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代医家缪仲淳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一书中,提出了治疗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此三法多为临床医者治疗血证所遵循,并奉为圭臬。然而,临证治血,有的用之辄验,有的用之罔效。其理何在?我们认为关键是治血三法尚不能统括出血病的一切治疗方法。所以,有必要对治血三法作一个初步评析,权衡利弊,使之更好地运用于临床。一、行血与止血缪氏治吐血第一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循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从条文来看,缪氏倡行血不宜止血论,意在因“血  相似文献   

2.
缪仲淳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出:“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的治吐血三要法。临床用于治疗吐血,有一定的实用价  相似文献   

3.
提起治吐血三要法,大家都会想到明代医家缪希雍(1546-1627)。其著作《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到了“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即世称治吐血三要法,对后世治疗血证影响极大。笔者近来在学习探讨明代医家王肯堂(1549-1613)的学术思想过程中,发现王肯堂在重订《灵兰要览》中也详细地阐明了治血三要法的观点,那么,“治血三要法”到底是王肯堂还是缪希雍首先提出来的?笔者认为应是王氏而非缪氏,特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4.
从“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3方面,阐述明代医家缪希雍“治血三法”在肾性血尿治疗中的应用。肾性血尿多久病入络,活血化瘀法应贯穿始终;行血之药久用易伤阴动血,故常与柔肝养血之品相互配伍;肾性血尿常兼夹湿热、风热之邪壅滞肾络,少佐升散之药可恢复全身气机而驱邪外出。  相似文献   

5.
提起治吐血三要法,大家都会想到明代医家缪希雍(1546-1627)。其著作《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到了“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即世称治吐血三要法,对后世治疗血证影响极大。笔者近来在学习探讨明代医家王肯堂(1549-1613)的学术思想过程中,发现王肯堂在重订《灵兰要览》中也详细地阐明了治血三要法的观点,那么,“治血三要法”到底是王肯堂还是缪希雍首先提出来的?笔者认为应是王氏而非缪氏,特作如下阐述。1 王、缪的学术交往 王肯堂与缨希雍同是行医于江苏金坛的明代杰出医…  相似文献   

6.
缪氏吐血三要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希雍所著<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出的"吐血三要法",即"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对后世医家治疗血证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缪希雍,字仲淳,明代江苏常熟县人。医学造诣深邃,临证经验丰富。关于吐血一证,缪氏立“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之三要法。此论对后世治疗血证有较大的影响。笔者谨按吐血三要法,试探析其义。宜行血不宜止血行血与止血是血证的两大治则。所谓行血,系指活血散血而言;所谓止血,系指固涩堵止而言。杨仁斋指出:“血随气行,气逆而上奔,则血不循于经络而涌吐矣”。缪氏从气逆血升是吐血的主要病机立论,认为:“直行血,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  相似文献   

8.
一、填空题:1.阴虚胃痛的主证是:胃痛隐隐,口操咽干,或口渴,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弦。治法养阴益胃选方养胃汤合芍药甘草汤。若见胃脘灼痛,嘈杂似饥,可加用左金丸。2.《医宗必读》提出的治泻九法是: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3.《先醒斋广笔记》治吐血三诀是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血证论》中治血4法是止血、祛瘀、宁血、补虚。4.虚劳的预后,关键在于脾胃中气的有无。脾胃中气衰败者,预后不佳。虚劳脉象缓和者,有生机;脉弦甚者,病多进;脉数甚者,病多危。脉劲数急为  相似文献   

9.
明季著名医学家缪仲淳的治血三要诀:“宜行血,不宜止血;宜养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数百年来尊为治血准则,众口一词,皆无二见。笔者认为尽管其见地有独到之一面,但毕竟是一得之见,一家之言。把其视若金科玉律,恪守  相似文献   

10.
肾炎蛋白尿的形成重在气血失调,水湿代谢失常,毒物侵袭人体而成。气、血、水、毒四者常可相互影响,即气可及血、血可兼气、水可挟毒、毒可合水。故在治气、治血、治水、治毒四原则指导下,有11种治法,余不揣浅陋作如下探讨。1 治气原则 气是一种精微物质,在人体内不断地运动。其性宜宣开不宜壅塞,宜舒通不宜阻滞,宜充盈不宜亏损。针对气的性质,可采用开气、理气、补气、涩气等法治之。  相似文献   

