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背动脉动脉穿支皮瓣(TAP)在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应用TAP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4~58(41.5±3.0)岁.手背软组织缺损大小为7.0 cm×5.0 cm^15.0 cm×12.0 cm,创面污染严重.在急诊下行清创探查加VSD处理,骨折予以克氏针固定,术后7~14 d创面条件允许时,予以游离TAP修复,皮瓣大小为7.5 cm×5.5 cm^15.5 cm×12.5 cm.皮瓣血管蒂9例为胸背动脉外侧支,3例为胸背动脉内侧支.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10例皮瓣顺利成活,2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经探查解除危象后皮瓣成活.3例皮瓣稍臃肿,在术后3个月二期修薄.随访3~18个月,皮瓣颜色与受区相似,外形美观,质地可,供区可见线形瘢痕.结论 TAP血供可靠,血管管径较粗,皮瓣供区隐蔽,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和带蒂转移修复四肢及颈部、腋窝、肩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用同侧带血管蒂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5例颈部、腋窝、肩背部创面;选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1例四肢骨外露或肌腱外露创面.其中12例以胸背动静脉-外侧支-穿支为血管蒂,4例以胸背动静脉-前锯肌支-穿支为血管蒂,皮瓣不携带深筋膜、背阔肌和胸背神经.皮瓣面积最小10 cm×5 cm,最大26 cm×10 cm.结果 术后16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与受区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 24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皮瓣供区瘢痕不明显,肩关节功能无影响.结论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质地良好、供区隐蔽、血管蒂长、血供可靠,且不牺牲背阔肌和胸背神经.带蒂转移是修复同侧颈、肩、腋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游离移植适合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1岁.交通事故伤致右下肢环形大面积碾压伤合并胫、腓骨骨折,于外院接受清创骨折复位外支架固定术后1周入院.检查:右下肢广泛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胫骨外露,局部创面感染,存在较多分泌物,胫、腓骨骨折端对位良好,外支架固定稳定(图1a).入院后急诊行清创游离皮片移植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1周,大部分皮片成活,无...  相似文献   

4.
<正>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中,利用自体组织行乳房重建,能得到最自然、最持久的美学效果,而不会增加肿瘤相关的不良后果[1]。然而,传统的自体组织乳房重建材料,如横行腹直肌肌(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usculocutaneous,TRAM)皮瓣、背阔肌肌皮瓣等虽能满足乳房重建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背阔肌肌皮瓣是显微修复外科最常用的肌皮瓣之一,但由于切取了大量的肌肉组织和牺牲了与胸背动脉伴行的胸背神经,从而导致明显的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
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桥式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或肌瓣桥式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6年9月至2009年1月,应用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或肌瓣桥式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11例,缺损范围4cm×8cm至8cm×22cm。皮瓣切取连带肩胛下与旋肩胛血管,血管蒂呈T形,与健侧小腿胫后动脉行端端吻合,血管蒂用中厚网状游离植皮覆盖。结果除1例术后皮瓣远端发生小的表浅感染,经换药后愈合外,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9个月至3.6年(平均2.9年),没有发现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供区与受区外形较好,健侧小腿经临床观察与Doppler检查,胫后动脉通畅。结论本方法适用于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后,患者仅存1条主要动脉者;行桥式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或肌瓣移植不损伤健侧小腿胫后动脉,降低了对供区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①在15具(30侧)防腐成人尸体标本上,对背阔肌及其主要血供进行巨微解剖学观察。②对1具(2侧)防腐成人尸体标本作背阔肌肌皮穿支皮瓣及肌瓣与穿支肌皮瓣分离的共蒂“扇形”瓣模拟手术。结果①在32侧标本中,共发现血管外径大于0.5mm的肌皮穿支102支,其中来自胸背动脉内侧支的穿支数为56支(占55%),来自胸背动脉外侧支的穿支数为46支(占45%)。每侧标本内侧支平均发出1.9支(在1-3支之间变化),外侧支平均发出1.8支(在1-3支之间变化)。②胸背动脉内、外侧支的肌皮穿支外径大于0.5mm的穿支血管主要集中在距神经血管窗下约8.5cm(变化在6.4-9.2cm之间)范围内。结论胸背动脉的肌皮穿支血管位置恒定,管径粗,蒂长,适宜制作成肌皮穿支肌皮瓣或“扇形”瓣。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胸背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上臂及肘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组应用胸背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同侧上臂及肘部软组织缺损7例。结果穿支皮瓣术后恢复良好,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8月,平均13月。受区外形满意,没有发现明显供区功能障碍。