLD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患有NAFLD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肝泰乐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及疗效。结果临床治疗后,试验组ALT、AST、TG、TC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没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NAFLD采取二甲双胍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3.
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给予饮食控制和肝泰乐片;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片。2组疗程均为20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测量体质量及身高,计算出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行腹部B超等检查。结果(1)治疗组ALT、AST、TG、TC、HOMA-IR、BMI值治疗后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治疗组脂肪肝复常好转率76.9%,与对照组22.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第1周有5例出现腹胀、腹泻,1周后消失;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NAFLD患者采取单盲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试验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各自治疗前后肝功能差异,肝脏B超检查,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等肝功能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方面均有改善(P<0.05);且二甲双胍无明显毒副作用(P>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能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变化,探讨visfatin与NAFLD发病的关系。方法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应用酶法测定对照组及NAFLD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visfatin水平。结果 NAFLD组大鼠血清TG和visfatin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血清visfatin水平与TG无明显相关。结论 visfatin可能在NAFLD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筛选NAFLD患者78例,采用病例自身对照方法,给予二甲双胍500mg口服治疗,每日3次,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胰岛素抵抗稳态指数(HOMA-IR)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NAFLD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空腹胰岛素(FINS)及空腹血糖(FPG)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酰甘汕(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无明显变化;NAFLD患者的HOMA-IR显著降低,分别为(3.35±1.19)和(1.95±1.27),P〈0.01。结论:二甲双胍治疗能改善NAFLD患者的FPG、FINS及肝功能等临床指标,并减轻IR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磁共振波成像技术(magnetic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定量检测肝脏脂肪含量,脂峰下面积/(脂峰下面积+水峰下面积)大于5.5%认为具有脂肪肝。将T2DM合并NAFLD分为二甲双胍治疗组(A组,24例)和无二甲双胍治疗组(B组,24例),分析二甲双胍治疗T2DM合并NAFLD肝脏脂肪含量的变化,同时分析NAFLD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经二甲双胍治疗后,与B组相比,A组肝脏脂肪的含量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WC、BMI、FPG、HbA1c、TG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ALT等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二甲双胍不仅能改善T2DM合并NAFLD的糖代谢,还可以减少肝脏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MET)联合维生素E(vitamin E,VE)给药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5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组、二甲双胍组、维生素E组和联合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均通过高脂乳剂灌胃饲养5 w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在高脂乳剂灌胃的基础上增加给药,二甲双胍组为每日灌胃二甲双胍250 mg/(kg·d),维生素E组每日灌胃维生素E 250 mg/(kg·d),联合组每日灌胃二甲双胍250 mg/(kg·d)和维生素E 250 mg/(kg·d),继续喂养5 w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结果 二甲双胍组和维生素E组的肝指数均低于高脂组,维生素E组的TG含量最低为(0.67±0.09)mmol/L,联合组LDL-C的含量最低为(0.33±0.12)mmol/L,维生素E组MDA含量最低为(0.17±0.09)nmol/mL,SOD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改善肝脏脂代谢变化情况来看,二甲双胍的干预无明显优势,但在抗氧化应激方面,维生素E优于二甲双胍,同时联合用药具有一定优势.由此可见,将二者通过不同靶点联合给药,取长补短,对NAFLD会有更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梁舟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894-289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方法将120例NAFL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不采用任何药物治疗;二甲双胍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吡格列酮组采用吡格列酮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药物治疗组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的80%和吡格列酮组的76.7%(P〈0.05);3个药物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在NAFLD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二者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内脏脂肪面积的变化,探讨内脏脂肪面积预测NAFLD患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98例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判断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其中轻度60例、中度52例、重度36例。选自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Sperman相关分析评价肝功能、血脂、NAFLD纤维化评分(NFS)与内脏脂肪面积的关系,创建内脏脂肪面积和NFS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内脏脂肪面积预测NAFLD患者严重程度的评估效能。结果 NAFLD患者的内脏脂肪面积高于对照组(F=43.413,P <0.05),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AFLD患者内脏脂肪面积与NFS(r=0.293,P <0.05)、肝脂肪变程度(r=0.697,P <0.05)等呈正相关,与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无明显相关性。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内脏脂肪面积预测轻、中、重度NAFLD患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0.867和0.835,对应的最佳截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及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136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组、吡格列酮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疗程6月,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D)、腰臀比(WHR)、血压、血脂、肝酶学、肿瘤坏死因子(TNF-α)、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记录症状、体征、肝脏B超和cT表现.结果:药物治疗组患者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酸(AST)、谷草转氨酶(ALT)、r-谷氨酞转移酶(GGT)、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NF-α明显下降(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二甲双胍治疗组与吡格列酮治疗组疗效相近,合并应用二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应用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的效果.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均对NAFLD的治疗安全有效,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游离脂肪酸(FFA)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HepG2细胞模型内质网应激(ERS)及自噬的影响.方法 2020年7—1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系统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进行实验.分别用0(空白对照)、10、20、40、80 mmol/L的二甲双胍处理HepG2细胞24 h,评估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3.