11.
儿童复发性过敏性紫癜,病情缠绵难愈,病机复杂多变,究其本因责之于“热、瘀、虚”,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气阴两虚,热瘀互结。病初风热伤络,络破血溢而发病,病久由实转虚,瘀血胶结,虚实夹杂而缠绵难愈。“热、瘀、虚”为本病之宿根,三者相互影响,寒热错杂,正虚于内,瘀血内结。“治血三法”首先由缪希雍针对血症所提出,即“活血不宜止血,补肝不宜伐肝,降气不宜降火”。在本病临证中结合“治血三法”,将该病治则归纳为“活血以消宿根,补肝以调肝体,降气以清湿热”。活血以消宿根可减少本病反复发作,补肝即养肝阴、疏肝气可滋阴血、调肝体,畅通周身气机,有利于疏散瘀血。降气即调气,调气以清火,调气以化湿。此三法从“热、瘀、虚”论治儿童复发性过敏性紫癜,可有效促进疾病向愈,另附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12.
缪氏三法:一曰宜行血,不宜止血;二曰宜补肝,不宜伐肝;三曰宜降气,不宜降火。此三法对后世影响较大。明清及近代医家对吐血一病的撰文或立说,常引用缪氏吐血三要法为论据。笔者在临床中分析了吐血病案多例,与缪氏吐血三要法的理论,持有  相似文献   

13.
“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是明代医家缪仲淳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简称《笔记》)中提出的,至今对治疗吐血有重要指导意义。但临床有但见吐血,即按图  相似文献   

14.
符坤  胡素敏 《江西中医药》2011,42(11):11-12
明代名医缪希雍将血证分为血虚、血热、血瘀三类,吐血一症为血证常见病症,亦是虚损主症之一,常见瘀、虚、热证候;并提出治疗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而不宜降火.  相似文献   

15.
肺癌病人咳血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常给病人带来恐惧和很大的思想压力,中医药治疗这种咳血有优势。先贤缪仲淳曾提出“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可谓金玉之言。笔者考虑到肺癌咳血的特点,借  相似文献   

16.
从脑论治顽固性失眠,分三型:脑精亏乏、脑神失养,治宜益髓填精,充养脑神,方用首鸟黄精汤加减;痰瘀内阻、热扰脑神,治宜清热化痰,活血化瘀,镇静安神,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肝郁气滞、脑气失用,治宜疏肝清热,解郁安神,方用柴胡疏肝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相似文献   

17.
张广丽  许华 《新中医》2007,39(10):71-72
《血证论》是清·唐容川所撰,其中提出血证用药宜忌,即:"汗吐攻和,为治杂病四大法,而失血之证,则有宜与不宜"。纵观全书,其遣方用药可归纳为四个原则:忌汗、禁吐、宜下慎下、主和。具体阐述如下。1忌汗失血之人,因肺之气阴两伤,导致卫气虚弱,卫外不固,易感外邪,不可以常规汗法解表。一则吐血既伤阴血又伤水津,发汗必更伤肺津;二则吐血之人,气最难敛,发汗解表药乃辛散疏泄之品,用后气更难敛,往往血随气溢而吐血不止;  相似文献   

18.
白峻峰 《山西中医》1989,5(5):12-13
傅氏治肝一法,用于二十余种病症;治肝之方,可分舒清平补四法。妇女情志易激,出现肝郁气滞,化火上逆,治宜用舒、清、平之法,使气机畅达,升降出入运行不悖。若肝之阴血不足,治宜用补,使肝体得养而肝用复常。  相似文献   

19.
血证是指血液不循常道 ,溢出脉管外 ,导致九窍、肌肤等部位出血的统称 ,是多种疾病过程中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如吐 (呕 )血、咳 (咯 )血、衄血、便血、尿血、紫癜、崩漏等均属血证范畴。血证的治则 ,前贤已有论述。元代医家葛可久主张急性出血证应以止血为要 ,并创制有十灰散。明代医家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了治吐血三要法 :“一曰宜行血不宜止血” ,“二曰宜补肝不宜伐肝” ,“三曰宜降气不宜降火”。清代医家唐容川《血证论》提出治疗血证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原则。笔者将血证分为急症期、缓和期、恢复期等三…  相似文献   

20.
<正> 咯血一症在中医教科书中已和吐血区分,但在古代医书中却常将咯血归纳于“吐血门”中。“吐血”往往泛指一切从口中吐出的血液。不少“吐血门”的医案中常见有嗽血、痰血、咳血、咯血之记载。关于咯血一症的治法历代医家各有所见,认为或由风热伤肺、或由肝火犯肺,或由阴虚火动所致。可予清热润肺或清肝泻火或润肺止血等。但在临床上遇到一些病例按上法治疗收效不够理想。缪仲醇在《先醒斋广笔记》中提出治吐血三要诀:“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