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和生活满意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萌  吕杰 《中国校医》2008,22(5):511-513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现状,分析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袁、自我和谐量表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对3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然后进行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自我和谐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高社会支持组的大学生自我和谐水平、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中、低社会支持组。结论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生活满意度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汪杰 《中国校医》2011,25(4):253-254
目的探讨高职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13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男生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女生(t=3.64,P<0.05),消极情感显著高于女生(t=2.97,P<0.05),独生子女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78,P<0.05),消极情感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t=3.42,P<0.05);(2)灵活性与总体情感、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r=0.24,P<0.01,r=0.22,P<0.01),不和谐与总体情感、生活满意度存在负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r=-0.25,P<0.01,r=-0.31,P<0.01);(3)高自我和谐组与低自我和谐组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情绪智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相关情况,验证情绪智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果。方法采用Schutte等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EIS)和主观幸福感问卷(ICS),分层随机抽取太原地区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我情绪调控能力能有效预测大学生整体主观幸福感、大学生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整体情绪智力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感知能力都进入了对大学生消极情绪的回归模型中,但其交互效应的预测效果优于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对大学生消极情绪的预测效果。结论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表现出复杂性和不平衡性。情绪智力的不同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4.
朱伟  陈国法  王催春  吴小翠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204-6206,6209
目的 了解大学生依恋类型、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情感量表测量281名大学生.结果 (1)依恋回避与核心自我评价、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在0.13到0.27之间;而依恋焦虑与除生活满意度外的其他指标相关显著;核心自我评价与积极情感及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22,r=0.30,P< 0.01). (2)回归分析显示,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回避与生活满意度回归方程后,依恋回避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效应不再显著(β=-0.05,t=-0.87,P=0.38);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回避与积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回避对积极情感的预测效应从-0.23变成-0.19(t=-3.16,P=0.001);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回避与消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回避对消极情感的预测效应不变.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焦虑与积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焦虑对积极情感的预测作用不再显著(β=-0.09,t=-1.53,P=0.13);当进入依恋焦虑与消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焦虑对消极情感的预测效应不变. (3)建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核心自我评价是成人依恋与积极情感与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变量.结论 成人依恋通过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分化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31名大学生,采用自我分化问卷(DSI-R)和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SLSS)进行调查. 结果 情绪反应、自我位置、与他人融合、自我分化与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43,0.231,0.145和0.237,P值均<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情绪反应和自我位置是生活满意度的主要预测因素,能联合预测生活满意度9.4%的变异量. 结论 自我分化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6.
刘元  周宗奎  魏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4,(11):2031-2032,2039
目的考察自我隐瞒、社会支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自我隐瞒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自我隐瞒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539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1)自我隐瞒与社会支持、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自尊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2)自我隐瞒影响生活满意度的路径有两条:自我隐瞒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影响生活满意度;自我隐瞒还可以通过自尊和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生活满意度。结论自我隐瞒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和自尊在自我隐瞒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自我和谐应对方式与自杀态度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自杀态度及其与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与自杀态度问卷(SAQ),对随机抽取的6所高校76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自杀行为、自杀者、安乐死持矛盾、中立态度,对自杀者家属持理解、宽容态度;与其他年级学生相比,大二年级学生对自杀者更持理解、宽容态度,大四年级学生对自杀者家属持矛盾、中市态度;亲子关系良好、生活满意度高的大学生对自杀行为、安乐死表现出更多的否定、歧视态度.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的自杀态度与自我和谐、应对方式均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自我和谐、应对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自杀态度.结论 大学生自杀态度受多种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应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压力和焦虑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某大学秋季入学的大学一年级学生350名,在入学2个月后,组织团体测试,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CSLSS)、感知压力问卷(PS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进行测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得分情况统计。结果不同特征的大学生在幸福感指数量表与2个焦虑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观幸福感与压力、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均呈负相关(均P0.05)。不同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大学生在压力、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方面有显著差异。回归分析显示,生活满意度(β=-0.292)、状态焦虑(β=0.217)、特质焦虑(β=0.020)、压力(β=-0.059)4个自变量共可解释主观幸福感变量17.1%的变异量,其中影响最显著的预测变量为生活满意度。结论压力、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生活满意度等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应考虑在大学生入学初期采取有效的心理支持与辅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需求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和大学生需求调查问卷,对362名医学生的需求状况和自我和谐程度进行测量。结果不同性别、独生与否和不同成长地的大学生需求和自我和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自我和谐程度与需求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自我和谐的高分组与低分组在需求状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需求状况是影响自我和谐程度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理工类大学生自我和谐状态,并探讨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王登蜂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随机抽取的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理工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经验的不和谐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与自我灵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心理状况的变异量.