王翔燕 《中外医疗》2013,32(8):49-49,5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分析该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14例NAFL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饮食控制,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临床总体疗效,治疗前、后两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6/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2%(36/57)(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LT、AST、TC、TG、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以及治疗后两组比较,ALT、AST、FINS、TC、TG、BMI、W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与二甲双胍联用,有效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脂质水平及肝肝功能和肝组织学指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曹贵方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8):1951-1951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位居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前列。肝脏脂肪的蓄积为ALD发生的最初特征。近年的研究提示脂肪变性不仅在ALD始发中起作用,在ALD进展中也起着关键作用。患有脂肪肝的病人更容易发展成酒精性肝硬化。如何预防和逆转ALD目前尚缺乏有效措施。由于肝胰岛素抵抗与脂肪肝以及脂肪性肝炎的发生显著相关,目前已有动物实验表明二甲双胍可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由于NAFLD的自然史与ALD相似,病理机制有类似之处,因此,理论上二甲双胍有可能用于ALD的治疗。为了验证这一假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Bergheim Ina等学者采用小鼠酒精暴露诱导ALD模型,证实了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预防酒精诱导的肝损害,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期的《胃肠病学》杂志(Gastroenterology,2006,130:2099-2112)。  相似文献   

15.
张毅  孟军  姜艳艳 《疑难病杂志》2009,8(8):496-497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改善,脂肪性肝病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日益增加。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NAFLD已成为一种呈现全球化趋势的常见慢性肝病。随着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紊乱的增多,近10余年来亚太地区NAFLD患病率增长迅速。目前,NAFLD在世界范围内较高的患病率受到日益广泛重视。我们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35例,疗效明显,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并贯穿治疗始终达50年之久,因其新作用不断被发掘,一直是人们的关注热点。新近研究发现,除降糖作用外,二甲双胍还可以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保护心血管、保护肾脏疾病、抑制肿瘤、抗炎等,本文就近几年有关于二甲双胍降糖分子机制的研究进行简单概述,对所开辟出的多种作用进行综述,为二甲双胍进一步的临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徐元华  胡春兰  丁凌霄 《吉林医学》2014,(26):5788-578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二甲双胍联合治疗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63例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在常规饮食治疗和保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10 mg,1次/d,二甲双胍0.5 g,3次/d;乙组仅给予常规饮食治疗和保肝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B超下肝脏改变。结果:乙组31例患者中,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甲组32例患者中,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4例。且甲组肝功能、血脂、血糖、B超改变等情况均优于乙组(P<0.05)。结论:对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二甲双胍,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洁冰 《当代医学》2013,(12):156-157
目的探讨疏肝祛脂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片0.25g口服,饭后服用,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肝祛脂汤辨证治疗,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温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G、TC、AST、ALT和HOMA-IR及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1)治疗后,对照组TG、TC、AST和ALT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HOMA-IR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上述所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1)。(2)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祛脂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标本兼治,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于2003年7月至2006年3月采用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16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Wistar大鼠分成正常组(12只)和造模组(24只),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建立T2DM伴NAFLD模型. 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单纯模型组(14 只)和二甲双胍组(10只),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肝组织TG、CH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模型组血清ALT、AST、TG、CHO、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TG、CHO、NO、NOS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及CAT水平降低(P<0 0.5 ). 与单纯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血清ALT、AST、TG、CHO、LDL-C 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肝组织 TG、CHO、NO、NOS 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 及CAT水平升高(P<0.05). 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可显著改善T2DM伴NAFLD大鼠的脂肪肝,其机制可能与二甲双胍改善肝脏组织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