结论该皮瓣具有血供可靠,供区损伤小、受区外形好等优点,适宜修复同侧上臂及肘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显微削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thoracodors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TDAP)修复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s)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11例DFU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22~67岁,平均49.3岁。2型糖尿病10例,1型糖尿病1例;糖尿病病程3个月~25年,中位病程8个月。DFUs病程6 d~120个月,中位病程1个月;Wagner分级:3级6例,4级5例。溃疡创面均有组织坏死及脓性分泌物,以及不同程度肌腱、骨外露;皮肤缺损范围为5 cm×3 cm~17 cm×6 cm。采用显微削薄TDAP游离移植修复DFUs创面,其中皮瓣6例(包括1例分叶皮瓣),范围为10.0 cm×4.5 cm~26.0 cm×7.0 cm;嵌合穿支皮瓣5例,其中皮瓣范围为10.0 cm×4.5 cm~16.0 cm×5.5 cm,肌瓣范围为6 cm×2 cm~10 cm×3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3.42~11.17 h,平均5.92 h。术后所有皮瓣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携带少量肌袖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应用携带少量肌袖的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0例皮肤缺损患者,其中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者3例,四肢部位皮肤缺损者7例.在游离皮瓣过程中,将胸背神经和大部分背阔肌留存于供区.根据创面缺损情况设计携带穿支血管处的少量背阔肌肌袖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皮瓣大小为4.5 cm×7.0 cm~6.5 cm×12.0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术后随访10例患者2~41个月,游离移植的皮瓣成活良好,缺损修复后其外形较满意;供区余留的背阔肌其收缩功能仍存在,切口愈合良好.结论 该术式中保留的部分背阔肌肌袖,既有利于保护穿支皮瓣,又可改善皮瓣的臃肿外形;保留了胸背神经和大部分背阔肌,使供区损伤较小,符合皮瓣切取原则.  相似文献   

11.
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再造乳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对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inferiorepigastricperforator,DIEP)皮瓣进行乳房再造进结。方法2000年3月~2005年3月,收治18例患者,其中因乳腺癌导致乳房缺损17例,术前行放射治疗者7例放射治疗者10例;先天性Poland’s综合征1例。胸壁缺损范围12cm×8cm~25cm×20cm。应用DIEP皮瓣游离进行乳房再造,皮瓣切取范围12cm×8cm~35cm×22cm。15例乳房再造患者使用的受区血管是胸廓内血管,其中腹壁下动、静脉分别与切断后的胸廓内动、静脉近、远心端行吻合者13例;仅切取一侧腹壁下血管,与胸廓内动、静心端行吻合者2例。3例行即刻乳房再造者使用的受区血管分别是胸背动、静脉和胸背动、静脉加旋肩胛动、静脉。18例患者中16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2例术后出现皮瓣坏死。其中行放射治疗1例,未行放射治疗1例。Poland合征患者术后皮瓣远端约1/3面积坏死。术后半年行乳头再造和乳房修整者2例。2例术后2周出现腹部供瓣区正口部分裂开,行创面清创后,分别应用直接缝合和植皮的方法进行修复。结论DIEP皮瓣在保留了传统下腹部横直肌皮瓣乳房再造所具有的优点同时,可最大限度保留腹直肌的功能,从而避免术后出现腹壁薄弱、腹壁疝等并发目前较理想的乳房再造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不带背阔肌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5,他引:4  
目的探讨不带背阔肌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设计和应用特点。方法对5例成年人和3例幼儿病例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设计、手术结果、受区并发症和供区术后的形态和功能进行分析。成年人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主要穿支血管点定在腋皱襞下8 cm处,幼儿在5~6 cm处。穿支血管周围保留肌肉面积3 cm×5 cm~6 cm×8 cm,皮瓣面积最大22 cm×18 cm。结果有1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经处理后皮瓣仅少许表皮坏死。另1例长窄的皮瓣从足背反折到足底,远端有少许坏死。其余6例存活良好。供区轮廓比较好,功能损失小。结论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血供可靠,可以减少供区形态和功能的损失,皮瓣薄,受区形态好,仅增加很短的手术时间分离胸背神经降支。因此,该皮瓣是一个很好的皮瓣供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修复儿童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理想方法.方法 一期手术于颈部瘢痕周围以及背阔肌表面埋置扩张器,完成扩张后二期行颈部瘢痕切除、挛缩松解,用颈部局部扩张皮瓣修复部分创面后,解剖扩张预构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剩余创面,不损伤胸背神经内外侧支和背阔肌,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于临床应用10例,所有皮瓣均成活,颈部瘢痕松解后的刨面均一次性修复.随访3~30个月,皮瓣随生长发育而增长,畸形矫正完全且未再继发,皮瓣不臃肿,颏颈胸部形态良好,颜色差异不明显.供区瘢痕较轻,功能无影响.结论 扩张预构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儿童颈部较大面积瘢痕挛缩畸形,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扩张预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儿童颈部瘢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修复儿童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理想方法.