[结论]自我和谐程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交往焦虑的特点和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对3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在自我灵活性和自我和谐上得分低于女生(P〈0.01),研究生在自我灵活性上得分低于本科生(P〈0.01),理科生在社交焦虑上得分低于文科生(P〈0.05);高自我和谐组在社交焦虑上得分低于低自我和谐组(P〈0.05);从总体上看,社交焦虑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刻板性、总体的自我和谐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和社交焦虑之间均存在相关,自我和谐对社交焦虑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状况,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自我和谐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对457名中学生进行评定。结果男生和女生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我的灵活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表明,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自我和谐有显著影响。结论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存在性别差异,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自我和谐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李志凯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60-961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特征及其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4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大学生自我的灵活性得分显著高于本科大学生;总分和各因子分的性别和专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总分及其分量表得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和谐,而消极应对对自我和谐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继玉 《中国校医》2010,24(4):254-256,259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自尊、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孤独感量表、自尊量表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0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的孤独感在文理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3,P<0.05),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2,P<0.05),大学生的自尊与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r=-0.338,P<0.01),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251,P<0.01);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0.326,P<0.01)。自尊对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自尊、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均呈显著相关。自尊对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交往焦虑的特点和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对3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在自我灵活性和自我和谐上得分低于女生(P<0.01),研究生在自我灵活性上得分低于本科生(P<0.01),理科生在社交焦虑上得分低于文科生(P<0.05);高自我和谐组在社交焦虑上得分低于低自我和谐组(P<0.05);从总体上看,社交焦虑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刻板性、总体的自我和谐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和社交焦虑之间均存在相关,自我和谐对社交焦虑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查李妹 《中国校医》2010,24(9):652-653,656
目的探讨师范大学生亚健康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相关关系。方法使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亚健康问卷对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师范大学生幸福感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常模,亚健康的检出率较高,幸福感得分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级间也有差异。(2)师范大学生的亚健康水平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呈极强的负相关。(3)经回归分析,显示亚健康状况对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通过各种有效方式,降低师范大学生亚健康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幸福感水平,进而提高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童年期创伤性经历、防御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采用童年期创伤性经历问卷、防御方式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问卷对255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自我和谐高分组、中间组和低分组的不成熟防御方式、成熟防御方式和中间防御方式量表均分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虐待、情感忽视量表得分和童年期创伤经历性经历总分存在统计学差异;不成熟防御方式、成熟防御方式以及情感忽视能联合解释自我和谐48.7%的变异量。结论不成熟防御方式、成熟防御方式以及情感忽视能预测大学的自我和谐。  相似文献   

18.
武开蕾 《中国校医》2013,27(7):492-493,495
目的了解大学生嫉妒的一般状况,揭示嫉妒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布伦格尔自我报告嫉妒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75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性别、来源、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上嫉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6、3.407、3.099,P<0.01);除躯体化因子低于全国常模外,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其余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大学生嫉妒与其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嫉妒现象普遍存在,嫉妒水平的高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末  张连云  毛荆利  章建明  巢传宣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935-3936,3946
[目的]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运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整群随机抽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均存在性别差异;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和应对方式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应对方式是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有效预测因子,分别可以解释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负性情感方差变异的13.4%,12.0%,14.7%,23.8%。[结论]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均存在性别差异;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性相关,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美荣  鞠强  陆文春 《职业与健康》2014,(13):1767-1770,1775
目的了解煤工尘肺患者生存质量现状,为提高煤工尘肺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自行设计的尘肺调查表,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收集数据,用EpiDate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8.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煤工尘肺患者自身生存质量及自身健康状况主观感受较差,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领域得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1);t检验和方差分析显示,年龄、尘肺期别、文化程度、住房满意度、自理能力、受尊敬程度、焦虑、抑郁心理从不同领域影响煤工尘肺患者的生存质量。②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尘肺期别、焦虑、抑郁心理与生存质量的不同领域呈负相关,文化程度、住房满意度、自理能力、受尊敬程度、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和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不同领域呈正相关;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理能力、住房满意度、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是煤工尘肺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煤工尘肺患者生存质量较差,影响因素较多,不仅需要用治疗的手段缓解身体的疾病,也要加强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力度,促进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