方法 一期手术于颈部瘢痕周围以及背阔肌表面埋置扩张器,完成扩张后二期行颈部瘢痕切除、挛缩松解,用颈部局部扩张皮瓣修复部分创面后,解剖扩张预构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剩余创面,不损伤胸背神经内外侧支和背阔肌,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于临床应用10例,所有皮瓣均成活,颈部瘢痕松解后的刨面均一次性修复.随访3~30个月,皮瓣随生长发育而增长,畸形矫正完全且未再继发,皮瓣不臃肿,颏颈胸部形态良好,颜色差异不明显.供区瘢痕较轻,功能无影响.结论 扩张预构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儿童颈部较大面积瘢痕挛缩畸形,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修复儿童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理想方法.方法 一期手术于颈部瘢痕周围以及背阔肌表面埋置扩张器,完成扩张后二期行颈部瘢痕切除、挛缩松解,用颈部局部扩张皮瓣修复部分创面后,解剖扩张预构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剩余创面,不损伤胸背神经内外侧支和背阔肌,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于临床应用10例,所有皮瓣均成活,颈部瘢痕松解后的刨面均一次性修复.随访3~30个月,皮瓣随生长发育而增长,畸形矫正完全且未再继发,皮瓣不臃肿,颏颈胸部形态良好,颜色差异不明显.供区瘢痕较轻,功能无影响.结论 扩张预构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儿童颈部较大面积瘢痕挛缩畸形,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不带背阔肌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带背阔肌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术前常规用多普勒超声探测仪探测穿支点并标记,均选择第1穿支.设计将穿支点包括在内的不带背阔肌的带蒂或胸背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四肢或腋窝创面.结果 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于临床应用7例.皮瓣大小为6 cm×9 cm~12 cm×16 cm.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供区无血肿、血清肿等并发症发生,供区外形与对侧基本对称.结论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保留了背阔肌,皮瓣较薄,血运可靠,能明显降低对供区的损伤,是修复创面的一种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 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观察术后 皮瓣成活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足踝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30例患者皮瓣成活率为96.67%;治疗后 皮肤外观、疼痛程度、皮肤感觉及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躯体 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睡眠质量、情绪状态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良好,术后皮瓣成活率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足 踝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江苏省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采用胫后动脉穿支带蒂或游离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25例,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龄12~62岁,平均(42.2±13.8)岁;带蒂皮瓣20例,游离皮瓣5例;缺损面积最小3 cm×5 cm,最大16 cm×7 cm。带蒂皮瓣旋转160°~180°修复受区创面,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植皮。皮瓣切取面积6.0 cm×4.0 cm~22.0 cm×9.0 cm。术后记录皮瓣的外形、颜色、质地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 术后随访3~24个月。22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换药后创面瘢痕愈合或二期植皮愈合良好。皮瓣无臃肿、无溃疡、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供区和受区外观恢复良好,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具有供区损伤小、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外形美观、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2月-2013年1月,对12例手部不同部位、形态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切取皮瓣面积为4cm×6cm-8cm×13cm,以肌皮、肌间隔穿支为蒂。动脉血管蒂与受区血管采用端端或端侧吻合,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本组1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1例指腹皮瓣因臃肿行皮瓣修整术后手指屈曲功能接近正常,余11例皮瓣的外观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可设计切取不同形状、大小的皮瓣,以适应并修复手部不同部位、形态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均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胫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1年8月,对外伤导致小腿胫前软组织缺损的13例患者,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予以修复,皮瓣切取面积:3cm×30cm-4cm×40cm。、结果本组13例穿支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原缺损区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外形无影响。、结论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胫前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